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40歲心臟病寶媽「先兆早產」了才知道自己懷孕,剖宮產後母子...

2020-12-17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江晨 王金希

電視劇《薰衣草》裡,楚楚可人的女主角梁以薰(陳怡蓉 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卻因愛上了當紅歌手季晴川(許韶洋 飾),拼命要生一個寶寶,最終死在了男主角懷裡。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裡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全世界都在阻止她懷孕」的吳瑩執意想要一個自己的寶寶,只有兩斤的新生兒出生了,吳瑩卻最終沒能抱一下她的孩子,僅僅25歲的她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也收治過形形色色類似吳瑩這樣的先心病患者,她們到底可以懷孕嗎?又需要高度警惕些什麼?

懷孕32周,40歲「心大」寶媽渾然不覺

家住紹興柯橋的菁菁(化名)和丈夫在當地經營一家小小的燈具店。菁菁1980年出生,今年整40歲。從出生起,她的心臟就和普通人完全相反,是顆非凡的「右位心」——即正常人心臟位於胸腔左側,而菁菁的心臟呈「鏡面」,大部分位於胸腔的右側,其他的臟器位置和普通人又一樣。

更罕見的是,她只有一個心室。正常人有兩個心室、兩個心房,左心室射血,右心室回血,而菁菁的心臟,靠一個心室同時接受來自左右心房的血,動靜脈血液在心腔內混合後同時進入肺循環和體循環。這使得菁菁從小就體弱多病,劇烈的體育活動不能參加,容易感冒,吃得少、休息也不好。隨著年齡增長,她口唇、甲床青紫,一根根手指粗得像枯樹枝。

菁菁青紫色的甲床

專家介紹,單心室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其發病率在活嬰中約為1∶6500,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5%。一部分病人沒有肺動脈狹窄的限制,在兒童期就失去手術機會;一部分有肺動脈狹窄的病人可能存活下來,但面臨缺氧加重及心功能衰竭的症狀,喪失正常活動的能力。

17歲那年,父母帶著她到上海做了「雙向Glenn術」(複雜性先心病姑息術)後,醫生將其上腔靜脈和肺動脈進行吻合,暫時改善她的心臟功能。雖然緩解了病情,但菁菁依然口唇紫紺,在不吸氧狀態下氧飽和度只有80-85%。這些年來,她和正常人一樣結婚,也有個異常疼愛她的老公。

25歲那年,菁菁懷孕了,她還沒來得及考慮自己的心臟能否耐受生寶寶,就毫無徵兆的流產了。此後15年間,她的「大姨媽」一直不規律,時來時不來,儘管從未避孕,但始終沒有懷上過寶寶。她和丈夫感情篤厚,忙時一起加班加點發貨,閒時遊山玩水,菁菁還帶著朋友四處爬山,已然忘記自己是一個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我這輩子從來沒想著會再懷孕!」菁菁說,從今年7月份起,天氣越熱,她的胃口卻越好,吃嘛嘛香,人不受控制得胖了起來,腳也腫了,她一直以為是被蟲子咬了,沒當回事。隔壁同在市場裡做生意的大姐勸她到醫院看看,懷疑她是懷孕了,「怎麼可能?」那些傳說中的乏力、嗜睡、噁心、嘔吐甚至尿頻尿急的症狀,統統不存在!

菁菁一直不相信自己懷孕了,9月5日下午,她肚子脹痛、下身出血,她開始還以為是來月經了,但「半年來一次月經,量也太少了點」,丈夫勸她趕緊去醫院看看,結果到醫院一查,夫妻倆都驚呆了!菁菁居然懷孕了!而且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已經長到8個月大!下身出血原來不是月經,而是「先兆早產」。根據中國心臟病婦女妊娠風險分級及分層管理,菁菁的情況屬於妊娠合併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妊娠風險分級為V級,孕產婦死亡和母嬰併發症發生風險極大。通常來說,該類婦女是不建議妊娠的,即使意外懷孕,孕早期也建議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即使到了孕中期,也需要嚴密觀察心臟情況,病情變化隨時需終止妊娠。而菁菁竟「稀裡糊塗」就到了孕32周,沒有去任何醫院產檢,這期間萬一發生意外,大人孩子可能都有危險,想想都令人後怕!

