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叢生的荒田野地、破舊無序的羊圈牛舍、低矮潮溼的茅屋土房……」這是沿河縣思渠鎮瑞石坪村過去的樣子,而如今的瑞石坪村就像開啟了「美顏濾鏡」,「碩果纍纍的豐收田、乾淨整潔的養殖棚、寬敞漂亮的新農村……」,實現了從「髒亂差」到「白淨美」的華麗轉身,這些喜人的變化靠的是黨的好政策、靠的是國家的好幹部。
「當初多虧了你和謝隊長,入組開展工作時發現我頭痛得很,在家裡連站都站不穩了,就馬上送我去醫院,還跑上跑下幫我交費、拿藥、買飯。要不是你們兩個,我恐怕要丟命喔。」麻池組群眾胡享霞爽朗的笑著說。瑞石坪村面積12.87平方公裡,是思渠鎮面積最大的村;距思渠鎮政府駐地55公裡,大約2個多小時車程,是全鎮兩個2020年出列村之一。動態管理調整後,全村人口423戶17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0戶595人。
我根據工作安排,顧不上醫生叮囑自己臥床休養的忠告(雙膝中度滑膜炎)、顧不上體弱多病的耄耋雙親、顧不上嗷嗷待哺未滿周歲的女兒,於今年元宵節後第一天,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徵程——開啟沿河縣思渠鎮瑞石坪村駐村督戰工作。
理清發展思路,當好查缺補漏「督戰員」
「既督又戰、以督促戰。」我始終牢記督戰隊員使命、立足工作實際,堅持當好參謀、做好表率,全力理清發展思路、查擺核心指標問題、制定科學幫扶方案、開展基礎數據核對、整治人居環境衛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系列工作。
在督戰工作中,我發現麻池組王朝英戶和羅會皇戶存在人畜混用問題,立刻帶著自費購買的釘子、鋸子等物資,與村監督委員張國輝,上門修繕牛欄和豬圈。正當和群眾溝通修繕方案時,接到家人電話:我69歲的父親因冠心病嚴重收到《病危通知書》,要求從銅仁市人民醫院轉院至貴州省人民醫院並立即安排手術。73歲的獨居老人王朝英聽到後,熱淚盈眶緊握住我的手說:「李同志,你父親的病嚴重了嗎?你趕緊回去照顧爸爸喔,我這裡不用你操心,謝謝你了,快點回去。」我在電話中交代家人後,繼續投入工作,直至手術前一天晚上,才連夜趕到醫院看望父親。
在督戰工作中,我發現麻池組羅來衛戶,家中5個孩子同時在讀書,立即帶著自費購買的書包、筆記本、牛奶等物資,與村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謝倫,一起上門看望。羅來衛夫婦及子女們紛紛說:「感謝你們經常來關心我們家,你們今年實在是太辛苦了,只能是好好讀書來報答你們。」
我與隊員們通過理清瑞石坪村脫貧攻堅工作思路後,完成督導督查問題整改銷號179個,完成舊房拆除及復墾復綠46戶,完成應急事情處置23個。
強化教育引導,當好扶智扶志「宣傳員」
脫貧攻堅工作,扶智扶志很關鍵。我與隊員們通過「甩開手膀子、走斷腳杆子、磨破嘴皮子」,反覆深入群眾家中以交朋友、拉家常、講道理等方式,耐心開展黨的政策宣講、農業產業發展、勞動力就業推薦等工作。
麻池組群眾羅會昌說:「李同志大熱天拿起話筒在麻池上組和麻池下組,挨家挨戶喊大家一起種樹和編柵欄,還自己掏錢購買雞網發給群眾,現在樹苗也長起來了,柵欄也編好了,雞也圈養起了,現在環境衛生好的很,以前麻池的衛生太差了。李同志辛苦得很,好得很喔。」
瑞石上組群眾胡榮光說:「感謝你送我浪多衣服,穿在身上好暖和,比我以前的舊衣服舒服多了,共產黨的政策太好了,共產黨的幹部太好了,你宣傳的政策我都聽。」
我與隊員們通過組織召開群眾院壩會,還結合微信、電話等宣傳方式,反覆跟群眾搞好關係、講好政策、算好帳目。駐村督戰以來,共入戶宣傳69次563人次。
堅持雪中送炭,當好解決困難的「勤務員」
瑞石坪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腹地,山高坡陡谷深,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村域範圍內高低落差最多可達800餘米,通訊信號非常弱,長期處於手機通信信號弱和無信號狀態,嚴重影響全村工作開展和日常生活,駐村隊員們進組入戶開展工作常常處於失聯狀態。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我積極向上匯報,同時主動和市大數據局、市鐵塔公司、市電信公司對接,順利完成該村通訊網絡全覆蓋,解決了長期通訊信號弱的問題。
瑞石坪村進出道路彎曲、濃霧瀰漫、滑坡頻繁,給過往的行人和車輛造成極大安全隱患。我與隊員們協助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累計完成公路硬化7.8公裡,完成連戶路硬化12.9公裡,並完成吉早池組通組路基礎路段拉通5.6公裡,極大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出行環境。吉早池組群眾胡享廷說:「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村委會,這條路挖通之後,我們出門方便多了。」
瑞石坪村產業發展比較落後,經與村指揮部副指揮長張乾以及其他隊員反覆商量,根據村裡面實際情況,我多次協調德江縣紅薯產業基地和思渠鎮農業服務中心,在瑞石坪村完成了紅薯苗種植171.25畝,預計產值31.5萬元。胡家蓋組群眾胡付華說道:「李同志腳也痛還到處跑,幫我們村爭取到了50多萬株紅薯苗,我們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我們非常高興,非常感謝。而且以前我們村手機信號弱、電壓低、交通差,你們來了之後一樣一樣都幫我們解決好了。」
因為路途遙遠,村委會後勤物資比較匱乏。我的一個重慶籍好朋友,得知村指揮部生活緊張,從重慶購買了大量的大米、食用油、方便麵等物資,滿滿一車拉到瑞石坪村,免費贈送給村指揮部用於生活。同時,我還積極爭取到旗杆、電腦、印表機、窗簾、辦公座椅、冰箱、消毒櫃、液化灶、電飯鍋、洗衣機、床等後勤物資,夯實了基層組織和村級脫貧攻堅陣地。
一年來,隨著工作環境和身份的不斷改變,讓我感到壓力和責任的重大,但越是有壓力越是得努力,看到全村的變化和群眾們臉上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截至目前,我通過向上申請和朋友資助該村物資達4.5萬元。總之,群眾得實惠才是我最大的心願。
李年鑫
編輯尹潔
編審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