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青春紮根鄉村 美術教師「為愛上色」

2020-12-12 騰訊網

昨日,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名單公示期結束,全省9人入選,赤壁市車埠鎮小學李超成為鹹寧唯一入選的教師。

2010年,李超從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後,通過教師招考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十年前的偏遠鄉村小學,硬體條件差,教學觀念落後,美育基礎薄弱。李超克服困難,將美育陣地從學校小教室搬到了田野大課堂,帶著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用畫筆、用雙手描繪自然。枝頭的小鳥、趴在樹葉上的蝸牛,這些生活中孩子們常見的事物,在李超的引導下,成了孩子們畫本上的主角,每一幅作品都珍藏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每一個孩子的畫都不一樣,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學會觀察,學會發現美。」帶孩子們走進鄉村田野上美術課,李超還會給學生們介紹外面的世界,每每說起自己難忘的大學校園生活,孩子們聽得入迷,看著學生們純真充滿渴望的眼神,李超感受到被孩子們需要是多麼幸福的事。「那種眼神讓我難忘,也更加堅定了我留下來的信念。」回憶起在車埠鎮小學的十年,李超表示,工作雖單調,但是孩子們給她帶來的快樂卻是無限的。

在李超的影響和帶動下,學校的美育工作得到長足發展,從過去的一無所有,到後來的美育節、運動會、繪畫展,師生們開展了一系列的美育活動,還組織參加湖北省「第二十一屆中小學美術書法作品展」,並獲得了可喜成績。

李超積極探索鄉村美育,在教研方面碩果纍纍,多次在省市級的教研、教學比賽中獲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發表,用成績在自己的教育歷程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農村教師,李超關心鄉村貧困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幫助他們。學生小慶(化名)家庭十分困難,一家人擠在一間房子裡。李超主動與小慶父親溝通,為小慶改造了一間她自己的房間。從房間的改造到布置、整理,李超全程參與,為小慶精心設計,營造了溫馨的氛圍。不僅改善了小慶的生活條件,更讓小慶對美術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李超,就是這樣將一個個孩子帶上積極樂觀的成長之路,將美育與育人結合。「這份獎勵是對我過去工作的肯定,未來我還會紮根鄉村,描繪鄉村學校美育發展的藍圖。」李超表示,希望能憑一己之力,讓更多人關注美育發展,為農村學生的藝術發展提供平臺。

