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肇事後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2-12 人民網

裁判要旨

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予以賠償相關損失;至於在第三者責任險中是否免除賠償責任,應根據具體案情審慎認定保險公司是否履行了法律規定的提示及說明義務。

案情

原告趙國富在被告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焦作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大地財保焦作支公司)處為涉案車輛投保有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期間內,原告駕駛涉案車輛行駛至孟州市北董村路段時,與行人成某某相撞後逃逸,隨後由北向南行駛的李某某駕駛的轎車、崔某某駕駛的客車,先後碾壓成某某,造成成某某當場死亡、車輛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認定,原告與李某某共同承擔該事故的全部責任,崔某某、成某某無責任。後原告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由原告一次性賠償因成某某死亡帶來的各項經濟損失15萬元。後原告要求被告在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將原告已經賠償的款項賠付原告。被告辯稱,原告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內不承擔賠償責任,雙方協商未果,遂訴至法院。

裁判

河南省沁陽市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了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保險公司應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關於商業險,被告提交的《機動車綜合商業保險條款》第二十四條明確約定「事故發生後,在未依法採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被保險機動車或者遺棄被保險機動車離開事故現場的,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免責條款。被告舉證的投保單顯示,原告在投保單的投保人聲明中簽字確認「本人已經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尤其是黑體字部分的條款內容,並對保險公司條款內容的說明和提示完全理解,沒有異議……」這說明被告作為保險人對保險條款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已履行了法律規定的提示及說明義務,故被告在第三者責任險內對原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等規定,判決被告大地財保焦作支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趙國富11萬元。

一審宣判後,原、被告均未提出上訴,判決已生效。

評析

本案是財產保險合同糾紛,雙方主要爭議在於原告肇事後逃逸是否屬於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險限額內的免賠範圍。

1.交強險是一種強制性保險,其設立的目的是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了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保險公司應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雖然《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在以下三種情形下,保險公司對其在交強險限額內墊付的搶救費用享有追償權,即:(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言外之意,即符合以上三種情形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範圍內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本案中原告肇事後逃逸,不符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免責情形,故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對本次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2.關於第三者責任險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的問題。保險公司是否可以免於賠償,應當嚴格依照保險合同關於責任免除事由的約定。保險合同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性合同,故在合同解釋上應當秉持對提供合同一方較為嚴格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第十三條規定了保險公司對免責條款的有效提示義務及明確說明義務,即保險公司對於免責保險責任的條款,應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體、符號或者其他明顯標誌作出提示,並對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後果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夠理解的解釋說明。關於有效提示義務的審查認定及對明確說明義務的審查認定,應區分具體情況。對於因職業駕駛、運輸的特殊性,經常性重複投保的單位和個人,因其經常性投保,對相關免責條款應有充分理解,此種情況下可以認為保險公司以此種方式足以明確說明。對於首次投保或者不經常投保的單位或個人,保險公司採用書面列印黑體加粗的形式作出特別提示,其性質仍應認定為以格式條款方式對格式條款中的免責條款重複確認的形式,尚不足以認定此種方式已經達到了保險法及其相關規定的明確說明義務。在司法實踐中,法官應根據具體案情審慎認定。

本案案號:(2020)豫0882民初1507號(案例編寫人:河南省沁陽市人民法院 任東芳)

