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的不凡之作,厚重深摯,只是淡淡寫來,卻打動了很多讀者

2020-12-10 品詩賞詞

唐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唐代才子也是層出不窮,除了光芒萬丈的李杜,還有很多被其光輝掩蓋下的優秀作者。每當聆聽他們的感人事跡,吟誦其不朽詩篇,心中總會莫名地湧起一陣陣感動。

比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抒寫了一種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再如羅隱的名句,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抒寫了不平之鳴,更表達了無數落魄書生的內心悲愁。另一位晚唐才子也有類似的經歷和情感,下面介紹韋莊的不凡之作,厚重深摯,只是淡淡寫來,卻打動了很多讀者。

含山店夢覺作

唐代:韋莊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閒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韋莊,字端己,晚唐著名的文學家,也曾是五代時前蜀宰相。韋莊早年屢試不第,直到58歲時才進士及第。他一生飽歷艱辛,青少年時代曾數米而炊,加之早嘗寇亂,其漂泊之苦、懷鄉之痛,都在其詩作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詩人渴望建功立業,但又因為仕途始終受困,於是又經常懷念故園。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他經常坐立不安、輾轉難眠,這首詩是作者流寓外地客棧,夢醒後所作,表達了內心的羈旅鄉思。

古代士大夫寒窗苦讀,總希望一朝金榜題名,可以光宗耀祖、衣錦還鄉,即使不能留名青史,也不枉年少時的不懈努力。所以晚唐的羅隱即使十試不中,也依然不斷地來回奔走於長安與故鄉的小路上。

韋莊也是如此,「曾為流離慣別家」,首句就令人心悲,長期在外流浪,早已習慣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即使偶爾回家也是短暫停留。在外打拼實屬不易,家中帶來的盤纏很快就用完了,只好另外想辦法謀生。有時實在囊中羞澀,只好忍飢挨餓,或者厚著臉皮賒帳、借債。

詩人經常在心中思考一個問題,落魄如此,到底是應該繼續漂泊,還是應該早點回家?如果一直這樣漫無目的地飄蕩,何時是盡頭?但如果毅然決然地結束這樣的流離生活,是否今後會後悔不已?

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都關係到個人的命運,其實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卻讓詩人進退兩難。「等閒揮袂客天涯」,這一句看似豁達,似乎代表了唐人的不凡氣度,其實只是惆悵內心的委婉表達。就像徐志摩所說,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其實他恨不得趕緊與美人一起攜手奔赴前程。

詩人時而回想少年讀書時的場景,時而又追憶科舉失敗的傷心經歷,如此思前想後,直到夜半三更也無法入眠。「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孤燈之下,一覺醒來,仿佛剛才睡夢中回到了江南;韋莊心情惆悵,起身出屋,卻看見一輪明月,已經斜掛山頂。

作者用孤燈、山月,表達了一種極度孤寂的心情,雖然相比後主李煜的「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韋莊要顯得溫和一些;但與孟浩然的「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比較,卻顯得非常悲怨。

全詩厚重深摯,詩人既沒有過度地抱怨,也不見激情昂揚地宣誓,而是顯得極其淡定,並以常情打動讀者。詩人漂泊途中獨宿客棧,孤燈清影、斜月朗照,縱然滿腹心事,身邊卻無人可訴。這樣的經歷其實很多人都具有,所以作者看似淡淡地抒寫惆悵之情,卻立刻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宋代還有一位才子也有一首表現「燈前」的佳作,這裡也順便介紹一下。這是唐朝宰相郭震的《宿漁家》: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但這首詩中的意境完全不同,郭詩描寫了漁人待客的熱情,主客之間無拘無束、愉快交談的生活情象。可見,即使都是留宿,一樣的燈前,詩人的心情卻完全不同!

