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t8 輕體代餐 14 天賣出 19 萬盒,代餐棒的拐點可能提前到了

2020-12-22 36氪

如果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那這次長達兩個月的「宅生活」,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居家生活刺激了不少消費品類的增長,除了口罩、藥品這樣的「硬通貨」,速食、小家電、O2O到家業務也迎來了一波高速增長。

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的是,健康食品品類也在這段時間突飛猛進。對於消費者而言,疫情是一次全民級的健康意識教育,人們開始更關注健康、以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注意到,小米有品眾籌頻道也在3月首次上線了代餐產品,選擇了新銳品牌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作為合作夥伴。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為小米有品設計了定製版,產品於3月12日上線,一上線即成為平臺爆品,從數據上來看,24小時銷售額超過400萬元,眾籌第七天銷售額超800萬元,截止發稿,14天眾籌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有超過5.1萬人支持,賣出18.9萬盒,眾籌目標完成率超過10341%。

和天貓、淘寶不同,小米有品眾籌本身是一個發布和測試新奇、潮酷類產品的平臺,我們也曾報導過不少從小米眾籌起步的科技品牌。偏「酷產品」的屬性也讓小米有品具有不一樣的性格屬性。

小米有品電商飲食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孔祥宣表示,小米有品評審團隊經過多輪評測後,選擇ffit8的代餐蛋白棒是基於產品的科技感、口感、設計感和效果。

這是小米有品眾籌有史以來首次發布代餐產品,而超過10341%的眾籌完成率也在小米有品創造了食品類的眾籌記錄。疫情期間也能有驚人的數據,背後我們認為增長來自兩個核心邏輯:

雖然是代餐產品,但ffit8的零食化設計,讓其順利出圈。代餐棒的零食化的趨勢比預期來的更快。代餐棒:從小眾走向大眾

目前國內代餐市場的規模在百億級,預計2022年將達到1200億元,其中營養補充飲料是增長最快的品類,複合增長率為12%,2011-2016 年期間中國這一品類銷售額增長了近 100 倍。

而線上電商的數據顯示出更強的消費需求,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食品發布的《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代餐食品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佔比接近五成,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於50%的增長率。

因為「三高」的特徵(高增速、高利潤、高粘性),無論是食品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將代餐納入產品的矩陣中來。

代餐從小眾走向大眾,必然要經歷三個階段:

作為運動營養補劑的1.0階段,因為蛋白質補充和能量補充的功效,作為運動人士健身、增肌、能量攝入的產品;作為體重管理產品的2.0階段,因為低卡、便攜,這一階段的產品被大量有體重管理需求的用戶所追捧,作為正餐代餐;3.0階段的蛋白棒則真正意義上成為大眾食品,既可以用於輕體代餐,也可以用於健身前後的能量補充,更重要的是對於不減脂、不健身的消費者而言,蛋白棒也可以作為營養均衡的便攜早餐、無糖低卡的零食、以及出差、加班等場景的食物。這個不斷擴充場景的過程,也是產品不斷在新用戶中驗證消費需求的過程。

代餐1.0 運動營養補劑

蛋白棒一開始是服務於健身人群。對於有減脂增肌需求,尤其是增肌的健身愛好者,每天需要補充相當劑量的蛋白質以促進肌肉纖維的合成。而蛋白棒作為運動營養補劑的一種,是最高效便攜的蛋白質補充方式。

相比需要特定條件下衝泡的蛋白粉,蛋白棒一根40克左右,放在包裡不佔空間,也沒什麼重量,不需要加水,餓了累了吃一根,就能很好地補充能量。但作為運動營養補劑的蛋白棒也存在問題,比如普遍不太好吃、粘牙等等。

代餐2.0 體重管理

當代餐產品進入體重管理市場,意味著消費人群從健身人群擴展到有減脂需求的人群。體重管理市場有這樣幾個特徵:女性用戶數量龐大、高增速、經過驗證、需求長期存在、付費意願強且具備一定粘性。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BMI>30)超過 6000 萬,超重人口(BMI>25)數量有 2 億,實際上,而在大眾的認知標準中,即便處於「未超重」區間,很多消費者也有強烈的減脂需求。

這個階段西方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公司,以康寶萊為代表,如今市值在40億美元左右,早在2005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類似的公司還有Medifast、Slimfast等。目前許多國內創業公司也是在這一區間落位,用代餐產品+服務的方式,服務有身材管理需求的用戶。

這一階段的產品問題在於,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獲客成本高、用戶的生命周期有一定時間局限性。

