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2020-12-18 柳可尋

中國自改革開放起,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現在老百姓生活條件變好了,收入也提高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大國的風範,國家的綜合實力也提升很多。在過去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一躍成為工業、軍事、文化、政治和經濟實力都位居世界前位的綜合大國。

我國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離不開全國老百姓的努力工作,自然也離不開那些民營企業的貢獻。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無數傑出的人才投身商界,通過創業展現自己的能力。而這些人成立的公司有的已經成長了世界知名的企業.

2020年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向我們展示了民營企業的實力。根據這份榜單顯示,騰訊以4.98萬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最大民企,阿里巴巴排在第二名,不是騰訊的對手。

看似馬雲好像輸給了馬化騰,實際上輸得有點冤的是阿里,馬雲並沒有輸給馬化騰。因為排在第五名的是螞蟻集團,同樣是馬雲成立的公司,市值高達1.4萬億。

如果馬雲把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整合在一起,整合後的市值高達6.18萬億元,遠高於騰訊的4.98萬億,所以說阿里輸得有些冤枉,畢竟當初螞蟻集團能夠成立,從一個支付寶變成一個集團,憑藉的就是阿里巴巴這個電商平臺。

當然這並不是說騰訊實力不強,恰恰相反,事實上,騰訊的實力也是非常強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是國內的兩大網際網路公司巨頭,只不過兩家的業務有所不同。騰訊以社交起家,掌握了國內最大的流量入口。

而阿里巴巴是電商起家,掌握了國內電商近一半以上的市場。這些年來,無數企業包括騰訊都想在電商平臺分一杯羹,挑戰一下阿里巴巴的江湖地位,但均以失敗告終。

就目前來說,闖入電商平臺並收穫成功的也只有京東和拼多多,京東專注一二線城市市場的高端用戶,以服務好送貨快聞名天下。拼多多則是拿下了阿里巴巴和京東忽略的下沉市場,也就是廣大的農村市場,以低廉的價格聞名天下。

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巨頭,騰訊面前的挑戰與阿里巴巴不分上下,畢竟在網際網路時代,只有掌握了流量,網際網路公司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而作為流量巨頭的騰訊,自然少不了被挑戰。

只不過與阿里不同,騰訊這些年被挑戰了很多次,但成功得很少到目前為止,也只有一款來自阿里的釘釘讓騰訊受到了威脅,但因為用戶屬性不同,騰訊的社交領域老大的位置依然穩如泰山。

騰訊能夠穩坐釣魚臺,是因為它的手中有兩把利器,一把利器叫QQ,一把利器叫微信。QQ幫助騰訊拿下了網際網路也就是PC時代的流量市場,微信則幫助騰訊拿下了移動網際網路也就是手機端時代的流量市場。在手機比較流行的當下,幾乎每個人的手機裡都有兩款軟體,這兩款軟體就是QQ和微信。

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QQ和微信不收費,供老百姓免費使用,為何騰訊還能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其實原理很簡單,QQ和微信目前的月活躍用戶達到了11億人次左右,這些就是流量。有了這些流量,騰訊推出一款產品,就能迅速獲得市場,然後通過這些產品收穫利益。

比如QQ雖然不收費,但是上面有超級會員和各種鑽,這些增值服務都是需要收費的。微信也是一樣,雖然微信本身不收費,但是可以給騰訊帶來很多流量,有了這些流量,騰訊可以把其他的產品和微信聯繫在一起,比如遊戲和視頻等等。這些產品有些都是收費的。

另外騰訊的營收除了來自社交網絡帶來的營收外,在金融方面也是盈利頗豐,畢竟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佔據了國內行動支付的半壁江山,也只有支付寶能夠與之一較高下。說完社交和金融,接下來就來到了騰訊營收的重頭戲,也就是騰訊遊戲帶來的巨大營收。

眾所周知,國內最大的遊戲廠商就是騰訊,雖然網易遊戲也很出名,賺錢能力也很強。但是和騰訊優秀比起來,網易遊戲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長年累月的佔據手遊排行榜前列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都是騰訊遊戲出品的,這兩款遊戲的吸金能力極為恐怖。比如《王者榮耀》一年的營收就超過了105億元。

