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書蟲媽媽
今天在一個寶媽群裡,看到這樣一個評價:0~3個月的新生寶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小動物!我忍不住往下看,想看看為什麼媽媽們會這樣評價自己寶寶。
新手寶媽們認為,新生兒寶寶和爸爸媽媽剛見面不久,寶寶只會通過啼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新手父母沒有經驗,卻沒有辦法從寶寶的「哇哇哇」哭聲中,讀懂寶寶的真正需求,只能幹著急。
你家是否也有一個哭鬧不休,讓你心力交瘁的新生寶寶呢?你是否除了餵奶和搖晃,對你的寶貝就再無招數了呢?今天小書蟲媽媽跟大家分享幾種有效安撫新生兒哭鬧的方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哭鬧的原因,你知道嗎?
想要有效地找到安撫哭鬧新生兒寶寶的好方法,我們要首先了解寶寶哭鬧的原因。新生兒哭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
①寶寶餓了
新生兒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有通過哭和父母溝通。寶寶餓了,他通過哭聲來告訴媽媽,「媽媽我餓了,要吃奶」。寶寶飢餓的哭聲是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如果媽媽這時用手指碰一下寶寶的臉,寶寶就會轉過頭,做出吸吮的動作。這時,媽媽解決方法,就是馬上給寶寶餵奶。
②要抱抱
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離開媽媽肚子裡熟悉的環境,很不習慣。寶寶在這種情況下哭鬧的話,寶寶的表現是頭部不停地扭動,哭聲平和,帶有顫音,媽媽來到他的身邊時,寶寶會雙眼會盯著媽媽,樣子很著急,好像在說:「媽媽,快抱抱我!」
③累了想平靜
寶寶被逗弄太厲害,時間太長,寶寶興奮太久,會承受不了,只能通過哭聲告訴大人,「我累了,我要休息了,別再玩了!」
④困了想睡了
寶寶很累,想睡覺,但又不會安撫自己入睡,心裡煩躁,於是只能通過一聲聲不耐煩的嚎哭來訴說,這種哭聲都是呈陣發性的,也是俗話說的「寶寶鬧覺」。
⑤情緒崩潰
一般出現在黃昏時分,寶寶經過了一天刺激的生活,會比較容易又累又煩,只能通過的哭鬧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民間叫它為「黃昏鬧」。
⑥身體不舒服
當寶寶身體出現脹氣、腸絞痛等身體不舒服時,也會出現哭鬧。
通過分析以上六個原因,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大多數的哭鬧,只是需要安撫,讓寶寶能夠神經放鬆下來,之後寶寶自然就會安靜入睡。
那麼,父母怎樣安撫哭鬧不休的寶寶呢?
根據我帶過兩個孩子的經驗:儘量充分地模似子宮環境,讓寶寶有「回家了」的安全感覺。具體如何去操作呢?可以嘗試以下五個方法,哄娃簡單又有效。
①模似子宮的擁擠感
媽媽可以將寶寶用包巾緊緊地包裹起來,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完全被束縛在一個很狹窄的地方。雖然在給寶寶包裹的時候,寶寶看起來有掙扎和不願意,但其實新生兒寶寶是熟悉並喜歡這種被緊緊包裹的感覺。這樣包裹起來後,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很快變成小天使,不用哄不用搖,很快安靜下來。
②模似子宮的黑暗
在子宮裡待了280天的寶寶,已經非常習慣子宮裡的黑暗環境,媽媽可以讓寶寶模似回到這個環境。我的方法是抱寶寶回到房間,拉上遮光窗簾,讓寶寶趴在我胸前,輕輕地拍著他的後背,通過這樣的方法,很多時候寶寶幾分鐘就可以安靜下來。
③聽白噪聲
寶寶生活在子宮的時候,每天聽著媽媽血液流動聲、心跳聲、腸胃蠕動等聲音。對寶寶來說,媽媽的這些身體聲音,就是美妙安全的聲音。根據這個特點,我們模似這種白噪聲音。生活中白噪聲有各種各樣如:收音機裡空白波段的聲音、流水的聲音、下雨的聲音、風扇的聲音、吸塵器的聲音、吹風機的聲音等等。建議媽媽可以用手機錄下來,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反覆播放。
懷著女兒的時候,我給她做胎教時,喜歡放悠揚的胎教音樂。女兒出生後,當她哭鬧的時候,我一般會打開當時的胎教音樂,讓她聽,寶貝聽到熟悉的音樂後,很快安靜下來,有時還會開心地手舞足蹈。
④模似子宮的晃動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的時候,每天都隨著媽媽走路搖來晃去的。媽媽可以抱著寶寶,邊走邊輕輕地晃動,讓寶寶找回這種熟悉又安全的感覺。媽媽需要注意的是:是輕微地,不是劇烈地晃動,不然很容易讓寶寶受傷。
⑤感覺媽媽的「心聲」
寶寶住在子宮裡,是聽著媽媽心臟跳動聲長大的,聽著媽媽的「心聲」,寶寶覺得舒適又安全。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讓寶寶貼近自己的胸口,聽到心跳,然後有節奏地拍拍寶寶的後背或者屁股,注意不要拍肚子。
有的媽媽問,這五個招數是分開用還是可以一起用?我的經驗是,組合用效果更好。我家兒子是個特別磨人鬧覺娃,我一出招就是三四個招數打組合。
例如,他是鬧覺哭,我首先給他打包裹,裹得緊緊的,只留了一定的空間讓腿能自由活動,抱到黑暗的房間,找個地方坐下,讓寶寶的肚皮貼著我的身體,頭枕在我的左手小臂上,耳朵聽著我的心跳,右手有節奏地拍寶寶的屁股,一邊輕輕搖一搖,嘴裡發出「噓噓」的聲音。剛開始的時候,兒子還是會哭鬧,不過一般五分鐘左右,他就會慢慢地安靜下來,很快就入睡了。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新生寶寶無法控制情緒,睡前發洩一下煩躁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抱哄著寶寶讓他哭個5~10分鐘入睡,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寶寶在哭鬧的過程,也是學習過程,寶寶就是在每次睡前的掙扎中,逐漸練習安撫自己,練習如何平靜,並且逐漸了解:當我煩躁的時候應該放鬆,而不是緊張哭鬧,才會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