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牛排和美國西部大開發有什麼關係?讓我們從潮汕牛肉丸開始

2020-12-12 就要走到底02

出於對食物的熱愛,我相信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但是對於同一種食物,不同地區和民族卻往往有完全不同的吃法,以我們常見的牛肉為例,潮汕人傾向於做成牛肉丸,而對於喜歡吃牛排的歐美人來說,他追求牛肉的原味。

乍一看,這可能是文化差異造成的,但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試著穿越時空的枷鎖回到古人的世界一探究竟。

從唐宋的味道來看,潮汕牛肉丸

牛作為最早的家養家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作為耕地的畜力,是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為了保證每年的糧食生產,中國王朝頒布了相關法律,禁止或嚴格限制屠宰牛,例如,唐玄宗發行了《禁屠殺馬牛驢詔》。

既然國家不允許殺牛,為什麼古人有很多吃牛肉的記錄?

例如在《水滸傳》中,有很多關於梁山英雄吃牛肉的描述,其中「小二上酒」和「小二來一斤牛肉」已經成為英雄聚會的經典場景。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因為朝廷雖然禁止屠宰牛肉,但牛本身也逃不過死神,那些死於老年或死於疾病的牛不受朝廷禁令的約束,人們可以殺死並出售他們。

這也意味著古代中國人吃的牛肉大多是老牛肉,牛肉多大了?讓我們來簡單看看牛的生命周期。牛的壽命一般為20-無人工幹預的生長周期為2-3年,考慮到在古代,牛是主要的畜力,人們會充分利用青壯年(至少)進行勞務輸出,只有在這一時期之後,牛才才被視為屠宰。

也就是說,在古代中國人吃牛肉,牛齡通常在20歲左右,不僅纖維粗大,而且味道不好,因此在古代,牛肉常被認為是「賤肉」,不僅價格比羊肉便宜得多,而且達官顯貴的人也不屑於吃牛肉,一般來說,只有社會底層的人(比如一些梁山英雄)才會選擇便宜的牛肉來慰籍的肉類渴望食物。

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明白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沒有把牛肉切成厚片直接吃烤著,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估計很少有人能咬他。老牛肉雖然不能吃,但智慧的古人很難連續打散老牛肉,人們將牛肉中的粗纖維充分搗碎,形成肉泥,再加入調味料揉成肉丸煮熟,成為人見人愛的地方美食牛肉丸。

古代肉丸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東魏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有相關記錄

《食經》說:「做一個跳投法,10斤羊肉,豬肉10斤,切成絲,姜三升,橘皮和五片葉子,藏瓜二升,蔥白五升,搗碎在一起,做成一個小球。不要用五斤羊肉,而是和下一片藥一起煮,做成藥丸。"

然而這一時期的肉丸主要是為滿足味蕾的好奇心而專門為權貴階層設計的,是在唐宋時期,肉丸和老牛肉結合在一起的,由於持續的中原戰爭,中原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起初,不受歡迎的牛肉逐漸成為人們眼中的流行糕點,人們開始嘗試進一步加工他來改善老牛肉的口感。

牛肉丸的生產技術最初由中原人掌握,但經過靖康的多次大規模南遷,也將牛肉丸的生產技術帶到南方,特別是適合避災的廣東潮汕地區。因此我們將發現中國的牛肉丸大都來源於潮汕地區特產,而潮汕地區的牛肉丸生產方法是由客家人帶來的,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河南)的後代之一,牛肉丸的生產方法是在「老牛肉」食用的背景下產生的。

那麼歐美人你為什麼不麻煩你吃新鮮嫩的牛排呢?

