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RQFII「限額令」取消,有望引更多外資活水入市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力度,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資本市場配置的意願和積極性都在提高。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20〕第2號,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多位受訪者表示,新措施對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帶來更多便利,有利於我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

1

前世今生

《規定》不僅取消了合格投資者投資額度管理要求,並進一步完善了QFII和RQFII管理要求。

QFII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

RQFII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主要是包括境內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香港子公司,或者註冊地及主要經營地在香港地區的金融機構。

我國分別在2002年和2011年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共計326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批投資額度1113.76億美元;RQFII制度已從中國香港擴大到20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62家RQFII機構獲批7587.72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

實際上,在去年9月,外匯局便發布了決定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的公告。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這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服務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改革,也是進一步滿足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投資需求而主動推出的改革舉措。

如今《規定》落地,這是在我國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後,相關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地。

2

六大內容

具體來看,《規定》共明確六大內容:

一是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

二是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合格投資者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三是大幅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取消中國註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和稅務備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稅承諾函替代。

四是取消託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託多家境內託管人,並實施主報告人制度。對於原僅擁有QFII或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默認原QFII託管人或原RQFII主報告人為主報告人,無需重新辦理登記。對於已經同時擁有QFII和RQFII資格的合格投資者,應在新規實施後30個工作日內指定一家託管人為主報告人,並在指定後10個工作日內委託該主報告人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辦理變更登記。

五是完善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風險及投資風險管理要求。《規定》明確,合格投資者在境內開展的衍生品交易,僅限於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外匯風險對衝產品和符合規定的金融衍生品,衍生品敞口與作為交易基礎的境內證券投資項下投資風險敞口應具有合理的相關度。並且,合格投資者持有的外匯衍生品頭寸應控制在不超過其境內證券期貨投資對應的人民幣資產規模(不含人民幣專用存款帳戶內人民幣存款類資產),確保實需交易原則。

六是人民銀行、外匯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比如,《規定》指出,未按規定辦理業務登記,或開展境內證券期貨投資過程中違反帳戶、資金收付及匯兌管理等相關規定的合格投資者都將被外匯局予以處罰。

3

利好股債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力度,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資本市場配置的意願和積極性都在提高。受訪者認為,此項舉措更是將進一步提高合格投資者投資配置的積極性。

「今年以來,疫情導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和股市動蕩。不過,中國的股票市場保持運行平穩且有韌性,人民幣作為避險資產的特點開始顯現,被國際市場看好。」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落實取消QFII和RQFII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有利於引導更多外資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市和債市。

「《規定》的出臺,比如允許合格投資者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取消託管人數量限制等措施,便利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對合格境外投資者帶來極大便利。」溫彬說。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限制,一方面是之前的額度限制已較為寬泛,取消之後的潛在風險較低,不會造成資金大規模急進急出的現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踐行了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精神。

「中國之前開放不足、資本市場發展不健全、制度不規範,是阻礙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因素。但近年來債券、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境外投資者額度取消、外資進入養老金市場等裡程碑事件大大加快了開放步伐,在提升市場競爭性的同時,引入了更為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更加理性的機構投資資金,從而推動資本市場加速健康發展。」陶金說。