代餐3.0 功能性零食

真正能讓代餐食品走向大眾的是功能性零食。

事實上,在歐美發達國家,如果來不及吃飯,又不想湊合,代餐產品是首選。數據顯示,歐美國家 80% 的能量棒消費並非來自健身人群,而是大眾消費者。在超市、報刊亭、甚至是咖啡館,貨架或者收銀臺上隨處可見代餐產品的身影。在國內,兼具便攜性和健康的產品在快消品渠道中並未佔據主流。

但代餐食品零食化的趨勢比預期來的更快。2019年初,能量棒品牌BE-KIND進入中國,開始在電商渠道售賣,而同年6月,負責BE-KIND海外業務的瑪氏集團宣布投資4500萬美元擴張期浙江嘉興的生產線,其中2000萬美元用於生產「BE-KIND」能量棒,幾個月後,歐陽娜娜就成為BE-KIND能量棒的代言人,從產品相關的文案和場景可以看到,BE-KIND也是在走代餐零食化的道路,希望贏得都市的年輕消費者。

而小米有品眾籌這次聯合ffit8上架蛋白棒的眾籌結果,超10341%的完成率,也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這一趨勢,即當代餐產品脫離「減脂需求」後,日常的生活場景依然存在使用需求。

零食領域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但代餐零食化仍有一些隱形的好處:一方面,具備代餐的功能性可以在價格上取得優勢,消費者願意為營養和健康付費,同時心理上比較正餐,價格敏感度更低;另一方面,快節奏的生活,讓代餐零食的使用場景更普遍。在代餐的各種產品形態中(棒支、瓶裝粉末、奶昔),無論是早餐、正餐、還是加班、運動前後、商務出差,棒支便攜的屬性為其贏得更廣闊的消費場景。

ffit8蛋白棒的破圈邏輯:用零食化產品思路做代餐

看好代餐食品零食化的趨勢,我們認為,這次ffit8的輕體代餐蛋白棒之所以能順利破圈,在產品、設計和營銷等方面也大量借鑑了零食產品的特點。下面我們一一拆解。

1.技術創新帶來的效果升級。

不可否認的是,技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個改變也體現在我們吃的食物上。對於代餐產品而言,從2.0向3.0階段過渡,仍然要爭取大量體重管理的消費者,因此減脂輕體的效果是首位的。

ffit8對蛋白棒的革命從原料研發開始,聯合美國最大的蛋白質研發和生產商MSG公司,以及美國乳品協會新加坡實驗室,為中國用戶的輕體需求特別定製了WPI分離乳清蛋白。通常來講,來自牛奶的分離乳清蛋白號稱"蛋白之王",吸收率能到達80%-90%,主要用於專業運動健身人群的蛋白質補充。而這款訂製的WPI分離乳清蛋白,採用了更為精密的錯流膜過濾技術,每100克牛奶只能提取0.7克,比普通分離乳清蛋白的分子更小,吸收率更高,幾乎能達到98%。無乳糖不易過敏,更適合亞洲人的乳糖不耐受體質。

而且天然含有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營養成分,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還能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ffit8蛋白棒獨特的小分子緩釋技術,使得減脂期間蛋白質吸收更均衡持久,讓營養補充更充足,能達到及時補充肌肉消耗,燃卡不減肌的輕體效果。

2.對於所有食品來說,好吃是一切消費的前提。

蛋白棒一開始作為運動營養補劑,主要面向健身人群,產品的重點也在蛋白質和能量的補充,因此,蛋白棒產品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夠好吃、粘牙、糖分高。味道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復購。

技術創新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口感的大幅提升。因為分子更小,ffit8蛋白棒的口感和一般蛋白棒不同,有一種很特別的「牛軋糖」的細膩口感和持久的奶香,更小的分子在口腔內更易融化,而且不會粘牙,沒有吃傳統蛋白棒常見的「沙礫感」。

3.除了技術帶來的口感變化,ffit8在食材組合方面,也將蛋白棒做了零食化的處理。

實際上,團隊在設計蛋白棒的時候,就是用零食產品的要求去研發設計的。

具體來說,除了剛剛我們說的牛軋糖的口感,產品中還加入了天然食材和功能性食材。前者是指肉眼可見的食材,比如芒果粒、橙子粒、堅果碎、天然的可可脂球,吃的時候會有直觀的「天然、健康」感;後者是指一些風味的設計,蛋白棒中加入了藜麥球、燕麥脆片、奇亞籽等,這些食材的加入會在「牛軋糖」口感上疊加「脆」、「香」的體驗,味道的層次、咀嚼的軟硬度搭配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而凍幹技術的果蔬幹、藜麥、燕麥脆片、奇亞籽等食材,都是近幾年頗受追捧的食材元素。一些新銳的食品品牌,比如王飽飽麥片、每日黑巧、歐扎克麥片、每日堅果等「健康零食」都會用到藜麥、果乾、酸奶幹、堅果碎、奇亞籽等食材。