正因如此,當地醫院醫務部緊急聯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務部,因為浙大一院多學科協作診治制度成熟、對治療複雜心臟病有著豐富經驗。

太危險了,要立即進行剖宮產!

9月10日15時左右,經醫務部聯繫,丈夫帶著菁菁通過浙大一院急診通道入產科住院。

「你的情況很危險,必須儘快終止妊娠!」 產科主任李央副主任醫師說道。

「醫生,現在就生太突然了,寶寶還這麼小,生下來怎麼辦啊?好不好啊!」

夫妻倆對李央主任這樣的建議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他們本來是打算先請專家開點保胎藥,回家再從長計議,換洗衣物、洗漱用品包括迎接新生兒的各種「裝備」也沒來得及帶來杭州。

但病情不等人,「患者是高齡初產婦,又有先心病,妊娠風險本就是V級,又到了這麼大的孕周,並且有先兆早產徵象,需要儘快終止妊娠。手術過程中也隨時有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心衰的風險;產時出血偏多、血壓有波動等對於普通孕產婦來說不太要緊的情況,放在她身上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另外產後1-3天,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也是心衰的高發期,她特殊的心臟能不能平穩渡過,都還充滿了未知數。」

鄭哲嵐主任為菁菁進行詳細的心臟超聲檢查

住院後,心血管超聲中心主任鄭哲嵐主任醫師再次為菁菁進行了詳細的心臟超聲檢查,為手術的開展保駕護航。手術前,麻醉科主任祝勝美主任醫師、副主任周燕豐主任醫師、副主任吳健副主任醫師、終身教授陳慶廉教授、張雄信副主任醫師;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馬量主任醫師、施麗萍副主任技師參加了討論,並最終決定由吳健副主任實施麻醉,錢林鋒副主任醫師、周永宜主治醫師備ECMO(體外膜肺氧合)護臺。產科、麻醉科、心臟大血管外科、兒科等各科醫護團隊做好處理預案,制定了搶救方案,落實各個環節的配合,為手術做了充足的術前準備工作。

9月11日上午,手術開始了,一直為菁菁「懸著心」的手術室王鶯護士長給她建立了下肢靜脈通路,剖宮產手術由產科主任李央主刀。

「這是一臺不一般的剖宮產,過程要慎之又慎!」李央主任介紹,整個手術過程中,保持血壓、心排血量和血氧飽和度穩定,是保證菁菁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一旦血壓波動、回心血量過大,心臟負荷不了,隨時都可能如洪水壓垮的堤壩一般發生心衰致死。各科室醫生繃緊神經,唯恐某個環節稍有疏忽,將菁菁和她的寶寶置於險境。

「央媽」為菁菁實施剖宮產

「在我的麻醉生涯中,很少碰到這種單心室先心病的孕產婦。」負責麻醉的吳健副主任說,此前一天晚上,他查閱了大量資料,對全身麻醉還是半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還是蛛網膜下腔麻醉(腰麻)進行了反覆思索,並最終打破了此類患者傳統的麻醉方法,採用「腰麻」儘可能減少對循環的影響。

心臟大血管外科錢林鋒、周永宜醫生則不敢放鬆一分一秒,一旦菁菁的心肺功能難以維持,立刻上ECMO進行搶救……

在多學科的全力保駕下,菁菁平安剖出孩子,最終母子平安,手術現場的全體醫護人員稍稍鬆了一口氣。

寶寶平安出生

菁菁的寶寶在32周+6天與這個美麗新世界見面,由於是早產兒,出生後兒科馬江林主治醫師和產科王卿助產士立刻對其進行新生兒復甦和護理,並轉運至新生兒科進一步治療。

在浙大一院多學科團隊的嚴密監測下,胎兒娩出後,菁菁順利闖過了麻醉、血壓不穩定、出血、高凝等道道關口,術後送外科監護室,受到監護室醫護和產科醫生的精心照顧,母子平安。

9月19日,菁菁順利出院,「為了寶寶,你也要一直健健康康哦!」醫生反覆叮囑菁菁照顧好身體、不能太過勞累,中年得子的老公也表示,洗澡、餵奶的事情,他全包了,以免菁菁太過操勞。此外,醫生還給菁菁開了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針劑,要求她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去當地醫院接受注射並且定期複查。

患心臟病的女性可以懷孕嗎?

