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由,藉口發動了著名的盧溝橋事變,而此次事變的發生便是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正式開始。
面對日本人對我國領土以及人民的侵犯,我們必然是要齊心協力將其趕出去的,但蔣介石卻不願意,他視共產黨為眼中釘、肉中刺,一心想要消滅共產黨,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背地裡還不知道下達了多少密令。
抗日戰爭開始之後達成的國共合作並沒有讓他安分幾天,其實如果確切的說,蔣介石是從來都沒有安分過的,所以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不僅要面對日本人的炮火,還要小心提防國民黨的暗槍。
然而在這無數場大小不一的戰爭中,壯烈犧牲的英雄不僅僅只有倒在前線的忠勇將士們,更多的還有被暴露後受國民黨百般折磨的地下黨組織人員,他們雖然是負責後方秘密工作的情報人員,但做出的犧牲遠遠要比戰場上的同胞們更大,我想說的是,他們都同樣有著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一些熟悉中國近代史的朋友們,應該都具體看過幾部諜戰片,或者是戰爭片,在這些片子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幾位中共地下情報組織的工作者。
是的,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身處在國民黨要害部位的中共情報員,他們不論是在國民黨的政府、還是軍隊裡都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位。
就像是我在標題中提到的一樣,有些蔣介石的絕密文件,他們的高級將領甚至還沒來得及查看,就已經被情報人員傳送至我方中央,倒是先讓我軍的領導人知曉了。
所以在1943年蔣介石發動的反共高潮中,他就吃了情報人員的虧,下面,我們就先來說一說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蔣介石看了再次發動反共計劃的契機,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蔣介石的絕密文件是如何被我方情報人員拿走並傳送至中央的。
1943年莫斯科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解散共產國際
1943年5月,共產國際解散的消息就猶如一顆鵝卵石投在湖心中央一樣,不僅蕩起了周邊的水花,湖面上的陣陣波紋久久不能散去,這就足以說明這顆石頭的影響力。
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便是如此。當然,如此的形容遠遠沒有表現出此事給中國共產黨帶來的沉重影響,有人將其比喻為"新聞原子彈"的爆炸。
最初,共產國際的執行委員會是在5月15日做下的這個決定,他們在莫斯科草擬的關於解散共產國際的提議,然後在22日的時候,發表在了蘇聯的《真理報》上。
這個到今天為止活動了24年的國際聯合組織,在今天突然就宣布解散了,怎能不讓人震驚,不過,這樣的消息對於中國的反共組織來說確實是個喜訊。
5月24日,國民黨的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就發表了這樣一篇報導:
《共產國際解散,各國共產黨應效忠其祖國,英美輿論大體表示歡迎》
此報導一出,不僅是蔣介石,我方領導人也迅速注意到了,也就是同一天,中共中央書記處給周恩來同志發來電報,電報中這樣寫道:
共產國際解散,中央即將開會討論中國的政策,請你即回延安。
要知道周恩來已經在重慶待有三年之久,若非非常重大的事情,本不用回延安共同商議,所以可見共產國際的解散,對共產黨來說衝擊是非常大的。
當然,共產國際解散的事情,對於蔣介石來說,絕對是一件可以讓他笑掉大牙的事情,雖然他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冷靜。
他在看到《中央日報》的消息之後,隨即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
第三國際正式宣布解散之後,無論內容真假如何,但共產主義,尤其是蘇俄對其主義上之精神及其信用必根本動搖,乃至完全喪失。此乃中國民心與內政之一大事,豈只是世界思想之一大轉變而已。
故以後對於國內共產主義之方針與計劃,應重加研討,是乃對內政策之重要時機,但知此為共產國際之改變方式,而事實上決非真正解散也。
從蔣介石自己寫下的這段話中,我們就能夠看出他對這件事情所持的觀點,他認為這並非是共產主義思想的轉變,這牽扯到的是中國的內政以及民心問題,說是解散,但實際上並不能真正解散,所以,他接下來的計劃就是要重新研究對"國內共產黨的方針和政策"。
