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FF 聯合單向空間開啟「文學改編實驗室」

2020-12-18 騰訊網

《螢,燒倉房及其他》是村上春樹早年創作的短篇小說集,這些作品受到的關注不多,卻對村上的創作十分重要。他喜歡把短篇小說稱為「胎動」,因為其中的想法會在日後得到發展。其中的短篇《螢》擴充成了《挪威的森林》,另一篇《燒倉房》則在三十年後由李滄東改編成電影《燃燒》。

電影《燃燒》海報

《燒倉房》撲朔迷離的氛圍、虛實難辨的概念,賦予了《燃燒》韻味,但李滄東沒有止步於還原小說,在虛實結合的情節和階級衝突的主題上,他都用影像進一步展開探索。從《燒倉房》到《燃燒》,是一篇有了胎動的小說,給予電影靈感,並在改編中獲得新生命的過程。

電影《燕尾蝶》劇照

在影史上,還有很多這樣動人的過程。特德·姜的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給《降臨》注入了絢爛的想像力:外星人、神秘的文字、非線性的時空……而在《降臨》中,我們才「親眼」目睹了這些天外來客的面目。巖井俊二在拍攝電影前,更會先寫一篇小說,在他將小說《燕尾蝶》改編成電影時,故事的面貌已不大相同,但細節和清晰的批判意識保留了下來。李安的代表作 《斷背山》《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改編自同名小說,他貪婪地從文學中攫取故事和人性,再通過視覺語言將人物的心理變化剝繭抽絲。

電影《降臨》劇照

我們能否見證更多創作的「胎動」?一直以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嶄新的包容視角關懷新作,為影視行業蓄力溫度,單向空間持續關注著我們這個時代文學、電影、藝術等不同的創作場域。無數的案例告訴我們,跨越邊界的對話和碰撞,才能迸發出新的可能性。

是時候宣布這個大新聞了——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聯合單向空間,啟動「文學改編實驗室」!

我們將一起尋找那些具有影視改編可能性、視覺想像空間的文學文本。更直接地說,我們尋找好故事。如同德國思想家本雅明在八十多年前感嘆講故事的藝術一樣,在這個時代,我們對故事——那種尚未被解釋穿透、不會輕易耗盡、值得一再回味的故事——所具有的渴望依然有增無減。

Recruit type

徵選類型

01 社會圖景

不論身處何時、何地,我們每個人都在處理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對社會現象的洞察、反思,也是建構自我認知的重要部分。我們希望尋找那些敏銳捕捉社會現實,並從現象出發,對時代精神進行思考的作品。它可以關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聚集社會熱點事件,能夠展現當代社會的張力及社會中的人所具有的複雜性。

電影《推拿》劇照

02 都市生活

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城市化的過程。城市容納了越來越多的人口,同時也促生了各種矛盾,階層、性別、年齡、地域等等之間的差異都可能導致矛盾的產生,而矛盾的化解與否往往蘊含著無限的敘事可能。我們期待關於都市經驗的鮮活寫作,從具體的切口進入都市生活的內核。

電影《午夜巴黎》劇照

03 家庭特寫

家庭往往令人想到柴米油鹽的瑣碎,但瑣碎之外,它也同時是個極具戲劇潛能的場域。退回家庭這個私領域,不難發現,家庭生活的經歷深刻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無論是家庭成員間的矛盾衝突,還是情感上的起伏糾葛,它們的切身性總會引起我們內心的波動與傾訴的渴望。我們不給「家庭」下現成的定義,希望創作者用各自的故事來豐富我們對「家庭」的思考與想像。

電影《一一》劇照

04 青春敘事

青春可以是一段經歷,也可以是一種情緒。它既關乎具體的私人回憶、成長經歷,也涉及對某一時代氛圍的追憶、對「我是誰」這一形而上命題的思索。與成人世界的固定、模式化相比,青春也往往象徵著人生具有的無限可能性與流動性。圍繞「青春」這一主題,我們希望尋找那些能引起共鳴、激發討論的故事。

