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興趣班鄙視鏈,學鋼琴最沒面子,排第一的你肯定想不到!

2020-12-12 哈學幫

最近一則熱搜吸引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熱搜中闡述了中產階級的家庭給孩子上興趣班竟然有一條家長們都「心知肚明」的鄙視鏈,這條鄙視鏈將孩子學習什麼樣的樂器直接和家庭情況對等起來。最讓人看不起的就是學鋼琴的家庭,最能體現家庭經濟實力的竟然是學管風琴的家庭。而中間分別是: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的排列狀況。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誰能學習畫畫、口風琴就已經是非常讓人羨慕的了,而如今這樣的興趣班,到底是為了孩子自己能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滿足家長自己的虛榮心呢?記得之前有一次街頭採訪,當記者採訪起路邊帶孩子上興趣班的家長為什麼要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原因時,更多的家長回答是別人孩子學,那我家孩子也要學。

這句話無不透露著家長對於孩子上興趣班這件事情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更有家長可能會讓孩子學習了什麼樣的興趣班成為自己日常的談資。這件事情真是讓人感到可憐和心疼。

可憐家長們為了讓孩子不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竭盡全力的給孩子花費高昂的費用去學習興趣班,但是否搞清楚了方向,是否了解了孩子真正的意願呢?心疼的是孩子的童年也許就活在了家長的設定之下,也許所謂的讓孩子增長興趣的興趣班,卻成為孩子的煩惱和負擔。

我認為興趣班的存在不應該是攀比的,哪怕孩子就喜歡捏泥人,作為家長都不應該自以為是,認為這不是高雅藝術,從而抹殺了一個可能成為雕塑大師的成長之路。家長更不應該拿興趣班作為自己家庭情況攀比的外在條件,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潛移默化下孩子很可能也會如此勢利和狹隘。

興趣班不應該和利益掛鈎,也不應該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只有真正喜愛、熱愛、願意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才有可能讓孩子終身受益。所以在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不要讓自己的控制欲迷惑了心智!

