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一個鎮,人口5萬,發展全域旅遊,打造「特色文旅小鎮」

2020-12-12 牛牛說三農

高集鎮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東北部,距離東阿縣城20公裡,地處東阿縣、聊城市茌平區、齊河縣交界處,東連牛角店鎮,南鄰姚寨鎮,西面與茌平區樂平鎮相連,北面與德州市齊河縣仁裡鎮連接,總人口5.1萬餘人。

高集鎮是個農業大鎮,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棉花種植面積2.6萬畝,佔總面積的43%;優質小麥普及率100%。畜牧養殖是高集鎮的一大亮點,全高集鎮生豬養殖專業村3個,1000頭以上的養殖場10家,全高集鎮生豬存欄5萬頭。

高集鎮土地資源豐富。人均耕地2.43畝,土地肥沃,農業基礎設施健全,排灌便利,適宜大規模農業開發。現有優質桑園750畝、豐產林3萬畝、各種蔬菜1300畝、畜牧養殖小區21個。以林業、畜牧、蔬菜為主導,多業並舉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完善。東距濟南市70公裡,西連105國道,北依濟聊高速公路,南通山東濟南市平陰黃河大橋,鎮內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光纜通訊、數字傳輸、國際網際網路廣泛應用,通訊便捷。境內有3.5KV變電站一座,電力充足。三縱四橫城區框架全面完成,配套設施健全。

高集鎮經濟建設穩步推進。堅持工業強鎮。持續加快新舊動能轉轉換,鷗拔絲投資2000萬元,對電氣爐進行改造,完成機改電工程,產銷穩定保持亞洲第一;卓品木業投資1000萬元,新上鎖扣生產線1條,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持續加快招商項目落地,浙江中億集團、魯望集團等上市企業多次與我鎮進行洽談,對高集投資發展前景青睞有加;新入園孵化器項目2個,佔地400餘畝,現已完成規劃、籤約,年底前進行開工建設;引進新材料納米矽粉生產項目,現已完成立項階段,即將入駐生產。持續加快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高集鎮新材料產業園已初步與郝集工業園區達成電氣合作意向,新建園區道路3000米,新建標準廠房1.5萬平方米,不斷優化投資環境。

高集鎮堅持農業穩鎮。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發展蘋果、梨、蜜桃等經濟林2000畝,全鎮經濟林總量達到1萬餘畝。「高集核桃」、「旦鎮燒雞」、「高集豆腐皮」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投資2000餘萬元的高集為農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第五屆「雪桃節」等農家旅遊節慶活動成功舉辦,實現了產業融合,農民增收。堅持三產興鎮。一是大力發展服務業。堅持把繁榮服務業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和釋放本鎮農耕產業中蘊涵的發展潛力,以新型城鎮化體系建設為依託,積極推進為民服務中心、駐地聚合區等重點項目建設。二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把握電商時代帶來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方式,鼓勵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全鎮範圍內培訓電子商務技能,重點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推廣高集農產品品牌。三是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抓好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依託旦王城、燈籠廣場、文旅小鎮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集鎮城鎮建設快速推進。實施小城鎮提升續建工程。堅持打造「水映燈彩、書香墨韻」文旅小鎮,以連片治理的12個村為基礎,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文明行動等工作,提升高集鎮風情文化走廊建設,10月份全市140餘個鄉鎮(街道)人居環境評比中取得第11名。新建、改建道路20000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平方20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已投入使用。實現全鎮47個村的農村自來水、直飲水安裝。城鎮管理機制日趨完善,佔道經營、亂擺亂放等現象徹底清理。

高集鎮民生改善成效顯著。對照上級安排的重點工作、重點任務,致力「三大攻堅戰」。扶貧攻堅穩步推進。全鎮387戶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產業項目運行良好,改造貧困戶C、D級危房15戶。全面完成環保治理、違法佔地、大棚房清理、佔補平衡等工作任務。完成煤改電、煤改氣2577戶。

高集鎮立足工業立鎮,在新材料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一是重點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品牌化發展,不斷提升新興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搶佔技術型企業發展的制高點。二是實施傳統優勢農業改造提升工程,做強做優農產品加工業,以徐莊燈籠、孵化器項目為平臺,完成燈籠車間建設,實現燈籠製作工藝產品量化生產。建設農產品初加工車間,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相關產品開發升級,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吸引資本入駐。三是搶抓進度建好平臺。將集中精力抓好園區的主幹道路和配套工程建設,提升園區形象。

