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得學習美好的品德:決心與勤勞

2021-01-20 基督教資訊平臺

路得是摩押地的一個平凡女子,然而卻被記錄在了聖經裡面,且被神特別的揀選,使她成為了大衛王的曾祖母,並且她的名字還被列入耶穌的家譜當中。其實在整本聖經裡,只有兩卷書是以女子的名字來命名的,一卷是《路得記》,一卷是《以斯帖記》。

《路得記》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講述的就是士師秉政的時候,猶大支派所居住的地方遭遇饑荒,有一個人叫以利米勒,他帶著妻子拿俄米和兩個兒子,離開他們的出生地伯利恆,遷到摩押躲避饑荒。而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個兒子相繼去世,只留下了拿俄米和兩個兒媳,拿俄米決定返回自己的家鄉,但她不忍兒媳因為她而犧牲自己的青春,希望她們留在摩押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這時候兩個年輕的寡婦正面臨著重大的抉擇,也是痛苦的抉擇;是留在這裡——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安定下來,重新開始生活呢?還是跟婆婆拿俄米這個孤獨的老人,到異地他鄉,開始新的生活呢?

在婆婆的勸說下,她們最終作出了選擇:俄珥巴決定留在自己的家鄉摩押,而路得卻決定跟拿俄米,去一個永遠視她為外來人的地方。這個選擇是需要很大的信心,也是需要很多的犧牲的。然而路得所看到的,並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她體貼婆婆需要自己,也相信婆婆所信靠的神是值得跟隨的。

在路得的身上,有著很多美好的品德,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她身上的兩個非常顯著的美德:決心與勤勞。

一.決心

當時拿俄米勸路得也離開時,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於我。(得1:16-17)」。路得說這樣的話,是表示著她要跟隨婆婆到底的決心。

路得已經立志要跟隨拿俄米,她難道不知道去伯利恆會有很多的未知和艱難嗎?難道她不知道她要去的地方會將她永遠視作外邦人嗎?其實這一切她都知道,然而她卻還是做了這樣的決定——跟隨婆婆去往伯利恆。

在嫁入拿俄米家之前,路得所在的摩押地之人是拜假神的,當她嫁入拿俄米之家後,便跟著婆婆同拜一位上帝。相信路得在與婆婆拿俄米生活的日子裡,拿俄米也一定給她講了很多關於神的國度的事情,路得聽進去了,也記在了心裡。她以拿俄米的神為自己的神,與婆婆有了共同的信仰,因此當拿俄米要回歸老家之時,路得因著對神的信心而做出了要一同去伯利恆的決定。

我們在信仰上,是否有這樣的決心?此前有牧師在講道時說,什麼是信心?就是看你決意要跟從神,還是跟從撒旦。信心不是在嘴裡說一說就是信心了,而是要真實的在行為上顯現出來。路得帶著決心跟隨婆婆,這是她信心的彰顯。

二.勤勞

保羅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羅12:11)」。箴言書裡也說:「懶惰的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到智慧。(箴言6:6)」。在路得的身上,可以看到她勤勞的美德。

在當時,有摩西的律法規定,「在你們的田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人。(利19:9-10)」,因此猶太人會遵守摩西的律法規定,將田角的麥穗和遺落的麥穗留在田裡,讓窮人和寄居的人來收割和拾取。

聖經裡面記載,路得回到伯利恆後,就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得2:2)」。當時路得是非常主動的跟婆婆說了要去拾取麥穗,因為她很清楚自己跟婆婆剛回到伯特利,家裡什麼都沒有,需要什麼就只能自己去動手勞動,因此她主動跟婆婆提出要去拾取麥穗。

而且來到田間時,路得也是非常努力地拾取了麥穗。從波阿斯監管收割的僕人口中可以得知,路得是整天都在工作的:「她從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裡坐了一會兒,常在這裡。(得2:7)」。路得的隱情工作得到了人的見證,也得到了神大大的祝福:此後波阿斯留她在自己的田間拾取麥穗,並吩咐僕人「要從捆裡抽出些(麥穗)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得2:16)」。

