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賈政還只是一個工部員外郎,他家下人的兒子就成了七品縣令?

2021-01-12 小說紅樓

賈府是以軍功建府,榮國公和寧國公的地位非比尋常,這就讓賈府顯示出鐘鳴鼎食之家和烈火烹油之勢,特別是見識了秦可卿去世和元春封妃的排場,恐怕沒有人不相信,賈府「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的俗語。

因為賈府的榮耀,所以眾人都會認為賈府的當家人賈政的官位一定很高,殊不知賈政只是在工部員外郎,他為官幾十年也只做到了從五品的這個位置。可是有一件事情就很稀奇,賈政還只是一個工部員外郎,可他家奴才的孩子就已經做了七品縣令了,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賈政的資歷沒有辦法再往上升,工部員外郎已經是極限

賈府有著祖輩沿襲下來的爵位,賈赦和賈政兩兄弟只有賈赦可以襲爵做官,賈政只能通過科舉入仕。可是榮國公臨終上本,皇上體恤老臣就額外賜給了賈政一個主事的職位,後來才升到了工部員外郎。

賈政的職位有了變化,他從工部六品的主事(工部的科長)上升到從五品工部員外郎(工部的副司級)的位置。賈政的上升是很快的,但是賈政的官職最高也就只能到這裡了。

因為賈政的官職是沒有從通過科舉得到,只是皇帝額外賞賜的,賈政就是進士出身卻沒有進士的資歷,賈政想要繼續升官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因為在元春封妃之後,賈政被點過幾次學政,可是每次外派歸來,他的官職依舊沒有變化。賈政因為資歷的束縛,工部員外郎就是他的極限了。

第二,賈府想要培植自己信任的勢力,七品縣令不在話下

為什麼賈政作為榮國府的當家人,他的職位一直都上升不了,可是賈府的奴才賴大的兒子賴尚榮卻做了七品縣令。賴尚榮得到這個官位似乎也很容易,因為他也沒有通過科舉出仕,他是捐了一個官位在身,後來有了這個職位的空缺他就直接上位了。

賈政還只是從五品,賴尚榮憑什麼就能成為七品縣令呢?賴尚榮的奶奶賴嬤嬤為了她孫子當官了,就來感謝賈府的主子們。從她的話語裡就能知道,賴尚榮的官職是憑藉著賈府的能力得到的。也就是說,賴尚榮的位置是賈府給的,賈府會如此幫著賴尚榮,主要還是想要培植自己的勢力。

賈府在高層之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建樹,賈赦是世襲的一等將軍,賈政只是從五品工部員外郎,這些官職都不高,只不過是工作清苦工資低的地方,他們的工資都抵不上賈府幾日的花銷。賈府在京城各自培植起自己的勢力,對於賈府而言是有利的。

第三,賴大一家依賴賈府變大卻是白眼狼,脂硯齋一句話點出

賴大一家在賈府的地位是和一般下人不同的,他們雖然是下人,可是他們卻比賈府年輕的主子地位都要高。賈薔稱呼賴大的父親作為「賴爺爺」,甚至王熙鳳等人要稱呼賴嬤嬤為「大娘」,聽著賴嬤嬤說教,她們還一直賠笑臉。

脂硯齋如此評說:這個稱呼令人鼻酸。

賴大一家說到底不過就是賈府的奴才,但是少主子們對他們家的尊重,卻超乎尋常。而且賴家的也富貴得過頭,賈府有一個大觀園,他們家也有一個沒有賈府一半大的花園;

賴家的兩個兒子,賴大和賴二就是賈府的兩個大管家,也可以說整個賈府都掌控在他們的手裡。賈府的少爺有著無數的丫頭和老婆子照顧著讀書成長,賴家的孩子賴尚榮也是照著這個模式培養起來的。

賴家簡直就是賈府的翻版,賴家依賴著賈府成為這樣一個家族,可是他們卻對賈府並無感恩之心。賴尚榮是賴家最年輕的一代,他已經不大到賈府來了,他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賈府的奴才,他是平常的世家公子。

賴家在不斷壯大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他們對賈府的感恩不過就是口頭上而已,他們拖垮了賈府養大了自己,在未來他們足夠強大,背棄賈府不過就是彈指之間的事。

總的來說,賈府不能讓賈政再上升成為更高的官職,只能一直維持在從五品的位置,卻讓自家奴才的孩子賴尚榮成為七品的縣令,這是賈府在培植自己的勢力,可是賈府卻不知道,他們在培養的這個人卻是賈府的碩鼠。養大了他卻成為賈府的隱患,將來賈府的傾覆,他們也必然落井下石,賈府白白養一隻白眼狼。