騰訊也深知沒有哪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能夠在時代的變化中永遠佔據優勢,所以為了保持騰訊的優勢,馬化騰這些年不斷投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和產業,比如美團、京東等等,均有騰訊的投資和股份,這些公司的存在,加寬了騰訊的護城河,也讓騰訊的市值成為了中國第一。

而馬化騰的身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馬化騰在今年先後兩次問鼎中國富豪榜第二名的位置,在《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以3683.2億元的身家成為第二名,在《2020胡潤百富榜》中以3900億元的身家成為第二名。

要知道在2019年馬化騰的身價僅為2545億元,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馬化騰的身家增長了近1200億元,平均每天增長3億元。馬化騰的實力,恐怖如斯。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真的輸了嗎?
    導讀: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真的輸了嗎?眾所周知,自從移動網際網路快速興起以後,我國的經濟就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最近這幾年在國內更是誕生了很多的科技巨頭企業,還有不少國內的民營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上非常的受人歡迎,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同樣獲得了不少的市場份額,而前不久,胡潤研究院也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一次中國上榜的企業又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 國內民企500強排名,阿里巴巴第二,榜首市值高達4.98萬億
    前不久胡潤研究院將全新的國內民企500強排名公之於眾,通過這個排行榜能夠看得出騰訊、阿里巴巴和美團躋身於前三名,而螞蟻集團則是排在第五,華為甚至在第七位。通過報告的結果能看得出,500強民企在今年賺取的利潤高達22萬億元,這個數據堪比國內GDP的五分之一。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兩大10萬億帝國的成型,來自於高強度投資。
  • 這家東北零售巨頭年營收跟阿里電商相當,也超3000億
    其實這種說法有些片面,之所以會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同,主要還是因為電商發展太快了,讓很多人一時難以接受。提電商,我們就繞不開一家巨頭,即阿里巴巴。這家誕生於中國杭州的公司,如今市值高達4852億美元,最高時甚至衝破60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南美國家阿根廷GDP為4557億美元,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7。
  • 一文讀懂「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版圖|深長
    十年時間,阿里、騰訊已各自鑄就10萬億市值生態圈。 其中,阿里巴巴自身市值5.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2萬億元,合計高達10.8萬億元。
  • 美團股價暴漲7倍,阿里市值跌至7325億美元!背後原因何在?
    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美團和阿里巴巴,美團這家公司的股價,在短短2年的時間內就反彈了7倍,目前市值超過了1.79萬億港元,而阿里巴巴就有點慘了,本來阿里今年的市值有望超過10000億美元,由於阿里各種利空因素爆發,使得阿里當前的市值為7325億美金,要說到今年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股價漲幅,阿里是大幅跑輸了美團、京東以及騰訊等!
  • 手中又一「獨角獸」誕生,市值超3000億元超越阿里
    除此之外,在京東一步一個腳印向前發展的同時,劉強東手中又一「獨角獸」誕生。這是繼京東物流之後,京東的另一大產業,如今已經擁有了非常龐大的規模和用戶群體,每年都能為京東帶來巨額的營收和利潤。相信說到這裡,很多人都猜到了這個「獨角獸」究竟是哪家公司,沒錯,正是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
  • 我國最強民企是誰?它以近5萬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功登上榜首
    在此期間,我國市場上也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民營企業,諸如華為、阿里、騰訊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優秀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近期,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在該份榜單之上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十分熟悉的企業。例如,阿里巴巴以高達4.78萬億元的市值名列第二。
  • 中國最大企業誕生,僅9個月利潤達上千億,市值是工商銀行的三倍
