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繪出人間縹緲意,賞李翔山水畫作,感知筆墨學問
圖/李翔 文/秋香
山水入畫往往呈現出的自然的美感,但經過畫家的藝術加工,融入精神和個人感知,便能將山水畫作變為個性展現的一個媒介,凝聚成為個人審美標準之下的藝術形式。
李翔多年來勤奮努力,創作大量美術作品,經過多個全國性重要展覽,作品被海內外機構收藏,出版作品幾十部,證明其在當代畫壇中的地位。
01筆墨學問不俗
筆墨作為山水畫作在演繹時的基礎,在畫家技法的堆疊下,將美感從傳統中剝離進行傳承,在千年文化中有著蓬勃生命力.
也成為民族審美標準的實際體現。筆墨和色彩的關係則是相互依存,但從表現形式來看,色彩更像是筆墨的輔助語言。
筆墨學問不俗,在其內涵中關乎筆法、墨法以及水的運用,加之畫家的寫作形態以及意象塑造的關聯,呈現出的畫卷意味便會從中而生。
而要想掌握筆墨中的紮實功夫,要從筆的勾、點、皴等以及墨的烘、染、潑等形態中尋求真相。
02筆墨關乎成敗
在畫卷中雖然筆墨為基礎,畫卷的興替構成還有其他技法,但是筆墨關乎畫面的成敗,如果沒有好的筆墨,構思便失去了意義。
因此筆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繪就動人的畫卷,則需以筆墨的練習為基礎。
筆墨能夠在相互轉化之間,將自然意象和畫家心境得到結合,連通思維和意識形態緊密聯繫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理想中的認知。
03筆墨蘊含大道
筆墨在山水技法當中也有著重要地位,行筆時需要關注線條的交錯和堆疊,疏密的程度也是關注重點。
加之線條的粗細和曲直,也是手上功夫,不可忽視。至於點的大小、力度的強弱以及畫面的虛實、高低,其實也是建立在筆墨的基礎上形成的。
而山石之態正是依存於這些基礎特點當中,也因此可以從這些基礎中提升技法,將這些景致作為描繪對象,利用筆墨形態的轉變和處理,讓畫卷呈現出更為生動的層面中。
筆墨的處理如果能夠達到自然的程度,看似不經意實則用心,便能讓畫面的表現尤為具有韻律感,落筆在紙上需要有渾然天成之慨,而這種效果則需要長期磨礪。
如果能在筆墨提升中漸入佳境,筆墨中蘊含宇宙大道便能脫穎而出,領悟到「神與物遊,心手相暢」的感覺。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