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非「人造」!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團隊在美國權威雜誌發表...

2020-12-22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史衛峰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等單位,在美國權威雜誌《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導了一株來自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近親,為證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起源、並非人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據介紹,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的這株蝙蝠冠狀病毒名為RmYN02。這個病毒在基因組1ab區域與新型冠狀病毒親緣關係最近。最重要的是,與新型冠狀病毒類似,RmYN02在病毒刺突蛋白的S1和S2亞基連接處有數個胺基酸插入。研究人員表示,雖然RmYN02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祖先,但RmYN02的發現表明這些看似不尋常的插入事件實際在冠狀病毒進化過程中可以自然發生。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被發現以來,許多毫無根據的言論聲稱該病毒來源於實驗室。」 史衛峰說,「特別是,有人提出S1/S2胺基酸的插入非常不尋常,可能是實驗室操作造成的。我們的研究非常清楚地表明,這些進化事件在野生動物身上是可以自然發生的。這為證明新型冠狀病毒並非實驗室洩露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這項工作得到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術提升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重點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雲南省高端外國專家計劃、山東省泰山學者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澳大利亞ARC獲得者基金的支持。

閃電新聞記者 張洪波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一高校教授在美國權威雜誌發論文 駁斥新冠病毒的人造陰謀論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5月14日訊(記者 孫杰)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裡?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史衛峰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等單位,在美國權威雜誌《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導了一株來自蝙蝠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近親,為證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起源、並非人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據悉,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的這株蝙蝠冠狀病毒名為RmYN02。這個病毒在基因組1ab區域與新型冠狀病毒親緣關係最近。
  • 新冠病毒「非人造」再添力證!美國《當代生物學》文章稱其自然發生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新冠病毒源於自然,「非人造」再添力證!近日,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史衛峰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聯合團隊在美國權威雜誌《細胞》子刊《現代生物學》上發表研究成果,該成果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特徵可以自然進化,並非像一些人所說的由人工基因編輯所致。
  • 我國學者發現重磅證據,證明新冠病毒非實驗室洩露,而是自然進化
    日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史衛峰團隊在 Cell子刊 Current Biology 雜誌發表了題為:A novel bat corona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SARS-CoV-2 contains natural insertions at the S1/S2 cleavage site of the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論文。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團隊合作,應用表達新冠病毒受體人ACE2的腺病毒轉導小鼠,快速建立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新冠病毒「非人造」,川普卻還賣力炒作「新冠源於武漢實驗室...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儘管美國國家情報局都承認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川普卻依舊賣力炒作「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謠言。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在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稱,情報界同意科學界的廣泛共識,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未經過基因改造。 但在稍晚時候的白宮,川普卻依舊堅持對外宣稱,他有證據認為新冠病毒與中國武漢的實驗室有關。 當天在被記者問及是否有看到過任何證據讓他高度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是新冠病毒的來源時,川普稱:「是的,我有(看到過)。」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釋
    正如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省醫學科學院)常務副書記韓金祥在論壇致辭中所說:「為人才提供最優質的個性化服務,真正讓每一位加盟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專家學者心有所依、業有所興、夢有所成。」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省醫學科學院)大力實施學術提升計劃,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與醫養健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資助建設一批創新團隊;強化科研項目的組織工作和前期培育,挖掘科研項目申報潛力,保證科研項目的穩步增長;建立跨學院、研究所、醫院的協同攻關和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形成若干多學科攻關群體和跨學科平臺,爭取產出更多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 深圳亞輝龍公司開發新冠病毒試劑迎戰疫情
    「3月30日晚,公司首臺新冠病毒化學發光法檢測儀在法國裝機成功,我們已經正式加入了病毒檢測的國際軍團!」昨日,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鵾輝興奮地告訴記者。而在此前,亞輝龍已經成為全球首家獲得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CE證書、首家獲得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FDA PEUA受理號的企業。
  •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
    中國團隊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了兩種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參與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分離出4種人源單克隆抗體。實驗顯示,這4種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均有中和能力。其中,分別被稱為B38和H4的兩種抗體能夠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其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
  • 學術頭條:卡介苗對預防新冠無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新方法...