見習記者 曹韻儀

—— /

相關焦點

  • QFII牌照吸引力上升,投資範圍擴大引來更多活水
    今年以來,中國監管層不斷完善QFII /RQFII(後文統稱QFII)制度——先是將兩者合併並取消額度限制、便利化資金安排,近期又擴大了QFII的投資範圍至金融期貨(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債券回購、商品期貨等,這使得不少原本還在猶豫的新機構加速申請QFII牌照。 自然也有人開始擔心這或引入更多外資「空頭」,但事實並非如此。
  • 年內北向資金淨流入超1880億元 監管層引外資活水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年內北向資金淨流入超1880億元 監管層持續釋放信號引外資「活水」 主持人楊萌: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蹄疾步穩。市場人士表示,基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走弱以及未來科創板納入陸股通標的等原因,明年外資仍有望大幅淨流入。外資持有A股市值佔流通市值比4.63%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近3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4.63%。
  • ...落實取消QFII/RQFII投資限額 允許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
    大幅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取消中國註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和稅務備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稅承諾函替代。  取消託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託多家境內託管人,並實施主報告人制度。
  • 第七家外資控股券商來了 大和證券時隔6年重返中國內地...
    目前中國內地外資控股券商已達7家,其中3家為新設立合資券商,其餘4家為外資股東通過提升持股比例獲得控股權。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外資券商持續擴容,短期內可能會加劇行業競爭,長期來看有望發揮 「鯰魚效應」,推動國內券商提升自身競爭力。
  • 外資買爆A股!史上首次,三隻股票買超預警線,還能漲嗎?
    但在實際操作中,外資持股比例達26%視為警戒點,28%則暫停外資購買。據分析,中國率先從疫情危機中走出,各項經濟促進政策密集出臺,令A股成為世界最受關注的市場,國際資金一方面希望配置A股規避疫情風險,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A股分享中國高速發展的紅利。而自5月初,正式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後,外資有加速流入A股的趨勢。
  • 經觀頭條|來吧,聰明的長錢:從百億限額到徹底放開,海外投資者開啟...
    從QFII最初需要搶食100億額度到如今徹底放開的17年間,A股已經成為外資全球配置的必選項,也是外資在全球對衝風險的有效選擇。瑞銀中國全球金融市場部主管、QFII業務負責人房東明,親身經歷過17年前「非常激動」的QFII第一單指令成交,他用「試水」形容彼時外資的破冰,用「深度遊」比喻此時取消額度後QFII的再出發。
  • 拜登將推翻H-1B限制、取消入境禁令,赴美留學有望回春!
    對比川普時期不斷限制H-1B,如提高工資要求、審核更加嚴格、取消抽籤、按工資發放籤證等,拜登的新計劃可謂令H-1B「絕處逢生」。增加H-1B籤證數量 高技能人才有望繼續留美一直以來,H-1B籤證的有限名額以及抽籤制度成為了眾多留美人才的絆腳石。
  • 取消分類!浙江6萬多家外資企業5年內完成調整
    蘭健表示,分類取消後,根據外商投資法,外資企業或多或少都要做出相應的組織調整,特別是過去依據三資企業法成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公司形式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需對治理結構進行調整與規範。其中,包括修訂章程,調整公司權力機構為股東會,增設股東會職權、議事規則和表決程序,增設監事或監事會等,調整董事會職權、董事產生方式、表決方式等相關條款。
  • 鎮江前10個月外資增幅全省第三 多個外資企業總部落戶
    近年來,越來越多符合鎮江主導產業發展方向的外資投資企業,在鎮發展總部、布局全球研發中心。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丹佛斯、建華建材、凱邇必(KYB)、道達爾等在內的5家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落戶鎮江,為鎮江對外開放、產業強市增添了強勁動力。
  • 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呼之欲出!摩根資管要100%控股上投摩根
    4月1日起,我國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引來海外資管巨頭紛紛踩點「叩門」。4月2日,摩根大通旗下資管公司摩根資產管理(簡稱「摩根資管」)宣布與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旗下控股公司,簡稱「上海信託」)初步達成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投摩根」)股權至100%。
  • 宏觀| 別讓「不差錢」貽誤「穩外資」大計
    在金融領域,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基礎設施領域,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管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規定;交通運輸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空中交通管制的規定,同時調整了民用機場條目的規定。放寬製造業、農業準入。
  • 宏觀|別讓「不差錢」貽誤「穩外資」大計
    在金融領域,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基礎設施領域,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管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規定;交通運輸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空中交通管制的規定,同時調整了民用機場條目的規定。放寬製造業、農業準入。
  • 耶穌是人饑渴心靈的活水泉源——到我這裡來的,永遠不渴
    可惜,事實卻不是如此,錢多的人,還想要錢更多。得到成功的人,還想要更上一層樓。得到知識的人,還想要更多的知識。在這樣的無限的循環裡,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所謂的幸福常駐呢?幸福真的是在知識了嗎?幸福真的是在愛情裡嗎?幸福真的是在很多錢財裡嗎?是沒有達到那個終點?還是說根本沒有終點?還是說方法論上的錯誤,是南轅北轍,走迷了路,走的是歧路呢?如果是歧路,豈不是迷夢一場?
  • 中德安聯有望成外資獨資壽險「老二」!
    自中國保險業釋放對外資放開信號後,德國安聯集團的動作頻頻,不斷上演股權大騰挪。其中,最為戲劇性的是,兩年前,安聯財險引入京東,由外資獨資變為中外合資,而兩年後,中德安聯人壽則正在由中外合資公司變身為外資獨資公司。退出太保安聯健康一事還未徹底拍板交接,安聯已經開始了下一步的打算。
  • 限額
    長城網張家口訊(記者鄭世繁 蘇曉瑞 通訊員靳磊)2月26日,崇禮萬龍、太舞、銀河三家雪場恢復營業,並實行最嚴格的疫情防控舉措,實行預約、限額滑雪,並限制已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人員、湖北境內、近14天有湖北居住史、與確診和疑似人員有接觸以及有發熱症狀、孕婦或有基礎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員預約進場
  • 券商、基金外資股比限制明起取消,誰會飲下「頭啖湯」?
    從明天(4月1日)起,國內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將正式取消,這意味著眾多外資將大舉入華,分食中國資管市場這一塊規模數萬億美元的蛋糕。外資們將會選擇哪些戰術進軍中國市場?本土企業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未來行業格局將會發生大扭轉嗎?站在新的時間節點,外資和本土金融機構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 更加積極有效利用外資!青島科技創新園召開外資企業座談會
    日前,在青島科技創新園內舉辦2020年外資企業座談會上,園區邀請了新日清制粉、高麗鋼線、東麗醫療等11家外資企業代表座談交流;為更好的幫助和服務外資企業,特邀轄區內公安、環保、供電等部門參與交流,就外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及即墨區對外資企業的扶持政策和環保注意事項給予現場解答。
  • 農發行常德市分行:引金融「活水」 還一江「清水」 迎一岸「翠綠」
    近年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農發行常德分行積極響應,以服務「長江大保護」行動為抓手,引金融「活水」,還一江「清水」、迎一岸「翠綠」。今年來,全行累計發放長江大保護貸款33.77億元,支持沅水、澧水重點水域環境整治、生態環境治理等項目,讓常德的天更藍、水更清。
  • 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香港第二上市
    摩根許長泰:美國法案或令更多中概股回歸中港上市 他預期,未來有更多中資企業選擇在香港或內地作第一或第二上市,避險的同時亦可以擴闊投資者基礎。另外,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早前指,上任後不會立即取消對華經貿協議,亦暫時不會撤銷對中國徵收的關稅。 招銀國際蘇沛豐:法案的通過會加深中概股回歸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