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的說:幾乎人人都有一個夢想--財富自由。
2018年,胡潤榜發布的《2018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顯示,在中國一線城市,個人實現財富自由的門檻是1.3億元;在二線城市,這個門檻是8000萬元;在三線城市,這個門檻是6000萬元。
你可以掰著手指頭算一算你需要多少年才能實現呢?想想這都是一個可怕的問題。
願望和夢想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關於人們每年許下的新年願望都是大概率的快樂和兩種願望的定義,以及判斷自己願望的種類,了解事件管理的終極目的。
第一願望:(大概率的快樂)是周圍世界需要讓我去做的事,是世俗進階中的各項。每個人經歷時,大概率的都會感覺到的快樂,例如,考上名牌大學、有高薪體面的工作、有體貼愛你的對象等等。
第二願望:是我的空白時間,完全屬於我的自由支配。我是自己的主宰者。
在我前兩年決定學理財的時候,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主動閱讀。讓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理財誤區,我個人關於選擇的書籍有2個要求:第一,擴展新知的理財工具書;第二,提供財商建設的理財概念書。
北京大學金李教授結合他20多年的研究經驗寫下的這本《與財富同行:金李財富管理通識課》是屬於後者,全書只有6個章節,主要圍繞「財富管理」這一概念展開多維的論述,主要包括以下板塊內容:
第1章 有錢不等於富有
第2章 你與財富的距離並不遠(要對自己有信心奔赴在奮鬥小康的道路上)
第3章 定製你的財富管理方案(即使有點小錢也要保管牢)
第4章 選擇可靠的財富管理機構(選擇可靠的機構保護你的錢袋子)
第5章 如何規避財富管理風險(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第6章 財富管理的趨勢與未來(暢享美好未來)
全書普及性概念知識非常強,語言通俗易懂文字細膩,即使是理財小白也是能夠讀得懂的。
01你與財富的距離有多遠
文章開頭提到「人人都有一個財富自由的夢想」,粗略來看大概率的幸福需求都覆蓋以下3個方面:
第一是擁有的財富足以保證日常生活中所有開銷;
第二是擁有的財富可以在家庭成員遇到意外時「保駕護航」,幫助渡過難關;
第三是擁有的財富可以幫助實現理想,能夠自由地支配時間、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你嘗試問自己一個問題,達成以上3個方面的目標,真的只有積累到千萬甚至過億資產這一條路嗎?
讀了這本書《與財富同行:金李財富管理通識課》就會明白:「事實上,有效的財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每個人都實現「財富自由」。」
這條路的起點站就是弄明白什麼是財富,什麼又是財富管理?
1.1什麼財富和財富管理
我們通常把看得見的財富叫做有形的物質財富,例如,創造力,想像力,幸福感,獲得感,這都是屬於無形的精神財富。
從深層次的角度思考財富的本質,至少具備以下2個特點:
一是,財富要具備未來購買力的儲備,意思就是強調你未來擁有的財富購買力而不是曾經擁有。
二是,衡量財富的標準是真實的購買力,而不是名義上的購買力。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通貨膨脹,錢縮水了。
財富管理的目的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合理選擇合適的財富儲存工具是應對策略。
1.2你與財富的距離並不遠
巴菲特曾說:「人生財富的積累就像是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深諳複利魔力的巴菲特在40對年的投資生涯中,他的平均收益率只有20%左右。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朋友,那麼如何獲得長期且穩定的收益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長期持有和避免頻繁交易。
《與財富同行》還提到來了其他輔助工具,例如「風險分散化」「資產組合」「美林時鐘判斷經濟周期」等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是最好的財富管理辦法。
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且是飛速的變化。我們此時此刻所擁有的年輕,資歷,財富,不知道在未來哪個時刻會被趕超,也不知道是否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本,為競爭組好長足準備。
《與財富同行》書中提到: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可以採取以下2種途徑:回歸傳統方式的提高學歷,持續深造;二是打造新的專項能力。
02如何搭建安穩的財富金字塔
2.1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
理財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在家庭資產配置中有一個常用的工具叫「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參看書中的圖片,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
1.要花的錢:日常現金資產帳戶,短期3-6家庭開銷,佔比10%
2.保命的錢:保障資產帳戶,非常關鍵應對家庭突發狀況,佔比20%
3.保本升值的錢:穩健資產帳戶,重要且不緊急的開支,佔比40%
4.生錢的錢:投資資產帳戶,目的追求高收益,佔比30%
金李教授在《與財富同行》書中強調,「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只是幫助你們劃分財富的需求,並給出相應的方案。建議比例不要一成不變,隨著人的年齡增長和資產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2.2財富管理影響因素
好的財富管理方法一定是因人而異,量體裁衣的。
影響財富管理方法的因素很多很多,每個人的抗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市場預期收益率也不一樣,任何一個樣的因素都將影響最終的資產組合的整體表現。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影響財富管理方法的因素有哪些呢?