相關焦點

  • 韋莊的兩首詞,描寫工細,出語卻很自然,驚豔了整個晚唐
    韋莊的作品情致深婉,詞風清麗,有時只是娓娓道來,卻感人至深。韋莊自小孤貧,卻勤奮苦讀,而且敏銳過人,為人處世更是不拘小節。可是詞人以滿腔熱忱地待人,自己卻經常被對方傷害。這首詞就是作者追憶與愛人的相別、以及別後相思,質樸率真,也傳誦久遠。去年的四月十七日,正是與你離別之時。
  • 知人論世,了解韋莊的生平足跡後,也就讀懂了他的五首《菩薩蠻》
    三年後,公元900年十一月,韋莊又老了3歲,64歲的白髮老人了!這一年,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囚禁昭宗,假擬聖旨,立太子李裕為帝。聽到這個消息後,韋莊深感絕望至極!他從未如此絕望過,之前唐昭宗之時,韋莊把昭宗當作知己,對唐王朝還有希望,可是如今,昭宗自身難保,韋莊那最後的希望也由此幻滅了!希望已無,對故都長安、故國唐朝剩下的只是懷念了!
  • 愛姬被蜀王奪走,韋莊忍氣吞聲寫下一首詞,叫人不忍卒讀
    晚唐詩人韋莊便是這其中的一個。韋莊是京兆郡人士,祖上有文昌右相韋待價和蘇州刺史韋應物,可謂是書香門第、名門之後。可是,韋莊在晚唐屢試不第,最高官職也只出任了個校書郎,並無多大成就。但當其進入蜀中後,為王建所用,才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 韋莊一直遭誤解的《菩薩蠻》,少年不知鄉愁,讀懂已是異鄉人
    韋莊的《菩薩蠻(其二)》,全詞為: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最後兩句「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究竟該作何解?是思鄉還是思人呢?
  • 韋莊的詩詞有怎樣的風格?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這首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寄居於蜀地之時,是為了回憶自己曾在江南避亂的生活。彼時,黃巢起義之後,大唐分崩離析,各地藩鎮混戰,此時的詩人韋莊不得不在江南避亂十餘年,難以回到故土中原。知道創作背景之後,我們來解讀一下此詞。
  • 韋莊這首詩寫的是3歲女兒,句句說到心窩裡,養過孩子的都明白!
    在我們之前的很多文章中,唐詩佔到了絕大一部分的佔比,這倒不是因為小編偏愛唐詩,實在是因為其中名篇太多,而不乏有小編所鍾愛的佳作。作為一名89年的新手父親,自然會關注一些適合孩子讀的詩詞,而剛好在翻閱唐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專門為孩子寫的詩,來自於晚唐著名詩人——韋莊。提到韋莊自然都很熟悉,他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韋莊:夢裡的江南終究成了回不去的故土
    韋莊想要「一日看盡長安花」最終只等來「滿城盡帶黃金甲」,生不逢時,對一個才子來說是個不幸運的開始,註定了輸在了起跑線。落魄的貴族少年,科舉門前的白髮翁韋莊,字端己,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韋莊自幼才華出眾,帶著光耀門楣的希望參加科舉考試,但屢試不中,屢敗屢戰的他沒有放棄科舉的期望,黃巢的叛軍卻給了致命一擊,已經年近四十的他一夕之間,夢想破滅,幾乎無家可歸,只能倉皇逃串。在顛沛流離中,他寫下了悲傷名作《秦婦吟》,借一位逃難的婦女之口描述了這世間亂象,擊中無數人的內心深處,韋莊因此得名「秦婦吟秀才」。
  • 唐詞鑑賞-清平樂·何處遊女(韋莊)
    朱熹註:「江漢之俗,其女好遊,漢魏以後猶然,如大堤之曲可見也。」 「蜀國」句——四川一帶多雲雨。雲雨:這裡是雙關語,表面指自然界雲雨,實指男女歡合遊冶之事。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雲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雲者也。』王曰:『何謂朝雲?』
  • 韋莊的章臺夜思,身在外地思念家鄉的詩,寫寄居他鄉的孤獨、悲涼
    章臺夜思【作者】韋莊 【朝代】唐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教育行家說#作者韋莊工詩,所作《秦婦吟》非常有名。有《浣花集》。《章臺夜思》是一首思鄉詩。詩人身在異鄉,十分思念故鄉親友,望著漫漫長夜,心中倍感悽涼;聽到琴瑟之聲心中頓生幽怨;對著孤燈殘月心中真乃不知是何滋味。詩人用芳草雲暮暗喻時光流逝,一去不返。朋友難以相見,書信不能送到,眼前秋雁南飛,令人愁腸百結,思緒萬千,難以平靜。
  • 辰東的巔峰之作是哪一本?就是這本不到800章小說,讀者都想錯了
    辰東的巔峰之作是哪一本?就是這本不到800章小說,讀者都想錯了很多網絡作家原本都不是大神,網絡大神作家往往都是憑藉一本巔峰作品一舉封神,從而成為網絡大神的。那麼作者辰東的巔峰之作是哪一本呢?作者辰東的第一本作品《不死不滅》寫完之後,辰東並沒有出名,而是繼續寫到了自己的第二本作品《神墓》,而《神墓》才是作者辰東的真正的巔峰成名之作的。但是現在還是很多人認為《遮天》才是辰東的巔峰之作,其實不然。《神墓》才是辰東的巔峰之作。