電影《過春天》劇照

05 歷史現場

歷史不只是過去之事,它可能發生在過去,但往往也以其他形式參與著當下的生活。以當代的視角回看歷史,歷史也成為了一個敞開的文本,具有了多種解讀與詮釋的可能。而經過文學化、影像化的歷史,或許也能帶給我們對「歷史」不一樣的理解、展現「歷史」與虛構之間的張力。無論是關注具體歷史人物,或是特定歷史年代,我們期待那些反思「歷史」的當代意義的作品。

電影《芳華》劇照

Recruit information

徵選信息

作品類型

華語原創虛構文學作品篇幅及出版狀態不限

*注意事項:僅接受影視改編版權未售出作品報名

徵選時間

2020 年 11 月 20 日- 12 月 20 日

名單公布

2021 年 3 月上旬

報名材料

相關焦點

  • 遠洋地產攜手單向空間|一場生活空間與精神空間的對話
    遠洋地產華東區域攜手單向空間,聯合打造社區閱讀的人居空間,解鎖這個問題的答案。2020年6月17日,在杭州遠洋樂堤港,一場遠洋地產與單向空間聯合主辦,主題為「何為良好生活」的品牌戰略合作發布會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熱忱關注。
  • 書店夜未眠,單向空間瘋狂的360小時直播實驗
    正如4月14日浙江圖書館褚樹青館長在開啟全省「雲享閱讀」媒體會上所說,年二十八大家準備回家過年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過再回來會是這樣。他們為浙江圖書館的120周年,本來準備了一系列慶祝活動。2個月以來,小時新聞帶大家看了圖書行業疫情之下的步步艱辛。
  • 從單向街到單向空間 跟著單向長大
    如果說朝陽大悅城裡的單向空間有值得買的文創產品,那麼單向空間花家地店就有值得買的書。我第一次去,是2015年冬天。這家店的選書,跟單向空間的其他店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坐落在社科院的研究院內,或者是因為單向空間團隊的辦公室就在樓上。這裡既有詩意,也很安靜。
  • 單向空間發起「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 探訪城市的精神地標
    首席記者 張磊上周末,單向空間裡又一次被從各地趕來的讀者給擠滿了。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主持人李蕾和他們一起開啟了雷克薩斯聯合單向空間,發布的「守護城市之光·書店支持計劃」首站活動,這一年對於各個行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對於獨立書店來說尤甚。頻繁傳來的獨立書店倒閉的消息,讓每個城市裡的愛書人聽到就覺得難過,但愛書、愛閱讀的人向來不乏同行者。
  • 單向空間在上海有「新家」了!這一次開在酒店裡
    今年8月,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在閔行區愛琴海購物公園亞朵S酒店正式開業,這是單向空間在上海開出的第一家分店。在上海書展期間,「乾淨的完整——《汪曾祺別集》上海分享會」也將在這裡舉辦。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上海是一座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海派文化』兼容並蓄,各式精緻有特色的書店都與其有很好的融合,所以我們做了這次嘗試。」
  • 科大訊飛與單向空間聯合呈現——《十三邀》新書分享與其創作背後...
    科大訊飛與單向空間聯合呈現——《十三邀》新書分享與其創作背後 ​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0 15:33:37
  • 單向空間 x 泡泡瑪特,打破次元壁
    單向空間和泡泡瑪特一起,共同創造了一個「打破次元壁」的合作——泡泡瑪特 x 單向空間聯名限量款單向歷。從純白極簡設計的單向歷倒計時版出發,呈現泡泡瑪特充滿可能性的、色彩豐富的世界。每一頁除了年月日,還會顯示今年剩下的天數,用倒計時的方式,讓泡泡瑪特的小夥伴們陪伴你一整年。親手撕下一頁,就如同打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天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 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智能辦公本助力《十三邀》新書分享會
    12月5日,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在上海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創意呈現了《十三邀:我們時代的頭腦與心靈》首場新書分享會「對話的誕生:十三邀創作背後」。許知遠談起做《十三邀》的初衷,5年來身份的轉變與心態的變化,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兩件智能辦公產品,分別是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和智能演示器。
  • 京彩|特色書店——單向空間