其實,這裡蔣介石只是非常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並沒有直接挑明自己要對共產黨有動作了。
要說蔣介石野心之大,這絕對是句實話,但是他又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共產黨潛心發展到今天,豈能是他說消滅就能夠消滅掉的。
就在前一天《中央日報》剛剛發文之後,蔣介石就在後一天舉行了參事會議,他明確指出,蘇聯將共產國際解散的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同西方國家達成了積極合作的意思,而這一合作的達成將對歷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認為這完全是美國總統政策的有效實施。
共產國際僅僅解散幾天時間,蔣介石就已經蠢蠢欲動,是的,他正在秘密的計劃著進攻我軍陝甘寧邊區的事情。
蔣介石迫不及待的發起反共思潮並密謀"閃擊"陝甘寧邊區
5月底,國民黨的報紙已經開始大放厥詞,他們就如同世界上的反共組織一樣,對中共的攻擊是一刻都不停,報紙上說道:
共產國際的解散,證明了所謂階級鬥爭,所謂革命路線之根本錯誤,中共應該有放棄割據、交還軍隊的覺悟,在民族利益的大前提下,服從一個領袖、一個政府。
國民黨的報紙能夠這樣寫,只會是蔣介石的授意,另外,蔣介石還曾清清楚楚的對周恩來說過,"共產國際解散了,國民黨希望共產黨能夠合併國民黨"。
看來,蔣介石真的是因為共產國際的解散高興過了頭,他不斷的發表言論,更是親筆寫信給毛澤東,言辭毫不避諱,就是希望"中共招降",要麼是中共交出權利,要麼就是國共兩黨合一。
蔣介石這樣全然不顧大局的言辭,更是給他手下的戴笠起了個好頭,戴笠就用十分囂張的語氣提到過毛澤東,他是這樣說的:派員赴延安談判,並叫中共負責人毛澤東來渝。
5月31日,蔣介石更是在《本月反省錄》中寫下自己的如今的真實想法,他說共產國際的解散是二十世紀上半期的唯一大事,他此生最大的敵對對象能夠因此而消除,確實是國民革命三民主義的最大勝利。
6月,在蔣介石充分研究了此次事件對世界和中國的影響之後,他決定要利用好這一時機,給陝甘寧邊區最沉重的打擊。
6月12日,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中共處理之方針,外寬內緊,先放後收。現如今的蔣介石已經說的非常明確了,他就是這樣,明面上搞一套,背地裡又是另一套,當時他已經秘密發電給胡宗南,要求他悄悄籌備"閃擊"陝甘寧邊區的軍事計劃了。
但是蔣介石並不清楚的是,他一早發給胡宗南的密電,早就被胡宗南的秘書熊向暉先行截胡,在胡宗南還沒有看到蔣介石下達的命令之前,熊向暉就已經拿到作戰命令,他悄悄將作戰命令送往地下黨的聯絡地點,看到是蔣介石的機密文件,王石堅就趕緊發報,不多時,毛澤東就收到了這封電報。
熊向暉是上午10點收到的絕密電報,然後他下午2點左右將作戰命令帶到我方聯絡站,而胡宗南則是在下午5點左右才親自看到這封絕密文件,誰能想到呢,堂堂國民黨軍官,竟是最後一個收到上級發來的絕密文件的。
說起這個熊向暉,我們就稍微來說一下,他是周恩來同志下的一步"閒棋",早在1937年的時候就在胡宗南身邊開始設伏,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受重用,而他的身份也只有周恩來和董必武以及蔣南翔三人知道,所以更利於長期潛伏。
但是小棋子終歸有大用處,時間長了胡宗南放下戒備,一切都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當然,除了身為胡宗南秘書的熊向暉之外,還有很多身處國民黨內部要職的中共黨員。
白崇禧的機要秘書謝和庚、陳布雷的女兒以及女婿都是共產黨員,而他們在國民黨內部擔任的職位都不低,所以說他們這些情報人員就相當於是共產黨的眼睛,有了他們,蔣介石的很多計劃都被我軍提前粉碎,當然很多時候還是提前做出應對策略,設好陷阱,只等著蔣介石的部隊往裡面鑽。
毛澤東獲悉蔣介石絕密文件之後做出有力回擊
胡宗南在拿到蔣介石的密令之後便展開了對陝甘寧邊區進攻的準備,他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之後,便將之前在黃河邊上的兩個軍調至陝甘寧邊區的外圍,做好進攻的準備。
對於胡宗南在邊區做準備的事情,蔣介石甚為關注,他不日就會發電詢問其情況,並且嚴令囑咐,不可貿然發起進攻,等下達命令之後,才可進攻,蔣介石還強調,必須儘可能的隱匿,不要讓我軍發現其行蹤。
此時的蔣介石還一直被蒙在鼓裡,他並不知道毛澤東已經知道他的絕密計劃,而胡宗南的部隊還在等著蓄勢待發。
那麼,毛澤東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應對蔣介石的剿共呢?
