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軍迷的小夥伴,對美國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其實是比較眼饞的,畢竟CH-47它運載量大,並且能的搭載人員多,最主要的是它的雙螺旋槳設計,讓它看上去就科技十足。很多小夥伴對於我國沒有這樣飛機而表示非常遺憾。其實不然,其實在我國之前也有國產的「支奴幹」—直-17。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與西方正處在蜜月期,期間不僅引入了黑鷹直升機,其實也引進了兩架民用CH-47。當時我軍並沒有將這兩架飛機入役,而是將其「大卸八塊」進行了研究。通過我們軍工的研究和探索,就掌控了此型直升機的設計特點和製造工藝。進而仿製了直-17。
直-17也開始說是我國的「支奴幹」,它為縱列雙旋翼直升機,可以搭乘56名士兵,和運輸兩輛紅旗-7野戰發射車,再或者3輛東風猛士。它的最大起飛重量接近30噸,最高時速能達到380公裡/小時。除此之外,直-17的駕駛艙也是重新設計的,它採用了減小風阻的流線型,並且還有獨特的風擋防彈玻璃。其實總體來看,直-17還是比較成功。
肯定為有人問了,既然仿製成功了為什麼不服役呢?當然這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當時我們的發動機不行,整體的數據還沒有達到CH-47的水平。其次就是出於安全考慮,CH-47雖然紙面上的參數很優秀,但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墜毀飛機的一半以上都是CH-47直升機。
當然隨著我國直升機不斷的進步,直-17被當作了技術貯備。在未來需要的話,其實它也是很快能製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