4.代餐也需要專業背書

ffit8的創始人張光明,曾是航班管家的聯合創始人。2016年做了一場心臟手術,換了一隻牛的心臟瓣膜,點燃了他對營養和健康科技的熱情,術後他突然迷之自信,使命感爆棚,瘋狂學習,立志要成為"最牛科技老中醫",解決年輕人的飲食健康問題。很快,他成為網際網路公益健康組織"幸福減肥教"的校長,在網際網路上帶領了超過5萬人成功瘦身,並總結出了一套LCHF健康飲食法,成為IFBB(國際健美職業聯盟)職業運動營養師,並在2019年被聘為中國奧委會奧運備戰營養和體重管理顧問。後來這套LCHF健康飲食法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成健康書籍《去你的脂肪》,

從結果來看,ffit8用簡單、方便、好吃、低卡、輕體這五個特點,把蛋白棒這個品類從面向專業運動人群的營養食品,成功延展到了普通年輕人的日常代餐、營養補充和健康零食的場景中。

此前大量代餐品牌瞄準的用戶大都以女性為主,在淘寶、天貓、小紅書、以及社群等渠道銷售,產品的「減脂代餐」屬性非常突出,因此吸引到的是減脂需求的用戶。而小米有品的性別屬性更偏向於喜歡酷潮、科技感的男性用戶,此次眾籌的成績單很大程度上驗證了新人群、新場景的消費需求。

ffit8的創始人張光明表示,相比減脂用戶,小米的用戶更能代表都市年輕人,而這次眾籌的成績單,恰恰證明年輕人能接受蛋白棒作為功能性零食。而且從客單價來看,接近300元的客單價意味著,有不少用戶直接選擇了12盒甚至是40盒的套餐。(小米定製款產品共推出了周套餐1盒裝、月套餐3盒裝、季套餐12盒裝、年套餐40盒裝四個規格,價格從69-1999元不等)

如果蛋白棒產品有生命周期,可以說,ffit8在產品設計的時候,零食化的處理將蛋白棒從2.0的減脂代餐階段,順利推向3.0的功能性零食階段。

疫情催化劑:健康食品的拐點或更早到來

無法否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全民級的健康意識教育,人們開始更關注健康、以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見到的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會在無形中強化,對健康的投資(無論是「管住嘴」還「邁開腿」)都可能會受疫情刺激而加速。

反應在消費上,人們為健康的付費意願會更強。這點從大健康的相關產品銷量上漲也可以感知一二:疫情期間,頭部的家用的健身硬體產品幾乎全都售罄,健身類App的下載量和日活也有大幅提升。基於此,有「健康」屬性的食品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的發展窗口。

對於消費品而言,線上電商平臺高度成熟,線下的新興渠道也走向連鎖化,渠道端的成熟讓消費品牌有機會在任何領域「重做一遍」,在短期內完成市場教育。而對於近幾年快速品牌化的代餐食品,有機會進一步出圈,從健身人群和減脂用戶擴大到日常的消費場景。

除了疫情的刺激,另一個不可忽視的趨勢是正餐和零食越來越模糊的邊界,即正餐零食化、零食正餐化。食品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是在和人們的時間作戰,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間精力有限,好好煮飯已經變得非常奢侈,面對「便捷」的需求,零食不可避免地成為早午餐的替代產品,酸奶、穀物、能量棒等產品,也成為食品巨頭研發新品或是投資收購的期待增量,而代餐棒這個兼具「營養、方便、健康」屬性的產品類型,或將更早迎來市場爆發。

