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線下教育行業的一個難關,很多教育機構面臨了巨大挑戰。然而線上教育今年可以說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素質教育作為非剛需性產品,如何儘快開展線上課程成為了很多機構的難題,然而在steam教育這個細分領域裡,卻出現了很多線下機構的大量引進。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steam教育和傳統素質教育的區別,線下教育機構為什麼要增設steam教育課程。

steam教育和素質教育
其實STEAM教育應該算是素質教育裡的一個大類。素質教育是和應試教育互補的兩個面。素質教育的邊界比較模糊。通常可以拆成STEAM教育、藝術教育、體育培訓、遊學研學、生活素養五大領域。

隨著學科素質化趨勢加速,也誕生了如少兒英語、數學思維、大語文等新興賽道,進一步拓寬了素質教育邊界。而今年大火的機器人比賽、樂高比賽更是steam教育越發顯示出其重要性了。
教育機構為什麼增設steam教育課程
儘管STEAM教育已經有頭部企業出現,但是其市場基數最大,也最有可能未來成為剛需。市場大意味著需求的長期擴張,而需求處於長期擴張的趨勢按照現有的創業類型,STEAM的產品種類大致有三:少兒軟體編程課、樂高和機器人教育、科創類型教育。

少兒編程。其主要的載體是模塊化託拉拽式的程式語言Scratch。課程通常通過豐富的場景、趣味的情節,生動的案例來促進高效學習,掌握基本編程語句,逐步建立編程思維,從而逐步跨學科到物理、生物、化學、音樂、美術等多領域運用編程知識,最終跨步到人工智慧與創新技能上。少兒編程是增量市場,線上線下同時起步。

樂高和機器人教育以及科創類型教育,更多的是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實是在軟體編程的基礎上,增加了硬體和配套教材,多數用於教育的機器人是模塊化、拼接形態的機器人(樂高、自動駕駛),豐富了學習的趣味性,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相較於純軟的編程培訓,機器人教育、科創教育也涵蓋了數學、物理、設計等領域的知識,一般配套 STEAM 教育方案的機器人教育公司競爭壁壘更高、更難以被替代。
向下分類現有的市場格局中,所有的少兒編程創業企業都已經布局線上。而少兒編程的學習天然需要藉助電腦上課,互動性的要求就比語言培訓更弱,學科屬性上相比語言培訓更加適合在線教學。

STEAM教育是教育行業中真正的優秀賽道。如果把當前的教育產業格局比作2013年的移動互聯競爭格局的話,那麼STEAM教育就相當於移動互聯時代的「短視頻」行業,在一開始雖然不像「微信」一樣是剛需,但一旦被市場所認可,後程的爆發力則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