    以色列大樣本研究:無效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雜誌》(JAMA)在當地時間5月13日刊發的一項來自以色列的研究顯示:童年階段接種卡介苗,對成年後避免新冠侵害並無幫助。論文團隊來自以色列沙米爾醫學中心微生物組研究中心。
  • 全媒派 |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盤點疫情期間美國廣為流傳的九條假新聞
    謠言1:「新冠病毒有和HIV病毒一樣的基因片段,因此它一定被人為手段介入過。」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在美國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即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包含一段和HIV病毒一模一樣的基因片段,因此一定是有人工的手段介入其中,換言之,新冠病毒是被人為製造出來。
  • 新冠病毒真是人造病毒嗎?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闢謠,發聲明澄清
    世衛組織早就已經禁止將病毒和某個地區捆綁在一塊的做法,所以很明顯川普這種做法是玩弄政治手段,是一個謠言。但是不光如此,其實現在世界上關於新冠病毒的錯誤消息在網上流傳的非常的廣泛。川普之前曾經推出過兩個治療新冠的「神藥」,但是後來被證明都是無效的,擅自服用可能會喪命。就連美國總統都散播錯誤的信息,足以看出現在新冠肺炎的錯誤消息散播的有多嚴重。
  • 中國團隊 Nature 重磅論文:新冠病毒或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
    早在當地時間 2020 年 1 月 23 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就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上發表論文指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是蝙蝠。具體來講,該團隊從 5 名患者體內獲得了 SARS-CoV-2 病毒的全基因組,發現這 5 例基因組基本上一致。
  • 新冠病毒到底哪來的?科學界的幾種說法
    今年2月,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出一份來自八個國家的27名科學家的聯署聲明,指各國科學家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組,得到「壓倒性」的結論,認為新冠病毒和其他新興病原體一樣,源於野生動物,強烈譴責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
  • 中國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學術頭條:國務院辦公廳調查合肥科研人員離職事件,陳薇團隊新冠...
    7 月 20 日,《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 II 期臨床試驗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是安全的,並且可以誘發免疫反應。AZD1222 使用經過基因工程修飾的不致病黑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攜帶一種可以表達新冠病毒特定蛋白質的基因。該蛋白質會被免疫系統識別為異物,從而誘發免疫反應抗擊新冠病毒。
  • 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澀柿子所含的「柿單寧」可以使新冠肺炎病毒...
    人民網東京9月16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15日,由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免疫學教授伊藤利洋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宣布稱,已發現澀柿子的主要成分「柿單寧」可以讓新冠肺炎病毒實現無害化。目前,該團隊的研究成果正在申請專利,希望今後可以實現產品化。上圖:免疫學教授伊藤利洋等人在發布研究成果現場(來源:《朝日新聞》網站)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往試管裡加入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液體和唾液,然後再添加濃度不同的柿單寧,放置10分鐘後,再測定試管中仍具有傳染力的病毒數量。
  • 學術頭條:日本新冠病毒僅有少量鹼基變異,封城對氣候影響微不足道...
    ,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託珠單抗治療重症新冠肺炎免疫應答機制揭示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瞿昆教授團隊研究揭示了託珠單抗能夠有效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因。託珠單抗的治療在減弱單核細胞炎症因子風暴對機體帶來損傷的同時,可以維持新冠肺炎患者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應答,為「科大方案」提供了理論依據。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央視:美國炮製「新冠病毒人造論」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霍政欣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大選在即,川普政府應對疫情的糟糕表現,讓美國民眾非常不滿,使共和黨的選情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不利局面。為了轉移矛盾,將防疫不力的責任轉嫁出去,降低國內問責的壓力,把矛頭對準中國,把新冠疫情給美國造成的損失甩鍋給中國,顯然成了共和黨目前的首要政策考量。
  • 學術頭條:康復者血漿可清除新冠病毒,瑞德西韋同情用藥結果發布...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最新發表了中國團隊對10例重症患者接受血漿療法的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症狀改善和病毒清除速度都有所加快,並且支持了血漿療法的安全性,其中1例危重患者第2天就出現多項改善。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還巧妙設置了一個對照組,從而更能說明血漿療法的效果。新冠病毒能在外科口罩上停留7天?
  • 學術頭條:新冠肺炎少數族裔死亡率高,中國香港團隊打造人造眼,劍橋...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競賽,疫苗後的又一希望近日,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已經鑑定出一種完全人源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阻止SARS-CoV-2感染培養的細胞。這項發現於5月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