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歷史的朋友常常會驚訝於歷史的多元闡釋,甚至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菇涼。
但對於現當代歷史,人們似乎會放寬心很多。
畢竟記錄手段的豐富,讓大家越來越有「眼見為實」的感覺,進而對記錄的歷史無條件信任。
可是,即使在影像記錄的時代,也不一定「眼見為實」。
《星條旗插上硫磺島》是二戰經典照片,當選時代周刊100張最著名照片,作者羅森塔爾也憑藉它奪得1946年的普立茲獎。
很多人認為它是美軍攻克硫磺島時恰到好處的現場抓拍,並自豪地宣布:「那一刻,照相機記錄了一個國家的靈魂!」
但這其實是一張擺拍照片,為了滿足勝利者的視覺效果,士兵們進行了兩次插旗。
第一次插旗的時候,國旗其實長這樣:旗子太小,氣勢也不夠。
在指揮官的命令下,士兵們找來更大的旗幟,換掉那面破舊的軍旗重新來過。
羅森塔爾則堆好石塊,站上去,選好角度,在士兵插旗杆的時候按下了快門。
《星條旗插在硫磺島上》
二戰的另一張經典照片《勝利之吻》 ,拍攝於1945年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被認為是美國文化和精神的象徵。
《勝利之吻》
但它並非是無意間捕捉到的人們慶祝二戰勝利的畫面。拍攝時間也不是1945年8月,而是當年5月份。
照片中的男水兵吉姆·雷諾爾斯1990年代末回憶道,自己是受邀給《生活》雜誌拍攝照片,整個照片從構圖、創意,到親吻女護士的姿態,都是經過攝影師精心安排的。
同樣的,作為攻佔柏林歷史上最有名的照片,《勝利旗幟插到帝國國會大廈》的攝像師哈爾傑伊也承認是讓蘇聯士兵爬上去特意擺的造型,並非抓拍。
《勝利旗幟插到帝國國會大廈》
在原本的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見士兵手上帶著兩隻手錶——這當然不是為了看時間。但在照片發表時,手錶被哈爾傑伊在底片上用針刮掉。畢竟這是一張關於英雄的歷史圖片。
在過去的歷史當中,還有著很多類似的照片。如果說新聞是歷史的底稿,那麼每張新聞照片都應當更加尊重歷史,才能為時代留下清晰的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