高集鎮立足品質農業,在農業產業化和結構調整上實現新突破。一是打造品質農業基地。以安全生態為出發點,按照前期布局的幾個節點,大貝新希望六和集團,苑莊扶貧蔬菜基地,廟楊蘋果園,打造農產品產業聚集地,爭創市級農業示範區;二是加快「優質果品精緻園」建設。新增優質果品基地3個,全面完成創森任務。

高集鎮堅持鎮當城建,在小城鎮功能區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一是結合全域旅遊,打造「文旅小鎮」,完成城鎮總規、控規的修編,完成全域鄉村振興方案和五年計劃,新建三星級賓館1處;二是聯合書法家婁以忠老師在青少年活動中心設立山東省青少年書法公益大課堂;三是建設「天網工程」,對主要路口、主要街道通過高空瞭望鷹眼覆蓋整個高集區域,尤其對重點位置區域,進行實時監控;通過「雪亮工程」和「高空瞭望」完成高集治安大的提升,做到凡是在高集境內內違法犯罪,絕對可以尋找到足跡;四是加強村級文明建設,豐富農民文化生活,開展農村道德大講堂,以傳統文化引領鄉村文明。

高集鎮堅持改善民生,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方面實現新突破。一是全力完成扶貧攻堅。進一步規範流程,精準識別,落實幫包責任制,持續加強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確保脫貧不返貧;二是全力完成環保整治。持續開展「散亂汙」企業及違規項目整治,治理工業汙染;三是充分挖掘高集鎮鄉賢人士和青年才俊,建立高集鎮鄉賢人才庫、創業青年人才庫,打造燈籠製作工藝創業隊伍、粗糧加工創業隊伍、鋁塑板加工項目創業隊伍、紅楓文藝志願者隊伍、國學志願者隊伍;四是深入開展網格化管理,推進農村社會治理,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美麗的高集鎮歡迎您的到來!(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山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 打造全域旅遊新版圖
    冬季到榮成賞大天鵝、住海草房、吃漁家飯,成為近年來海內外遊客熱衷的旅遊項目。   17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在山東榮成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章丘區5個縣(市、區)成功入列。加上2019年首批被認定的濰坊青州市、青島嶗山區、濟寧曲阜市,目前山東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大項目帶動 全域旅遊發展的「齊河樣板」
    9月21日- 23日,德州市首屆旅遊發展大會在齊河召開。國內友好城市、京津冀魯協作城市、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城市、國家及省旅遊行業協會等旅遊組織,國內知名文化旅遊專家、文旅企業和投資商、大型康養集團、重點旅行社,以及新聞媒體齊聚齊河,共話旅遊發展。作為山東縣域旅遊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齊河旅遊近些年取得的成就讓業內側目。
  • 對我省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的幾點思考
    我們認為,《規劃》中提到的打造四大文化旅遊示範區、發展海洋旅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好客山東」服務品牌等五個方面很有可能打造成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除此以外,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打造「好品山東」產品品牌、促進黃河流域(山東段)文旅高質量發展等三個方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方面體現山東智慧,成為「山東模式」。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布 山東5地上榜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章丘區5個縣(市、區)上榜。這是自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評定以來,我省連續兩年獲得「大滿貫」,加上2019年首批被認定的濰坊青州市、青島嶗山區、濟寧曲阜市,目前,全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創新示範的「山東經驗」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我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 徐州鼓樓:以文旅為筆繪就全域旅遊新圖景
    通過優化提升,全區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大幅升級完善;通過招大引強,「世界漢文化旅遊目的地(大風歌城項目)」「運河文化產業帶」「海洋極地世界」「九裡湖溼地公園」等一批大項目相繼落地建設,總投資規模約400億元,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加速轉變。「發展全域旅遊的意義已超過旅遊業發展本身,更成為一個地方提升影響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 齊河:以重大項目強勢拉動全域旅遊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齊河縣承辦的首場大型文旅活動,無疑是山東提振全省文旅消費的一大創新舉措。活動選擇在齊河重點旅遊項目歐樂堡景區內舉行,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齊河縣發力重大項目強勢拉動全域旅遊的經驗做法,同時引發業界熱議。
  • 文旅小鎮怎樣做到特色求生?
    思凱來文旅創新集團董事長李濤說,特色小鎮重在「特色」,而不是「千鎮一面」,旅遊便是小鎮特色的重要呈現方式。特色小鎮如果想要在發展中具有競爭優勢,必須從當地文化中挖掘出特色,從而形成可供消費的旅遊產品,這也是特色小鎮的競爭力所在。 杜林格認為,文化旅遊的帶動性較強。文化根源於生活,再加上與旅遊產業的融合,可以給小鎮更強的生命力。