李超持有國家設計師資格證,在鄉村學校一呆就是十年。親朋好友不理解,但李超認為,幫助鄉村孩子們認識美,追求美讓她很有成就感,這份快樂和滿足是任何高薪都無法比擬的。李超深深地明白,當你真心在追尋著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每一刻都是實現夢想的一部分。只要心中有夢,在最需要的地方實現才最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十年青春紮根鄉村 美術教師「為愛上色」——記入選2020年「鄉村...
    李超(後排中間)和學生留影昨日,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名單公示期結束,全省9人入選,赤壁市車埠鎮小學李超成為鹹寧唯一入選的教師。2010年,李超從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後,通過教師招考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十年前的偏遠鄉村小學,硬體條件差,教學觀念落後,美育基礎薄弱。李超克服困難,將美育陣地從學校小教室搬到了田野大課堂,帶著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用畫筆、用雙手描繪自然。
  • 南通通州:飛鴻南傳書 點讚鄉村教師
    他在家陪兒子上網課,耳聞目睹老師們線上教學的智慧、敬業和博愛,感慨萬分,自己就是當年村小裡那些紮根基層,甘為螺絲釘的教育者的受益人。在來信中,他點讚了老師們潛心鑽研、甘於奉獻的精神,細緻列舉了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感人細節,感謝老師紮根鄉村教育,為培養鄉村學子傾注滿腔熱情。這封信早在4月份就已寫好,因為種種原因,直至7月中旬才發出。
  • 夫妻紮根鄉村支教13年:為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於小平今年36歲,和妻子伍輯燕都是重慶人。夫妻倆都是廣東省佛山市華國光學器材有限公司的員工,2007年,公司發出倡議,號召員工自願前往農村學校義務支教,工資由企業按月支付,於小平和妻子一起報了名,走上了鄉村支教路。
  • 金沙教師:心懷夢想付諸行動做實鄉村教育
    寒來暑往,留下太多的匆匆腳步及青春歲月,淚水、汗水、笑聲、磨礪、成長,匯成她人生的奮鬥曲。任教4年,紮根農村教育4年;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心付出,用愛教育,不忘初心,教書育人……這正是金沙縣清池鎮中心完小的教師陳麗的真實寫照。
  • 為愛上色|五彩課堂,繪夢之色
    圖 //正在為邦邦公仔上色的孩子們根據同學們的興趣和能力,老師將全班同學劃分邦邦公仔上色組、黏土組、摺紙組。孩子們製作的為愛上色logo黏土組的同學,不僅僅局限於色彩的創造力,在空間上也充分運用了自己的智慧,恐龍、小熊、熊貓、鬼怪……各色各樣的創意通過他們手中的黏土變為了現實。
  • 助力發展|30多位高校教師、設計師集體為晉江鄉村振興賦能!
    近年來,晉江市農村農業局一直大力倡導創新機制,不斷深化「雙微雙創」實踐,引進高校的實踐團隊,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達到引智下鄉,高校賦能鄉村振興的目的。
  • 「安寧教育」情歸鄉村育桃李 默默耕耘鑄師魂——記優秀鄉村教師...
    青龍學校的張德明教師,34年紮根農村學校一輩子,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管理和教學經驗,是這支鄉村教師隊伍的優秀代表。然後多年以後我畢業了,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就成為了我的同事,平時在工作當中有什麼困難總喜歡找他,他總會耐心細緻地指導我,讓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可以說慢慢的成長起來了。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鄉村教師用自己的一份愛與責任,詮釋教師這樣一份職業。可以說張老師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張老師是我們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 北京姑娘紮根廣西偏遠鄉村11年,只為幫一群孩子實現夢想
    王身敦攝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王京雪)9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孵化鄉村孩子的夢想——公益項目「巴別夢想家」發起人、北京姑娘璐瑤紮根廣西偏遠鄉村的11年》的報導。
  • 不負韶華傳遞愛!最美單眼支教老師陳曉婷青春在鄉村校園綻放
    近年來,隨著「三支一扶」計劃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紮根基層,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主旋律。華南師範大學畢業的她,沒有選擇留在「珠三角」的一線城市工作,卻毅然決然參加了「三支一扶」基層項目,回到自己的家鄉,投身於鄉村基層教育,讓青春在基層綻放,將愛撒滿鄉村校園。雖然她因年幼時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切除了右眼球,但她積極樂觀,始終向身邊的人傳遞著真善美,支教期間,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最美支教老師」。
  • 河南40名教師入選「國家教育部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恭喜了,今年河南這40名教師成功入選,新鄉有5名!「國家教育部鄉村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年輕有為的教師們能夠入選,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教師吧。河南省教育廳公告全文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學員推薦工作的通知》(教辦師〔2018〕233號)要求,經市縣推薦、專家評選等程序,擬確定郟縣茨芭鎮中心小學孫曉紅等40名教師為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現將人員名單
