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那些自爆的軍艦——38年損失55000噸

2021-01-08 網易

2020-12-22 10:15:12 來源: 大腳旅遊

舉報

  在艦C中,陸奧的三號炮塔是各位提督經常提到的一個梗。事實上,陸奧絕不是第一個自爆的日本海軍戰艦,在這之前,已經有4艘大型主力艦毀於港口內的自爆。而這也成了舊海軍一個非常神奇的都市傳說。

  第一炸——三笠

  說起三笠,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日本海大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三笠號。該艦是敷島級戰列艦四號艦,於1902年3月1日在英國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竣工,5月抵達橫須賀。是日俄戰爭前最後一艘就位的戰列艦。戰爭期間,三笠因為搭載東鄉平八郎指揮了日本海大海戰而聞名於世。但是沒想到三個月以後的1905年9月11日,好端端的聯合艦隊旗艦居然在佐世保軍港裡爆炸了。具體來說,是因為戰艦後部的火藥庫爆炸而坐沉了。自爆原因一說是因為當時水兵在進行惡作劇時不慎弄翻了有火的洗臉盆,也有說法是威力巨大的下瀨火藥變質,總之是眾說紛紜。好在東鄉元帥當時在岸上,毫髮無損。不過事故最終還是造成339人死亡。慶祝對馬海戰勝利海軍凱旋式的旗艦也只能換成敷島號。不過因為是坐沉,後來佐世保海軍工廠的人還是想辦法讓她浮了起來並修好了。繼續服役了一段時間後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退役,並成為了橫須賀港的紀念艦保存至今。

  

  1905年的三笠

  第二炸——松島

  明治維新後,作為對清武備擴張的重要內容,日本勒緊褲腰帶向法國訂購了3艘防護巡洋艦——松島,嚴島以及橋立。這三艘船以小船裝大炮聞名,4000多噸的排水量居然裝了一門和比北洋海軍定遠級鐵甲艦主炮口徑還要大的320mm巨炮。1892年,三艦陸續回國並參加了1894年的黃海海戰,作為旗艦的松島雖然被打成了大破但硬是沒沉,後來又在日俄戰爭露了一臉。日俄戰爭結束後,老舊的松島只能作為海軍學校的訓練艦搭載學員們進行遠洋航海訓練。1906年與1907年的航行一切順利,到了1908年4月30日,搭載著300多名學員剛結束東南亞與澳大利亞遠航,停泊在臺灣澎湖馬公港休整的松島艦在凌晨自爆了,船員死傷過半。事後經查又是彈藥庫的火藥自燃闖的禍。同年7月31日,松島從海軍除籍,並打撈拆解。

  

  1896年的松島

  第三炸——筑波

  筑波級是日本海軍自行設計並建造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本是為了接替日俄戰爭中觸雷沉沒的初瀨與八島號戰列艦而動用戰爭臨時經費建造的。1907年1月14日筑波號在吳海軍工廠竣工。1915年作為大正天皇的御召艦,筑波參加了在橫濱舉行的特別觀艦式。1916年,筑波再次成為大正天皇的御召艦參加了東京灣的觀艦式。在服役整整10年之後,1917年1月14日,筑波以自爆結束了自己的服役生涯。當天的橫須賀港停泊著日本海軍眾多主力戰艦。下午3點15分,筑波艦的前部火藥庫發生大爆炸,不久便坐沉港口海底。由於當天正是周日。艦員們實行半舷上岸。艦上只有約半數船員。據推斷這其中有一半在這次爆炸事故中死亡。9月1日筑波除籍。

  

  筑波下水的紀念明信片

  實際上,第三炸很有可能會提前5年發生。1912年11月8日下午6點50分,停泊在靜岡縣清水灣的裝甲巡洋艦日進號彈藥庫發生了一次小規模的爆炸,造成了2人死亡。所幸對艦艇的結構未造成較大傷害。事後查明,這起爆炸是因為一名水兵記恨上司而在彈藥庫放了一枚炸彈,隨後離開戰艦來到了港口附近的山上等待爆炸。後來,此人因為強盜殺人被捕,在供述中交代了自己在彈藥庫放炸彈的罪行。很快此人便被判處死刑。

