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不僅僅只是部電影呢?

2020-12-14 二蛋小秦愛影視

10年後的今天再次把《讓子彈飛》看了一遍,姜文的作品值得細品,他的電影不僅僅只是部電影!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正義的土匪打到地方惡霸的故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土匪本應該幹的是打家劫舍,欺壓百姓的勾當,可張麻子上任縣長後確對百姓說 「他追求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公平,公平,還是公平」,他劫富濟貧,一心只想搬倒惡霸黃四爺,哪有這樣的一生正氣土匪。而黃四爺靠倒賣煙土販賣人口,刮分民脂民膏,成為人人畏懼的地方惡霸。

在我看來,張麻子代表的是群眾革命的理想主義者,而黃四爺代表的是剝削階級,電影故事更像是一場鮮活的革命鬥爭!

在姜文的世界觀裡,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變社會,英雄創造歷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英雄。所以張麻子拿了錢還不夠,他還要除掉黃四郎,給百姓一個公平,給鵝城一個太平。

姜文年少時嚮往英雄,成年後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電影裡,英雄能夠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兒。英雄一定被濃墨重彩所渲染。但姜文宣揚英雄主義的時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義的弱點,所以夏雨在砸過人磚頭以後,需要為大規模群架負責。六子剖腹取涼粉,要以生命為代價。

只有當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點時,你才可以說你真正愛它。愛一個女子時是,愛一個國家時也是。

《讓子彈飛》是一部演員主導的電影,可能80%的鏡頭都是演員特寫,但看起來並不乏味也不累,因為演員都表現的太好了。葛優在片中的表現是一個你期望之中但又絕對意料之外的嶄新葛優,他仿佛被重新充過電一樣,每一個細節都讓你覺得熟悉和放心,但每一個細節又都讓你覺得意外和驚喜。

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員,並不僅僅只是葛優帶給觀眾這種熟悉的陌生感。幾乎每一個演員都猶如脫胎換骨,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銀幕質感。這就是好電影帶給好演員的禮物,它並不損耗演員,而是讓演員獲得養分和成長。

《讓子彈飛》不是沒有缺點,但是很多問題都屬於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同而導致的差異,嚴格說來不算缺點而是特點。喜歡不喜歡只是個人的態度不同。電影層面的問題,只有特效一塊兒算是軟肋。後半部分的少量特效以影片整體水準而言做的確實有點糙了。

《讓子彈飛》裡面有個很厲害的場面,胡萬喊了一幫人聚在一起,設了個局誣陷老六吃了兩碗涼粉但只給了一碗的錢,並製造輿論,讓大家都相信老六是個愛佔便宜的土匪,直性子又犟脾氣的老六最後被逼得剖腹,自證清白。

可笑的是,胡萬在看到他自行剖腹後掏出的一碗血淋淋的涼粉沒有一點反映,反而冷笑著對老六說,「其實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涼粉,我只是想弄死你而已。」後來「師爺」在克制「縣長」為老六報仇的時候連說了幾句「殺人誅心,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啊」,這個對話也很經典。

胡萬就是抓準了老六的個性,才有了這樣一個「手不碰刀便殺人」的妙計。「吃涼粉」的這個場面太經典了,放到現在都能影射一些社會亂象。網絡上的鍵盤俠、引導輿論傾向的大V和營銷號,包括現實的職場和人際關係,處處「殺人誅心」。

所謂證明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即使把血淋淋的證據擺出來,也無濟於事,因為這些人在意的從來不是真相,只是怎麼把你踩回土裡。

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駭人聽聞的結局。看過的大家都知道前因後果,本就是一場肉眼可見的陰謀,卻因為賣粉的惡意指證,周圍人的惡意起鬨導致六爺衝動之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見,人言可畏是真的,自身心理素質強大是必須的,看起來也許有點荒誕,但是想想現實社會好像確實是這樣,有點汗毛倒豎。

起鬨別人跳樓的,惡意評頭論足的,吵架衝動之下實施暴力的,甚至網絡各種人身詛咒層出不窮,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會有這樣一些毫無道德毫無素質的生物出現。

