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麒向客人講解遊戲規則
桌遊導師
28歲的廣州仔黃耀麒總是一身「潮人」標準著裝:小平頭、連帽衫、牛仔褲和波鞋。80後的他,連職業也「潮」過別人,一名專門教別人玩桌面遊戲的「桌遊導師」。免費玩遊戲還能以此謀生賺錢,阿麒的職業讓身邊一大幫朋友都深感羨慕,紛紛說他找到了一份「筍工」(即好工作)。
對此,阿麒卻感慨「辛苦自己知」。這個春節黃金周,他幾乎每天都從下午五六點開始忙到凌晨一兩點,「客人都是下班以及放假時候來得最多,別人休息時就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
阿麒之前從事過不少行業,包括搬運、銷售、維修等,還開過奶茶店。後來跟著朋友去玩桌遊,覺得很有意思,逐漸從普通玩家開始當上了桌遊導師。
玩出來的職業 記性耐性要好
「簡單來說,我的工作就是教別人玩。對於初次接觸桌遊的客人,我會先跟他們聊聊天,看哪些遊戲比較適合他們,然後再向客人推薦,並在遊戲過程中幫助客人熟悉遊戲規則。有時候也會陪客人一起玩遊戲。」阿麒向記者解釋,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多數桌面遊戲都是從國外引進的,遊戲規則基本上都是用英文說明。對於一些英文不熟練或者是剛剛入門的玩家來說,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學習和熟悉遊戲規則。因此,一些資深桌遊玩家往往在遊戲過程中擔當解說者的角色,並隨之衍生出了專門的桌遊導師行業。目前絕大多數的桌遊導師,無論專職還是兼職,基本上都是從玩家演變過來的。可以說,這是一份「玩」出來的職業。
不過,可別小看一個「玩」字。除了上班的時候在「玩」,連平時休息的時候,桌遊導師們也必須要不斷地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並試玩新的桌遊,並針對店鋪的實際需求引進新的遊戲,為客人帶來新鮮感。
阿麒說,身為一名桌遊導師,首先要有很好的記性和耐性,起碼能將一百多種遊戲的規則爛熟於心。其次,要擅長溝通技巧和營造氛圍。「好的桌遊導師,既能夠為一些技術型玩家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也要懂得搞氣氛,讓客人們玩得開心、盡興。」他坦言,曾經試過遇到讓自己很抓狂的客人,不管他怎麼教,客人都學不懂遊戲規則,但又很不耐煩地不斷要求換玩別的遊戲。「這個時候就要求導師要非常有耐性,要『導』得有分寸,可以給客人建議,但不能生氣。畢竟最終客人只想玩得開心,而不是來上課的」。
下午五點上班 凌晨兩點下班
阿麒工作的桌遊吧在中山四路秉仁巷,店裡的大多數客人都是在平常下班後或者晚上來玩,所以他通常都是從下午五點左右開始上班,然後直到凌晨一兩點才下班。把興趣當成工作是許多人的夢想,桌遊導師這樣一份新潮的職業,許多同齡人對阿麒投來豔羨的目光,家人卻曾經對此難以理解。
「也許因為大多數長輩對於『吧』這個字眼很敏感,加上我每天總要凌晨一兩點才回到家,家人就總是追問,你上班到底都在幹什麼,很擔心我是做一些不正經的事情。當知道了我的工作是教別人玩桌面遊戲,他們又會覺得,這是不務正業之類的。」阿麒無奈地說,正是因為這個職業太新鮮,大家都不了解,所以總是容易被誤會。
他解釋,其實相對於網吧等娛樂場所而言,桌面遊戲是屬於比較健康的休閒社交方式。不僅可以加強親友之間的感情往來,而且主要通過棋、牌等媒介進行遊戲,不用擔心輻射等問題,同時還可以鍛鍊思維能力,屬於益智類遊戲。為了讓家裡人接受自己的工作,阿麒曾經帶家人來到自己上班的地方親眼看看,同時也跟他們說了自己未來的打算。「桌面遊戲在國內才剛興起,未來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而一名優秀的桌遊導師,必須要熟悉店鋪運營的細節,還要懂得開發和營銷新產品,因此往往能成為老闆的得力助手,最終轉型為經營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月薪平均1000元到2000元
桌面遊戲泛指在桌面上進行的遊戲,遊戲人數2-10人不等。起源於德國,興起於西方國家的家庭派對遊戲,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近兩年才在國內流行,主要以紙牌、棋盤等為媒介。由於目前市面上的桌遊大都來自國外,許多連中文說明都沒有,玩家第一次玩時通常要有人講解。桌遊導師也就應運而生,其工作內容就是給玩家講解遊戲規則,教玩家怎麼玩,有時候也會「陪玩」。
有意思的是,桌遊導師是一種頗具中國特色的職業。因為桌遊在國外主要是一種家庭遊戲,而中國則絕大多數以桌遊吧的商業模式對外開放經營。目前市場上桌遊導師的月薪行情大概平均在1000多元到2000多元之間,最優秀的人才每個月收入能達到3000元。兼職收入大概在100元一天。(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黃海雲)
[責任編輯:fai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