「這樣的手術風險很高,我們並不建議孕產婦冒這樣的風險,因為稍有疏忽,死亡率接近100%!」李央主任感嘆。

專家介紹,妊娠合併心臟病是婦產科嚴重的合併症,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我國,妊娠合併心臟病在孕、產婦死因中高居第2位,位居非直接產科死因的首位,我國發病率約為1%。在妊娠合併心臟病患者中,先天性心臟病佔35%~50%,位居第一,其餘依次為風溼性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圍產期心肌病、貧血性心臟病及心肌炎等。

菁菁這種單腔心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畸形,大多數單心室病人早年即有明顯的先天性心臟病表現,死因主要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或原因不明的猝死等。

女性在懷孕後,各個臟器系統的負擔明顯加重,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統表現最為明顯。心臟受到增大的子宮壓迫,並且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增加,加上懷孕後整體血液容量增加約40-45%,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心臟的負擔。

「對於妊娠風險屬於V級的這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妊娠很難維持到32周以後,大部分會出現心衰的表現,使妊娠不得不儘早中止,以挽救孕婦生命。」李央主任介紹,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婦,「負擔」不是一次性增加上去的,而是在孕期緩慢增加。就像溫水慢火煮青蛙,她們的身體會慢慢耐受,孕早期和中期可能沒有任何表現,與正常孕婦無異,但其實心血管系統這個「水庫」的「大壩」已經危機四伏、隱患叢生,一遇到「洪水」來襲,超過「大壩」的耐受程度,就會一潰千裡。

那麼,患心臟病的女性到底可以懷孕嗎?

這主要取決於心臟病的嚴重程度、孕前心功能的狀況。《妊娠合併心臟病的診治專家共識(2016)》將先心病妊娠風險等級分為I-V級。指南指出,對於I-III級風險的患者,雖風險等級較低,但仍然存在妊娠風險,可能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心臟病加重或出現嚴重的心臟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IV級風險的患者孕婦死亡率明顯增加或母兒併發症重度增加,V級風險屬妊娠禁忌症,一旦診斷需儘快終止妊娠。另外,先心病孕婦的後代發生先心病的風險為5-8%,需加強產前篩查以及胎兒先心病的早期診斷。

