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INNO Research最新的月度半導體產業報告顯示,華為海思首次超過高通,以43.9%的市場份額正式成為國內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手機處理器品牌,反超高通11個百分點。第二高通32.8%、第三聯發科13.1%、第四蘋果8.5%的份額。不少人認為今年華為的出色表現可以帶動低迷已久的國內晶片雄起 。
但回溯至8年前,如果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海思將佔據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的頭把交椅,相信很多人肯定都會不屑一顧。順便在暗自腹誹,這位業內人士是不是收了華為的money。畢竟在當時高通已經非常強勢,而華為的K3V2因競爭力嚴重不足,甚至導致華為的自研晶片計劃也被紛紛質疑。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華為在智慧型手機處理器方面,近年來可謂揚眉吐氣。華為克服困難堅持做晶片,終於獲得回報。尤其是海思麒麟晶片的競爭力在迅速提升,並且已躋身於全球安卓陣營頂級晶片的行列。去年餘承東還表示,海思晶片一直就不是備胎,而是做主胎使用。華為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晶片,最終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今年一季度,更是海思晶片發展歷程中的轉折點——擊敗高通並成為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的NO.1!這份成績既肯定了華為海思晶片的強勢表現,也為A股晶片板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過往,A股晶片板塊的表現較為低迷,畢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能和國際頂尖廠商競爭的產品。而隨著海思晶片的愈發強勢、對國內晶片企業的大力採購等,頹勢有望得到扭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華為海思概念的15隻互聯互通股中,共9股年內受到北上資金加倉,其中移遠通信被加倉6.63個百分點排名第一。此外,長電科技漲停,移為通信股價大漲超過6%,華天科技、興森科技漲幅超過5%,潤和軟體、泰晶科技、宏達電子、華星創業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可見,海思晶片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有著重要意義,影響較為深遠。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的是,海思晶片的登頂也有著特殊原因。一方面,華為的策略在發生變化——加大海思晶片的採用力度。據CINNO Research月度智能機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華為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的手機中,採用海思處理器的比例節節攀升,到2020年第一季度已超過90%。近年來海思更是陸續更新和推出麒麟8、7、6系列晶片,加強向華為、榮耀中低端機型的滲透力度,成效顯著。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並非是「常態」。受疫情影響,中國大陸市場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同比大跌 44.5%,幾乎各大品牌的出貨量同比都有一定的下降。但華為海思晶片的出貨量卻逆勢上揚,保持著強勢表現。一降一升之下,海思晶片登頂也就在預料之中了。
但隨著疫情得到基本緩解,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逐漸恢復元氣,海思晶片還能否保持領先地位還不得而知。因此,我們也不可過分樂觀,更不能斷言中國晶片就已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在國際局勢依舊撲朔迷離、高通等國際晶片廠商實力仍然雄厚等複雜因素下,以海思為代表的中國晶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繼續修煉好內功,將那些不能掌控的因素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中國晶片才真正能有個好未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