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0直升機
直-20是21世紀最初最重要的軍用直升機發展項目。其與殲-20、運-20齊名,無論是在部隊、軍迷界乃至平民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而其被認為即將大量裝備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是第一種國產的通用型直升機。那麼問題來了,米-17、直-8G也是不斷改進的後期型號,同樣擁有不俗的作戰性能,為什麼就不是通用型直升機呢?
這要從直升機的大小、使用場景定期來細說了。
種通用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軍種之間通用;而是多平臺之間通用;三是可執行任務類型方面通用。
mi-17/171系列外形太大了
米-17首先是尺寸過大,特別是旋翼半徑過大,使其無法在驅逐艦一級的軍艦上使用,因而不滿足多軍種通用,多任務執行能力也就無從說起。
直-8G同樣存在相同的問題,雖然其已經在登陸艦、兩棲攻擊艦上發展出了反潛、救護、運輸和預警等多種型號,但是其較大的機體卻無法滿足海軍驅逐艦、護衛艦對反潛的要求。僅此一項,足以將其踢出通用直升機序列。
直-8G系列無法滿足驅護艦的上艦需求
再回頭看看直-20,其尺寸大小適中、運載能力較強、高原性能優良,這是其作為通用型直升機的基礎。直-20的出現不僅僅填補了國產10噸級直升機的空白,將徹底解決中國驅護艦無法攜帶「轉職」反潛機的尷尬現狀,畢竟卡-28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已經落後了,而直-9又太小,滯空時間和探測設備、攻潛設備攜帶量不足。
直-9太小了無法滿足反潛需求
直-20大量入役將徹底解決西北高原、陸航運輸、海航反潛、搜救等領域缺乏直升機的境遇。將會彌補中國海軍三大短板中的最後一塊(即反潛能力的提升,另外兩個是艦隊防空和掃雷),是海軍進一步走向遠洋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