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擔任閱兵總指揮次數最多的人,抗戰中擊斃阿部規秀,後授上將

2021-01-09 騰訊網

他被譽為白袍小將,手下握有晉察冀主力兵團,五次任閱兵總指揮

建國後,前10次國慶閱兵儀式,總共有3位總指揮,一位是元帥,兩位是上將。這2位上將,一個是首位擔任閱兵總指揮的張宗遜,另一個是擔任閱兵總指揮次數最多的上將,他就是楊成武。

楊成武1929年參加紅軍,身材高大魁梧,長得也英俊,打仗也勇猛,所以被稱為「白袍小將」。全面抗戰爆發後,他跟隨聶榮臻進入晉察冀,開闢並建立了敵後根據地。

值得一說的是,在發展壯大晉察冀根據地的過程中,楊成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戰中,他打了很多漂亮的仗,最有名的是擊斃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日軍將領中,他的級別最高,狠狠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戰後,各國媒體紛紛報導了這場戰鬥,楊成武作為指揮官,很快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抗戰勝利後,楊成武擔任晉察冀軍區冀中縱隊司令員,和政委羅瑞卿一起取得了出色的戰績。

比如清風店戰役,楊成武率部消滅了1.4萬國軍主力,隨後援助北線又消滅了4000多敵軍。隨後的張家口戰役,楊成武用了25天就消滅了6.5萬敵軍,俘虜了13名國軍將級軍官。

解放戰爭末期,華北野戰軍只有一個兵團,就是楊成武的第20兵團,為解放華北地區立下汗馬功勞。

新中國成立後,楊成武作為京津衛戍區的司令員,經常陪同主席去各地,保護其安全,所以被稱為是主席的貼身保鏢。

1950年,楊成武率領第20兵團入朝作戰,文登川之戰中第67軍3天就消滅了1.7萬敵軍,打敗美軍第7師,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美國人不得不同意談判。