  • 28年紮根山區教書育人——記2020年度雲南省優秀教師張正能
    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德沙完小教師張正能,28年紮根山區教書育人。他熱愛教育事業,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今年8月獲「2020年度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稱號。張正能兢兢業業,從嚴治教,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 鄉村教師劉永對:甘灑滿腔熱血 培育桃李芬芳
    老師,您辛苦了 上高橋鄉打堡村完小優秀黨員教師劉永對用一腔熱血奉獻鄉村教育,從教29年堅守教育初心,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傳授知識,培育桃李芬芳。
  •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訪女「艄公」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訪女「艄公」——記海南省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教師王金花  聽說儋州市蘭洋鎮番打小學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們上下學的女「艄公」王金花,一大早,記者就驅車從海口直奔儋州市蘭洋鎮番雅村採訪她
  • 「鄉村振興·青春建功」2020年度德州市鄉村「好青年」公示
    為進一步做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選樹更多的農村青年優秀典型,帶動廣大的農村青年紮根農村發展,投身鄉村振興,德州市「新農青年」發展計劃領導小組成立評審委員會,對市級鄉村「好青年」候選人進行評審。為進一步增強德州市鄉村「好青年」選樹工作的透明度,確保候選人質量,保證選樹的公平、公正、公開,評審活動按資格審查、材料會審、初審、覆審、綜合評定等環節,最終確定120名德州市「鄉村好青年」。
  • 「中國好人」司萬平:用愛心,為鄉村學生的人生啟航 !
    37年堅守鄉村教師崗位,悉心照料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四處籌款資助23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司萬平將青春年華獻給教育事業,用滿腔赤誠為鄉村學生撐起一片愛的天空。是老師無私的愛,給了我成長的翅膀,改變了我的命運,如今我要用我的愛,點燃每個鄉村學生的夢想。」正是這不變的信念,使司萬平幾十年如一日,用寬闊的胸懷、無私的大愛和堅韌的意志為鄉村學生的人生夢想啟航,她也因此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省「最美教師」「江蘇好人」等榮譽稱號。
  • 中國好人向宏佳:紮根山區教書24載點亮孩子希望
    他正是採花中學的英語教師向宏佳,自師範畢業來此教書,便深深紮根於此。為了山裡的孩子,他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進城享受高薪和提升待遇的機會,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向宏佳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馬雲鄉村教師獎、湖北省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先進個人、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湖北省十佳班主任、宜昌楷模、宜昌市明星班主任、宜昌名師等10多項榮譽,併入圍2020年11月「中國好人榜」。
  • 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顧亞:做夢想的傳遞人
    顧亞做了一名鄉村教師,抱著他心愛的吉他,從燈紅酒綠的市區來到蛙叫蟬鳴的大灣鎮海嘎村,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三重動力,促使他紮根鄉村促成他毅然決然紮根海嘎小學的,是三重動力。參加過迷笛音樂節的顧亞只是想留在舞臺上。顧亞童年在盤州的淤泥鄉伽米村長大,每天步行四五公裡山路到鄉政府駐地求學的經歷,使他好不容易離開了深山老林。考到市區師範學校學習音樂的他,深深珍惜接觸樂器的機會。
  • 湖北宜都鄉村教師紮根山區32年:學校成「第二個家」
    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黎家坪小學教師王成福近日說道。樸實的話語背後,是他在山區學校32年的堅守。王成福1962年6月出生於枝城鎮紙坊衝村,1978年到宜都市原大坪小學任民辦教師。1984年8月,他通過招考來到宜都師範讀民師,畢業後分配到餘家莊小學任教,4年後調到黎家坪小學任教至今。
  • 26年如一日致力鄉村教育振興的「僑妹」
    她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二十六年如一日地,在山鄉的三尺講臺奉獻自己的青春。鄉村振興要靠人才,人才之興在教育。她的到來,為想奮力走出大山的孩子創造了教育改變命運的契機,「知識改變命運」深深鐫刻在這些農家子弟的心中,也隨著他們的努力變為現實。
  • 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王金湖:紮根鄉村教育的「紅荊條」
    紮根鄉村教育的「紅荊條」——記2020年度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黃驊市南排河鎮中心學校校長王金湖在大辛堡幼兒園,王金湖與幼兒互動。有一個人卻在這裡紮根33年,定要「把教育做成名片,讓校園成為最美的風景」,他就是2020年度河北省教書育人楷模、南排河鎮中心學校校長王金湖。「我是漁民的兒子,就是要讓教育惠及漁村的每一個孩子。」今年52歲的王金湖個頭不高,皮膚黝黑,像個老漁民,記者採訪過程中,每每講到他的學生、學校,他堅毅的眼神中都會透出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