專家建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性,為了母體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考慮,放棄生孩子是最好、最安全的選擇。即使最終決定一定非要懷孕不可,也一定要在綜合實力足夠強大的綜合性醫院進行孕前檢查,孕期規律進行產檢,保障母兒安全。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40%的早產是因為它,還不提早預防?
    引發孕媽早產的誘因導致早產的病因多種多樣,其中包括遺傳、感染和炎症、蛻膜出血、環境、行為因素和社會壓力等。有大量研究表明,高達40%的特發性早產病例由感染所致, 這些感染包括陰道感染和宮內感染。哪些情況是早產的徵兆呢?早產最初的表現是不規則的子宮收縮,常伴有少許陰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後可發展為規律宮縮。早產可分為先兆早產和早產臨產兩個階段。先兆早產是指有規則或不規則的宮縮,伴宮頸管進行性縮短。
  • 寶媽生出「小哪吒」,出生自帶一層殼,醫生感慨:幸虧發現得早
    然而醫生卻表示,大家想太多了,這個寶寶帶殼出生,反而不是好事,幸虧發現得早,要不然母子倆都會有危險的。為什麼會有「帶殼」出生的寶寶呢?其實,寶寶的這個樣子,是在媽媽肚子裡,還沒足月的時候才有的樣子。因為還沒到出生的時刻,所以自然是在羊水裡生活的。
  • 因早產長不大的明星,35歲還在演兒童,和妻子同框像母子
    因早產長不大的明星,35歲還在演兒童,和妻子同框像母子 光聽名字,可能還有不少人不知道這人,但看過他照片,大家應該就認得了。 侯祥1985年出生,出道至今已經有17年了,他出演過很多經典角色,雖然都是配角,但也已經足夠令人印象深刻。
  • 62歲奶奶婚後7天成功懷孕,24歲丈夫卻崩潰了:你怎麼可能懷孕?
    在越南就有這麼一對相差46歲的「奶孫戀」夫妻。 從二人的親密合照中可以看出,雖然這位奶奶已經62歲了,但是保養的還算年輕,看起來並沒有那麼老。不過,雖然還化了妝,但是看起來依舊像是一對母子的合照。
  • 都說寶媽產後恢復難,看清33歲唐藝昕線下抓拍照,網友都改觀了
    都說寶媽產後恢復難?哈嘍你們好呀,在生活中很多女生都已經恐婚以及不想要生寶寶吧,畢竟結婚不容易,但生完孩子,寶媽們產後恢復身材更是難上加難。就比如霍思燕她在懷孕的時候,整個人胖出了新高度,而在生完嗯哼之後,霍思燕更是幾年沒有復出,不難看出,寶媽們是真的很不容易呀,在產後修復這一方面,女人都有一個恢復難的問題呢!但凡事都有例外,就比如33歲的唐藝昕,大家都應該很清楚吧,唐藝昕是在5月份的時候生孩子,但是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唐藝昕就復出撈金了。
  • 三種情況不宜懷孕,寶寶發育差,孕媽身體不好,別害了自己又害娃
    有三種情況是不宜懷孕的,如果孕媽已經懷上小寶寶,安全性也是非常堪憂的。為了保護自己和未來的寶寶,媽媽們要儘量規避這些時段。三種情況不宜懷孕,寶寶發育差,孕媽身體不好同事小蔣前段時間感冒了,遇上這個非常時期,本就每天戴著口罩,還是沒有逃過感冒的侵襲。
  • 出產房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嫁對人,全是大實話
    雖然剖腹產打了麻藥不疼,但第一次生娃的小雯還是很緊張,幸運的是手術進行的順利,母子兩人平安。回想從懷孕到生子的這段時間,小雯覺得老公和婆家對自己還是挺照顧的,自己還是挺幸運的。其實生完孩子後,寶媽從這2點表現,就能看清老公和婆家人,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嫁對人。一、看老公的態度1、老公的情緒生完孩子後,你的丈夫情緒上有什麼起伏嗎?
  • 孕媽們注意啦
    懷孕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可是件人生大事,孕前擔心懷不上,孕期擔心保不住,生產擔心「鬼門關」,產後那更是一地雞毛,雞飛狗跳。不是我們玻璃心,而是這是確實是一條險路啊!不做這些檢查,至少後悔10年一、孕期檢查第一個檢查——早孕檢查(4-5周)大多數女性在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基本是4-5周了,當然特殊備孕的孕媽們除外。
  • 千呼萬喚「shi」不出來 | 孕期、產後便秘怎麼辦
    懷孕後,你覺得最幸福的事是什麼?我希望自己能睡個好覺......我想有個好胃口......我今天又便秘了......想必在孕期裡,絕大多數媽媽們都會有類似的經歷。那些聲稱「吃得香、睡得好、拉得出」的人,上輩子一定拯救了整個銀河系。