1949年~1959年舉行了10次國慶閱兵,前4次的總指揮都是聶榮臻元帥,第5次是張宗遜上將,而從第6次開始,楊成武連續擔任了5次閱兵總指揮。

開國上將一共57位,但能連續擔任5次國慶閱兵總指揮的,只有楊成武1個人。

相關焦點

  • 他被譽為白袍小將,手下握有晉察冀主力兵團,五次任閱兵總指揮
    我國第一次閱兵總指揮是聶榮臻元帥,之後一直到1952年,他連續當了四屆國慶大閱兵的總指揮。我軍中還有一位將軍,比聶榮臻擔任閱兵總指揮的次數還要多,這個人就是楊成武,他從1954年到1958年當了五屆閱兵總指揮。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革命年代還是聶榮臻的得力助手。
  • 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
    人民網聯合軍事科學院政治工作部宣傳處、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推出軍史講述欄目《解碼:文物背後的抗戰史》,邀請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10位專家,以文物的視角切入,對抗日戰爭中的經典戰例、英模人物以及戰爭精神做延伸解讀。
  • 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的出身之謎
    不久日本《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通欄標題,連續3天刊登悼念文章,特派員詳報中說:「……敵人一發炮彈突然飛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將右腹部及雙腿數處負傷……」 阿部規秀是中國抗戰史上第一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級別高級將領,擊斃他的迫擊炮自然成了我軍的功臣兵器,晉身「國寶級」文物。
  • 二戰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擊斃的
    1939年11月7日,日軍被我軍伏擊之後,日軍方的中將阿部規秀,親自帶領著日本陸軍精英旅團向河北淶源進發,打算繼續進行掃蕩計劃,並且要對我軍展開報復。 一路上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燒毀了諸多的村莊,掠奪了許多的物資,但是始終都沒能和我軍正面交手,最後一步步進入了伏擊圈,被迫擊炮擊斃。
  • 他在800米開外,4發炮彈幹掉阿部規秀,半世紀未向人說起此事
    這位被我軍戰士擊斃的日本「名將之花」就是阿部規秀,而將他成功幹掉的我軍戰士就是李二喜。據了解,李二喜出生於1921年。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雙雙離開了人世,而為了維持生活,他也來到了地主的家中,並開始為地主放牛。
  • 52歲的阿部規秀,號稱日本的「名將之花」,卻被我軍25歲小將擊斃
    在此戰中,600多名「掃蕩」日軍全軍覆沒,深深戳痛並激怒了時任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他立即下令出動日軍的精銳部隊獨立混成2旅團及所屬各部約1500餘人緊急馳援淶源,企圖對我軍進行報復。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他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擊斃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中朝抗日誌士合作在上海炸死日酋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但是這是暗殺。1942年,中國高炮部隊在安徽上空擊落了乘機返回漢口的日軍11軍司令官冢田攻大將,但是冢田攻的大將銜系死後追晉,生前還是中將,而且他的死也有一定意外因素,不同於真正意義戰場擊斃。
  • 日軍中將阿部規秀不可一世,為何卻被我軍一個小兵輕易炸死
    受武士道影響,阿部規秀對榮譽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望。這讓他在戰場上表現得極為殘暴,甚至在對待俘虜時,也是屠殺殆盡。 阿部規秀的表現,很快就讓他脫穎而出,並得到了軍隊上層的賞識,因此他也平步青雲,先後擔任過步兵第八師團副官、第十八師團參謀、步兵大佐等職務。
  • 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因一個細節暴露了,然後被一炮打死
    阿部規秀見局勢不利,於是準備帶兵撤離,謀求下一次掃蕩,不料這時候,趕上了下雨。山路因為雨水的衝擊變得泥濘且崎嶇,而阿部規秀的部隊攜帶大量的重武器,在這樣的路況下,變得寸步難行起來。八路軍獨立一師的師長楊成武洞察這一情況後,立刻命部隊利用地形優勢,控制阿部規秀部隊所要出逃的交通要道,打算來個關門打狗。
  • 解放軍「三楊」之一的楊成武將軍,擊斃日軍阿部規秀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楊成武將軍一定不會陌生,他的很多戰鬥事跡都值得我們去銘記和頌揚,是解放軍著名的「三楊」之一。楊成武將軍他還有一個頭銜就是北京軍區的第一位司令員。擔負著首都地區的安全,足以說明上級領導對楊成武將軍的重視和放心。
  • 檔案春秋︱阿部規秀之死詳探
    1939年,有個叫阿部規秀的侵華日軍中將,在河北淶源黃土嶺命喪黃泉,成為抗戰中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軍官。黃土嶺是晉察冀軍區轄區,參戰的八路軍是晉察冀一、三分區和120師特務團。起初八路軍不知道打死了日軍中將,對擊斃阿部的時間地點,都是日本媒體報導後推測而來。而個人回憶有時前後不一,有時彼此不同,給歷史蒙上了一層紗。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在所有戰鬥中,他最引以為豪的是黃土嶺戰鬥。此戰,陳正湘親自指揮炮手,炸死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連蔣氏也刮目相看,稱其「不可小視」。他在日軍被稱為「名將之花」,擅長山地戰和新戰術,中將軍銜。11月4日,阿部規秀中將親自率領第2、第4大隊共1500多人再次向雁宿崖方向進攻,尋找第一軍分區主力「決一死戰」。 陳正湘靈活應對,他命令一個連反覆襲擊、騷擾日軍,以掩護主力休整。11月5日,日軍進攻張家墳、銀坊等地區。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黃土嶺戰鬥是很多人都難以忘記的一場戰鬥,這一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大家會印象深刻,因為在這一場戰鬥當中,我軍擊斃了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表面上看起來我軍似乎破天荒的擊斃了敵軍中將很厲害,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初這一場戰役讓聶榮臻很生氣,那麼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聶榮臻會火急火燎的呢?
  • 忽傳捷報斬敵酋——抗戰中擊斃的日寇將軍
    有資料顯示澀谷伊之彥擔任第16師團師團長到12月2日,其後他的職務查不到。  這傢伙才是14年抗戰中我國抗日軍民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將軍。  日本中將追晉大將(上將)有很多限制,跟職務資歷等都要掛鈎。整個14年抗戰期間被中國軍民擊斃的日寇中將中僅有兩人獲得了這份哀榮。
  • 幹掉阿部規秀,讓日本舉國震驚的18歲炮兵李二喜,後來怎麼樣?
    阿部規秀被日本人稱為「名將之花」,曾參與日本侵華戰爭,1939年11月在黃土嶺戰役中被我軍炮兵擊斃,是截止至當時我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的將領。 阿部規秀被擊斃,日本舉國震驚,因為他在日本政界和軍界的名氣實在太大了,他是個狂熱的戰爭狂熱,他嚮往去戰場建功立業,為天皇效忠,他對「榮譽」和「光榮的執著遠遠超乎普通軍人,憑藉戰功,他在毫無背景的情況下,步步晉升,從副官到隊長,到旅團長,少將,1939年晉升為中將。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1939年7月中旬,第114師團奉調日本休整,日軍被迫停止掃蕩,當沼田德重率第114師團由聊城向東撤退途中,遭到八路軍楊勇部伏擊,傷亡200餘人。師團長沼田德重的胸腹部亦中數彈身亡。 陸軍中將阿部規秀(楊成武)
  • 黃壽發指揮擊斃阿部規秀,後成解放軍高官,為何被主席親批槍決?
    話說,1948年6月,冀中軍區參謀長黃壽發被偉人親自下達指令處決——這個黃壽發算是我軍的功臣之一,早在紅軍時代,他就參加了紅軍,八路軍擊殺阿部規秀的戰鬥中,黃壽發也有一定的功勞。那麼,這麼一個功臣,為何會被偉人親自下令處決?這其中說來話長。
  • 「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吃兩次虧後想要報復,楊成武:來了就留下吧
    1939年11月18日,日本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上報了一份極秘報告,報告中部分內容這樣寫道:「阿部中將授勳年限已到,當前迫切期望特別商議關於授勳之事,但似乎由於戰死,暫時停止。」報告中的關鍵信息就是,阿部中將已經到了定期授勳的年限。而這個阿部中將,就是當時在日軍中很有名的阿部規秀。從日軍報告意圖看來,他們似乎並不願意承認這位阿部規秀的死亡。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但這場戰役中聶將領很生氣,在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在黃土嶺戰役中,他率部擊斃日軍「名將之花」楊成武,1914年生於福建長汀縣。
  • 八路軍僅剩四發炮彈,射程不夠,結果炸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其實阿部規秀戰死,倒是其次,在黃土嶺戰役中,有500多日軍被殲滅,提振了我軍的士氣。阿部規秀的陣亡,其實有一定的偶然性。 這就是有名的黃土嶺戰役,當時阿部規秀有1500多人,以當時我軍的實力,尚不具備殲滅1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