相關焦點

  • 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糾紛在現代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網上也屢有報導,對於交通肇事逃逸後的賠償之訴也成為受害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肇事者不見蹤影,保險公司扯皮推諉,今天就通過一則案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
  • 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糾紛在現代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網上也屢有報導,對於交通肇事逃逸後的賠償之訴也成為受害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肇事者不見蹤影,保險公司扯皮推諉,今天魯法律師就通過一則案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交通肇事後駕駛機動車逃逸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
  •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之逃逸的認定
    原告就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事宜與被告及保險公司協商未果,遂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及保險公司承擔自己遭受的一切損失。審理期間,被告與保險公司就被告是否存在逃逸產生了爭議,最終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原告的各項損失。
  • 「11.23」那個肇事逃逸的司機,逮到了!
    刻不容緩,馬邊交警立即對石某進行了傳喚,經詢問,石某對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供認不諱:11月23日,石某駕駛其三輪摩託車從蘇壩鎮經國道348線往民建鎮群利村方向行駛,在行經繞城路「羅四麵坊」處時,由於其駕駛的三輪摩託車覆蓋了擋風蓬,影響了其視線,將行人呂某和羅某撞倒,因擔心承擔賠償責任,抱著僥倖心理,駕車逃離了現場。
  • 男子交通肇事後推車逃逸 保險公司:我們不賠!
    經過詢問,吳某對自己肇事逃逸的行為供認不諱。事發時,因撞擊護欄時導致車輛受損嚴重,一時無法啟動,吳某便自作聰明,推車逃離現場,並向保險公司報案。經保險公司勘查,需出具交警開具的事故認定書。無奈之下,吳某隻能報警處理。誰知,吳某搬石頭砸自己腳的這一行為,全在公共視頻的掌握之中。根據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肇事逃逸行為屬於免責賠償情形。吳某不僅要自費車輛的維修費用,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並致他人死亡,這起交通事故怎麼判?
    被撞兩名女子在空中翻轉幾圈後,重重摔倒在地,由於衝擊力太大,兩人當即倒地不起,而寶馬車前風擋也嚴重破損。寶馬車駕駛員在事故發生後沒有第一時間報警施救,而是選擇棄車逃逸。到場交警根據事故車輛聯繫到車主,經查,肇事者屬無證駕駛,與肇事車輛的車主是朋友關係。迫於壓力,肇事逃逸司機盧某於7月22日到案,並承認其無證駕駛、肇事後棄車逃逸的事實。
  • 「違法·曝光」出警路上,「偶遇」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一老一小
    在確鑿的證據面前,肇事嫌疑人仁某(男,70歲)最終承認了自己在2020年9月18日在S233省道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違法事實。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仁某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交通肇事逃逸不僅違法,還有違倫理道德結果往往罪加一等責任認定重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損害賠償重如肇事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後,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
  • 保險公司墊付醫藥費後的理賠程序是什麼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項目,除第(一)項費用外,還增加: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二、事故後可以讓保險公司先墊付醫藥費嗎首先,保險公司有墊付搶救費用的責任。
  • 《民法典》:機動車事故中定責與賠償的新規7條,開車之人要注意
    後來被撞之人要求賠償,鄰居就找到廖某要他一起跟著賠。那麼廖某是否該承擔賠償責任呢?【解讀4】《民法典》第1212條規定: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律師視角下的民法典 |《民法典》中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責任解讀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南召法院:交通肇事急逃逸 判刑賠款後悔遲
    2018年4月16日,潘某無證駕駛機動車與行人相撞後逃逸,致使該行人被第二輛車碾壓致死。潘某所駕駛車輛在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有交強險,經鎮平縣法院判決,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墊付11萬元。為維護其合法權益,2020年11月26日,原告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被告潘某訴至南召法院要求返還墊付款11萬元。
  • 以案說法: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逃逸行為和脫逃行為的區分和認定
    但,被告人吳某傑在發生交通肇事後,在被害人已經得到救治情況下,其主動接受交警部門的傳喚問話,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已作供述,已經履行其作為事故肇事者在事故發生後的相關法定義務。而後因經濟賠償問題,不再接受交警部門處理,是脫離事故處理機關監管的脫逃行為,該行為不屬於交通肇事後的逃逸行為。故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吳某傑發生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性質不予認定。
  • 肇事莫逃逸,逃逸必被捉!日照這6起肇事逃逸案教訓深刻
    於是,民警耐心地對其講解交通事故逃逸、冒名頂罪相關的法律責任,弟弟很快就承認了企圖為哥哥「頂包」的事實。最終,迫於壓力的哥哥如實交代了肇事逃逸的違法事實。原來,案發當天中午,哥哥喝了酒,下午感覺自己「沒事了」,就駕車到附近超市買東西,卻不想短短幾分鐘的路程釀出了車禍。
  •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審查是否影響逃逸行為的評價
    事故發生後被告人徐某棄車逃離現場。2018年2月28日,被告人徐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了自己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犯罪事實。2018年10月26日,雙方達成刑事和解協議,除保險公司賠償外,徐某又一次性賠償、補償被害人谷某近親屬285000元,並取得被害人谷某近親屬諒解。
  • 車禍撞死人保險如何賠,交通事故發生死亡保險怎麼賠償?
    廣西中名(平果)律師事務所盧月益律師解答:1、如司機沒有無證駕駛,酒駕,毒駕等交通違法駕車,在保額內扣除醫療費用中的非醫保費用需車主承擔,其他由保險公司100%賠償。2、雙方事故理賠,是先從交強險的保額來賠償,當理賠金額超出交強險保額時,會啟動用第三者保險的保額來賠償,超出三者險保額後,費用由車主承擔。
  • 交通事故後司機未離開現場,卻為何被認定為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後司機未離開現場,卻為何被認定為肇事逃逸?經綜合分析認定:韓甲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至交叉路口未減速慢行,事故發生後找人頂包,且在實習期內駕駛牽引掛車的機動車,有明顯過錯,應負事故全部責任。經鑑定,張某系鈍性外力作用致複合性損傷而死亡,孫某系鈍性外力作用致顱腦損傷而死亡。
  • 浙江玉環:連撞兩車後肇事司機溜之大吉,拘留7天、賠償30萬元!
    一個意外的舉動直接開車溜走11月25日,因交通肇事逃逸剛從拘留所出來的凌某,將面臨車損及醫療費用近30萬元的賠償,而且是自掏腰包。事故發生後,凌某並沒有下車,停留了一下,便駕車離開了現場。楚門交警接報後,立即趕到現場,經現場勘查和視頻研判,迅速鎖定肇事逃逸司機凌某後,撥打其電話。凌某極力狡辯,一會說自己在溫嶺,一會說車不是他開的。一直推脫,不到交警中隊接受處理。迫於心理壓力及民警不厭其煩的法律宣講說服教育,11月2日上午,凌某到楚門交警中隊自首。
  • 車澗格是否可以被追加為共同被告?沒有過錯,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
    且在協議中約定,解某溫在租車期間產生的交通事故及各種糾紛、違章處罰均由解國溫承擔,與車澗格無關。《侵權責任法》第49條明確規定:「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民法典》:交通事故中有關賠償的新規7條,開車的朋友要注意了
    後來被撞之人要求賠償,鄰居就找到廖某要他一起跟著賠。那麼廖某是否該承擔賠償責任呢?【解讀4】《民法典》第1212條規定: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懷化交警24小時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
    這起事故的肇事車型漸漸浮出水面。△圖文無關該車肇事逃逸後去了哪裡?駕駛員是誰?民警在掌握肇事車輛相關線索後,繼續展開排查,發現車輛活動範圍就在劉塘路區域內,且該區域多以工地和小區為主,結合車輛類型,民警把目光鎖定在劉塘路周邊建築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