    在雙十一購物節之後,各大電商平臺都是取得了好成績,但是阿里卻遭受到了迎頭一棒,螞蟻金服沒有成功上市,讓阿里的市值縮水了不少,被網友們戲稱雙十一賺得還不給夠虧,阿里的市值縮水了近8000億,阿里市值縮水了之後,這也代表著我們國內最大的企業換人了,這家企業已5.6萬億的市值登上了第一寶座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每家資產都過萬億,阿里和騰訊都比不上
    目前,阿里和騰訊無疑是我國最耀眼的兩家企業。 前段時間,也就是10月29日,中國信通院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我國網際網路上市企業運行情況》,其中顯示,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阿里巴巴以51975.1億元的市值高居榜首,而騰訊則以43079.6億元的市值位列第二。
  • 巨虧1.4萬億之後,短短3個月賺回1.2萬億,阿里大股東要翻盤?
    正是因為這一筆及時的投資,讓阿里順利度過網際網路泡沫期,順利實現企業發展和擴張,如果沒有孫正義的投資,很難想像阿里的發展會有多難。如今,阿里已經成長為全球前十大市值企業,軟銀也成為阿里的最大股東,其手中持有的阿里股票,價值巨大。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在高曉松做夢的這一年,2016年7月,馬化騰將中國音樂集團收入囊中,成為版權音樂的最大佔有者。對於昔日王者中國音樂集團而言,這是最好的結局。雖然表面上它依然是音樂市場上的三巨頭之一,但隨著版權合同的到期,中國音樂集團越來越沒有了繼續雄霸天下的能力。與騰訊結合,就是四平八穩的龍頭了。
  • 孫正義從阿里賺了多少錢?
    以6月25日,阿里巴巴收盤市值近6000億美元的市值計算,軟銀持有的25.9%阿里股份價值超過1500億美元。同期,軟銀在東京交易所的最新收盤價5533日元,總市值約1087億美元。這也意味著,軟銀持有的阿里股票市值比軟銀本身的市值還高。
  • 反超拼多多 京東市值飆升至746億美元 然而受傷的卻是阿里?
    年初至今 京東、拼多多市值猛漲 阿里微跌5月15日,受財報利好影響,京東每股收於50.85美元,猛漲3.86%,通過連續兩天上漲,市值達到了3年來的最高點,746.8億美元!同期,拼多多稍顯疲軟,每股微漲0.76%,收於61.30元,市值達到了734.14億美元。
  • 阿里收購銀泰遭遇反壟斷法,被罰50萬,市值跌1400億港元
    這次因同一原因觸犯《反壟斷法》被罰的還有上市公司閱文集團以及豐巢網絡,50萬的罰款對阿里以及這些企業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嚴重的,重要的是違法的什麼法律,這次違法的是《反壟斷法》。最近阿里的很多遭遇都和此有關,而今天阿里巴巴港股股價不斷走低,截止寫文時已經下跌了2.63%,市值跌去超過了1400億港元。
  • 阿里從領先8600億,到落後騰訊4100億,馬雲感受「天上人間」
    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兩地上市的阿里,在2020年經歷了跌宕起伏,尤其在最後兩個月,在與騰訊市值大戰中也曾領先超過萬億港元,到現在又落後4100億,阿里有「過山車」之感。阿里在2020年經歷三個大波段。第一個大波段是1月底到3月底。當時全球新冠肺炎呈現蔓延態勢,全球股市也是風聲鶴唳,尤其是美股,經歷過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數次大熔斷,最終在3月底探底成功。
  • 全球最大的公司:相當於深圳5年的GDP,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
    對於原本市值五萬億的阿里來說,這還是較大波動,也是這麼多年來最大的滑鐵盧。雖然現在阿里市值是萬億,但和第一名相差還較遠。全球最大的公司的總市值相當於深圳五年GDP,超過了二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來看是十四萬億人民幣市值。
  • 中國最強電商排名:阿里4.1萬億最值錢,京東排第三,第二很意外
    7月10日消息,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和《全球五大上市電商》榜單。其中,阿里巴巴、美團點評、京東位列「中國10強電商」榜單前三,而在「全球五大上市電商」榜單中,有四家企業均來自中國。
  • 韓國最大集團三星,市值2.13萬億,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水準?
    比如說在韓國這個歐美人眼中比較發達的東亞國家裡,三星可以說是他們最大的財團了,根據估值整個三星的市值相當於是2.13萬億人民幣。注意這裡的數字單位是萬億而不是億。如果到韓國去生活的話,大家就會發現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有三星的影子在裡面,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好奇,像三星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將其放到中國的環境裡進行比較的話,相當於是中國的什麼水準呢?
  • 拋售1000億阿里股票背後,孫正義的萬億中國夢
    軟銀持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按3月23日阿里巴巴(NYSE:BABA)收盤價計算,軟銀持有的阿里巴巴市值約1230億美元。當初孫正義先後投入阿里1億多美元,這筆投資回報率高達上千倍。 對衝基金埃利奧特進入軟銀時,曾極力遊說孫正義,拋售獲利豐厚的阿里巴巴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