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的編制雖然有些混亂,但是一個標準師的編制是相當清晰的,八路軍的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就是執行下面編制的。
步兵班(12人)
編制情況:2個突擊組(4人)+火力組(4人),班長1人
火力組(精確射手,機槍正射手,機槍副射手,機槍彈藥手)
武器標準:1挺輕機槍,3支手槍,1支精確射擊步槍(98K),
突擊組構成武器標準:中正步槍4支,手榴彈24枚
全班武器:1挺輕機槍,1支精確射擊步槍,8支中正步槍,3支手槍
全班彈藥基數:步槍子彈1900發,手槍子彈120發,手榴彈48枚。
步兵排(44人)
編制情況:3個步兵班(12人)+2個火力組(2人)+通訊組(4人)
火力組構成:發射手+彈藥手
武器標準:40毫米榴彈發射器,手槍1支
通訊組(4人):
武器標準:4具標準步槍,4具手槍,4輛軍用自行車,手榴彈16枚
全排武器:40毫米榴彈發射器2個,輕機槍3挺,精確射擊步槍3支,中正步槍28支,手槍15支
全排彈藥基數:步槍子彈6100發,手槍子彈600發,40毫米榴彈(400克)80發,手榴彈160枚。
步兵連(166人)
編制情況:連部(18人)+3個步兵排(44人)+2個迫擊炮組(3人)+供應班(10人/60人)
連部編制(18人):連長1名,教員1名,射擊/觀察測繪/軍械維護/工程爆破教習軍士各1名,文宣/主計軍士各1名,救護兵2名,通訊兵8名
迫擊炮組編制:主炮手+彈藥手2人
武器標準:60毫米輕迫擊炮1門,60毫米迫擊炮炮彈30發,手槍3支,手槍子彈120發
供應班:供應班日常10人編制框架,戰時臨時補充50人:4個小行李班(12人)+炊事班(12人)
小行李班:3個步兵排和連部各配屬1個小行李班(6輛標準軍用獨輪車,12根扁擔)
炊事班:軍用炊具,水桶,步兵連附屬工程器械,副食品,後備應急給養
全連武器裝備:60毫米迫擊炮2門,40毫米榴彈發射器6具,輕機槍9挺,精確射擊步槍10支,標準步槍110支,標準手槍60支
步兵營(650人)
編制情況:營部(20人)+3個步兵連(166人)+機槍排(50人)+突擊偵察班(16人)+戰鬥工兵班(16人)+供應排(50人/200人)
機槍排配置:6挺標準水冷重機槍,2門80毫米迫擊炮,馱馬10匹
配屬:6挺標準水冷重機槍,30挺輕機槍,2門80毫米迫擊炮,6門60毫米迫擊炮,18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精確射擊步槍32具,狙擊步槍3具。
步兵團(3000人)
編制情況:團部(150人)+3個步兵營(650人)+輕炮營(350人)+輜重連(150人)+工兵連(150人)+大車運輸連(150人)+徒手補充營(50人)+騎兵排(50人)
輕炮營:6門75毫米山炮,18挺標準水冷重機槍
大車運輸連:3個40輛馬車的大車運輸隊
全團滿編3000人,戰時加強1500名補充兵,
步兵師(12500人)
編制情況:師部(1000人)+3個步兵團(3000人)+炮兵營(700人)+輜重營(900人)+工兵營(900人)
師部編制:師部+師參謀部+騎兵連+警衛連+憲兵連+衛生連+2個徒手補充營
全師滿員12500人,戰時加強補充兵5500人。
武器裝備:18門75毫米山炮,18門75毫米野戰炮,18門80毫米迫擊炮,60門60毫米迫擊炮,120挺重機槍,360挺輕機槍,180具40毫米榴彈發射器。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國軍各部隊人員基本處於滿編狀態,雖然武器裝備沒有達標,但兵員是充足的,因為當兵是有軍餉的,而且不用打仗自然兵源沒有問題。戰爭一開打,戰場上的損失還是兵員無法補充自然會造成部隊不滿編,12000的標準師很多人只有三四千人很正常(八路軍的三個師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