  • 「產後10天,我真的不愛女兒」,女子深夜發文,揭2億寶媽的狼狽
    不得不說這位寶媽確實將很多寶媽當初生孩子後的感受講了出來,不難發現這些寶媽並不是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喜愛之情,只是面臨自己身份的驟然轉變,產後後遺症的困擾,很難一下將自己的思想轉過彎來,對孩子真正地發自內心的喜愛。
  • 孕媽深夜羊水破裂,孩子要早產...武漢的哥...
    懷孕8個半月半夜突然羊水破了!孩子馬上面臨早產無論是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慌張好在我們的當事人羅女士遇到了一位好心司機及時把她送到醫院母子平安10月8日凌晨1點多,武漢市民羅女士在睡覺時突然驚醒,發現身下湧出大量液體,此時羅女士意識到自己羊水破了,怕家中老人擔心,羅女士便獨自出門準備去醫院檢查一下,並隨手攔了一輛計程車。
  • 產後42天複查,寶媽和寶寶不想日後受罪,這九項檢查最好不要落下
    可在過來人孕媽的眼中,受罪的時間何止是孕期的十個月,可以說從做出懷孕的打算那刻起,寶媽就做好了打「長期戰」的準備。 正當寶媽們為熬過了孕期、分娩、月子痛而高興,以為能夠離開家裡這一畝三分地時,寶媽們耳邊又不禁響起來剛出院時醫生的囑咐:產後6~8周一定要到醫院做一次檢查。
  • 寶媽生完孩子長高了5釐米,除了長身高,懷孕還有幾個更大的好處
    執筆:喬蘇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最近有寶媽向幸孕姐反映,說自己生完孩子之後長高5釐米,這讓幸孕姐感覺到十分詫異,難道生娃真的可以幫助長高嗎?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寶媽自述寶媽一:我懷孕的時候,吃的很多,體重增加了不少,就很擔心生完孩子後體重減不下去
  • 女人超過35歲懷孕,要提前做好這些準備,以免給未來分娩製造障礙
    第二關:胎兒發育出現問題通常,女性到了30歲之後,卵子質量就開始下降,而到了35歲之後,將急劇下降。所以,那些高齡孕媽受卵子和精子質量有限的影響,胚胎在分化增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染色體異常的情況,導致胎兒發育出現問題的機率也更高。
  • 吉娜曬7個月懷孕照,「孕後女神」頻受追捧,卻成無數寶媽的噩夢
    1、造成"身體亞健康"的噩夢小S生完三個孩子,身材依舊非常火辣,而她公開鼓吹產後身材這件事情後,便會有很多的女生,還有她們的老公會覺得:小S可以,寶媽也可以!追捧之下,不少寶媽、孕媽便開始追求身材,孕期、哺乳期極度控制自己的食量。但是換來的是什麼呢?
  • 產後胯變寬,做骨盆修復就能恢復如初?寶媽別被賣了還替人家數錢
    文|好孕姐閨蜜剛生完孩子,體重是很快恢復到懷孕前了,但是卻總感覺自己還是胖。除了身上的肉鬆弛了,同時也感覺胯變寬了,買褲子時尺碼都比之前大一個號了。所以,現在她正發愁,到底要不要去做一個骨盆修復,把身材恢復如初呢?
  • 孕婦吃小龍蝦致胎兒早產,寶寶出生後小臉通紅,露出「上火表情」萌...
    也有網友說:「太不負責任了,懷孕還吃那麼多辣,太不為寶寶著想了,瞧寶寶小臉通紅,肯定是吃辣椒引起的。」因為嘴饞遭了罪的陳小姐後悔不已:「沒想到因為貪吃自己遭罪不說,還弄得寶寶因此早產。」 孕媽們在知曉自己懷孕之後,飲食上多多少少都會注意一些。
  • 同是生孩子,為何有的寶媽產後如少女而有的卻像大媽?原因很現實
    女人見面三句話離不開老公和孩子,麗麗給我看了自己和兩個孩子的合照,我完全不能把眼前這個如同剛畢業的女孩模樣與二胎媽媽的身份聯繫起來。我感覺自己和麗麗走在一起,自己活脫脫就像個老阿姨。過來人都知道,同為生孩子,可是天使寶寶和高需求寶寶會帶給寶媽很不一樣的體驗,這也是寶媽們生娃後的顏值的分水嶺。
  • 孕媽摸肚子胎寶很興奮,但以下時間段少摸,容易耽誤寶寶正常發育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女性懷孕之後,渾身都泛濫著母愛,尤其是腹部隆起之後,總是忍不住想要摸摸肚子,與寶寶進行親密交流,但是專家卻不建議孕媽經常摸肚子,尤其是在四個時間段,否則可能會導致寶寶發育出現異常。
  • 產後多久來月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產後月經恢復是不可迴避的生理現象,正確了解其相關知識,我們才可以科學對待產後多久來月經正常的一系列問題。對於女性來說,「大姨媽」這個親戚讓人既恨又愛。懷孕後,「大姨媽」就出去旅遊了,有10個月的時間不能造訪,雖然孕期有各種不適,但是見不到「大姨媽」心裡也很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