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一季度逆襲登頂擊敗高通,能讓中國晶片雄起嗎?

2020-12-06 康斯坦丁

根據CINNO Research最新的月度半導體產業報告顯示,華為海思首次超過高通,以43.9%的市場份額正式成為國內市場出貨量最大的手機處理器品牌,反超高通11個百分點。第二高通32.8%、第三聯發科13.1%、第四蘋果8.5%的份額。不少人認為今年華為的出色表現可以帶動低迷已久的國內晶片雄起 。

但回溯至8年前,如果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海思將佔據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的頭把交椅,相信很多人肯定都會不屑一顧。順便在暗自腹誹,這位業內人士是不是收了華為的money。畢竟在當時高通已經非常強勢,而華為的K3V2因競爭力嚴重不足,甚至導致華為的自研晶片計劃也被紛紛質疑。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華為在智慧型手機處理器方面,近年來可謂揚眉吐氣。華為克服困難堅持做晶片,終於獲得回報。尤其是海思麒麟晶片的競爭力在迅速提升,並且已躋身於全球安卓陣營頂級晶片的行列。去年餘承東還表示,海思晶片一直就不是備胎,而是做主胎使用。華為堅持使用與培養自己的晶片,最終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今年一季度,更是海思晶片發展歷程中的轉折點——擊敗高通並成為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的NO.1!這份成績既肯定了華為海思晶片的強勢表現,也為A股晶片板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過往,A股晶片板塊的表現較為低迷,畢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能和國際頂尖廠商競爭的產品。而隨著海思晶片的愈發強勢、對國內晶片企業的大力採購等,頹勢有望得到扭轉。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華為海思概念的15隻互聯互通股中,共9股年內受到北上資金加倉,其中移遠通信被加倉6.63個百分點排名第一。此外,長電科技漲停,移為通信股價大漲超過6%,華天科技、興森科技漲幅超過5%,潤和軟體、泰晶科技、宏達電子、華星創業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可見,海思晶片登頂中國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有著重要意義,影響較為深遠。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的是,海思晶片的登頂也有著特殊原因。一方面,華為的策略在發生變化——加大海思晶片的採用力度。據CINNO Research月度智能機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華為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的手機中,採用海思處理器的比例節節攀升,到2020年第一季度已超過90%。近年來海思更是陸續更新和推出麒麟8、7、6系列晶片,加強向華為、榮耀中低端機型的滲透力度,成效顯著。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並非是「常態」。受疫情影響,中國大陸市場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同比大跌 44.5%,幾乎各大品牌的出貨量同比都有一定的下降。但華為海思晶片的出貨量卻逆勢上揚,保持著強勢表現。一降一升之下,海思晶片登頂也就在預料之中了。

但隨著疫情得到基本緩解,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逐漸恢復元氣,海思晶片還能否保持領先地位還不得而知。因此,我們也不可過分樂觀,更不能斷言中國晶片就已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在國際局勢依舊撲朔迷離、高通等國際晶片廠商實力仍然雄厚等複雜因素下,以海思為代表的中國晶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繼續修煉好內功,將那些不能掌控的因素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中國晶片才真正能有個好未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華為海思前路迷茫,晶片行業再次洗牌,華為晶片跌出前十
    今年是多麼特殊關鍵的一年,全球疫情與5G浪潮的關鍵時期一同到來,讓全球市場出現了激烈動蕩的變化,中國處理疫情的手段速度成為全世界的典範,但是在世界晶片市場卻是處處受到限制,國產晶片巨頭華為海思被美國限令幾乎掐斷了脖子。
  • 全球第五的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
    然而,華為早在2004年就已經未雨綢繆設立海思半導體公司,進行自主晶片的研發。目前,華為自主研發的5G基站核心晶片天罡、5G基帶晶片巴龍5000的技術水平甚至超過了高通,其終端麒麟1020基帶晶片核心技術也實現了自主可控,在高端晶片領域有了一席之地。既然高端的都已經研發出來了,中低端的更是不在話下了。
  • 晶片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越,華為卻領先,荷蘭工程師道明了緣由
    此時,我們中國的眾多企業才幡然醒悟,什麼「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都是騙人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真的。怪不得任正非常說,一定程度上我們得感謝川普。高通本來跟華為合作良好,卻因為其晶片禁令不得不斷供,直接導致一年少收入8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高通空出的市場也將會被其他廠商搶佔,因為市場不會等人,所以苦果很快就顯現了。
  • 華為海思晶片或成絕唱,中國將舉全國之力,助華為脫險!
