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下個技術奇異點一定是人工智慧嗎?

2020-12-15 任哥論道

小夥伴們,人類文明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有很多人都在不斷地暢想著,憧憬著。於是人們發明了一個詞,叫「技術奇點」。這一觀點認為,未來將要發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技術發展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接近於無限的進步,使得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從而讓社會乃至全人類措手不及。之所以被稱為奇異點,就是好比物理學上引力接近無窮大時產生的黑洞的物理屬性一樣,已經超出一般正常模型所能預測的範圍之內。

假設下一個奇點的到來一定是人工智慧嗎?

一.我們的未來不是再經歷進化而是要經歷爆炸——·庫茨維爾

美國則學家瑞·庫茨維爾對人類的發展前景作出這樣的預言,他所指的「爆炸」就是智能與創造力的大爆炸。

顯然,他的話我們將信將疑,不過他提出摩爾定理的擴展定理,即庫茨維爾定理。該定理指出,人類出現以來所有技術發展都是以指數增長。也就是說,一開始技術發展是小的,但是一旦信息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的基礎,發展開始快速增長,以指數的形式,然後是以指數的指數形式增長。

瑞·庫茨維爾將同樣的概念引入到生物進化和宇宙誕生以來的變化裡,並導出了同樣的指數增長的公式。根據數學模型,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內,技術發展將接近於無限大。2005年,瑞·庫茨維爾發表了500多頁的巨著《接近奇異點》,再次系統地介紹了這個概念的數學模型、基因工程的發展、納米技術的展望和超越光速的可能性,該書成為美國網絡書店亞馬遜公司|亞馬遜上2005年科普十大暢銷書之一,同時成為網上博客熱談的一個話題之一。

二.能源問題能否有效地解決

民以食為天,工業的發展同樣需要能源的支撐。能源問題一直是困擾人類想像力的大問題。它就想血液一樣,沒有能源的發展一切都將是空談。

為此,人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能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可控核聚變。

在中國合肥正在建設一個核聚變裝置EAST,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豐富,多達40萬億噸,如果全部用於聚變反應,釋放出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幾百億年,而且反應產物是無放射性汙染的氦。另外,由於核聚變需要極高溫度,一旦某一環節出現問題,燃料溫度下降,聚變反應就會自動中止。也就是說,聚變堆是次臨界堆,絕對不會發生類似前蘇聯車諾比核(核裂變)電站的事故,它是安全的。 因此,聚變能是一種無限的、清潔的、安全的新能源。

這只是解決了點的能源問題,那麼燃料能源問題需要人們去探索海底資源了,也就是可燃冰的開採問題。雖然中國只是基本上能開採,但是大面積開採還需要其他的技術支持。除此之外,可燃冰也可能被用盡,那麼未來的燃料能源問題還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智能

現在人工智慧(AI)呼聲越來越高,但是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智能還是個未知數。有一些科學家相信,人工智慧在未來能夠超越人類智能,我想,那也太可怕了。還記得《終結者》這部電影嗎?結局是人類戰勝智機器人的故事,一旦那樣,豈不是通知人類的不是人類而是人類自己製造的智慧機器人了?

人工智慧的不斷出現,為人類製造了更多的實用的東西,比如電腦晶片,今後很可能出現量子晶片技術。但是,我們要看到,人類的智能的前瞻性及實用性。

小結:人類文明的下一個奇點的到來,我想應該是可控的。人類文明是屬於人類的,不是屬於某種機器,某種智慧機器人就能夠實現的。也就是說,人類文明這又下一個奇點的話,那一定是人類更加文明。人類更加尊重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從而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服務。離開了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文明。