  • 山東臨沭:青雲鎮以「柳編小鎮」為支點推動旅遊業發展
    中國發展網 郝會會、記者殷曉旭報導 今年以來,山東省臨沭縣青雲鎮以爭創省級特色小鎮為契機,把「柳編小鎮」建設作為鎮域旅遊創建的撬動點,從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產業旅遊、綠色旅遊三個方面著力推進旅遊業發展。
  • 溫州澤雅:打造「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樣板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通訊員 陳曉力  紙山雕塑展示澤雅風情、文化大樓增添詩意棲居、溼地公園提升旅遊品位……漫步在浙江溫州澤雅鎮街區,一個獨具特色、獨富韻味的文化旅遊休閒小鎮躍然眼前。  「澤為水,雅為美」。澤雅,顧名思義是山清水秀、文化雋永的一方淨土。
  • 佛山高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這項賽事的成功舉辦也是高明區旅遊行業強勢回暖的一個縮影。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旅遊行業迎來寒冬,不僅失去了春節這個傳統旅遊消費旺季,還直接停業超過一個月。高明的景區、酒店、旅行社等單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部分企業直接經濟損失達數百萬元。不過,高明旅遊企業在「閉關」期間紛紛苦練內功,積極備戰復工復產後的市場。
  • 大鄭州環線時代,哪個特色文旅小鎮備受矚目?
    其中三帶即是黃河文化生態帶、太行山文化生態帶及農區田園文化生態帶;多點則是次級中心城市、新興增長中心、重點文旅特色小鎮的多層次發展空間。這也意味著位於規劃帶或點上的主題的文旅特色小鎮,將佔據便捷交通、生態宜居、人流商圈發展等特點,城市空間發展的紅利也將可期。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12月17日,在山東威海舉行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培訓班上,宜興捧回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榮譽。「金鑲玉」 呈現城市發展最佳狀態「陶式生活」,宜興獨有的一種生活方式。為何提出打造「陶式生活」?
  • 新疆鞏留:全力打造特色旅遊小鎮
    今年,鞏留縣按照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總體布局,多方爭取資金,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步伐,打造旅遊小鎮,豐富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進一步提升旅遊接待能力。2019年,庫德寧鎮莫合社區針對區域內的旅遊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在保留居民住宅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對牆外立面加固、修復、塗色等,並對村裡的多條街道進行硬化、綠化、設置標識牌等,將小村打造成一個集旅遊、娛樂、消費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小鎮。
  • 綠維文旅:遼寧葫蘆文化特色小鎮發展思路
    而小鎮所屬的北港鎮主要以文旅產業為主導的葫蘆山莊為核心拉動,鎮域參與文旅服務業和附屬配套產業創業、就業的人口總量達5000人。綠維文旅通過對政策環境、當地資源、發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確定了本案「以特色小鎮為依託,以文旅產業為支撐,以葫蘆文化為核心吸引,集東北民俗風情、養生文化為一體的世界葫蘆農藝文化體驗旅遊度假目的地」的總體發展思路。
  • 鹿原鎮啟動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建設,一起看看全景效果圖~
    8月5日,炎陵縣鹿原鎮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建設項目的子項目——文化旅遊特色商品市場建設工地,挖掘機正揮舞長臂清理雜草,施工人員揮汗勞作。「諾,你看左側遠處是農耕體驗區,今後可以讓遊客在那裡親手耒耜、種植藥材、製作陶藝品等,體驗一把炎帝文化……」站在鹿原鎮特色文化旅遊小鎮的制高點,該鎮黨委書記賀勇興致勃勃地說。▲鹿原鎮特色文化旅遊小鎮全景效果圖。
  • 楓葉小鎮打造寒地四季文旅特色小鎮
    編者按:2019年7月,《哈爾濱市產業特色小鎮創建規劃(2019-2021年)》發布,提出到2021年年底,分批培育規劃創建技術創新主導型、產業優勢主導型、資源稟賦主導型、服務功能主導型、文化創意主導型等5類產業共20個特色小鎮。
  • 鞠傳江:中國特色小鎮的復興和崛起
    而對特色小城鎮的條件界定是:「立足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和發展潛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精簡高效的體制機制,實現特色支柱產業在鎮域經濟中佔主體地位、在國內國際市場佔一定份額,擁有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鎮區常住人口達到一定規模過,帶動鄉村振興能力較強,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政建制鎮排頭兵和經濟發達鎮升級版。」
  • 全市唯一,「新昌」創成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國家文旅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專題培訓班在山東威海榮成市舉行。培訓會上,文旅部負責人宣讀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新昌縣榜上有名,成為紹興市唯一創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