作者:十一,歡迎關注:小說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中有趣的人和事兒!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一大疑案:正人君子賈政,為何深愛品行惡劣的趙姨娘?
    寧榮兩府的男丁中,鮮有德才兼備之人,賈敬好道,置寧國府於不顧,賈赦、賈珍、賈璉、賈蓉之輩皆是好色之徒,不成大器,細數下來,還只有賈政一個人稱得上是個正人君子,身為工部員外郎,每日勤奮工作,回家之後也是看書、下棋,與眾清客聊天而已,但正是因為賈政這般君子,才讓讀者更加想不通:他為何會喜歡上趙姨娘這麼個奇葩呢?
  • 紅樓夢:人人厭煩的趙姨娘,賈政就愛往她屋裡鑽,答案就四個字
    趙姨娘這個人物實在找不到她有任何的優點,說活粗俗、愚不可及,更不知體面為何物,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十足的二百五。可諷刺的是,趙姨娘卻實實在在的成為賈府裡最成功的姨娘的典範。她生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就憑這個,她在榮國府這個根基算是扎穩了。
  • 七品縣令為什麼管不了九品巡檢?
    在歷朝歷代的官員體系中,有這麼一個職務,是我們平時所不注意的,那就是九品巡檢。看到「九品」二字,我們想到的就是九品芝麻官,確實這個官位是最低的品級,但是就這樣一個九品官吏,就是七品的縣令也管轄不了,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為什麼七品縣令管不了九品巡檢。
  • 賈赦字恩侯,賈政字存周,是什麼意思?他們名字才是賈家衰落根源
    (第二回)自榮公死後,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勳史侯家的小姐為妻,生了兩個兒子:長子賈赦,次子賈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長子賈赦襲著官。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几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爹一個主事之銜,令其入部習學,如今現已升了員外郎了。(第三回)如海笑道:「若論舍親,與尊兄猶系同譜,乃榮公之孫。大內兄現襲一等將軍,名赦,字恩侯,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員外郎,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
  • 賈政輕鬆幫賈雨村做四品官,為何自己卻甘做五品小官?
    】了一個復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甲戌側批:春秋字法。】了此缺,拜辭了賈政,擇日上任去了。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先讓「曹寅」「江南織造」什麼的靠一邊去,這裡實在是沒有他們說話的份。因為江南織造郎中不過是五品小官而已。賈政,何許人也?
  • 北靜王對賈政說,雛鳳清於老鳳聲,是什麼意思,來源於何處
    賈府雖然賈元春貴為皇妃,但是只是一個名聲,並沒有給家裡起多大作用。所以賈府此時也是最需要人抬舉的。難道正如北靜王所言的,賈政真的是止步不前了。賈政如果當初參與科舉考試,說不好還有進步的前途,誰知皇上竟賜予了一個員外郎,於此就到頂了。他和王子騰推薦的賈雨村,倒是能夠一升再升,直升到大司馬。
  • 七品芝麻官真的比芝麻還小嗎?
    前言在一些經典的古裝影視作品裡面,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橋段,一個小地方的七品知縣貪贓枉法,魚肉鄉民,後來朝廷就派來一個大清官查訪,幾下就把知縣給繩之以法,百姓們無不拍手叫好。給人的印象是,朝廷隨便派出一個官,就比七品知縣大,因此七品官也被老百姓戲稱為「七品芝麻官」。那麼七品縣令到底是不是芝麻小官呢?
  • 古代唯一一個太監王朝,一品宰相到七品縣令全是太監,原因很現實
    2000多年封建社會,自然什麼朝代都有,有的朝代是女子攝政,有的朝代是外戚幹政,還有的朝代是宦官亂政;而史上還出現了唯一一個太監王朝,上至宰相,下至縣令全是太監,原因很荒唐。五代十國時期,局面混亂,不少人選擇南遷,這期間有個叫南漢的割據政權,南漢的實際開創者是劉隱,他的父親劉謙在晚唐時任職封州刺史,擁有人數數萬的精銳部隊,還有數百戰艦,劉謙去世後,劉隱統一了嶺南。
  • 老和尚化緣被員外所拒,投胎轉世成他的兒子,長大必定禍及父母
    張員外終於得了一個兒子,對於年近五十的張員外來說這無疑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張員外看到自己剛剛出生的兒子以後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只要是張老爺一靠近那孩子,孩子就哭鬧個不停,別說是抱一抱,稍微靠近一點都不行。這可愁壞了張老爺。
  • 賈雨村能一飛沖天,為什麼賈政只能原地踏步
