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寫作的人 沒有寫的疲憊和痛苦 只有寫的幸福和快樂

2020-12-16 永遠的風花雪月

因為喜歡,所以,我在文字的世界中,只有愉悅,沒有煩惱;只有興奮,沒有疲憊。寫作是一件幸福的事,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這是我的體會,也是我的感受。

我就不明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一談到寫作,就用堅持來形容。仿佛寫作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只有用堅持,才能體現自己的頑強,才能體現自己的毅力。

對於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寫作就是一種表達,就是一種釋放。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壓力、痛苦、折磨。除非是,本來就不喜歡寫作,但迫於某種壓力,或者出於某種目的,不得不從事寫作。

美國作家海明威說:「沒有什麼比沉浸在創作的歡樂與激情中揮筆疾書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說:「對我來說,寫作就像呼吸一樣,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樣,不寫作我也活不下去。」由此可見,對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寫作不光是一種美好,更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

相關焦點

  • 寫作的快樂
    寫作的過程是一種享受,雖然,客觀上很多時候寫作也是艱苦的。我相信路遙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都感受到了那份艱苦。賈島在「推敲」的時候,同樣也在做艱苦的腦力勞動——雖然只為一個字,也要絞盡腦汁,也要糾結個沒完,也要「斤斤計較」,也絕不含糊。毫無疑問,我和他們一樣,都樂於這份艱苦,甘於這份艱苦。因為這份艱苦裡面,有快樂,有享受,有成就感。
  • 寫作的黃金圈規則:為什麼,寫什麼,怎麼寫《寫作7堂課》秋葉
    寫作技巧,就像閱讀能力一樣,從我們學會讀和寫起就一直是如影隨形。從開始寫段落、日記、隨筆,到後來寫說明文、議論文,甚至大學的學術論文、下班後的公文這期間,有人寫得開心,有人寫得痛苦,有人寫得敷衍,還有人和我一樣,寫得隨意。是的,自從三年前我恢復了閱讀的習慣,我就開始嘗試事後思考和書評的輸出,以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寫你所愛,愛你所寫
    作者主要從寫作的目的、寫作的內容、寫作的受體、寫作的方法、寫作的原因這五個方面來講述寫作這件事。而我主要從寫作的基礎、關鍵和核心三個方面來分享我的一些感受。一、寫作的基礎在於你擅於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沒有調查,就無從談寫作。
  • 關於Clannad ——摘抄和沒寫下去的隨筆4
    時過多年,依舊沒有在網絡上看到過任何一篇關於clannad的,我認為比較完美的詮釋與解讀。同樣,在起筆這行字之前,我用了很久的時間思索如何承載和表達對這部番的所有情感,但所有的嘗試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後來才醒悟過來,這部番是無法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的,在極致的純愛面前,一切文字都會顯得那麼的牽強和蒼白。       若有緣,以後再來寫。
  • 用思維導圖寫作文——寫人
    寫人的作文,顧名思義,人物是主要的描寫對象,而人物又要靠事件來襯託。所以事件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來服務的。因此寫人物時,不但要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選用的事例,要更能突出人物的思想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當同學們拿到寫人的作文題目時。
  • 新手小白的3條寫作指南,從「不敢寫」到「開始寫」
    我不會一上來就給你講如何寫,如何上手寫作。而是要聽我一句勸,你要明白,寫作這件事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練習和不斷練習。可能我自身的案例不夠吸引人,我想放到後面再去講,先來看看作家們對寫作路上的追逐。我們可以通過日本寫作大師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的寫作經歷來給自己一點信心。
  • 9天後、烏雲散去,誤會化解,3星和愛人一如既往,繼續寫幸福
    白羊座白羊座人更自由、更輕鬆,你能感覺到他們總是微笑而不在乎嗎。他們就像一個小太陽,反映每個人,使我們充滿太陽和幸福。他們對朋友熱情大方,他們勇敢無畏,他們也有自己的傲慢。有白羊座情緒的人特別排外,他們特別容易發脾氣,如果他們的目標和其他異性朋友在一起停留的時間超過半小時,他們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因此兩個人總是會對許多產生誤解,也許白羊座會一怒之下忽略對方。事實上和愛人分開後,他們是非常痛苦的,也許在變得理性之後,他們能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我只希望在九天,烏雲散去之後,誤會會會會消除,白羊座會和愛人和好,繼續寫幸福快樂。
  • 《寫你想讀的文章》:500萬人氣自媒體作家「自嗨」式寫作秘籍
    這位導師叫田中泰延,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他的第一本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是作者在出版商再三催逼懇請下才開始動筆,本著寫自己愛讀的文字目的,以極簡風格成書。全書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以至於作者不得不「注水」來讓這本書的篇幅達到15萬字,勉強能裝訂成一本1釐米厚的書。