相關焦點

  • 刷新紀錄的ffit8,為代餐市場帶來了什麼啟示?
    一款名為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的產品,成了小米有品平臺上的又一匹黑馬。從數據上看,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上線24小時銷售額就超過400萬元,3月20日(眾籌第七天)銷售額正式超過800萬元,預計14天眾籌截止時將突破1000萬元,眾籌完成率有望超過目標金額的100倍。
  • 讓老羅也推薦的代餐ffit8為什麼這麼火?
    羅永浩的理想主義帶貨已經漸入佳境,每次都比前一次有不小的進步,而每次羅永浩為帶貨做出的犧牲都會引發大家關注,比如第一次把鬍子颳了,吃瓜群眾就品嘗到了中年人的努力和心酸,這次羅永浩則為一款代餐蛋白棒ffit8做了推薦,宣布自己開始了減肥大業,據稱已經減了十多斤了,怪不得整個人看起來清爽了很多。減肥之路千萬條,誰更靠譜?
  • 完成首輪融資的ffit8,要把潮流代餐變成後浪「新零食」
    年齡的增長、生活的忙碌、社交活動的增加,從辦公室、電影院到咖啡廳,各式各樣的零食幾乎無處不在,愛吃也成為後浪的一個重要標籤。愛吃的「後浪」催生了一個多大生意?據商務部數據顯示,從2006年的4240.36億元至2016年的22156.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7.98%。根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達到3萬億元。
  • 永璞發布國內首款閃萃咖啡,代餐品牌ffit8完成千萬元首輪融資……
    14、聯合利華宣布與Algenuity合作,探索微藻蛋白用途1、永璞推國內首款閃萃咖啡液,首發賣出40萬杯日前,咖啡品牌永璞推出一款閃萃咖啡液,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內首款應用閃萃技術製作的咖啡液產品。7月21日,此款新品在李佳琦的直播間首發亮相,當晚即售出40萬杯,目前閃萃系列新品在永璞天貓旗艦店有售,售價59元/盒/7杯。
  • 一根蛋白棒一年賣1個億,代餐新品牌ffit8為何那麼火?
    彼時,在資本力捧下,代餐市場增速很快,但大部分人對代餐,尤其是蛋白棒持懷疑的態度。他們認為,中國人還不能接受蛋白棒這種產品。並且,國內外那麼多品牌,那麼多健身房都做不出來,張光明、趙傑幾個網際網路人也搞不出來什麼名堂。ffit8創始團隊一合計,既然資本不確定,那就先幹出來再說。
  • 從Supreme到ffit8,品牌聯名究竟該怎麼玩?
    原本計劃北京店開到7月14日,而7月2日LV官方微博就宣布:全部售罄。第二輪發售的城市名單已經流出諜報。Box Logo T 恤和Monogram連帽衛衣這兩件「爆款中的爆款」被熱炒,有些單品在ebay上價格飈到了1萬美元。關於LV與Supreme聯名的話題,在時尚圈、潮流圈、在各大社交網絡持續發酵。
  • 代餐領域跑出新黑馬,成立不到一年,獲得兩輪數千萬融資
    代餐食品一直被看作是減肥的「捷徑」,尤其是對於想要「躺瘦」的年輕人來說,健康低卡的代餐成為眾多消費者減肥的首選。代餐概念的興起帶火了不少健康食品品牌,ffit8便是其中之一。2020年11月9日,ffit8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這是這家健康食品品牌繼首輪收穫數千萬元融資後,時隔三個月再獲新一輪融資。ffit8在2019年10月推出第一款單品。2020年3月該款單品在小米有品眾籌上線,14天的眾籌期內銷售額破千萬。
  • 繼人造肉、代餐奶昔後,下個會火的健康零食是TA嗎?
    此前,健康食品中已經掀起了一波人造肉和代餐奶昔風潮,如今兩者都造就了超千億的市場規模。在蛋白棒產品備受追捧的當下,下一個健康零食的扛把子會呼之欲出嗎?蛋白棒到底是什麼棒?蛋白棒屬於棒類零食的一種。過去中國人較為熟悉的幫類零食可能就是徐福記的夾心糙米卷,以及舶來品士力架了。
  • 一基一石,代餐的成長與內卷
    但是代餐傳到瘦身圈之後,掀起了一股潮流,各種主打著「低卡、減肥、扛餓」的代餐食品層出不窮,憑藉「美味+躺瘦」的營銷理念,對於許多沒時間運動,沒空吃飯又「過勞肥」的白領人群,簡直是正中下懷。根據丁香醫生數據顯示,隨著代餐消費日常化,線上代餐消費者中,新客及購買頻次增加的老客佔比超過75%,而30天內復購的人數佔比最高,代餐消費正在日常化。
  • 代餐,不帶智商:為啥你的朋友圈在 WonderLab 下面互撕?
    有一天發現她朋友圈開始賣代餐了,我心想完了,逃不掉的。也是我手賤,發了一張自拍到朋友圈,她立馬私信說都胖成這樣該減減肥了,接著順水推舟說起代餐,沒等我回答直接推薦一個 " 療程 ",1 個月的量,一共 6 大盒,每盒 10 小包。
