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陳妮希
「1.9元的襪子包郵」、「5.9元手機殼包郵」、「2.9元六支蠟筆包郵」……2020年的消費品市場上,殺傷力格外強勁的「武器」,就是這些幾塊錢的新品成了爆品。
為什麼電商平臺上的「爆品」能有不可思議的超低價格? C2M模式被帶入大眾視野,這種號稱無中間商、無差價的工廠直供商品,以不斷刷新消費者的價格底線姿態迎來逆勢增長,為工廠找到了更精準的出口。
「藉助於阿里數位化力量賦能,首次實現了線上銷量大於線下的情況。」做了十幾年手機殼生意的吳嘉源和長江商報記者交談時,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以往市面單價幾十元的商品,在電商平臺上價格雖被壓縮至個位價還包郵,但收入卻比以前更高了。」
在單價幾乎對半「砍」的情況下,荷包卻鼓起來,甚至毛利還上升了,這是如何做到的?
價格如何降下去?
壓縮環節,降低成本
事實上,手機殼的製作並不複雜,幾乎是門檻最低的製造行業。只要確定手機殼採用什麼材質,然後根據手機殼形狀做模具,選擇工藝(注塑),貼上牌子(有時連牌子都不用貼)就能拿到市場上銷售,吸引著一波又一波人投身手機殼市場。
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時代,iPhone 4發布以後,個性化的定製手機殼成了智能機的標配,市場儼然成了商業「藍海」,甚至有人傳言「網上手機殼賣得最好的那個人開上了保時捷」。彼時,手機殼市場一度呈現出「瘋長」的態勢,華強北很多賣山寨機的商家都轉型去賣手機配件,吳嘉源就是那個時候進入了這個火熱市場。
「那還是十幾年前,市場上做手機殼的工廠很多,大都是批量生產後直接批發再到零售市場。雖然競爭也有,但市場需求量大,不少小工廠賺到第一桶金後,迅速擴充生產線,爭分奪秒去搶市場。」在生產手機殼之前,吳嘉源一直在從事電子產品銷售,成立了深圳市聯合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從貿易轉行到生產,在那個年代似乎並沒有特別難,吳嘉源也順利從銷售員變成總經理。
時光推移,電子產品重頭戲從pc端進入移動手機端,吳嘉源工廠的手機殼也賣得風生水起,甚至還見證了手機時代的變遷,從諾基亞、索尼等老牌巨頭掉隊,到蘋果、三星手機的平分天下,再到華為、小米的逆勢崛起,以及OPPO、ViVo的奮勇直追。手機市場的領跑者在變,不變的是手機殼生意的紅紅火火。吳嘉源的手機殼生意從投入幾十萬、一天能生產三四千個,逐步演變成一天出貨量能達到五六萬個,還與央視、王思聰遊戲戰隊合作過定製款。
然而,2017年末,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亮起「紅燈」,進入2018年,手機市場規模增長明顯放緩,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等巨頭交出的成績單都相對保守,手機殼銷量受到直接影響。「可以明顯感覺到,前幾年入行的人在增加,尤其是2016年至2018年之間,行業進入井噴期。然而去年手機殼銷量增長也出現放緩,庫存擠壓明顯,行業快速進入洗牌期,很多小工廠都倒閉了,有不少在這行做了十幾年的工廠都轉行做其他了。」 吳嘉源說。
產能超過需求的情況下,流水線還不能停,人工成本還得支付,如何快速找到更多的用戶?吳嘉源將希望寄托在線上。「電商平臺將新的增長點放在下沉市場,這一塊正好是我們也需要尋找的增量市場。」 2019年初,阿里巴巴向吳嘉源提出合作C2M數位化工廠方案,二者一拍即合,在當年的四、五月份就藉助阿里後端供應鏈的數位化升級,和開通前臺天天特賣的流量入口,並且效果立竿見影。
在淘寶上,一個手機殼5.9元就可以包郵,買的越多價格越便宜,甚至一再打破行業價格底線,最低可以做到活動價的時候單個手機殼2.9元包郵到家。如此低的價格是如何做到的?在和長江商報記者交談時,吳嘉源多次提到,C2M數位化全套解決方案,說到底其實就是用了各種「方法」,將效率提升至最大化,生產成本降到最小化。
所謂C2M,即先有客戶定製需求,工廠再接單生產。該模式是基於「工業網際網路」背景下,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通過生產線的自動化、定製化、節能化、柔性化,按照客戶的產品訂單要求,設定供應商和生產工序,最終生產出個性化產品的工業化定製模式。