毛澤東對於蔣介石發起反共浪潮,先是給予了一波政治回擊,但其實,明面上是政治回擊,私底下當然也要部署兵力,如果蔣介石硬生生的要打,我們也不能不做一點準備。
7月4日的時候,毛澤東便讓朱德先致電胡宗南,電報中是這樣說道:
道路紛傳,中央將乘國際解散機會,實行剿共,我兄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彈糧運輸,絡繹於途,內戰危機,有一觸即發之勢。
電報內容不能說是非常詳實,但所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全數都在其中,朱德明面上稱自己已經知曉胡宗南重兵囤積在陝甘寧邊區外圍,實則是想要告訴他,如果這時發動內戰,兩方團結抵禦外辱的局面將被打破,這隻讓日本人坐收漁翁之利,國家將陷入非常危險的局面之中。
然而,電報發出去,胡宗南並未做回復,等到10日,我方又發出一封電報,說:如果胡宗南執意發動內戰,我方必然會進行自衛。
但所有的電報都仿若石沉大海,一律都沒有得到回應。
延安方面見正面勸和行不通,便開始發動群眾力量,製造社會輿論,定能讓蔣介石有所行動。
不過,當延安方面正在擔心蔣介石發動內戰會給日本人帶來可乘之機時,蔣介石卻在舉行軍事檢閱,但很不幸,蔣介石在閱兵途中被摔下馬,他的長筒靴勾住了馬的韁繩,所以硬生生的被拖出了幾十米遠。
所以,在閱兵結束之後,蔣介石明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他應該是在想這麼喜慶的日子,自己卻連馬都沒騎好,還掉下來,這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果不其然,蔣介石剛回到別墅,戴笠就在那等著,要報告的事情正是關於延安方面的,全部都是毛澤東這幾日在延安的動靜。
戴笠將情況都悉數報給蔣介石聽:
7月8日的時候,毛澤東決定發起"宣傳攻勢",他要集合民眾的力量,動員當地輿論,粉碎蔣介石的反共計劃。
7月9日,延安的三萬群眾開始舉行緊急動員大會,他們要將陝甘寧邊區的所有老百姓們全都動員起來,一律抵抗胡宗南的部隊,如果他們敢來,所有人都要堅決的消滅它。
到後來幾日,不僅僅是陝甘寧邊區的人民,隴東地區、晉冀魯豫邊區以及中共太行分區全都動員起來,甚至通電全國,要求國民政府立刻停止挑動內戰的行徑。
戴笠將這些情況全都報告給了蔣介石,他還說共產黨發展到今天為止,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80多萬的黨員,50多萬的軍隊,這不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軍隊能夠輕易撼動的,也不是你說消滅就能消滅掉的。
我在這部分的前面提起過毛澤東也在進行兵力部署,所以說,"宣傳攻勢"也只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因為誰都清楚,如果發動群眾的輿論力量可以讓蔣介石三思而後行,那這仗不打也行,但如果蔣介石執意奪我邊區,那就只能先行做好戰爭的準備。
毛澤東將晉冀魯豫軍區和冀中的主力部隊全都在往延安調遣,晉冀魯豫的9個團,冀中的6個團全都是日夜趕路,所有趕到的部隊全都圍在延安的外圍,將近有20萬的兵力,看來,毛澤東這次是做足了準備。
聽完延安方面的所有報告之後,蔣介石慌了,今天閱兵時從馬上摔下來,已經導致心情不好,這會更是一片陰霾,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閃擊"邊區的計劃還未開始實施,就已經胎死腹中。
11日,蔣介石致電朱德,否認了自己調兵的事情,並且聲稱自己並沒有什麼進攻邊區的計劃,不過,在此電報發出之前,他倒是給胡宗南發去了一份命令其停止行動電報,到此,毛澤東的反攻算是取得了初步勝利。
可是,為什麼說是初步勝利,而不是完全勝利呢?