  • 蔣方舟:用很長時間找尋真正的自我和快樂
    她將人生分為「方程式的」和「非方程式的」。「前者是父輩試驗過千百次的答案,這沒什麼可褒貶的。而後者沒有經驗可追尋,你會面對很多痛苦,你也會因此而變得強大並永不滿足。至於選什麼,要看你自己喜歡什麼。每個人都應該問一下自己,當大家都這樣做的時候,這樣做是不是對的。」她說。
  • 小學生寫作文,學會這一招,寫作水平趕超作文學霸
    飯後6點到7點,主要以做家務和興趣培養為主。此刻精神上比較鬆弛放鬆,不適合馬上高度集中注意力展開學習,我們的活動大多輕鬆愉快。7點到8點,以輔導作業、學習打卡和體育運動為主。8點到9點,以學習打卡和課外閱讀為主。飯後時間是我們最開心快樂的親子時光,大娃常常幫我洗碗,原本我想買洗碗機的計劃擱淺了。
  • 我喜歡每天寫日記
    我喜歡每天寫日記,儘管如此吧,卻暫時不能把日記做公開發表,主要原因就是我的日記內容裡有一些隱私和機密,當然了,那些所謂的隱私和機密並非見不得陽光,而都是計劃目標設想之類,只是暫時還不宜公開發表而已。稍安勿躁吧,在未來,一定可以公開發表。
  • 村上春樹:寫作,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
    其實,說白了,這篇文章就講了兩點心得:1.再喜歡的事,一旦當成職業來做,立刻比吃屎都難;2.唯一可以對抗這種痛苦的,就是天天例行地主動地去吃。這個朋友,原先是頂級網文作者,狀態好的話,一天能更新兩三萬字,寫起文章來可謂是文思泉湧酣暢淋漓,靈感多的直叫人妒忌。可這兩年不行了,越寫越艱難,還說自己現在的寫作過程跟吃屎差不多,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讀者都在追著罵他,說他還沒有把之前的幾個坑給補上。
  • 學術論文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寫什麼和怎麼寫
    無論是幾十萬字的大論文,還是萬八千字的小論文,其實我們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只有兩個:寫什麼和怎麼寫。以下將從研究選題與問題、文獻綜述與研究創新、論文寫作策略等方面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我常常會問學生這個問題,不知為何,只有少部分學生會有明確的答案,部分學生會給出關鍵詞,但有很多學生沒有認真思考過選題,而是期待老師的「命題作文」。但是只有感興趣,我們才會想要去了解,才會有瘋狂閱讀文獻的動力,也才能回答第二個問題。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取決於你自己的理解。在確定研究興趣後,應該不斷的深挖,去關注更小的方面。
  • 40多年寫了近兩千萬字作品,張煒:寫作如同日常勞動
    詩消失了,文學也就消失了,這對於一個時代和一個人,道理都是一樣的。明年1月,張煒的長詩《不踐約書》將由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這是他今年完成的一部「心約之作」,他為了這些詩章準備了很久,整整半年多半封閉狀態下的日子裡,由憂悶到困境,從精神到肉體,持續堅持著,但也只有在這樣的時空中,他覺得自己才更能夠走入這部詩章的深處。這段艱辛痛苦的寫作歷程,才讓他避開了一段漫長孤寂的時光。
  • 達人教孩子學寫作:怎麼把文章寫得深刻,寫出新意
    看到孩子寫出這樣的作文,有沒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呢?對很多小孩來說,寫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除了不停地要把字從腦中擠出來,放在紙上之外,言之無物,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等到長大了一點,領悟到寫作就是,多讀多寫套模板背詩背詞,於是寫作變成「假大空」。
  • 沒有大綱能不能寫小說
    在人們看來,一部小說是一個工程,就像建一棟樓房,那麼,一份寫作大綱就像一個主體框架,樓房沒有框架建不起來,一部中長篇小說沒有嚴密的大綱寫不下去。他們相信,大綱可以讓你朝著理性的方向前進,起碼不會在寫作途中或半路拋錨,或拐向岔路,或南轅北轍。寫大綱是個技術活。
  • 寫不出小說怎麼辦
    不用為了修學分看書,不用寫論文,不以此為生,如此隨性所欲的感覺,就像墜入情網。根據我的戀愛經驗,觸手可及的愛情並不容易引起重視,只有不確定的得失感,只有想伸出手又縮回的剎那,才是真讓人夢魂牽繞的時刻。也許讀書也是這樣,需要讀有點夠不著的書;也許寫作也是這樣,不要寫已經掌握的事情, 寫那些想要知道的故事。
  • 寫不出來,寫不下去,卡文的時候該怎麼辦?提升寫作能力的13個技巧
    4 對要寫的內容不熟悉,或者說是沒有足夠的準備,導致了寫不出來的情況。這裡面包括了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日常寫作素材的積累。 首先要做的就是拆解你寫作的邏輯,把文章分解成一個個的小模塊,比如,案例和故事模塊,金句模塊,論述模塊,開頭和結尾的模塊等等。 一次只寫一個模塊,然後拼裝組合,這個方法對於每天寫作時間有限,但碎片化時間比較多的人來說,還是相當有效果的。
  • 《寫你想讀的文章》用無欲則剛的精神來寫作
    在《寫你想讀的文章》裡,作者便是直接點明了,有時決定成敗的不是說什麼,而是誰來說。「文章寫作教程總是告訴我們寫作什麼很重要,但是現實並非如此。對大多數人讀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誰寫的。」作者說,「依靠寫作獲得社會認可是不划算的。」因為那讓寫作者耗費巨大的心力去琢磨無數的讀者的口味,不僅沒有寫出什麼名堂,還喪失了寫作的熱情以及那一份喜愛,將興趣變成了受罪。
  • 南派三叔寫精神病院題材小說 與「世界」的痛苦和解
    期望越大,這樣的輿論會成為不幸福的根源,「精神病反而變成了避風港」,南派三叔將其解讀為一種對於社會壓力的消極的逃避和反抗。在採訪中,南派三叔把在精神病院中的生活看作一種拋掉一切名利一無所有後的灑脫。「你已經不會有人類所面對的壓力了,貓貓狗狗是不用去理解『人』為什麼要痛苦的。」南派三叔說,自己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和治病這兩件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