套路與反套路。張麻子一進鵝城,就為一個賣涼粉的主持公道,後來黃四郎利用賣涼粉的假證詞,逼得六子「自殺」。

想替六子報仇,張麻子夜訪黃四郎的地盤,本想直接將黃四郎做掉,但一番說辭之下,張麻子打算通過剿匪賺黃四郎的錢。

黃四郎不給錢,想讓黃四郎出錢,於是綁架了豪紳和黃四郎,結果綁的是個假四郎,黃四郎沒出錢;為了烘託山匪的義氣,所以將豪紳的贖金全部投入百姓家中,黃四郎卻混淆視聽,自己派了假的山匪團隊去回收錢。

張麻子於是將計就計,以真摻假,又去打擾黃四郎的回收。

黃四郎願意出錢,只要張麻子去剿匪,暗中卻派了假麻子來攻擊張麻子,真真把張麻子逼上了絕境。於是張麻子破罐子破摔,開始號召百姓反抗,通過街上扔錢、百姓撿錢、黃四郎回收錢到街上扔槍、百姓撿槍、黃四郎沒能回收槍,確定了百姓立場。

張麻子帶著自己的人,利用假四郎偽裝已經成功斬殺黃四郎的假象,鼓動百姓去搶黃四郎的家,至此,故事終於結束了,張麻子大仇得報,黃四郎也落得萬人唾棄的境地。這齣套路與反套路的戲劇順利落下了帷幕。

《讓子彈飛》遠不是最好的姜文電影,但卻是最霸氣也最娛樂的姜文電影,並且在觀影過程中不乏發現的樂趣。雖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從心裡喜歡這部電影,畢竟姜文僅有一個,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驚喜的,這種華麗麗的野性和自負,是僅有在姜文的電影中才能看到的。可是這畢竟只是一部電影,並且還是一部中國電影,它能夠造一個夢想,但其本身還是成為不了夢想的。希望他今後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影片的結尾,姜文給了我們一個半開放式討論,湯師爺的身影,黃四郎的聲音,我更願意相信是黃四郎並沒有給自己痛快。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姜文繼理想主義的堅持給了後輩,《邪不壓正》裡藍爸爸說「你是時候去找個自己的兒子了。」這是姜文對年輕人的告誡。

最後 我想起了王晶說「中國只有電影產業,沒有電影工業。」好在中國還有姜文,還有謝賢,還有賈樟柯,還有那些真正的電影人,為中國電影劃出一片文化的天地。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掙脫沉重的束縛。 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身為一個傳說。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伴著悠揚而傷感的旋律,在夕陽的黃昏中,我們看到的英雄孤獨的身影,一種不為人理解的落寞。