綜合考量《與財富同行》總結出有以下4種因素:財富管理的目的、財富管理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基本在上文中也都提到過了。
關於理財產品的選擇,《與財富同行》書中也有詳細的介紹,對於剛接觸理財或者想學習理財的朋友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2.3財富管理的5大原則
實際上很多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財富的目的是什麼?是追求高收益高風險,還是穩健的收益呢?要在真正明白清楚自己的財富管理的目的,《與財富同行》建議首先就要知道管理財富的基本原則。
理財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打理理財產品的時,做選擇都是反人性的。那麼,在財富管理這裡,依然要遵循底層原則,切不可為了追求高收益而「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財富管理的5個原則分別是:安全、全局布置、流動性管理和重在節流。每個原則都是對財富管理的時間具有保障和指導意義。
03你早該知道的財商建設
1.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的一生中,獲得最大滿足感的路徑是讓消費模式儘可能地呈現平緩且略微向上的形態。可以利用儲蓄、反儲蓄手段,實現財富購買力在空間、時間維度上的挪移,削峰填谷。
2.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將家庭資產分為4個帳戶,分別是:要花的錢、保命的錢、保本升值的錢和生錢的錢。這4個帳戶的作用不同,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標準普爾家庭象限圖建議的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和資產狀況的變化,各項資產的配置比例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3.財富管理的5個原則:安全、全局布置、長期、流動性管理和重在節流。安全是貫穿始終的第一原則,不要追求一時的得失,財富管理是伴隨人一生的投資行為。
4.複利具有神奇的力量,它既能讓你獲得可觀的收益,又能使你蒙受巨大的損失。在財富管理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善用時間這個因素。發揮複利的加速度效應的兩種方法:長期持有和避免頻繁交易。
5.資產組合是財富管理的更高境界馬科維茨提出的「均值—方差二維模型」,是現代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的理論基礎。當兩種風險資產的相關性不高時,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可以抵消其波動性部分,從而降低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
6.投資自己是最好的財富管理方法。
我們可以將人力資本理解為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和能力之和。2.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可以採取的兩個途徑:一是回歸傳統方式——提高學歷,持續深造;二是打造新能力。
7.財富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如何獲得穩穩的幸福。
資產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把資產運用好了,它就是我們提升生活質量、獲得財富自由的工具;一旦我們用錯了,它就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危機。2.實現優秀財富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把優先級列好,依次解決「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問題。
8.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緣起及投資陷阱
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是指獨立於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主要為客戶提供綜合性財富管理規劃服務和產品推薦的獨立法人金融機構。
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陷阱主要包括以下3種:承諾高收益,實則是龐氏騙局;渠道為王,銷售為王;業務人員「飛單」。
9.在投資活動中,你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如何保持冷靜,克服心理誤區或行為偏差?答案是先識別心理誤區,再根據心理誤區產生的原因對症下藥。
10.過度自信是投資者最大的錯誤。過度自信是指人們過高地估計自身的能力和私人信息的準確性。
了解過度自信的成因,時刻意識到過度自信對行為產生的影響,並從心理源頭上審視自身行為、端正投資態度,是我們應對過度自信問題的不二之選。
11.財富是未來購買力的儲存;財富衡量的是真實的購買力,而不是名義上的購買力。
寫在最後
我讀完《與財富同行:金李財富管理通識課》這本書大概花了5個小時,我從翻開它的第一頁便被吸引了。
讀完不是說我能一下子運用在我的投資理財上面,馬上豐收一筆,而是真正的給讀者們上了一課《與財富同行》的智慧課程:
「財富管理的本質不僅是擁有更多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掌控未來的能力。為了一生都能夠隨心所欲的生活。」
人們都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問題:究竟如何正確的運用資金,讓生活獲得更大的滿足。每個人都追求財富、渴望財富、需要財富,但是關於財富管理不僅要讓錢袋子鼓起來,更要讓內心「富起來」。
因為,你是你的問題,你也是你的解決之道。重「心」出發,學習《與財富同行》,一生都與財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