  • 靠代餐「躺著瘦」不靠譜
    一頓代餐食品的價格比一份普通快餐要貴得多,可為了保持好身材,消費者們都認了。業內人士表示,與其過度倚重代餐,不如調整飲食加強運動更划算。但廣義上的代餐,是指任何功能性的替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並不局限於減肥,其實,健康、美容、護膚等都能成為代餐食品的賣點,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
  • 小瘦同學:讓輕食代餐從小眾走向大眾
    如果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那今年疫情長達兩個月的「宅生活」,會帶來哪些變化呢?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居家生活刺激了不少消費品類的增長,除了口罩、藥品這樣的「硬通貨」,速食、小家電、O2O到家業務也迎來了一波高速增長。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的是,健康食品品類也在這段時間突飛猛進。
  • 「一瓶雙享」顛覆傳統市場 ffit8新品重新定義蛋白粉
    在這一次推出的益生菌蛋白粉中,ffit8將益生菌與蛋白質合二為一,收穫更廣泛的產品受眾,並且在健康產品融合方面做到產品極致化。傳統蛋白粉包裝千篇一律,設計語言從體積到視覺都充斥著「肌肉感」,難以符合當下追求時尚、重度顏控的年輕人喜好。
  • 「代餐」減肥靠譜嗎
    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斷意識到肥胖給健康帶來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身體數據也越來越在意,由此掀起了一股減肥瘦身的熱潮。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許多相關產業,代餐產業就是其中之一。代餐,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由於來源於食物,又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代餐很快就受到了熱捧。
  • 多燕瘦用五年改寫國人輕體習慣,它的能量來自何處?
    如今,多燕瘦引領大健康新時代提前到來,用短短五年時間改變了國人的輕體養生習慣,讓好身材不再難得!多燕瘦以鄭多燕女士提出的3分動、7分吃形體管理理念為支撐,同時邀請到韓國兩屆總統獎得主樸世勳先生作為技術顧問,並採用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優質原材料進行現代化生產加工,賦能旗下產品新工藝、新功能、新口味、新時尚。
  • 天益食品OEM/ODM特膳食品/搖搖瓶/小胖瓶代加工
    這時代餐食品的出現,讓體重管理人士不再餓肚子,代餐棒隨手一根,代餐粉注水搖一搖即可食用,方便快捷,讓減肥變得容易堅持。代餐食品經過了2019年代餐市場集中爆發,2020年的代餐依然火爆,國內外傳統和新銳品牌紛紛入局企圖分羹,很多品牌商像擁有自己的代餐產品,這就需要尋找優質的代加工廠家。
  • 涉足輕食代餐:年輕人想「躺瘦」,元氣森林想「躺贏」?
    進入當下最火的幾個直播間,感受或許更為直觀——王飽飽水果燕麥片在薇婭直播間瞬間賣空、ffit8蛋白棒是羅永浩親測的減肥必備、卡樂比減少糖水果麥片在李佳琦直播間遭遇瘋搶……賽道已變,不僅僅被定義為「減肥必備」的代餐食品,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了眾人皆捧的「香餑餑」。
  • 綠瘦家的代餐哪個比較好?我來給你分析
    一段時間後減了有幾斤,其實照身體來說差不多了,但是我還想精益求精一下,再加上對綠瘦的代餐食品很好奇,就自己買來試了試。綠瘦的代餐食品主要有奶昔、代餐棒和餅乾。我個人而言比較喜歡奶昔,自我感覺奶昔的減肥效果更好一些。他家的奶昔有兩種,普通奶昔和搖搖奶昔。就口感而言,我更喜歡普通奶昔,尤其是芒果味的。但是搖搖奶昔的效果我覺得好像是更好。尤其它兩種奶昔還有不同的作用,這就比較有針對性。
  • 「逆人性」的代餐,2個月融資數億,是泡沫還是風口?
    不管是在薇婭、羅永浩直播間力薦的王飽飽、ffit8;還是被關曉彤、吳宣儀等明星pick的Smeal、超級零;再比如和喜茶推出聯名款的Wonderlab,以及良品鋪子推出代餐子品牌「良品飛揚」,連超市裡原本定位養生路線的五穀磨房也叫自己代餐……各種「網紅」代餐不斷地出現在直播間、短視頻、以及朋友圈的推薦廣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