相關焦點

  • 無釐頭影評丨姜文:為什麼《讓子彈飛》後,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
    我是無釐頭……(~ ̄▽ ̄)~ 有好多人問:為什麼《讓子彈飛》之後,姜文就再拍不出這麼好的電影了?是否已江郎才盡? 當然不是了!姜文不是不能拍,而是不想拍!很多人認為拍《讓子彈飛》時,姜文是這樣的……
  • 《讓子彈飛》:看完電影,我知道姜文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陳思誠在接受採訪時曾被問到:你認為電影裡最重要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是節奏感。什麼叫節奏感?陳思誠舉例說,就像電影《讓子彈飛》,電影開始,一幫馬匪打出一排子彈,但並沒有立時見效,眾人正在疑惑,作為匪首的張麻子說:「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時候BGM(背景音樂)響起,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其實準確的說,《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在整個放映過程中節奏都在飛起,讓人停都停不下來。
  • 為什麼姜文電影總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
    很早就有人說,姜文的電影幾乎都是他的自傳,這話說得有些武斷,「陽光燦爛的日子」可以說是,可別的呢?當然,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我們所說的是電影中的一點,那就是電影裡的愛情,在姜文的電影中的愛情,有著強烈的姜文特點,就是鄉土愛情,這種土味的愛情,在姜文的每部作品中都有體現,說土也不土,說開放也真開放,說有風度還真有,說有堅貞,還真的存在,這種特色有人叫姜文特色。這讓我們很是納悶!難道姜文的作品是拍給自己看得?
  • 深度文章:姜文電影《讓子彈飛》與羅素著作《自由之路》
    一轉眼,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已經上映十年了,當年的票房奇蹟,不僅賺的盆滿缽滿,口碑也是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有好幾位粉絲多次約稿,之所以遲遲未寫,一是因為網上的解讀太多了,寫的廣度寬度估計姜文本尊都得拍著大腿連稱沒想到,二是這部片子的思想非常深邃,要寫,就不能膚淺了,不能壞了大隱者的招牌。
  • 讀懂鵝城黃四郎,才能懂姜文的《讓子彈飛》。黃四郎真實身份解密
    平時不太喜歡看電影,對姜文那部《讓子彈飛》卻甚是喜愛。這部電影看了不下三回,每看一回,都有不同的領悟。感覺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更像一部文學巨作,一部意義深刻的文學巨作。《讓子彈飛》整部電影,隱喻頗深。黃四郎作為電影中的重要角色,身份一直比較神秘。明面上,黃四郎只是鵝城的一個財主。實際上,他可能還具備更神秘的身份。這個身份,甚至神秘得有點駭人……電影中出現的兩個細節,揭示了黃四郎的真實身份。
  • 電影《讓子彈飛》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如果提到一部喜劇電影,大家一定會眾說紛紜,好萊塢的也許會想起《博物館奇妙夜》等,國內的也許有人會想到開心麻花的《夏洛特煩惱》等,可是,如果要說哪一部喜劇片把隱喻做到極致,那一定是姜文的《讓子彈飛》。這部電影的口碑與票房成績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電影中那幾位老戲骨同臺飆戲的場景更是讓無數觀眾回味無窮,最出色的就是,這部電影不僅僅拘泥于于表面,姜文還在這部電影中埋了很多的伏筆,如果那些暗線不深扒的話,恐怕都不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 結合原著《盜官記》,我們來談談《讓子彈飛》後面的姜文
    前言可以說《讓子彈飛》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雖然以前改編自文學原著的成功作品不計其數,但作為一個個人風格非常明顯的新一代導演,他在用幽默改編文學原著《盜官記》時,可以充分融合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但以極大的現實主義和諷刺性,彝族的語言藝術用我們有著鮮明的特點,可以說,他真正實現了商業與藝術並存的電影現象,極大地促進了電影文學的發展
  • 姜文6部封神之作,《讓子彈飛》只能排第二,第一豆瓣評分9.2
    喜歡電影的網友都知道,作為個電影獨行俠的鬼才導演姜文,在幾十年裡雖然只導演了5、6部片子,但卻被影評人評為內地第一導演,這讓很多人的都想不通,憑什麼?其實很簡單,作品不在乎多少,經典才是關鍵,雖然他拍的少,但是部部有口皆碑,不紅都難。今天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姜文的巔峰電影,看看一部好片是如何頂十部爛片,拭目以待吧!
  • 原創:懸疑燒腦的經典電影《讓子彈飛》,深度解析真實結局!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2010年上映,由姜文執導,周潤發、姜文、葛優三大影帝領銜主演的一部喜劇動作片,也是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最經典的還是這部《讓子彈飛》,據說這部影片上映沒多久就取得了6億多票房的好成績,有人說如果把這部十年前的電影放到現在來上映,票房一定能突破達到幾十億。