由大航海,西餐牛排帶來的盛宴

雖然牛肉在現代西餐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主導地位,但在古代的歐洲中,牛肉既不常見,也不為人們所喜愛,因為當時牛主要用於提供畜力和乳製品,就像在古代的中國古代,屠宰只會吃老牛,這無疑是老牛肉。

在五月花到美洲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歐美人的主要肉類是豬,山羊和綿羊,而牛主要用作牲畜和奶製品來源。在北美洲殖民地早期,歐洲的移民主要居住在新英格蘭地區(美國的東北角),當時分布著大量原始森林,不適合放牧,但適合分散養豬。

特別是在春天,夏和秋天,豬會用鼻子在森林裡尋找橡子或其他植物果實,以節省飼料成本,人們只需要把左右放在冬天一個月就可以宰殺了。豬的低成本優勢很快成為北美洲移民的主要肉類食品,當時來源比羊肉和牛肉更受歡迎。

然而在接下來的裡,美國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期間美國人只花了幾年時間就殺死了高達上千萬北美野牛,野牛的消失創造了大量的天然牧場,此時,牛和豬的優勢發生了變化,豬在草原上找不到食物,相反,無邊無際的草是牛的天然飼料,於是大量牛群開始在美國中心草原繁衍。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潮汕牛肉丸,還是西餐中的牛排,似乎都是不同飲食文化的結果,然而當我們回顧二者形成的歷史時,我們會發現,文化因素只是一個普遍的表面因素,而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則是由食物量造成的差異。

所以我們不應該總是取笑歐美人不吃帶刺的鯉魚,或者水中的大閘蟹,並試著展示中國人能吃多好。因為事實並不是人們不知道怎麼吃,而是在現代史上,歐美人肉太豐富了,他們可以以世界上最便宜的價格獲得大量高質量的牛羊肉,然後把他們端到桌上,瞬間享用。

從奢侈到節儉是困難的,新鮮的牛排吃不完,誰會吃其他的?

參考資料:

《齊民要術》賈思勰

《好吃:食物與文化之謎》(美)馬文·哈裡斯

結對支付《從環境史的角度重新審視美國西部開發》

相關焦點

  • 牛排和潮汕牛肉丸,不同的吃法,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歷史變遷?
    對於美食的熱愛,我相信全世界的吃貨們都是一樣的,但對於同一種食材,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卻往往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吃法,就拿我們常見的牛肉來說,潮汕人往往喜歡將其做成牛肉丸,而對於喜歡吃牛排的歐美人,則追求牛肉的原汁原味。乍一看,這或許是文化上的差異導致的,但事實真的如此麼?讓我們試著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回到古人的世界一探究竟。
  • 正宗的潮汕牛肉丸是什麼感覺
    3月中旬,水產專家何足奇先生給我寄來兩種肉丸,一個是鰻魚丸,另一個是有著地道廣州潮州風味特徵的牛丸——牛肉丸和牛筋丸,是他們近期的新品,而且有一定創新技術含量,他把兩種肉丸一併發過來讓我們品鑑。
  • 潮汕牛肉丸有了卡通形象
    南方日報訊 (記者/餘 丹 實習生/蔡佳煌)在潮汕地區,牛肉丸是一種家喻戶曉的美食。然而過去由於保鮮、物流等原因,潮汕牛肉丸雖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但全國普及性不強,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中甚至沒有專門的商品門類。
  • 這是一顆孤獨的牛肉丸,好吃到沒朋友,這才是真潮汕!
    最近天氣有點熱呢,特別是乖乖老家潮汕那邊,可能是比較靠近海邊,所以平常溼度和溫度都會比較高。乖乖可不是在抱怨什麼地勢問題哦,畢竟正因為這種地勢環境,乖乖老家才會有那麼多獨特的特產。說起特產,小夥伴們對於乖乖老家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呀?相信大多數小夥伴們都會想起牛肉丸吧,畢竟乖乖老家的牛肉丸可是遠近聞名的。
  • 為什麼潮汕牛肉丸那麼好吃?
    說到廣東潮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美食,而牛肉丸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近幾年潮汕牛肉火鍋更是火遍大江南北。但所長聽一枚潮汕boy說,潮汕人吃牛肉丸,通常都不是去吃牛肉火鍋,而是……來一碗「粿條」。「每次從外地回家,都要吃碗牛肉丸粿條才舒服」。這是多少在外鄉工作潮汕同胞的心聲。▲ 牛肉粿粉,裡頭有牛雜和牛肉丸。
  • 潮汕牛肉丸,憑什麼在中國丸子界稱霸C位?
    這些食材既豐富了潮汕人民的餐桌,也鍛鍊了潮汕人民物盡其用、精雕細琢的烹飪方式。▲牛肉丸一定是潮汕火鍋裡最閃亮的明星。對於外地人而言,「潮汕」兩個字最直接的聯想無疑是潮汕牛肉火鍋。潮汕人對牛肉火鍋的偏愛確實毋庸置疑,僅汕頭一地,就有上百家潮汕牛肉火鍋店。
  • 潮汕美食,手捶牛肉丸
    說起潮汕美食,絕大多數人心裡的第一印象,一定是潮汕手捶牛肉丸。口感脆甜Q彈,純手打的手肉丸不像製作普通肉丸那樣將肉料切碎後剁爛,而是整片用鈍器錘砸成泥,這樣能夠使肉漿保持較長的肌肉纖維,從而在成丸後產生強韌的彈性。這也是潮汕牛肉丸和其他所有肉丸的最大的區別。
  • 潮汕牛肉丸,出了名的潮汕美食,好吃不膩的家鄉特產
    每個潮汕人,骨子裡一定有創業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會促使他們每天勤奮的工作,一直奮鬥到出人頭地為止。而做牛肉丸,這本身就是一種持久的體力活。如果你有去過潮汕你一定會發現,每一家潮汕牛肉火鍋的店裡,都有好幾個人再不間斷的敲打牛肉,握著鐵錘,一直把牛肉剁碎為止。這種反覆,就是創業的精神,也是對牛肉丸的品質的恆久保證,更是對潮汕的小吃特色的一種傳承。
  • 不可錯過 廣東潮汕手打牛肉丸
    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煮時水不能太沸,否則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醬,不過還是蘸汕頭本地特產沙茶醬最為地道。牛肉丸還可烤著吃,燒烤時把牛肉丸剖成兩半,抹上醬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 正宗手打潮汕牛肉丸