這種用戶驅動生產的反向數位化生產模式,有效緩解了庫存壓力的同時,也提升了生產效率。比如哪款產品賣得好需要補貨,補充生產這個產品大概需要多少量、多長時間,都可以通過數位化提前預測,而不像以前,等到貨賣完了才反應過來,錯過了最佳銷售期。
反應速度提高對於生產工廠而言就意味著周轉率提高,可以集中力量生產熱賣單品,並及時調整市場策略,降低賣得不好的產品生產量。「以前備貨至少需要一個半月,就是不好賣的至少也得半月有餘,賣不掉的都成了庫存。接入C2M後,效率提升了至少30%以上,備貨時間縮減到基本上提前一周就可以了。」按照吳嘉源所述,相應的,生產成本也在遞減。
而且,數位化從源頭起,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再一層層向下壓縮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成本,市場售價也隨之有了進一步降低的空間,最後在電商中呈現出來的價格低到令人驚嘆。
爆款背後是否有利可賺?
單月銷量上萬甚至超十萬
有人說,這是「裸價」。一個幾元錢還包郵的東西,利潤豈不是越來越少?可事實上,恰恰相反,在淨利潤降低的背後,工廠的毛利卻比以前更豐厚了。
最大的秘訣,還得靠自有品牌商品在線上的賣爆。「在行業價格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就要靠量來拉動營收和利潤增長。」 吳嘉源向長江商報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市面上幾元就可以包郵的手機殼比比皆是,如果一個手機殼的淨利潤是一元,每個月成交量只有幾百或者幾千元,還要拿來支付庫存、人工、場地、管理等費用,將很難存活。相反,一款爆品的銷量基本上單月的銷量都在萬件或者10萬件以上,如此計算淨利潤最少也是萬元或者10萬元起步的,在此基礎上,若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毛利自然就高起來了。
手機殼是個生命周期很短的行業,基本上每個季度都有新品推出。而且市場上手機殼具有個性定製化訴求,無論是樣式、材質、顏色等都需要及時跟上潮流,才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去年有個爆賣的單品一天就銷售出19萬件,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像,相當於以前銷量最好的時候半個月之和,是行業裡非常少見的銷售奇蹟。」 在吳嘉源看來,之所以能夠大賣,數位化功不可沒。
以前,吳嘉源所在的工廠雖然已經小有名氣,曾為包括王思聰的遊戲公司在內的等多家品牌打造過定製化手機殼,但真正出爆品的機率只有20%。「在接入C2M模式之前,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經驗以及生產的產品銷售情況來判斷市場變化。和阿里合作後,除了前臺帶來的流量,還可以通過大數據了解到整個行業的消費趨勢和用戶需求,把握時下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元素,實現更精準的定製化生產,如今打造一個爆款的機率已經提升至50%。」
並且,手機殼的消費人群上至老下至小,幾乎全覆蓋,不同階層的人對於產品的喜好都不同。根據C2M模式有效預判市場趨勢,合理安排庫存,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針對四、五、六線下沉市場消費者,能夠有效拓展新客,並實現銷量在C2M數位化改造前5倍增長。
「有一次,我們出了一款紅色的tpu材質手機殼,在新年迎來銷售旺季,幾乎賣斷貨。就在工廠準備擴充紅色tpu材質手機殼生產線產能時,大數據提示消費喜好的變化,近段時間牛油果的綠色順應了消費者對於春夏清涼的喜好,成為流行色,有望成為新的爆款,於是我們提前對牛油果色進行了設計和生產,產品一經上市就迅速得到了市場喜愛。」
長江商報記者進入吳嘉源所在的工廠淘寶店「樂地數碼專營店」,印入眼帘的就是各類柔韌性好的tpu卡通軟殼系列,在五彩斑斕的色彩搭配下,還配上了各種網紅卡通圖像,以及「很想休息……不……你沒錢」「人生得意須盡歡」等流行語。記者通過銷量排名搜索看到,多個單品的手機殼月銷售量都已破萬,其中銷售最高的款式月銷售過十萬。
末端工廠如何活?
