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世界排名第14,今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還有哪些特點?

2020-12-22 第一財經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下,世界的創新格局有什麼變化,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有何特點?

繼9月2日發布《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下稱「GII」)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3日在北京舉辦了《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高級別圓桌會議,對今年的報告進行了一場解讀。

根據報告,中國在2020年GII排名中保持第14位,也是多年來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進入GII前30名的國家。在GII一些細分指標上,中國表現突出,比如在創新質量上連續第八年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擁有全球17個頂級科學技術集群,僅次於美國;在新的指標「全球品牌價值」中排名第17位,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佔408個。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 Francis Gurry)3日在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說,過去幾年來,中國的創新成就非常驚人,中國繼續成為世界的榜樣,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高銳希望,中國能繼續引領世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打破世界創新鴻溝的道路,樹立榜樣。「鑑於中國的規模和進步,中國未來將繼續在全球創新方面引領並取得真正的影響。」

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

在創新活動中,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起著關鍵支持作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印發的《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強化維權援助等公共服務平臺軟硬體建設,加強海外維權援助服務等。

今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5年的工作目標,明確了維權援助工作範圍,強調推動構建橫縱協調、點面結合、社會共治的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加強統籌協調,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全國「一張網」等內容。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3日在主旨發言時表示,根據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的排名情況,可以看出中國在創新領域取得的巨大成績與其在創新上的巨大投入密不可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在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改善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方面做出部署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也談到了版權和版權工作對於創新發展的意義,他說,隨著信息網絡全面融入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作品創作更加豐富、傳播交易更加便捷、應用轉化更加廣泛,版權成為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支撐力量。網絡新聞、視頻、音樂、遊戲和文學用戶數量一直居於網際網路應用前列,頭部平臺企業展開激烈的版權競爭,優質IP越來越獲得青睞,版權資源的生存維持價值和創新發展意義更加凸顯。

而在版權工作中,我國也在不斷完善版權法律制度,為創新發展提供規則保障。比如,在法律層面積極推進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在國際條約層面批准加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在規章政策層面制定實施許多具體辦法、規定,加強版權執法監管,聯合有關部門持續16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項行動。

「近五年來,全國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辦侵權盜版案1.2萬餘件,收繳各類侵權盜版製品超過3000萬件。2018年我國版權產業創造行業增加值6.63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比重為7.37%;其中核心版權產業達到4.17萬億人民幣,佔GDP的比重為4.64%。」於慈珂說。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除了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探討,這場會議還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雖然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對科學和創新系統的影響還需要時間來顯現,但有積極的跡象表明,國際科學合作在加強。同時,也有對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出現國際封鎖的擔憂。」全球創新指數合編者、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經濟學與統計司綜合指標研究處處長沙夏·文森特( Sacha Wunsch-Vincent )在解讀報告時說道。他還表示,在當前的危機中,全球創新融資正在下滑,不過同時也存在希望,比如新加坡、以色列、中國、中國香港、盧森堡、美國、印度和英國等主要風投熱點可能會迅速反彈。

外交部國際司司長楊濤在會上表示,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科技進步的步伐不能停滯。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投入有很強的循環積累效應。創新效果、投資回報有賴於長期投入和持續積累。在這種情況下,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私營部門等為輔助的多元創新投資格局尤為必要。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調動企業作為創新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和靈活性,進一步撬動全社會投資。堅持創新投資國際合作,打破投資障礙,鼓勵國際資本在創新領域的流動。「合作共贏是科技發展的大勢。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各國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相關焦點