  第四炸——河內

  玩過戰艦世界的提督都知道日系三級戰列艦河內有個外號叫自走魚雷。事實上,作為實際存在的戰艦,河內最後也像魚雷一樣自己爆炸了。河內是日本海軍自行建造的第一艘無畏艦,於1914年3月31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竣工。但是雖然頂著日本海軍第一艘弩級戰艦的光輝,她的服役生涯卻平平無奇,1917年1月14日,筑波爆炸的時候曾經救助過筑波上的傷員。直到1918年7月12日,在山口縣的德山灣,一場暴風驟雨後,下午3點51分,河內的一號炮塔發生起火,3分鐘後前部發生大爆炸,在右舷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快速湧入。於是河內便以右傾120度的姿勢最後傾覆在港口的海底。在旁邊的戰艦山城見狀趕緊前往救援。事故共造成621人死亡。事後認為河內當時剛從第三警備艦編入現役,人員素質與熟練度不足是發生爆炸的原因之一。9月21日,河內除籍。艦內供奉的楠木正成像以及四條畷神社真景畫也被回收。

  

  1913年位於大阪港的河內

  第五炸——陸奧

  終於說到了陸奧,作為五連炸的最後一位,陸奧也是這五艘中自爆噸位最高與傷亡人數最高的一艘。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本來在建的陸奧需要被廢棄,然而日本代表又是營造出陸奧已經完工的氛圍,又是說國內的小學生都在為陸奧的建造捐款。終於打動了其他列強,將這艘戰列艦保留了下來。沒想到,本希望在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的陸奧,卻又在港口自爆了。1943年6月8日中午,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與美軍處在相持階段,柱島泊地風平浪靜。陸奧的艦長剛從隔壁的扶桑串門回來,12點10分,伴隨一聲巨響,陸奧的三號炮塔自爆了。據目擊者聲稱,三號炮塔飛到了和艦橋差不多高的高度。艦體瞬間斷為兩截,前半部分迅速沉入海底,後半部分不久也沉了。連同艦長在內,艦上1000多人遇難,353人倖存。事件被迅速封鎖,直到終戰,大部分日本人都不知道帝國海軍的象徵陸奧居然是在港口自爆的。後來,陸奧的遺物分別被擺放在陸奧紀念館,大和博物館,江田島海自術科學校等地。

  