    今天,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 40,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在美國第二輪的晶片制裁之下,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無法再交由臺積電代工,也無法向高通博通這類美國公司採購高端晶片,而大陸的中芯國際晶片製程技術還有很遠的距離。
  • 已損失1700億美元,美企陷入晶片積壓窘境,華為海思傳來好消息
    自8月17日,美商務部徹底堵住華為的「買芯之路」後,海思就成了很多人的關注對象。沒有晶片,華為的3C電子消費業務就會萎縮,眼下又沒有可以代工的廠商,短期內無法變現的海思處境極為尷尬。雖然不至於解散,但減緩研發速度,對外出售或是以創投的形式進行拆解,都是效益更高的選擇。
  • 這家中國企業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soc晶片市場統計報告,中國臺灣的soc晶片企業聯發科以31%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美國高通成為全球最大手機Soc晶片供應商,而高通位居其後,以29%的市場份額排列第二,中國大陸的華為海思以12%位居第三。
  • 華為海思難題再現,誰能成為「救火隊長」?
    然而宣布對晶片製造技術進行封鎖,無不是體現美國想要從根本上打擊華為業務的態度,毫無疑問,美國此次行動的重點對象就是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華為沒有像大多數手機廠商那樣,在銷售主力產品上採用高通移動晶片,而是做到了和蘋果三星類似的廣泛應用自家移動晶片,也就是海思半導體近年來不斷更新的麒麟系列產品。
  • 高通心在滴血!華為再次出手,又一款5G晶片!
    因為在一些尖端技術上我們仍然沒有掌握,比如說晶片,目前除了蘋果外,幾乎全球的手機都離不開高通的晶片。當然了,我們國內企業這些年也不斷的努力創新,其中華為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華為很早就開始自研晶片,儘管使用的是ARM架構,但在國內手機品牌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華為自研晶片有什麼意義呢?
  • 中國晶片市場大變局:聯發科打敗高通重回第一,華為功不可沒
    今年,隨著5G晶片大戰的升溫,晶片處理器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在華為和聯發科的強強聯手下,中國手機晶片市場再次洗牌。根據Digitimes Research的最新統計,聯發科以38.3%超過高通的37.8%,位居第一,華為海思以21.8%排名第三。事實上,這並不是聯發科第一次超越高通。事實上,早在2016年第二季度,聯發科就在中國手機晶片市場超越了高通。但由於技術落後,聯發科出貨量持續下滑,不得不放棄高端晶片市場。
  • 華為手機採用高通晶片:為了活下去而變得平庸
    如果不是禁令的瘋狂打壓抵制,一路野蠻增長的華為,完全有可能在全球手機市場稱霸,成為最大的贏家。但天不遂人願,一紙禁令卻導致風頭正勁的華為徹底陷入絕境。9月23日,在華為舉行的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允許,華為願意使用高通晶片製造手機。「華為手機改用高通晶片」,這一番言論迅速引起軒然大波,各界媒體和路人眾說紛紜,大體上分為兩類說法。
  • 絕版晶片麒麟9000無法為華為海思帶來光環,只能黯然閉幕
    麒麟9000被譽為絕版晶片,在華為找不到新的代工廠商解決晶片的生產問題之前將沒有新的麒麟晶片出現,由此這款晶片獲得了高度關注。華為海思除了晶片生產方面面臨的問題之外,其實它在獲取ARM的授權也面臨阻礙,這是導致它去年的麒麟990 5G晶片不得不延續了麒麟980的架構而沒有採用更新的A77核心的原因,如此麒麟9000晶片很可能也無法獲得ARM的最新核心X1和A78的授權。
  • 爭相為高通晶片歡呼,華為卻被建築商爆出進展
    因為美國的晶片禁令,臺積電不能再為華為代工晶片,麒麟晶片也因此不得已成了「絕唱」,現在是用一片少一片了。原本海思上半年在國內晶片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高通,但如今只能默默地努力尋求出路了。各大廠商爭相為高通晶片歡呼高通最新發布的這款晶片,本來按慣例應該命名為驍龍875,但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將「驍龍875」改為「驍龍888」。高通官方表示,888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數字。
  • 高通驍龍和聯發科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國產海思麒麟系列手機CPU有...