在信仰上,我們也需要學習路得的勤勞,當我們為了主去殷勤工作時,神也必要大大的祝福我們。

相關焦點

  • 滄浪新城四實小:養成孩子節約的美好品德
    在開學前兩周的晨會課上,滄浪新城第四實驗小學的團員青年教師們帶領一年級新生學習「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品質,開展「節約糧食」專題教育活動,讓孩子們從身邊點滴做起,養成節約的美好品德。
  • 四川:甲它的「勤勞脫貧路」
    圖為甲它在擺放貨品 攝影:文雪松  在當地,雖被認定為貧困戶,但大家不願「等、靠、要」,決心穩紮穩打,用心做人、做事。面對曾經的貧困,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用勤勞脫貧致富,讓一貧如洗的狀況成為歷史,從而走上脫貧之路。建檔立卡貧困戶甲它便是其中之一。  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甲它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道路上曾一直被貧困困擾,年少時在家種過地、養過牛,面朝黃土背朝天,過著饑飽看天而定的日子,是個地道的農牧民。
  • 從聖經路得學習跟隨之美
    耶穌和小羊從聖經路得記學習路得之美!(第一部分)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她了。(路得記 1:16-18 和合本) 路得是美麗的意思!路得外在顏值聖經並沒有記載,名字往往是父母的寄許!在聖經中有兩卷書分別是以女性命名的!《路得記》和《以斯帖記》。以斯帖是記載了一位猶太女子嫁到外邦的事件!而路得則是記載一位外邦女子嫁入猶太家族的事件!
  • 從路得的生命看信心與盼望
    一,永不退縮的信心路得作為一個外邦女子,她之所被我們記得是因為她面對生命的態度,執著的性格與不向環境低頭的決心;但更為重要的是:她是以耶和華為神的外邦人。路得的生命不僅在於拿俄米的言傳身教,更在於路得看到以色列信仰的價值和意義。
  • 延津農商行黨建聯盟在行動:養兔闖出致富路 勤勞催開幸福花
    但擴大規模不光需要技術和勤勞,更需要資金的支持。想到這裡,劉學超緊縮眉頭。在妻子的提醒下,劉學超突然想起去年報名的信用戶,並在延津農商銀行信用評定政策的支持下成功貸款6萬元,他馬上撥通了延津農商銀行小潭支行客戶經理李珂的電話。「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儘快解決你的資金問題。」在了解到劉學超情況後,客戶經理李珂對客戶保證道。當天下午,李珂便來到劉學超的養殖基地。
  • 非常激勵人的句子,心態,反映一個人的品德與修養
    4.心態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同事的進步或成就感到高興,與能力強的人相比,從內心欽佩他們,偷偷以他為榜樣,向他學習,向別人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然而,有些人反其道而行之。窮而不富是一種變態的心態。5.有人說,愛情的對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意味著心中沒有對方的位置,不再去想。
  • 致敬最美勞動者傳承勤勞好家風 青島普集路小學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為了讓普小學子從小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時能為他人、為集體服務,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青島普集路小學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了「致敬最美勞動者,傳承勤勞好家風」活動,用實際行動學習勞動技能,體會勞動的樂趣,端正價值觀、審美觀,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  一年級同學勞動實踐內容:疊衣服和整理書包
  • 陳開麗:走出「金豬」致富路
    陳開麗走出「金豬」致富路雲南硯山縣阿猛鎮石板房村委會的陳開麗夫婦是遠近知名的養殖大戶,多年來,憑著山裡人勤勞吃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經過不斷地摸索和學習,闖出了一條帶領鄉親養豬的致富之路。放棄打工探尋創業路2013年,在外漂泊的陳開麗一直想做自己的一番事業。在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後,陳開麗安心地放開手腳大幹事業,她到福建等地多方考察學習,在老家石板房小海子建立了養殖基地,購進了幾十頭特種野豬,開始了養豬之路。
  • 五一勞動節快樂圖片精選 勞動節祝福送給勤勞的你!