  總而言之,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海軍而言,日本海軍的艦艇港口自爆的次數的確是有點多。然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並沒有人能給個很好的答案。#頭條歷史##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45年前舊日本海軍主力艦自爆事件一覽
    本文包含1905年至1945年間舊日本海軍發生的主力戰艦彈藥庫失火與爆炸事件十二次,涉及九艘艦船,其中五艘沉沒。 一、戰艦三笠 (みかさ,Mikasa),1905年9月11日午夜,佐世保港內,爆沉,死亡人數339人。
  • 印海軍最強驅逐艦,排水量8200噸飛彈64枚,多方合作的燒火棍
    印度海軍成立於1947年,人員大約55000人,其中包括5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2000人的海軍陸戰隊,由於裝備了大量的水面艦艇和潛艇,是印度洋上真正的第一大海軍。
  • 民國海軍最大軍艦是他用大豆跟日本換的 憤青們怎能明白他的苦衷
    1934年6月,中華民國海軍剛剛下水的寧海號巡洋艦,到橫濱港參加日本海軍名將東鄉平八郎的葬禮。
  • 日本自衛隊主力裝備,排水量6800噸裝載飛彈88枚,不可輕視的軍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世界海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對於軍迷而言,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我國海軍,其次就是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因為這兩支海軍是我國周邊目前最強大的海上力量。我國海軍要想衝破第二島鏈,最強勁的對手也是這兩支海上力量。
  • 中國海軍發展史:也曾民國貧弱,只能用大豆換軍艦
    時任日本海軍造船少佐的造船專家福井靜夫,目睹了寧海號的英姿後,寫下了上面的話。不獨福井,大概許多人都沒想到中國會有這樣現代化的軍艦。甲午海戰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自少年時代就遠渡重洋學習海軍知識的管帶們,自殺的自殺,充軍的充軍,革職的革職。一些倖存者終生不能再聽到「海軍」二字。從那時起,中國再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軍艦。一晃30年過去,海軍的衣缽傳到陳紹寬手中。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如何
    它的每一處細節都是按照軍艦級別施工,載貨量已經大大超出一艘民用貨輪的需求,在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航行中,艦上全部軍事化管理,船艙底部暗藏40噸黃金及大量軍火,甚至私匿中國國寶。  阿波丸號象徵著日軍捲土重來的帝國野心,但它服役僅4天便轟然沉船,對於1945年的日軍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1977年,福建正式啟動打撈阿波丸號的工作。
  • 日本海軍造艦本部的「大掃除」:二戰日本海軍的內鬥(下)
    此後,日本海軍的軍艦設計工作就都是藤本喜久雄主持的。然而好景不長,1934年3月12日凌晨,發生了日本海軍史上著名的「友鶴事件」。參加夜間演習的友鶴號在風浪中傾覆了。友鶴號是一艘最新型的水雷艇,是千鳥級的第三艘,事件發生時剛剛建成服役半個月。算是絕對的新銳戰艦,在一次演習中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看起來實在不該。
  • 我國小漁船比日本5900噸級驅逐艦都結實抗撞:日本軍艦外殼太薄了
    大概位置處於,日本鹿兒島以西650公裡,比較靠近東海油氣田,距離杭州灣大概130-150公裡。我國漁船與日本驅逐艦相撞,我方安然無恙,日本軍艦被撞出一個1米多長大口子,0.2米寬。那麼為什麼,現在軍艦撞擊漁船,吃虧的基本都是軍艦呢?
  • 甲午日本海軍近一半都是木頭殼子炮艦
    聯合艦隊包含帆船炮艦和商船炮艦日本海軍34艘戰艦隻8艘拿得出手一般而言,我們普遍認為,日本特別肯花錢,買了很多先進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結果在甲午戰爭,全部先進軍艦的日本艦隊打敗了不肯花錢,全部是舊船的北洋水師。其實真實的歷史是甲午戰爭期間,日本海軍34艘軍艦當中真正的新式軍艦隻是個位數。
  • 用人充當制飛彈頭同歸於盡:日本「櫻花」自爆炸彈戰史(上)
    他在馬裡亞納海戰失敗後就認為,日本必須儘快把制導類的火箭反艦武器投入海戰,才有可能打敗海量的美國航母。但目前日本制導技術發展緩慢,戰局危急之時,只能用人充當制導設備,駕駛火箭武器撞向敵人軍艦。因為這樣的構想太過「驚世駭俗」,大田一開始並沒有把自己的想法上報,而是與東京大學航空設計所的小川太一郎、谷一郎等資深教授聯繫,進行可行性論證。
  • 海軍文庫 | 民國自造最大的軍艦是哪一艘?
    但與同時期的其他海軍強國相比,即使作為輕巡洋艦,也是太小了,這艘軍艦,連輕巡洋艦都算不上,只能稱之為袖珍巡洋艦。雖然如此袖珍,卻是民國海軍由江防邁向海防的重要一步,對當時的民國政府,以至於整個中華民族,都有重要的意義。「逸仙」號的重要意義,時任代理海軍部長的陳紹寬也給出了評價,在《陳紹寬文集》中有這樣一段話「繼自今努力奮鬥,由防江而防海,由一艦而至於十艦、百艦,以期收回旁落之海權。
