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墜海後怎麼辦?除了發展直-20救援直升機,不能少了它

2020-12-14 航空新視野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冷門的軍用飛機,大家先看第一張圖,有人能猜到這是什麼飛機嗎?

眾所周知,航空工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航空工業在軍用飛機的研製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其中航空工業成飛殲-20隱形戰機,航空工業沈飛殲-16多用途戰機,航空工業昌飛直-10武裝直升機等機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然而有一機型前幾年還是我國軍用航空工業的軟肋,這就是10噸級的通用直升機,這一類型的直升機,以美國製造的黑鷹直升機最為著名。我國陸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引進了一定數量的黑鷹直升機,經過多年的使用,部隊的反饋信息非常好。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由於國際關係的原因,我國只能購買性能略次的俄制米-171直升機。

然而總是從國外採購這樣的直升機不利於長遠發展,進入21世紀後,航空工業開始獨立研製自己的10噸級通用直升機,這就是2013年首飛成功的直-20通用直升機。

目前國產直-20通用直升機主要裝備陸軍航空兵,執行戰場運輸和空中突擊的任務。除了這一基本型外,直-20通用直升機,未來還會發展成多種改進型號,例如裝備軍艦上的反潛直升機,加裝一定的對地武器後可以改成攻擊直升機…… 根據國外黑鷹直升機的發展規律,可以肯定的是,直-20通用直升機未來還會發展一款專業的救援直升機,目前我國空軍空降兵使用的直-8直升機有一部分類似的改進型號。但是由於平臺原因,直-8直升機並不是執行此類任務的最佳機型。參考日本航空自隊UH-60J救難直升機的經驗,相信未來直-20直升機的救援型,其性能應該與此相似。

日本航空自隊UH-60J救難直升機主要裝備日本航空自衛隊各大基地的飛行救難隊,也就是所謂的飛行救援隊。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環境,其國內的自然災害事故非常多,日本是一個島國,在海面上作業的一些民用漁船容易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另外自衛隊的軍用飛機經常要在海面上飛行,一旦發生事故,飛行員在彈射後只能墜海,在大海上要找一個飛行員是非常困難的。2001年,中美墜機事件中,我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墜海後,我國出動了大量的救援船隻和飛機也沒有能找到烈士,此次事件讓國人非常傷心。假設當時我國有直-20救援直升機,最終的結果會不會好一些呢?答案是不一定。

參考日本航空自衛隊的裝備,飛行救援隊除了裝備數架UH-60J救援直升機外,還裝備數架U-125A救援搜救飛機。相比於F-15J,F-2等主力戰鬥機,國人對於這型飛機了解不多。U-125A救援搜救飛機原型是豪客比奇公司的一款公務機,這款公務機是多家航空公司聯合研製的產品,有大量的改進型號。最初日本引進這型公務機主要用作航空自衛隊的飛行檢查飛機,後來才改成了U-125A救援搜救飛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飛行救援隊U-125A救援搜救飛機在實戰中的作用有兩個,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U-125A救援搜救飛機的原型是噴氣式公務機,其飛行速度要大大高於一般直升機,U-125A救援搜救飛機配裝了GPS和慣性導航系統,可以第一時間到達事故海域。U-125A救援搜救飛機裝備大量的紅外夜視搜索裝備和低空搜索雷達,另外飛機的側面還有大面積的目視搜索窗口。通過三者的配合,可以在各種複雜環境下發現海面上的船隻或者落水人員。也就是說,U-125A救援搜救飛機第一個作用,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海域,並且第一時間在海面上發現要救援的目標。

U-125A救援搜救飛機第二個作用就是在事故船隻或者落水人員周邊,投放各類定位裝置,在準確定位後,目標海域周邊會有顯著的標誌,這樣方便UH-60J救援直升機或者其他救援力量進行精準救援。通過兩者的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海面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圖片為日本航空自衛隊飛行救援隊U-125A救援搜救飛機配裝的發動機,據稱這型飛機空重約7.3噸,最大航程約4800公裡,也就是說可以在事故海域進行長時間的盤旋,可以快速地發現目標,定位目標。U-125A救援搜救飛機一共有7名機組人員,其中兩名飛行員,另外5名機組人員主要用於空中搜索目標,定位目標,以及與其他搜救力量通訊指揮工作。

目前航空自衛隊一共有11個飛行救援隊,均配裝U-125A救援搜救飛機,一般每一個飛行救援隊配備三架飛行救援隊。關於U-125A救援搜救飛機與UH-60J救援直升機具體是怎樣作業的,10年前,日本有一部電影《飛向天空-救援之翼》裡面有很詳細的介紹。