  • 韋莊《三堂早春》詩詞賞析:溪送綠波穿郡宅,日移紅影度村橋
    韋莊《三堂早春》詩詞賞析:溪送綠波穿郡宅,日移紅影度村橋文:枯木《三堂早春》【唐】韋莊獨倚危樓四望遙,杏花春陌馬聲驕。池邊冰刃暖初落,山上雪稜寒未銷。溪送綠波穿郡宅,日移紅影度村橋。韋莊(約836年-約910年),字端己,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早年屢試不第,仕途困頓,直到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歷任任校書郎、判官、左補闕等官職。天復元年(901年),入蜀為王建掌書記,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自此終身仕蜀,卒諡「文靖」。
  • 偏殿晉升正宮,韋莊《小重山》小詞自然卻不寡淡,蘊味雋永動人!
    韋莊是一位很深刻內斂有味道的詞人。當時年少,初讀韋莊,讀不出深意,也讀不出他詞中的蘊味,當隨著人生閱歷的加深之後,再度拾起韋莊詩詞,似乎又感悟出他更多的難言之隱。說起詞人,不僅只有溫庭筠、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晏殊…… 韋莊更是比他們更早期的詞人。今天讀一讀韋莊的《小重山》。
  • 韋莊這首詞,臉皮薄的女生不敢輕易對男神用
    我們來看看他寫了什麼:《思帝鄉》(晚唐.韋莊)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作為「花間派」的代表人物,韋莊寫出這樣的大膽情詞,其實並不算過,畢竟他還曾寫過「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這樣的名句,只能說古人豪放起來不輸今人。古代的眾多詩詞評論家對他的這種風格,也早就習慣了,畢竟雖然寫得大膽,但人家確實是有水平的。
  • 韋莊的這首詩,寫雪夜泛舟遊南溪,最後七字餘韻悠悠
    冰冷的江面、湖面上,沒有春夏之時水鳥快樂嬉戲 的場景,但冬日裡迎雪泛舟遊湖,也別有一番趣味。今天給大家分享韋莊的一首詩,寫雪夜裡泛舟遊晚,《雪夜泛舟遊南溪》。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砂。因尋野渡逢漁舍,更泊前灣上酒家。
  • 電影《朝聖之路》:一部探討生命意義的厚重之作
    湯姆對於丹尼爾之前的所作所為一直是持有著一個不理解的態度,對於湯姆而言,他只是想將自己兒子的屍體帶回來。湯姆抑制住了內心的悲傷,將丹尼爾的屍體在當地進行了火化。湯姆決定最後帶著丹尼爾的骨灰去走朝聖之路。湯姆的朝聖,更像是一種兩人的行程。湯姆孤身一人,帶著自己的靈魂和丹尼爾的靈魂走向了自我淨化的道路。
  • 韋莊很「潑辣」的一首詞,少女看見帥哥走不動路,最後8字太深情
    我想很多人會簡單地把它當成我們現在的春遊一樣吧,趁著春天萬物生發,生機勃勃的時候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這裡可以將所謂春遊分為兩類,一類多是親朋好友結伴出行,這樣的出遊意義就和我們現代的春遊差不多,不負春光韶華嘛。另一類,就更加的不負春光韶華了,這一點,還要從古代的婚姻制度說起。
  • 10部讀者最愛的歷史懸疑小說,新解傳奇歷史,窺探千古迷局
    5年前,由於國內普通冒險小說的疲軟,很多作者開始了歷史+懸疑元素的組合嘗試,湧現了不少高質量的歷史懸疑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冶文彪 著由冶文彪所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小說厚重感絕佳,人物多而不亂,每個人物都獨具個性,非常見作者的功力。
  • 五本架空歷史小說中的封神之作,讀者:出道即巔峰,四刷走起
    網絡文學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好的架空歷史小說也層出不窮,並且越來越呈現井噴的趨勢,這裡小編挑選五本架空歷史小說中的封神之作,讀者:出道即巔峰,四刷走起推薦給大家,希望您能喜歡。第一本:《贅婿》小編評價:作為架空小說中難得的經典之作,《贅婿》可以算的上是精雕細琢的代表了,小說以家國天下為主線,以寧立恆的成長經歷為輔線,為讀者展示了武朝末年風雲變幻鐵血爭鋒的時代畫卷,《贅婿》前期主要以小城生活與商道爭鋒為主,中期則擴大到國家以剿滅農民起義及對抗金朝為主,後期以爭鋒天下為主,整體故事安排錯落有致,劇情合理而又跌宕起伏,給讀者以超乎尋常的閱讀感覺,只是
  • 這本小說寫4年,起點讀者粉絲過1000萬的巔峰之作,居然要爛尾?
    這本小說寫4年,起點讀者粉絲過1000萬的巔峰之作,居然要爛尾?一本出名,名氣大的網絡小說如果爛尾的話,那將會是一件非常遺憾和可惜的事情。但是現實就是如此很多的網絡小說前期中期都是寫得很精彩,但是到了後期大結局的時候就是爛尾掉了,這讓很多讀者都是感到非常惋惜和遺憾的。而作者辰東的《聖墟》也是如此。《聖墟》一書可以說是辰東名氣上的巔峰之作,為什麼說是名義上的巔峰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