相關焦點

  • 奇異點,你聽過嗎?
    第三個奇異點就是生命物種的大爆發,5.5億年期的寒武紀,單細胞生命是如何演變成了絢爛多彩的各種生物呢?通過對整個地球的歷史奇異點分析,可以發現,奇異點的間隔時間越來越小。也就是說,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是呈指數型的增長趨勢。科學家按照增長趨勢的曲線推算,在2045年,人類將會迎來下一個巨大的奇異點。並不像智慧型手機問世或平板電腦出現這一類小的奇異點,2045年的奇異點,據說不亞於生命起源的那種程度。
  • 預言2045年的「奇異點」:25年後地球會發生異變,人類還存在嗎?
    而除了電腦的誕生歷史上還有其他的奇異點,而幾乎每一個奇異點的出現都大幅度改變了人類的進程,最大的其一點就是地球的誕生,然後就是最初生命的誕生,對於現在的人來講,地球和生命是生下來就存在著的東西。至於為什麼會存在沒有人能夠解釋這地上的沙子、泥土怎麼就突然產生了生命?怎麼就突然產生了人類?
  • 人工智慧終究取代人類?要全方位勝過人類,目前不太可能的
    前幾年,人工智慧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之後,社會上就開始出現了對於人工智慧的不同看法。有觀點認為,人工智慧能夠替人類去完成很多人類自身無法完成的工作,例如深海探測、火山探測等危險工作。而且當人工智慧技術達到一定高度之後,人類文明也會達到相應的高度。
  • 人類文明史:從狩獵文明到信息文明,下一個「未來文明」是什麼?
    人類文明史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思想、文化和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人類文明史根據人類發展水平可以分為狩獵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一、狩獵文明
  • 沒有愛因斯坦一樣的巨匠,人類文明或將停滯,基礎科學再難突破!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文明就踏入了鋼鐵時代,蒸汽火車、蒸汽鍋爐、蒸汽發動機,無一不是人類文明的傑作,在數千年的歷史洪流中,人類文明從未像蒸汽時代一樣如此發達,進過百年的發展第二、第三次工業革命,又一次將人類文明高高舉起,星際探索,高鐵動車,行動支付,5G問世,等等這些技術似乎正在向世人訴說
  • 巴別塔是現代的人工智慧?語言產生之後,我們一直在奇異點中
    隨著人類的發展,技術越來越進步,人們開始會製造磚頭和瀝青了。於是,就用磚頭取代了原先的石頭,用瀝青取代了石膏。那也就說,人製造的東西,已經開始取代神造的東西了。石頭和石膏是自然產物,是神造的。而磚頭和瀝青是人造的。當人們不再使用神造的東西,而開始使用人造物,就覺得自己很牛,跟神是一樣的了。於是就要建一個高塔直通天庭,可能就是要跟神一決高下了。
  • 人類最終一定會採用戴森球方式升級到二級文明嗎?
    所謂的戴森球就是建立一個可以360°無死角完全覆蓋恆星的外殼,然後讓這個外殼收集恆星能量以此來供應人類文明,這個外殼就是所謂的戴森球。 即便把地球拆了,還有點差強人意,因為太陽本身就是地球的130萬倍。第二,太陽溫度很高,所以建立戴森球的材料必須耐高溫,而這種材料很難得,用來建立戴森球真的有點浪費了。
  • 人類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有這3個物種在,人類地球或將不保!
    人類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有這3個物種在,人類地球或將不保!回溯人類統治地球的歷史,已經接近300萬年了。人類在眾多生物中脫穎而出,就連恐龍也不過爾爾。如果未來有一天人類消失了,會是什麼物種替代人類的地位呢?科學家們提出三種可能性。人類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有這3個物種在,人類地球或將不保!人類需警惕的3大物種首先第一種就是人工智慧。
  • 未來的人工智慧,有可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因為智慧的本質,更多的是在犯錯的之後獲得的一種認知,然後將這種認知放在事物未來更長的演化時間線上,確保問題不會因為只考慮一些臨時的解決方案而忽略後期可能遺留下什麼災難性的問題。 比如假說我們讓人工智慧去處理一些饑荒的問題,站在它們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將人類全部殺光,這樣也就不存在飢餓了吧。
  • 人工智慧是人類的羅夏測試
    「奇點」是一個假設的未來點,在這個點上,機器變得如此先進,並且可能無法控制,這意味著它可能導致人類無法預見的變化。「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基本上是人工智慧將接管世界。」當然,這是個玩笑話。但是撇開玩笑不談,雖然這不一定是件壞事或好事,但它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質疑: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其發展方向是否會存在潛在危險和不確定性。一年前,圍繞人工智慧的領先研究創業公司之一OpenAI創建了一種名為GPT-2的人工智慧。
  • 人類是被高維度文明創造出來的嗎?
    有可能是地球生物被高維度文明基因改造出來的。地球生物基因被改造,成為了人。人類正常細胞中有二十三對染色體。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組的相似性大約為98.6%到99%之間。相似。多麼奇詭的一個詞。基因組一點不一樣。成就今天的文明。