圖片為航空自衛隊飛行救援隊U-125A救援搜救飛機降落時打開發動機反推裝置。隨著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執行海面飛行任務的增多,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單純依靠我軍的直-8救援直升機,以及少量價格昂貴的進口直升機只是權宜之計,發展直-20救援型只是早晚的事情。為了提高直-20救援直升機的工作效率,我國是否也會發展U-125A救援搜救飛機,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最大的問題是我國航空工業目前並沒有類似的飛機平臺。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當年我國海軍航空兵有這樣一套組合,並且將這一套組合部署在沿海的一些機場或者一些島上。那麼81192故事的結果要好很多。

相關焦點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中國航空報訊:直升機救援最初應用於戰場搜索救生和戰場救護,後來在民用領域的搶險救災和醫療救護中開始廣泛應用。救援直升機的特殊飛行性能和用途,使其可抵達其他陸、海、空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地方,能迅速而高效地開展救援工作。 直升機自問世以來,其作為救生工具得到了迅速發展。
  • 直20現身雪域高原,部分性能或超黑鷹直升機
    美國"黑鷹"直升機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憑藉著優越的性能曾多次參加過美軍海外軍事行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鷹直升機已經改進發展為多個不同版本,成為當今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的軍用直升機。我國直-20首飛時間要比"黑鷹"晚上39年,不過卻採用了我國最先進的航空技術。
  • 美國鋪路鷹直升機要淘汰,直20版呼之欲出,就等加特林菩薩來加持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不久前,美國空軍在佛羅裡達州西棕櫚灘的發展飛行中心舉行儀式,公開展示了下一代HH-60W戰鬥救援直升機。這種新型直升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旗下的西科爾斯基直升機公司製造,旨在取代美國空軍日漸老化的HH-60G「鋪路鷹」直升機。
  • 國產直升機迎來新發展,武直10、直20入役,重型直升機也納入計劃
    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全球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隨著5G技術的廣泛推進,在物聯網的基礎上研製出具備人工智慧以及雷射武器打擊能力的新時代戰機,代替五代機成為如今的熱門項目。
  • 海上雄鷹——淺析美國海鷹直升機進化史,及資深飛行員的十點總結
    它是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直升機之一,擁有各種先進攻防武器,常隨特種部隊一起出發,為其提供支援和救援。MH-60S是為了替代CH-46「海騎士」和MH-53E「海龍」等運輸直升機。所以貨艙更大,機身兩側有大型滑動艙門,運輸救援能力很強。集成玻璃座艙與MH-60R相同,兩側掛架可以掛副油箱和各種武器,未來還將具備全面的掃雷能力。
  • 直-20補齊10噸級直升機空白,未來中國直升機之路該如何發展?
    在直-20問世之前,我國直升機領域只有2噸級直11、4噸級直-9/武直-19、6-7噸級直-15/武直10以及13噸級直-8/直-18。而直-20直升機的出現,填補了我國在非常重要的10噸級直升機領域的空白,同時直-20還有非常卓越的高原性能,而在直-20接下來肯定是要湊齊陸航、海軍艦載直升機、武裝直升機三軍版本。那在直-20之後,中國直升機發展之路該如何走呢?
  • 直升機醫療救援面臨的四大問題
    美國曾經在直升機醫療救援快速發展時期由於飛行事故付出過高昂的代價,NTSB在研究了這段時期發生的航空醫療救援飛行事故後發現, 醫療救援服務中直升機的事故率約為其他135部直升機作業中事故率的3.5倍。直接或間接地人為錯誤被認為是造成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
  • 直-20已基本定型 中國新一代通用艦載直升機橫空出世
    這套裝置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直升機應急漂浮系統,此次試驗是首次全尺寸模型進行的全狀態系統聯試,高度模擬了產品真實裝機狀態下的系統工作歷程,為產品後續在真機上系統聯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直升機的應急漂浮系統,相當於直升機的「救生衣」,當艦載直升機落水後,可以將氣囊釋放開,讓直升機漂浮在水面,以方便救援和打撈作業。機身上的黃色圓桶,就是為飛機提供浮力的充氣式浮筒。
  • 直-10武裝直升機原型機被贈送了,它與量產型在外形上有何區別?
    10武裝直升機的原型機被中航工業贈送給某大學,直-10原型機的機身、起落架和旋翼由平板車與貨車送達,最後在現場進行組裝完成。  圖片來源:彈射電戰海側衛  現在再放一張量產型的直-10武裝直升機,看從外形上,直-10原型機和量產機有哪些區別,哪些位置有做了改變。
  • 中國的直升機醫療救援體系還差什麼