  • WIPO 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報告 中國位列第14
    備受中國各界關注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 2020)中文版報告今日出爐。根據報告,中國的排名今年保持在131個經濟體中的第14名,依然是GII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同時中國擁有的科技熱點數量位居全球第二。
  • 中國基礎研究經費佔比首次破6%,全球創新指數保持第14名
    9月2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瑞士、瑞典、美國、英國和荷蘭領跑創新排名。中國的排名在近幾年迅速攀升,今年保持在第14名,仍然是GII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文版發布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陳尚文)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消息,9日凌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中文版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簡稱GII)報告。今年9月2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與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在日內瓦聯合發布了主題為「誰為創新出資?」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今年以53.28的全球創新指數得分,在全球參與排名的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與2019年位次持平,是唯一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3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 全球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 中國排名亞洲第四
    ]」最新出爐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隨著一批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印度、菲律賓和越南——逐年在創新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不過,GII也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創新長期積累的增長產生了嚴重壓力,可能阻礙一些創新活動,但是同時也可能助推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創造力,特別是在衛生領域。
  •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重慶第10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重慶第10 2020-11-23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在青島發布,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躍居第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召開,《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0)》現場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躋身第二梯隊。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來源:央視原標題:大灣區這項排名,位居全球第二!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在中等偏上收入組別的37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一。同時,中國在單位GDP本國人專利申請量、本國人實用新型申請量、本國人商標申請量、本國人外觀設計申請量、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等重要創新指標上均位居第一。廣東在創新方面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 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躋身全球第四
    記者 肖芳 報導本報青島訊 12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2020學術年會在青島藍谷召開,現場發布了《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綜合排名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躋身第二梯隊。該報告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新華(青島)國際海洋資訊中心聯合編制,已連續發布5年。報告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應用及創新環境4個維度,對全球25個樣本國家的海洋科技創新情況進行指數評價,為預判未來海洋科技創新發展趨勢提供參考。
  • 全球人工智慧指數排名,巴西僅列第46位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編譯張金12月12日報導 龜傳媒(Tortoise Media)情報部門近日編制了「全球人工智慧指數排行榜」(The Global IA Index),巴西在所分析的62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在第46位。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⑦上海全球人才競爭力有待提升
    圍繞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目標,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聚焦世界上被公認為全球城市的20個國際大都市,立足全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實際特點,在2019年已對外發布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2020年又對指標進行了修正完善,構建了包含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41個三級指標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
  • 聯合國公布2020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內附幸福指數最高城市前二十
    無論是對疫情的處理及控制,都是世界首屈一指!今天為大家分享聯合國一年一度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評比標準包括九大領域:教育、健康、環境、管理、時間、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社區活力、內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2020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前十VS2019全球最幸福國家排名前十顯然,在今年的排名依然是歐洲國家稱霸,芬蘭穩守第一!
  • 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發布 南鋼躋身全球鋼企創新20強
    15日,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主辦、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首屆)鋼鐵工業智能製造標準與技術論壇暨2020(第八屆)中國鋼鐵工業信息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2020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同時發布。南鋼在全球鋼鐵企業中排名第20位,屬於「較強專利創新力企業」。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上海首次躋身全球科技集群10強
    上海2020年全球科技集群排名第九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在科技集群前100位中,上海排名第九。「這是上海首次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單上躋身前十,從2017年的第十九位到2019年的第十一位,再到今年的第九位,反映了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顯著成效。」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統計評價研究室副研究員張宓之說。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提供的數據反映出上海有什麼優勢和不足?市科學學所兩位專家進行了分析↓
  • 2021年泰晤士報排名40所法國高校入選,創新實力位列全球top12
    法國在2020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攀升至第12位,超過中國。法國在2020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又上升了4位,目前位列第12名。這個排名是由著名的管理學院Insead建立的,該排名指數是其每年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共同計算而得。詳細來看,法國在其全球主要品牌價值的新指標排名中位列第5(報告中特別引用了道達爾、Orange和Axa的數據),並且在企業研發強度、科學出版物質量和研究人才方面,法國都是全球排名前10。
  • 劉華: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新 中國創意產品出口指標居世界第一
    來源:新浪財經9月5日,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於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發表致辭。她指出,創意產業的核心是創新,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並積極踐行創新實踐,已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 《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發布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廣州大幅上升8名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了《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廣州市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從2019年的71名躍升到今年的63名。  廣州這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無限的新活力,滋養著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每一個人。廣州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在這裡,我們從四個方面解鎖廣州的幸福密碼。
  • 中國城市全球排名集體飆升,背後有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Kearney,下稱「科爾尼公司」)發布《2020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揭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和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仍領銜前四。中國城市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
  • 天津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
    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幕。會上,《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報告中提到,天津位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名。
  • 荷蘭:風車之國,發達國家,面積只有重慶一半,創新指數全球第二
    但是荷蘭的人均GDP,超過了中國香港,香港2019年的人均GDP,不到5萬美元。因為經濟發達,所以人幸福感比較強。世界各國幸福感排名,分為鑽石級,黃金級,白銀級,鋼鐵級,還有木頭級。荷蘭處在黃金級這個層面,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國家,都在黃金級這個層面。荷蘭首都是阿姆斯特丹,這是荷蘭最大的城市,人口110萬,它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 南科大首入QS世界大學排名榜,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
    南都訊 記者朱倩2020年6月10日,QS世界大學排名網發布了「2021 QS世界大學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南方科技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4位,世界第32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