    總部設於中國臺灣地區,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專注於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其提供的晶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包含無線通訊、高清數位電視、光儲存、DVD及藍光等相關產品。麒麟處理器屬於中國華為,這是第一臺國產處理器,麒麟的整體性能超過了聯發科,接近高通。
  • 華為要用高通的晶片?
    華為不是一直都有自己的海思麒麟晶片嗎?怎麼會使用高通的晶片呢?莫非是自家的處理器產品質量不過關?好了好了,小熊知道大家都有很多的疑問,不過大家要知道呀!現在的智能產品競爭這麼激烈,想要在市場上存活下來,就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創新以及嘗試,在今年華為發布華為P30的同時,還發布了一款二合一的筆記本,這就是華為MateBook E,著看筆記本就是採用的驍龍的處理器。
  • 華為海思「上車」:麒麟 710A 與驍龍 820A 剛正面
    近來,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研發的麒麟晶片要搭載到比亞迪車型上的消息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這次的主角是華為海思於今年 4 月正式推出的麒麟 710A,這款晶片最初作為華為中端機型榮耀 Play 4T 的核心處理器面世。
  • 高通恢復供貨了,但華為卻被「擺了一道」,120億白花了?
    高通恢復供貨了,但華為卻被「擺了一道」,120億白花了? 我們都知道,由於晶片供給不足,華為最新發布的旗艦機華為mate40系列出現了大面積缺貨的局面。
  • 超越高通 聯發科成為Q3全球最大晶片供應商
    12月25日消息,2020年第三季度中,半導體公司聯發科超過高通,首次成為最大智慧型手機晶片組供應商。在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市場報告中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銷售反彈,聯發科也憑藉著31%的市場份額,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晶片組提供商。
  • 高通發布會上一張圖,扯下了國產手機的「遮羞布」,華為卻很亮眼
    在手機盛行的這個時代了,也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國產品牌,諸如華為、小米、OPPO、vivo等各大手機品牌。但是最近在高通晶片的發布會上,許多國產手機品牌卻讓我們顯得無地自容。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最為關鍵的技術當屬晶片了。如果沒有晶片,智慧型手機將完全退化為曾經只能打電話發簡訊的模樣,相信這對於很多人都是無法接受的。但是對於很多手機廠商來說,最為關鍵的晶片技術卻並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安兔兔用戶處理器品牌分布:高通佔比66.3%,海思佔比27.1%!
    再者,在5G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背景下,有些處理器是不支持5G網絡的,比如高通驍龍旗下的6系列處理器和7系列處理器,有些處理器是支持5G網絡的,比如華為海思麒麟990 5G處理器、聯發科天璣1000處理器等。那麼,問題來了,就國內安卓手機市場,哪個品牌的處理器佔比最高呢?對此,安兔兔公布的數據就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中國移動採購200萬片華為海思Balong 711套片
    近日,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公告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向華為旗下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上海海思」)採購海思Balong 711套片,框架數量200萬片。Source: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資料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出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