    起步數年,仍待發展   2003年   「非典」疫情之後,我國第一次提出「一案三制」的應急管理體系,這被視為是我國更加重視突發公共事件、並大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的發展起點。   2007年   我國頒布了《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法》,這標誌著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全面納入法制化軌道。
  • 直-20的服役,我國在直升機領域的重大突破,不再受制於人
    提到我國直升機家族的明星成員,直-20一定是榜上有名。該款直升機的問世對我國在直升機領域中有著重大意義。曾經,有人就拿我們40年前從美國引進的黑鷹直升機仿製了30年還沒有仿製出來譏笑我們。因此,我國開始了漫長的學習,不僅僅學習怎樣去仿製直升機,還要學習如何研發、進行創新,不能只弄出來一個複製品就可以了,而直-20就是我國經過多年來的浴火,涅槃重生的一個全新的產品,而是我國已擁有了全套先進直升機研發、生產體系的象徵。同時,直-20在吸收「黑鷹」設計理念的同時,也加入了中國特色的技術,外形細節大有不同。
  • 直升機救援缺口越來越大,但直升機救援越來越重要
    直升飛機可以垂直起飛和著陸,不需要大面積的機場或跑道,可以迅速到達水陸交通不便的作業地點,執行搜救、物資運輸、空中指揮等任務.快速、高效、不受地理空間限制,使直升飛機成為應急救援隊伍的"急先鋒"。那小編就給大家來解釋一下。
  • 張家界女翼裝飛行員失事 救援人談極限、風險與救援
    「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它的意義。」女孩的傘包沒打開  令人心痛18日上午,此前在湖南省張家界市天門山景區失聯的女翼裝飛行員在天門山玉壺峰北側下方一處密林內被發現,已無生命體徵。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周世建告訴記者,其落地點人跡罕至,搜救人員經過兩小時的攀爬才到達。
  • 加長型052D驅逐艦服役首次亮相 我軍艦載直升機已經進入直20時代
    受到當時海軍艦載直升機裝備影響,052系列驅逐艦直升機起降甲板尺寸較小,大中型艦載直升機起降難度較大,影響了艦艇作戰效能。隨著國產直20艦載反潛直升機研製成功,它的尺寸比海軍現役直9艦載直升機要大的多,國產水面艦艇這個缺點更加突出。海軍要求國產水面艦艇加長直升機起降甲板,以便方便直20艦載直升機起降,這就是052D加長型發展背景。
  • 12年前汶川地震,只能湊出80架救援直升機,今數量大增是血的教訓
    所以能夠有效實施救援的交通工具只有直升機,在地震發生後不久,成都軍區便立即下達命令,要求軍區內所有直升機立即起航,可在當時國內的情況下,整個軍區內的直升機總共只有20架。於是這僅有的20架直升機在接到通知後立即投入了搜救之中,隨後國家下達命令,即刻調動了路基航空、空軍直升機總共約60架。
  • 西藏軍區接令行動,直20編隊罕見飛越布達拉宮,15式坦克嘶吼咆哮
    在西藏軍區,某陸航旅出動列裝僅3個月的直-20,搭檔米-17直升機進行了一次編隊飛行訓練和空地協同訓練。這支隊伍浩浩蕩蕩,一路飛越布達拉宮。該陸航旅飛行員殷忠智表示,新型直升機高原飛行經驗少,可供參考的數據更是不多。所以在直-20正式飛行前,機組之間進行了多次地面演練,提前預想飛行期間出現的潛在問題、突發狀況,以便在正式飛行中心做到心中有數。
  • 直-20之後,中國直升機之路該怎樣走?重型化、高速化和隱身化
    直-20大量的使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技術,目前已經進入正式量產服役階段了,中國通用中型直升機的巨大空白終於被彌補。外界也開始有了新的展望,在直-20之後,中國直升機航空工業應該向哪個方向,哪個型號發展呢?從國際經驗特別是美國的發展歷史來看,未來中國直升機可以朝著家族化、重型化、高速化、隱身化、特殊化這幾個大方向來發展。家族化——家族化發展主要以直-20為核心,直-20是中國現階段最具發展潛力的直升機,具備拓展為各種變種型號的強大能力,發展升級潛力非常廣闊。
  • 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建設還缺什麼?
    此外,由於我國地理地貌複雜,幅員遼闊,對隨機的醫療救援人員要求更高,而目前飛行員以及機務人員,隨機醫生、護士等人員都十分緊缺。等各方條件具備、各部門就位後,才能實施飛行。偶有應用,卻依然滯後雖然此次溫嶺爆炸事件中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主要是醫療轉運)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作為突發事件多發的國家,我國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應用案例依然較少。
  • ...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聽航空專家怎麼說
    失聯的這架F-16到底是失事墜海,還是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這成了這兩天兩岸網絡討論的熱門話題,什麼猜測都有。當然,那些猜測臺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網民也是懷著良好的願望,因為臺軍肯定已經有人認識到,為「臺獨」勢力賣命不值得,畢竟之前曾有過類似先例。
  • 利劍出鞘,看中國直升機部隊來勢洶洶,直升機未來引領戰局
    在這一場場演練中直升機可是頗為亮眼,據官媒報導日前空軍空降兵某旅組織了一場跨晝夜多課目交叉飛行演練,多型直升機協同完成超低空隱蔽突防、敵後快速滲透、晝夜精確模擬打擊等多個戰術課目。這場演練直-8、直-9、直-10紛紛出動,各類型直升機的聯合,讓這次演練看起來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