  • 人民海軍的壯舉:用3000噸的小船,攔截2萬噸的巨艦
    利刃/縱橫論蘇聯海軍以及接下來的俄羅斯軍隊,其剽悍作風是世人皆知的,1988年蘇聯海軍護衛艦的驚世一撞,直到今天仍然令世人稱讚蘇軍的勇氣和膽大。不過,中國海軍其實也有類似的驚人舉動,當年的中國海軍雖然弱小,但是卻敢於用3000噸的軍艦,攔截23000多噸的巨艦,而對手正是以剽悍聞名的蘇軍!1985年8月21日,蘇聯進行一次海軍部署調動,將一艘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組成的艦隊,從波羅的海區域調往海參崴,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
  • 3個月入列6艘隱形軍艦 中國海軍「下餃子」速度更驚人!
    055驅逐艦最近兩年來,外界一直在提及中國海軍造船如同「下餃子」般的驚人速度,從國產航母到055驅逐艦,再到AIP潛艇和隱身護衛艦,再到噸位堪比中型航母的大型綜合補給艦,中國在2016和2017年下水的軍艦規模都足以打造一支強大的混合艦隊
  • 中國人最痛恨的日本軍艦:出雲號的前世今生
    摘要:2015年3月日本海上自衛隊排水量最大的軍艦出雲號建成服役,這艘軍艦名義上是直升機驅逐艦,實際就是準航母,而艦名還是中國人最痛恨的出雲號,要知道抗戰時期日本海軍的出雲號可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用這樣刺激中國人的名字來命名,日本的用意自然是昭然若揭。
  • 它是日本拼盡全力爭取來的戰列艦,寸功未立便自爆沉沒
    為了打贏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人不惜債臺高築,靠借錢為海軍添置戰艦。在日本海軍中服役的每一艘戰艦都來之不易,日本人將其視為「天皇的財產」,捧在手上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呵護起來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然而日本人對於戰艦的維護似乎不怎麼在行,在日本海軍短短幾十年的歷史上,多次發生過主力戰艦自爆的事故,最著名的就是日俄戰爭中的功勳戰艦三笠號,剛剛離開戰場沒多久,身上的硝煙味還沒散乾淨,就因為自爆沉沒,還連累了艦上幾百名官兵。而在二戰時,也有一艘日軍戰艦發生過類似的事故,它就是長門級戰列艦的二號艦——陸奧號。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海軍損失慘重,東條英機感嘆美潛艇確實厲害
    在婆羅洲北面數百千米處,哈爾西海軍上將和他的第3艦隊也加強了對日本的封鎖。在哈爾西用艦載飛機攻擊港口和飛機跑道時,美軍潛艇部隊則潛行追蹤東海和日本海上的軍艦。同時,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內海投放魚雷則造成數以百噸的日軍運輸貨物的損失。到1945年夏天,日軍已經無法再進入亞洲內陸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食物和原料了。
  • 日本海軍最討厭的一艘軍艦:身經百戰毫髮無損,剋死隊友無數!
    文/滅霸他爸二戰結束之後,駐日盟軍司令部決定將日本聯合艦隊殘餘的92艘軍艦(驅逐艦24艘、海防艦68艘),通過三次抽籤的方式補償給中美英蘇四大戰勝國。海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美國,在第一次抽籤時抽到一艘驅逐艦,但山姆大叔看不上這艘日本軍艦,就將它轉送給幾乎沒有海軍的中國。
  • 「特立獨行」的軍艦:二戰日本海軍的獨苗驅逐艦「島風」號
    而二戰日本海軍中也有這樣一艘與眾不同的軍艦,它就是號稱日本最完美驅逐艦的「島風」號高速雷擊驅逐艦。也就是這艘驅逐艦在其短暫的服役生涯中創造了多個日本第一和世界之最。上世紀30年代初,隨著世界上航速最快、射程最遠、裝藥量最大的93式氧氣魚雷被日本研製成功,使得日本在魚雷上對美國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此後日本一直想要擴大這種魚雷作戰的優勢,但卻苦於找不到好的機會。
  • 抗戰時期我海軍最強戰艦竟來自日本?淺析寧海級巡洋艦
    這時日本兵庫縣播磨造船所願意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於是中方以東北大豆折價分期支付建造費用432萬元。一二八事變(也就是第一次淞滬會戰)期間,海軍司令陳紹寬為了不影響寧海艦的建造,下令海軍不得參戰。1932年8月26日寧海號由日本駛向上海外灘,上海萬人空巷觀看這艘自甲午戰後中國最先進戰艦。
  • 日本金剛級驅逐艦,是除了美國海軍之外,最早的宙斯盾軍艦
    在上個世紀,日本的作為一個島國,它的許多資源都是需要進口的。而當時美國和蘇聯在冷戰也是愈演愈烈,於是為了保障自己海上運輸路線,日本決定研發新的驅逐艦。並且確定新的驅逐艦要搭載美國的宙斯盾系統。於是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就應運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是除了美國的海軍之外,它是最大搭載的宙斯盾系統軍艦了。並且金剛級驅逐艦它還是以美國的伯克級Flight 1型飛彈驅逐艦為藍本研製出來的。金剛級驅逐艦,一共建造了四艘,首艘在1993年服役,四艘全部入役的時間為1998年。金剛級驅逐艦它全長161米,寬21米,滿載排水量將近9500噸,最大海上航速為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