  •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5 09:38:42 如果說算法可以在對人類造成不可預估的危害甚至是對我們的經濟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之下它會經過思考並選擇一種更為輕的侵略方式麼?
  • 看多了末世電影,人類文明真的註定毀滅嗎?來看看樂觀的預測吧
    在《我們的最後時刻》等書中,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馬丁.裡斯、瑞典哲學家尼克.波斯特朗姆以及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聲稱:即使到了下個世紀初,人類也沒有機會倖存。維持我們目前的文明水平(這只是我們最終的生存)本身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積極地結果。我們可能已經到了人類發展水平的極限。
  • 人工智慧ai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對於人工智慧和技術改變了我們生活方式的未來,我們需要考慮什麼?科技正在改變社會。數位化正在挑戰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些變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除積極因素外,還需要克服一些挑戰。我們進入了一個與以往任何時代都大不相同的文明階段。
  • 人類為何還未達到一級文明?科學家說出4個原因,第一個是關鍵!
    人類沒達到一級文明是什麼原因?科學家說出關鍵,原來因為它!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還無法飛出太陽系,但是科學家們仍然堅信除了人類以外,還有其他的在宇宙中存在,這些文明要比人類存在的時間超過幾十億年還要久,人類和他們相比簡直更像一隻小螞蟻一樣,宇宙文明等級分為三個等級,人類連初級文明等級的門檻都達不到,科技仿佛被限制,一直沒有更好的創新。如果想要達到宇宙初級文明,一定要解決這4件事情。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
    原標題: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 如今的浙江,人工智慧的熱度無處不在。 「未來智能算法將是控制這個世界的超人,大量的人將會成為『廢人』,是這樣嗎?」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人工智慧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直接回答:不是。 他的理由很簡單:這些智能從哪裡來?來自於人類行為大數據,在今天,每個人都在貢獻數據。比如每天經過人臉掃描儀器,就是一次次的數據標記。
  • 從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大片看人工智慧會衝擊人類文明嗎?一
    作為日漫史上長盛不衰的傑作,《攻殼機動隊》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在後世不斷延展的科幻地圖上投下了大片光芒,而片中這幕驚豔的開場畫面,融鏡頭美學及想像力於一體,將滲透全片的超現實主義感呈現的淋漓盡致,從中足以窺見其劃時代的創作高度。
  • 馬斯克再放AI威脅論:人工智慧五年內超越人類
    該項目誕生的另一人工智慧,還曾和DOTA職業選手進行過較量,並取得完勝)   其實,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公開發表「AI威脅論」了。早在2014年,他就把AI稱為「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大威脅」。2017年,他進一步表示AI是人類文明面臨的根本性威脅,人工智慧是極其危險的,它並非一種物理產物,而是網際網路內部的深度智能。徹底開發甚至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假面騎士01:未來的人類真的能駕馭人工智慧嗎
    有個這樣的女友真的挺好的但是新的挑戰與機遇隨之而來,日本這個活在二次元的國家(社團大佬生日小弟送手辦)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人工智慧真的能與人類和諧相處嗎?我國圍棋高手對陣人工智慧的結果大家了解一下,作為幫助人類的機器衍生出來的人工智慧已經在許多方面勝過人類了。假如我們未來真的設計出了能夠出現特攝劇中描繪的「技術奇點」,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呢?假如真的有某種目的的人設計出了像「亞克」一樣的終端來感染人工智慧呢?電腦病毒的肆虐可是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解決的,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解決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大家有沒有在刷劇的時候想過?
  • 科大訊飛劉慶峰:未來不屬於人工智慧,屬於掌握了人工智慧的人類
    通過一些測試,系統會根據每個學習者的能力、感興趣的點等來配置相關學習內容。這背後的技術就是機器的智能評測,早就用在了普通話測試中。機器不僅在普通話的發言標準上超過了人類專家,在命題口語作文上表現也非常優異。科大訊飛的機器翻譯技術,和人類一起測試。在考試之前,把機器提前封存在考場,開考之後做15分鐘的翻譯試題,最終發現,在15分的翻譯題中,機器已經超過了99%的大學6級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