    從嫩肉間到舌尖上,鎖住每一份新鮮口感經典潮味 百年傳承潮汕牛肉丸被譽為「天南奇珍」可謂丸類的統帥,風靡全國,傾倒無數食客,口感爽滑,彈性十足潮汕牛肉丸有四大特點:爽口彈牙、柔韌十足、鮮嫩美味、肉質細膩百年古法製作,鮮彈爽口,唇齒留香,回味悠長當你吃到真正的潮汕牛肉丸時發現牛肉真的可以這麼彈
  • 這才是潮汕牛肉丸該有的味道!
    說到火鍋,當然要有牛肉丸! 一群合格的牛肉丸,它們必須 緊實! 啊呸~要打出正宗的潮汕牛肉丸,一點都不易!你得擁有毒辣的選肉眼光、拿得起3kg鐵錘的壯實臂彎、有把一塊牛肉捶成肉漿的耐性。這是阿公打了30多年牛肉丸的心得。
  • 潮汕手打牛肉丸,爽口彈牙鮮香,口感嫩滑有嚼勁
    大家好,我是美食巧手,愛生活,愛分享,喜歡為家人洗手作羹湯,喜歡分享自己會做的美食,每天我都會以視頻或文章的形式給大家分享美食,分享烹飪技巧和烘焙技術,今天給大家分享潮汕手打牛肉丸的做法,潮汕的手打牛肉丸很多人都喜歡吃 ,爽口彈牙,q彈鮮香,口感嫩滑有嚼勁。
  • 舌尖上的潮汕——手錘牛肉丸
    潮汕有一款地方美食,讓身處外地的潮汕遊子十分想念~讓吃過的外地朋友都讚不絕口。它就是潮汕的牛肉丸,廣東省潮州市有名的傳統美食之一,起源於潮菜。牛肉丸現已成為潮汕地區最知名、最大眾化的特色傳統小吃,其既可作休閒小吃,又可作為一道筵席湯菜。
  • 中國有那麼多丸子,為什麼潮汕的牛肉丸霸佔著丸子界的「C位」?
    在吃潮汕牛肉火鍋的時候,潮汕的牛肉丸是必點的美食,牛肉丸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這些牛肉丸都是新鮮現打出來的。我們去一些潮汕牛肉火鍋店,點的牛肉也是新鮮現切的,絲毫沒有冰凍肉的影子,潮汕人就是這麼實在,只吃最新鮮!潮汕人只吃最新鮮的其實對於很多潮汕,吃東西無非就是為了吃它的鮮味和本味。在潮汕牛肉火鍋店裡,售賣的牛肉都是控制在被屠宰4個小時後的牛肉。
  • 深夜食客丨一口牛肉丸一口吊龍伴,潮汕火鍋誰不愛啊
    刷到潮汕朋友這條朋友圈的阿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最近氣溫驟降,好想念溫暖如春的潮汕和熱乎乎冒著香氣的牛肉火鍋啊。 潮汕人民也很可愛,請你去家裡做客,一邊問你「愛賈密該(愛吃什麼)」,一邊從廚房端出芥蘭炒牛肉、鹹菜燜豬肚、炒花甲、牛肉丸湯…… 到了晚上,還想拉你去大排檔吃最新鮮的海鮮
  • 潮汕牛肉丸都是用本地牛做的嗎?
    潮汕牛肉丸大部分是釆用外地生牛,在當地屠宰的新鮮牛肉製作!為什麼不釆用當地牛製作呢?因為潮汕地區人多地少,沒有太多地方飼養放養牛,而潮汕牛肉火鍋和牛肉丸對牛肉的肉質要求都比較高,基本都選用三到四齡的放養牛。潮汕現有的本地牛多為耕牛,水牛為主,牛齡較老肉質偏硬,而且耕牛一般都是用來耕田,農戶一般都捨不得賣。
  • 潮汕火鍋店裡的全牛圖你真的看懂了麼?
    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這家有沒有生的潮汕牛肉丸賣,有的話,基本大差不差,哈哈…… 壹塊牛排 Kerry 還有這麼回事,我學到了!
  • 潮汕牛肉丸的誕生記——潮跡食品
    相傳在清末民國年間在韓江一帶,月黑風高的晚上每晚,一場神秘的交易將在這裡進行循著異香便能找尋到隱匿在江中小舟交易點一盞晃晃悠悠的船頭小燈一句街頭暗號「來碗牛肉圓」這個神秘組織就是客家人的牛肉圓子檔為過往的潮汕商人提供夜宵
  • 潮汕牛肉丸馳名天下,而這種丸子才是潮汕人經典的美食
    提起潮汕美食,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牛肉丸,因為潮汕牛肉丸已經是蜚聲世界,來到汕頭旅遊的人如果不品嘗著名的牛肉丸就不算是來過汕頭。其實,牛肉丸對汕頭來說卻是舶來之物,它是客家人的一種原始食材,經過聰慧的汕頭人改良並發揚光大,使之成為一道具有特色的風味美食。
  • 潮汕特色牛肉丸,百年歷史,純手工製作,好吃又勁道
    吃火鍋你最愛點什麼?當然是牛肉丸了,潮汕牛肉丸作為潮汕的特色美食,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深受大眾的喜愛,牛肉丸的肉質細嫩,口感軟彈,吃過潮汕牛肉丸之後,你一定不想再吃外面的牛肉丸了據說,正宗的潮汕牛肉丸的製作工序很麻煩,都是由經驗十足的師傅手工捶打,用手擠成丸子,耗時又耗力;連牛肉都是精選高山散養的黃牛肉,地道且獨特;聽以前的老人說,上好的牛肉丸掉到地上還能蹦得老高,無論是做湯還是吃火鍋,潮汕牛肉丸總是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