  • 鬼才導演姜文,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我記憶裡,很少有導演會去參演一些電影中的小角色(自己的片子除外),但是我發現姜文做到了,那個拍攝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的,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導演竟然在星戰中飾演了一個早早就領便當的配角,我當時還挺納悶,為了出名這麼做好麼?後來我才覺得,並不是這樣,姜文不僅僅是導演,他還是一個演員,一個在讓子彈飛中追求金銀財寶,同時在星戰中追求友情和原力的演員。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2010年的聖誕節,距離電影《讓子彈飛》上映九天後,一個問題出現在了知乎社區,「十年之後,觀眾將怎樣評價、對待《讓子彈飛》」。今年四月,另一個問題登上了知乎熱門問答,「為什麼《讓子彈飛》最近又火了起來」。十年快馬加鞭,子彈仍未落地。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上映在年末賀歲檔,不出意外的話,《讓子彈飛》的命運應該和大多數賀歲電影一樣:觀眾們在電影院收穫幾個小時的笑聲,而後迅速收拾好心情,投入下一年的勞碌。以至於當年的我們,並未奢望十年之後這部電影還能引發討論的熱情,或者說,還有討論的價值和必要。當時,有人判斷它在十年後只是一部經典的B級片,有人將它視作姜文扭轉票房毒藥形象的轉折點。
  • 姜文稱《讓子彈飛》令他厭惡,他的心中只有這部作品!
    提到姜文的作品,大家心中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讓子彈飛》,畢竟這部作品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說作品有很多映射現實的內容,非常有深度,還一度把姜文捧到了聖壇,然而在這部作品上映之前,很多觀眾和導演都聲稱「姜文江郎才盡」,而《讓子彈飛》的票房狠狠地打了他們一巴掌,可姜文卻聲稱自己很討厭自己導演的
  • 電影《讓子彈飛》電影上映至今,到現在還是很火的話題
    《讓子彈飛》是姜文、葛優、周潤發主演的電影,於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上映之後火到現在,是姜文口碑票房最高的電影。電影塑造了一個英勇無畏、足智多謀、不畏權貴、大義凜然的張麻子(姜文飾演),還有一個不怕犧牲、勇敢堅定的俠客形象和武藝高強、指揮有方的草莽英雄形象。
  • 《讓子彈飛》10年後,姜文打造的「肉彈」變身,成功甩脂變御姐
    然而,也有一些逐漸淡出觀眾視線的,比如姜文在《讓子彈飛》裡一手打造的尤物——趙銘。12月19日,趙銘的一套全新寫真在網絡曝光,又欲又颯的模樣已經很難讓人再想起《讓子彈飛》裡被麻匪玷汙的性感村姑,更驚嘆的是,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十年了。
  •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的第五部電影
    《一步之遙》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讓子彈飛》的升級版——《讓子彈飛》的投資是1.5億,《一步之遙》直接飆到了3個億。《讓子彈飛》裡姜文、周潤發和葛優三巨頭聚首,《一步之遙》裡姜文、葛優繼續鬥法,發哥雖然不在了,但姜文找來了王志文、舒淇、陶虹和文章,彌補了發哥的空缺。
  • 最近《讓子彈飛》又重新火了起來?這電影一直很火,臺詞太經典了
    最近,看到很多人討論電影《讓子彈飛》,為什麼這部影片又重新火了起來?姜文導演的電影作品,總帶有黑色幽默,讓人耐人尋味,我感覺《讓子彈飛》細節處理真的很多,在結合當時社會背景,需要花些心思去看這個電影,再然後大結局到底是誰贏了。於是,忍不住去再看一遍。
  • 深度解析《讓子彈飛》
    ★成為超人的星星達人: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2010年上映,由姜文執導,周潤發、姜文、葛優三大影帝領銜主演的一部喜劇動作片,也是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最經典的還是這部
  • 當23歲的姜文愛上32歲的劉曉慶,謝晉拍出了一部偉大的電影
    說到國內的女演員劉曉慶,她可謂是幾代國人的偶像,這個女人感染觀眾的,不僅僅是她傾國傾城的容顏。更是她能夠深入角色靈魂的演技,以及她在面對人生各種境遇時,所表現出的樂觀豁達的態度。現在很多人再說劉曉慶的事,經常被關注的依然是她最為外在的容貌,1955年出生,年近古稀的劉曉慶,如今依然會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少女。
  • 預售票房3億,上映前因技術原因首映禮被撤,姜文第五部電影之謎
    預售票房3億,上映後卻被罵爛片,是誰「毀了」姜文的第五部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如果在姜文眾多電影中選一部最差的,似乎非《一步之遙》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