相關焦點

  • 學鋼琴的孩子「過時了」?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第一名很「壕氣」
    於是開心的她在與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略帶「炫耀」地說:「我家妮妮真的太有天賦了,鋼琴彈得那叫一個好!」可是沒成想話音剛落,朋友們卻「嘲笑」起她來:「這都什麼年代了,你咋還讓孩子學鋼琴呢?現在大街上10個孩子,有8個都在學鋼琴!」「孩子就算是考級通過了也沒啥意思,畢竟現在鋼琴十級的比比皆是,孩子表現得再好也談不上出眾!」大家的話讓王女士有些掃興,於是被潑了冷水的她問道:「那你們說說,你們都給孩子報的什麼『高級』興趣班?」問題一出,朋友們的話匣子打得更開了。
  • 還在讓娃學鋼琴?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你了解多少?
    你還在讓娃學鋼琴嗎?已經out了。中產家庭的孩子,培養的早已不是之前的傳統興趣愛好了。家長給孩子報的課外班很高級,關於興趣班鄙視鏈你了解多少? 樂器類 家長對樂器類興趣班的選擇上也不同於以前,不再有會彈鋼琴就很了不得的想法,甚至鋼琴淪為興趣班的鄙視鏈底端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只能排最後,冷門燒錢更高貴?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 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興趣班裡也會有鄙視鏈。
  • 當代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墊底,排名第一的聞所未聞
    中產爸媽們還有一句話常嘴邊:「輔導班不是在培養你家孩子,就是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因此,不管多麼稀缺、多麼冷門的興趣班,只要有可能成為孩子未來進入名校的入場券,爸媽們擠破頭皮也要給孩子報。十年前學鋼琴的孩子,還是班上少有的小天才,如今鋼琴卻只能處於興趣班鄙視鏈的最底端。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一半以上都是學鋼琴的。當代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墊底何為中產?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 馬術第一、管風琴最牛!中產家庭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興趣特長?
    本來這麼想也沒錯,但架不住身為中產的人都這麼想啊。於是,一幫人扎堆兒去學馬術、學鋼琴、學打鼓、學冰球、學桌球、學高爾夫等各種興趣愛好。這就尷尬了,本來大家學這個就是想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和品位獨特。這下可好,人人都學,人人都會,人人都有興趣和特長。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排最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 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墊底,榜首全是「冷門」
    久而久之,在教育過程中,原本只是提升孩子素質教育的興趣培養,卻成為家長們的攀比場。你知道嗎?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選擇太「低端」的,甚至會被人看不起。01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1.樂器類鄙視鏈: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上萬元一臺的鋼琴被稱為「俗物」,第1名罕見
    她要求兒子多和一些學馬術的孩子接觸,不要和那些學鋼琴的孩子交往過密,因為她們的父母多是低層次的「暴發戶」。甚至為此還專門給孩子報了一個馬術班,自以為這樣就能夠讓兒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很多中產家庭甚至出現了一個興趣班鄙視鏈,在這個鄙視鏈中,曾經以「提升氣質為口號」的興趣班老大哥—鋼琴,如今已經成為了墊底。上萬元一臺的鋼琴已經被一些家庭稱之為:過時的俗物。
  • 全國興趣班「鄙視鏈」排行榜:鋼琴因俗氣排倒數,第1名卻很冷門
    一、「你孩子還在學鋼琴?已經過時了」曾經看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的時候,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叫作「別和學遊泳彈鋼琴的孩子做朋友」。這是什麼意思?20年前能學鋼琴和遊泳的孩子,那簡直是人中龍鳳,可現在的父母卻儼然把它當作等級最低的「俗物」!
  • 上過20個興趣班之後,告訴你怎麼選興趣班、怎麼學,怎樣避坑?(附...
    更別說,這年頭的孩子好多都是自己鬧著要求去上興趣班的啊!潼潼小朋友就是典型,要沒課的日子她還覺得無聊沒意思,天天喊著要給自己加各種興趣班,反而是要做司機的老母親累到一直拼命攔著。不過興趣班這事兒,還真不是都能堅持下來的。過程中要考慮的問題也不少,娃會不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會不會學得不深等於沒用?
  • 「我一隻寵物貓,抵你20隻土貓」,養貓也有鄙視鏈,你有中槍嗎?
    "我一隻寵物貓,抵你20隻土貓",養貓也有鄙視鏈,你有中槍嗎?說到底萬物都有鄙視鏈,前段時間大家討論比較多的就是小孩興趣班的鄙視鏈,其中學鋼琴的居然是排名最後的,這讓很多網友都沒想到,因為鋼琴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都是一個非常"高級和洋氣"的興趣了,但其實在很多家境比較殷實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去學鋼琴,因為學鋼琴的孩子太多了,在他們眼中都是"物以稀為貴"。
  • 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孩子說喜歡跆拳道,花大價錢辦了卡,可去了沒幾次,孩子又變成了喜歡街舞,難道又要辦卡?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不但要收回我們曾經的那些話,而且孩子的每一個興趣班,我們倆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它們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各種益處。我家老大是從3歲以後,才開始逐漸上了興趣班,隨著年齡和興趣的變化,這幾年下來,體能課,繪畫課,遊泳課,陶藝,手工,書法,籃球,鋼琴,還真沒少學。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出爐,前幾項望塵莫及,鋼琴成為最後一個
    現在的孩子不僅是學習要突出,各方面都很優秀,才算是真正的優等生,而家長除了讓孩子學習之外,也會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現在很多孩子就會學習彈鋼琴,彈鋼琴的孩子也會讓大家看起來很文藝。但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負擔起孩子興趣班學費的,而很多中產家庭的孩子會更熱衷於到外面的興趣班學習。
  • 4歲幼童學舞下腰致截癱,這些興趣班,不到年齡千萬別學!
    於是現在的興趣班辦得是如火如荼,以前的寶寶「瘋玩」,現在的寶寶「瘋學」。不過除了給寶寶報興趣班的父母之外,還有一些堅決拒絕給寶寶報興趣班的父母,他們對興趣班的敵意著實不小,因為這部分父母覺得這種行為簡直是在扼殺寶寶的童年。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所以,網友才會覺得易烊千璽在「三小隻」中的舞蹈最棒!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 孩子報了器樂興趣班後,其實是在考驗家長的毅力
    對此我也表示贊同,但前提首先是孩子首先要真正有那方面興趣,而且不宜多,有一種足亦;其次是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條件,尤其學習鋼琴的孩子,家裡最好是要備一臺,不能說等孩子喜歡練了再買;第三就是家長的監督和堅持,這點是最重要的。因為即使一開始孩子是有興趣學的,但一段時間枯燥的練習後就會產生厭倦甚至是牴觸,這個時候家長就起到關鍵作用。
  • 興趣班風靡一時,不上興趣班的和上過興趣班的,10年後差別會很大
    現在很多家庭,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流行給孩子報興趣班,在眾多家長中,一般會呈現出兩極的分化,一種家長認為即使不報各種興趣班孩子也會差,孩子還小應該享受童年。另一種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他們認為多上一門課,可能為孩子多打開一扇窗,發掘孩子的天賦並著重培養。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2、培養興趣是為了讓人生變得有趣,所以一定是選孩子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認為「有用」的。有些父母認為,我家孩子好動,送他去學畫畫,我家孩子膽小,送他去學個主持。不是說一定不能學,只是興趣班最難的就是堅持,堅持學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對孩子的人格品質培養,不會起到反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