    五一勞動節快樂圖片精選 勞動節祝福送給勤勞的你!時間:2020-05-01 12: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五一勞動節快樂圖片精選 勞動節祝福送給勤勞的你!
  • 大學路小學:官方帶娃進行時 開啟美好校園午餐時光
    中原網訊 為了解決「上班族」家長們的後顧之憂,積極踐行「美好教育」,5月18日,大學路小學午間集中用餐工作正式啟動,開啟午間「官方帶娃」時光!中午11點,配餐車到達學校,學校在配餐間對餐食進行取樣、留存和測溫,保證餐食的健康和口感。
  • 「我的脫貧故事」用勤勞雙手「種」出美好未來丨安龍縣招堤街道海...
    過去的幾年間,我家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傳統的種養殖、做一點小工來維持,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經濟負擔也越來越大。2014年,我們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胡昌亮在採收高粱我們夫妻倆靠勤勞的雙手發展產業、實現就業,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兒子和女兒也找到了工作、考上了大學,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紅火。過去,我依靠政府幫扶如願脫了貧。
  • 了解社會現象背後的道理——「傳統美德,道德,品德有什麼用」
    傳統美德,或者說道德觀念,優秀的品德等等……在這個社會逐漸沒落。那些優秀的品質,品德,除了書中媒體中會大肆宣揚,其它的時候,不再廣受歡迎——因為人們不再信服它們。如果只有品德高尚,而沒有其他的東西,你就無法說服任何一個人。
  • 我的脫貧故事 | 陳大國:勤勞使我真正脫貧 勤勞讓我得到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 | 陳大國:勤勞使我真正脫貧 勤勞讓我得到幸福 2020-12-1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培養孩子勤勞懂事學知識,就看墨羽動畫育兒佳片《熊兔子貝貝》吧!
    貝貝雖然個頭小,卻很賣力氣地在熊爸後面拖著梯子,貝貝可真是懂事的好孩子,這種勤勞的品德很值得學習。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從不是「苦」作舟
    顯然,勸人自強不息,不斷學習,學以自明,是聖賢眼裡的頭等大事。然而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嗎?當然不是,只要是深入讀過《論語》,《孟子》,《道德經》,《莊子》,即使是《紅樓夢》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兒。但為什麼古人又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呢?
  • 水湄物語:選擇越大,決心越小
    正是決心讓Vincent堅定地走下去。為了在既定的社會規則之下實現夢想,他不得不通過「基因掮客」改頭換面,完全拋棄過往的經歷、家人、朋友和個人身份,並且要改頭換面甚至斷骨增高。不論花多少精力,他都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去隱瞞身份。 正如那個「基因掮客」點睛之句:「決心是成功的一半。」
  • 恩典之聲:從路得來學習屬靈的美德(一):信心(2016-03-15)
    《路得記》在聖經當中可以稱得上是一卷比較特別的書籍,裡面所記載的路得只是摩押地一個平凡的女子,她既不是女先知,也不是女士師,她是羅得的後裔,曾受到咒詛。但最後她的名字被列入耶穌的家譜當中,並且她的故事還成為了聖經當中的一卷書籍,這是非常特殊的。
  • 勤勞能生四季財——仁和區大紙房村群眾致富奔康見聞
    政府幫,自己幹,勤勞能生四季財。仁和區中壩鄉大紙房村貧困戶在政府幫助下,通過勤勞努力,日子越來越好,摘掉貧困帽子,過上小康生活。走進村民王永明家,小院乾淨整潔,夫妻倆正熟練地整理、打捆小蔥。「價格高的時候,能賣到5元錢1斤。」王永明說。
  • 漢陰縣鐵佛寺鎮:脫貧村裡勁吹勤勞致富新民風
    西部網訊 處暑時節,走進漢陰縣鐵佛寺鎮合一村,一條條鄉村水泥路被村民打掃得乾乾淨淨,這些通組到戶路像血脈和經絡蜿蜒交織一股「除陋習、倡節儉、棄懶性、重勤勞」的文明新風吹遍山村各個角落,提起了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精氣神」。
  • 蘇評│薪火相繼,在現代化新徵程上成就美好未來
    廣大青年學子保持「鑽勁、韌勁、狠勁」,在「細學、深謀、實幹」上下功夫,以不懈不怠的學習韌勁淬鍊思想、升華境界。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學所以益才也,勵所以致刃也。紅日初升高,其道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