    2020年9月26日,北京,拍攝於朝陽大悅城單向空間。2005年底,許知遠和12個年輕的媒體人在圓明園的一座院落裡創辦了「單向街圖書館」,名字取自德國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單向街》。9年之後,正如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重塑了整套理解世界的方法,「單向街圖書館」也更名為「單向空間」,不光名字改了,店址和空間布局也幾經變化。在疫情防控期間,進大悅城要掃碼、測體溫,客流相對也比較清淡,但仍有不少的年輕人來此閱讀、辦公。王士強 攝
  • 科大訊飛與單向空間聯合呈現——《十三邀》新書分享與其創作背後
    12月5日,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在上海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此刻,從《十三邀》的書本出發,科大訊飛和單向空間一同回顧對話的誕生,重申對話的精神。
  • 單向空間張帆:小區形成社區的可能性不大|有限與無限進化
    針對未來城市「社群進化」的話題,單向空間聯合創始人張帆認為,「物理空間不是形成社群的必要條件,大家都生活在小區裡,都是半封閉式的小區,但是在這麼緊密的空間裡,我覺得形成社群的可能性並不大。這是物理空間和社群發生關係的時候,做到什麼程度才足夠的問題。」單向空間是一家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間。成立至今,一直致力於承辦各種文化活動。
  • 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文章中附有一段語音,「這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份邀請函……」在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低沉的語調和懇切地措辭中,聽得出一個文人對於實體書店的堅守與作為經營者在此時的無奈。文章最後是單向空間發起的眾籌請求。1單向空間的困境截止到2月24日,單向空間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實體書店「困獸猶鬥」,許知遠的非典型創業告急?
    與自己和解:一場文人的非典型創業2005年,帶著對前東家正義感缺失的失望,許知遠憤然離開媒體行業並開啟了他知識分子非典型的創業之路。2006年,他與幾位媒體人共同創立的單向空間書店——單向街圖書館在北京圓明園附近開業。後來的許多年裡,書店一直因租金上漲等問題艱難地維持生計,並時常在破產的邊緣。當然,對於許知遠而言,單向街遠不止是一家書店那麼簡單,他渴望有自己的精神烏託邦,而書店就是最合適的寄託。
  • 單向空間在上海開出首家分店,許知遠:拍照打卡也挺好
    9月12日,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耶律胤,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衡山·和集書店創意總監令狐磊與知名主持人駱新一起出現在「打開世界的門——單向空間×亞朵 主題分享會暨聯名發布會」上,探討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 上海愛琴海亞朵S酒店單向空間,睡在書店裡是種什麼感覺?
    同時,聯合獨立人文書店——單向空間打造的閱讀空間也首次亮相,與亞朵和亞朵的用戶一起共建新知社區。「睡」在上海最潮的「書店」裡,成為了不少年輕人如今的願望。酒店中庭據介紹,不同於亞朵版圖中的其他酒店,上海愛琴海亞朵S酒店對於亞朵集團來說有著更多的創新和意義。
  • 單向空間眾籌續命,背後是實體書店的集體「呼救」?
    而後改名「單向空間」,到伴隨著「許知遠」個人IP影響力,單向空間旗下出版、沙龍、咖啡和新媒體以及文創全方位發展,為一代年輕人提供了文化和精神空間,也提供了書店商業化探索的典型案例。這次疫情對於線下實體業務的打擊都非常大,慶幸的是「單向空間」可以仰賴一直以來的品牌影響力發起眾籌,而其他書店或許就沒有這麼好運。在這樣的突如其來的打擊中,線下實體書店又該如何突圍呢?單向空間最大IP——「擰巴」的許知遠許知遠與單向空間品牌牢牢綁定。
  • 最前線|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許知遠為單向空間求眾籌續命
    2月24日,在「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號上,單向空間創辦人之一的許知遠向大家發出了一封眾籌求助信,在信中許知遠透露,截至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單向空間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多名知名編劇集聚一堂探討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
    12月10日上午,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研討會在三亞舉辦,順應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高速發展潮流,以產業數位化為背景,考察網絡文學和影視之間的深度融合,搭建網絡影視劇的評價體系。
  • 單向空間入駐酒店,十米書牆的確美矣……
    昨天早上,單向街書店的一條推文《單向新家,在上海等你來》讓周到君一驚,沒有任何預告,單向悶聲就來上海了,開在愛琴海亞朵酒店裡。讀者「氟氨氨」也在推文底下留言道,「電影節才去過那邊,那時候也沒看到宣傳說單向入駐呀」 ,單向的回覆則是「我們喜歡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