大家都明白,蔣介石"剿共"心思並不是一兩日形成,他是有一個長期的預謀,所以既然胡宗南部隊已經到了陝甘寧邊區,那他豈有真的退回來的道理,所以面對當下形勢的逼迫,蔣介石只是先做出讓步,等待時機再次成熟,他又會有下一步的動作。
蔣介石執意進攻延安卻受美、蘇威脅而不得不緊急停止
在蔣介石的想法中,他始終認為蘇聯積極與英美建立關係,就說明世界範圍內的反共形勢非常的強烈,他覺得此次機會實在難得,因此對於延安方面,他只是輕描淡寫的做出讓步,實際上並未放在心上。
他志得意滿的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中共對我陝北之準備,其所表現者為恐慌與叫喊,或能發生間接作用,能早就範。
顯然,此時的蔣介石是聽不進去任何勸告的,他認為自己現在必須忍辱負重,等待時機。但是毛澤東在《解放日報》中所撰寫的《質問國民黨》又使他非常的焦灼,隨後,蔣介石更是下定決心,他認為中共"既非仁義所能感化,則除武力之外,再無其他辦法"
8月18日,蔣介石又致電胡宗南,命令其做好進攻準備。並且他還給自己立下三大要事:一是對共匪軍事準備,二是對共匪宣傳計劃,三是對共匪之總方略。
等到24 日的時候,胡宗南來到重慶,蔣介石撥給其1000萬元用來閃擊延安,看來,蔣介石對延安方面的計劃已定,並且進入到了實質性的階段。
其實,蔣介石此前對剿滅中共也存著糾結,但現在,他的目標非常明確,有這樣一段話能夠表明其當時的決心。
中共問題,無根本消滅之法,但不能不有解決之方案。如果始終要用十軍以上兵力防剿陝北之匪區,則不如先搗毀延安巢穴,使之變成流寇,無立足餘地為上策。
蔣介石為何這次狠下心來,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大環境所決定,現如今日本與蘇聯、德國與蘇聯之間都有牽扯,所以現在的蘇聯並不能騰下手來幫助中國共產黨,所以此時是最好的時機。如果錯過這次機會,蘇聯騰出力量來幫助中共,到時候勢必會更難對付。
但是眼看戰爭已經快要打響,卻發生了讓蔣介石不得不緊急剎車的事情,而這次的反共高潮也就只能就此作罷,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其實對於蔣介石進攻延安一事,蘇聯、美國都是聽到了風聲的,美國的參謀總長馬歇爾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立即派人給宋子文發來電報,詢問其消息是否真的屬實,他說現在正是同盟國全力應付日本的時候,萬不可在中國出任何差錯,如真有此事,能不能設法將事情避免。
然而除了馬歇爾發來的電文之外,美國的高思大使也親自向蔣介石證實過此事,剛開始蔣介石確實是矢口否認,但當高思拿出了他發給胡宗南的電報時,蔣介石變得啞口無言,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蔣介石要發動內戰,並胡宗南駐守在陝甘寧邊區的外圍。
最後高思大使說,如果蔣介石執意如此,美國就會停止對其的軍事援助,每年3億美元的資金援助以及相當一部分的空軍在中國作戰,一旦停下來,說實話,蔣介石未必能受的住我軍的攻打。
美國高思大使前腳剛走,蘇聯的駐華大使潘友新就來了,這個人更讓蔣介石頭疼,他知道今天來的人都是為了延安的事情,所以他一直都在忍耐,當然,誰讓蔣介石拿著人家援助的物資,不忍一忍也是不行的。
潘友新也是拿著證據前來的,他並沒有像高思那樣稍微客氣一點,而是直截了當的告訴蔣介石,蘇聯對國民黨的幫助要比對共產黨的多的多,現在你卻要拿著我們給你的幫助來對付共產黨,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更何況,在前不久的時候,蘇聯還給了你2億多美元的資金援助,我們希望你攻擊的是日本人,而非共產黨。
蘇聯大使的一番話對蔣介石是充滿了威脅的意味,而對於蔣介石本人來說,他也不得不重新考慮延安方面的戰事問題了
結尾
在蔣介石遭到美國和蘇聯雙方大使的威脅之後,國民黨高層也對蔣介石進攻陝甘寧邊區的計劃提出了反對意見。
首當其衝的就是徐永昌,他認為進攻延安時機未到,現如今還是容忍比較穩妥,不然英美都會停止對我方的援助,若執意進攻延安,實在是不當之舉。
就這樣,蔣介石在之後的會議上便一改先前的強硬態度,他又傾向於不進攻陝甘寧邊區了。
蔣介石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歷經波折,其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我方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情報人員,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向我方提供秘密消息,令毛澤東有充分的時間來粉粹國民黨的計劃,倘若不是先前的部署,哪裡還有美、蘇輪番威脅蔣介石,讓他停止對中共的消滅計劃。
所以說,在這漫漫長路的戰爭中,要不是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情報人員,我軍還不知道要吃多少的啞巴虧,他們的為共產黨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所以,他們中的任何人都值得被稱之為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