    這是一個窮書生,沒有顯赫家世,沒有豐厚家財,沒有官場人脈,依仗的只有自身才學。他和甄士隱說:「非是晚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許可去充數沽名。」科舉考試是他通往仕途的唯一出路。他靠著給林黛玉當老師,和林如海搭上關係,借著護送女學生去京都外祖母家的機會,揣著林如海的推薦信,結識了賈政。得益於賈政的幫助,獲授應天府知府。
  • 古代宰相、將軍告老還鄉後,當地的七品縣令敢管他們嗎?誰官大?
    想必大家都看過戲曲電影《七品芝麻官》吧?也叫《唐知縣審誥命》,說的是七品芝麻官唐知縣——唐成智鬥權貴的故事。最後唐成經過慎密的思維,用智謀把蠻橫不可一世的誥命夫人押解進京。唐成的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成了老百姓追捧的名言,瞬間走紅坊間。
  • 因為打了太監一頓板子,這位七品芝麻官,從此一飛沖天
    文/林巖清代著名學者陳康祺曾做過刑部員外郎、江蘇昭文(今屬江蘇常熟)知縣,他為官期間的座右銘是「吾不能必人之無冤,惟求己之無悔」,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能讓所有人都沒有冤情,但我唯一能夠做到的是問心無愧。陳康祺為官清廉,但他無法忍受官場的腐敗和朝廷的無能,最終辭去官職,在家中潛心著書立說,著有《郎潛紀聞》一書,痛斥貪官汙吏,歌頌清廉官吏。
  • 四大家族裡為何只有王子騰一直在升官,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王子騰最初的時候是任京營節度使,掌握京城兵權,但是在元春省親後不久他就升了九省統制,又升九省檢點,後來又升到了九省總督,八十回後還說他升到了內閣大學士,這個不太可信,暫且不說了。但是八十回之前王子騰確實是一直在升官,為什麼呢?這個很可能跟元春加封賢德妃有關。賈元春受寵,又迎來省親的聖恩,可以說全家都跟著她沾光。賈赦和賈珍都是世襲的官,升職不太可能了。
  • 清朝七品縣令送錯300兩銀子,不料8年後連升三級,成一品封疆大吏
    嘉慶十八年七月,吳棠出生在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鎮三界村一個平民家庭,史書記載他「家奇貧,不能具膏火,讀書恆在雪光月明之下。」封建社會裡,窮苦人家的孩子,讀書便成為了唯一的出路。經過十年的寒窗,吳棠在道光十五年(1830年)就中了舉人,這時的吳棠意氣風發,他才27歲的年紀,當時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吳家人都認為,吳棠將來的成績不可限量。然而事情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人們常說:七品芝麻官,別再傻了,七品官放到現在可不低了
    上世紀末的時候,國內曾經上映了一部影視劇《七品芝麻官》。全劇中給人以幽默詼諧的形象,而自此,七品官員在人們心中也形成了一個概念,這便是古代最小的官員就是它了。至少有一部分不了解歷史的人這麼想。確實如此,民間曾經也一直將七品芝麻官形容為職位不大的官員,這也是人們心中的一個共同觀念。但是這個所謂的七品芝麻官在古代到底是幹什麼的,他的職權有是什麼?如果反正該古代,這種品級的官位有相當於國家的那些公職幹部呢?毋庸置疑,七品官員在古代指的就是縣令的意思。而在封建王朝中,也有縣長的存在。
  • 賈政給兒子看中兩個丫頭,內藏深意,可憐拳拳天下父母心
    今天和大家聊聊《紅樓夢》留下的一個迷案,就是七十二回賈政說的已經看中了兩個丫頭要給賈寶玉和賈環。原文引用如下:賈政因說道:「且忙什麼,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兒。只是年紀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
  • 賈政和賈寶玉父子,在生活和審美上的高度契合,顛覆你的刻板印象
    所以賈政的這個起點算是很高的,然而作為一個受祖蔭非科舉的官員,他會多少受到一些同僚們的排擠。25歲當官(年齡再大那就不能算好讀書了。因為明清秀才平均年齡25歲,舉人31歲,進士35歲)到年近五十,只升了半級到從五品工部員外郎。明清時,京官三年一察。就是每三年要對所有中央體系官員進行綜合評價,優秀者晉升,頑劣者開缺回家,一般者繼續考察。
  • 《紅樓夢》裡賈政的做法值得借鑑
    不管是這一句,還是整首詩,都沒有絲毫香豔的地方,田園生活也是賈政所欣賞的境界,他為什麼說是「濃詞豔賦」呢?——因為賈寶玉此處耍了一個花招,襲人名字的真正出處並不是這首詩。(二)賈政打個啞謎自己的兒子是什麼肚腸,賈政門清。兒子的小花招豈能瞞過老子去。
  • 古詩賞析第二十首: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2、水部張十八員外:指韓愈的朋友詩人張籍,其在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3、天街:京城的街道。4、潤如酥:細膩如酥。酥:酪類,由牛羊乳製成。5、最是:正是。6、處:時。
  • 《七品芝麻官》的主演都有誰?
    《七品芝麻官》的主演都有誰?《七品芝麻官》講述了桃源縣縣令常知足在其為官的過程中努力為百姓辦案申冤,被當地百姓譽為再世青天的故事。下面就一起看看裡面的明星主演都有誰吧。鄭則仕飾演常知足鄭則仕,香港影視演員。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