品牌商壓價時有主動權
在和長江商報記者電話交談時,時間已經是晚上10點了,而這時吳嘉源才剛從工廠下班回到家。
手機殼生意越來越紅火,連帶著工廠所生產的數據線、usb電風扇也跟著受歡迎。「別看我們利潤低,但是量大,生意可觀。尤其夏天也到了,市場對於電扇的需求量正旺盛,我們也在加班生產,基本上在工廠一待就是一整天。」 儘管忙碌了一整天,時間已經很晚了,電話裡吳嘉源的聲音仍然充滿了力量。
C2M模式在手機殼上的成功,也為吳嘉源所在的工廠帶來了巨大的用戶群體,為工廠進一步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過去,很多人會總將「定製」與「高端」聯繫在一起,認為其是私人的,為少數人服務的。實際上,C2M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商業模式,能很好地維持成本、質量和效率三者之間的相對平衡,讓普通人低成本享受到「定製服務」。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吳嘉源自己開工廠的兩家淘寶店,粉絲分別有8萬和33萬,兩家店累計起來的粉絲量超40萬,流量自然不會少,生意也日漸興隆。
不僅是手機殼製造商,一些產業鏈末端的生產工廠,都能藉助電商C2M模式,從幕後走到前臺。遺憾的是眾多產業鏈末端的工廠進入市場幾乎是零門檻,但這些年市場上卻至今沒有出現一家足以徵服市場的品牌商。尤其是在巨大的市場面前,眾多競爭者蜂擁而至,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低價路線造成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個性和品質,也就意味著缺乏核心優勢。
「一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工廠,在產品議價的面前,是很難有話語權。」同為製造業末端的生產上,江波(化名)的工廠主要為國內外床上用品品牌代工,他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這個市場雖然運營成本低,但也不乏競爭者,為了拿到更多的訂單,支撐資金回流和工廠運轉,總會在價格上向品牌需求方妥協,最終產品雖銷出去了,但利潤卻很微薄。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趙悅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以前只做生產,是很難直接接觸到用戶的需求,被品牌方指著方向走。如今,C2M模式讓工廠可以直面消費端,從而進一步提升運營能力。如此,在面對品牌商壓價時,才能有更多的主動權,打消價格空間。」
過去十幾年,工廠們都在為行業巨頭生產商品,是實打實的服務商,而現在,它們被置入一個流量巨大的平臺,每一件商品上架以後,它們的轉化率、流量佔比都清楚地體現在電商團隊的業績考核表中。這些反饋與數字會折返到供應鏈端,成為可參考的商品設計方向、清晰可見的消費者,最終都成為工廠們刺向壟斷格局的一把利器。
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陸峰看來:「製造業C2M模式服務的發展,得益於網際網路在製造企業生產製造、物流倉儲、市場銷售等領域閉環應用,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暢通了企業訂單、製造、倉儲、物流等環節信息流,提高了信息流通速度,大大降低了信息處理成本,使得企業能夠跨越運營成本線,有能力開展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服務業務。大大降低了企業庫存風險,加速了資金流轉效率,提高企業市場需求應對能力,使得企業更好地應對經濟新常態,是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4月22日,菜鳥供應鏈宣布了C2M戰略,阿里系強大的物流體系,將以最低的成本,為源頭工廠提供最全套服務,這意味著,未來C2M模式的商品在物流上還能再省一省成本。
如今,吳嘉源所在的工廠通常一天出貨量能達到五六萬個,其中,10%是東南亞的外貿,20%是通過經銷商賣到歐美市場,剩下的70%做的也是國內電商平臺的生意。
按照吳嘉源規劃,依託於C2M合作優勢,接下來還要提升產品的周轉率,預計從每季度一個新品提升為每周一個新品,並且,兩個新品裡面就有一個是「爆品」。
C2M模式幫助廠家壓縮各環節成本,提升效率。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