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鉤/文按禮數,婦人應以「君」稱其夫,男子應以「卿」稱其妻。王戎之妻反其道而行之,總是以「卿」稱呼王戎,叫多了王戎很不好意思,他告誡妻子說:「你這樣叫我,於禮為不敬,往後不要再叫了。」他妻子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沒辦法,王戎只好聽之任之。「卿卿我我」這個成語就這樣流傳開來,現多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親暱。王戎的女婿裴頠[wěi]也遇到卿卿我我的尷尬。裴頠是官宦子弟,頗有雅量,見識高遠,後為高官。太尉王衍比他年長四歲,兩人不相交好。有次名人雅集,有人對王衍說:「裴頠叔叔的名望哪裡值得如此推重!」王衍一聽來了感覺,馬上以長輩的姿態稱裴頠為卿。裴頠說:「君想擺長輩的架子,我就成全您吧。」年長四歲而濫充長輩,這明顯的是無禮。所以裴頠就反話正說,暗含譏諷。
▲據說,王戎非常貪婪,聚財斂物,不知極限,且為人吝嗇小氣至極。但夫妻之間卻琴瑟和諧,恩愛無比。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與妻子手執牙籌計算自己的財產,二人樂此不疲。在王夫人眼裡,王戎大概是個有情有義又會賺錢的好夫君,阿堵之物成了拉近夫婦感情的粘合劑,讓這世間多了一個「卿卿我我」。
在官場和社交場合,古時君對臣、上對下親暱的稱呼為「卿」,如愛卿眾卿。反過來則稱呼為「君」。這個擺架子的王衍太尉,也碰到了卿卿我我的人,讓他傷透了腦筋。這個人叫庾敳[ái],也是魏晉名人。他是出了名的形象差,「長不滿七尺,而腰帶十圍。」基本就是個球樣。他與左思、劉伶,合稱魏晉三大醜男。因為形貌難看,一些人對他避而遠之,太尉王衍也怕他。庾敳的官職在太尉之下,但是他總是用「卿」來稱呼太尉。有天王衍很正式地說:庾敳,我求求你了,你別老這樣卿啊卿的,弄得好像我們多親熱似的。庾敳說:「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你稱我為君,我呼你為卿,我用我的叫法,你用你的叫法,沒關係的嘛。王衍頓時沒了脾氣。
▲庾敳之所以這麼巴結王衍,是因為他對氣度非凡的王衍非常仰慕,純粹抱著一個「粉絲」心態才如此「皮厚」。據說這一「卿卿」之後,王衍由此對庾敳刮目相看,用其為吏部郎。但最終這齣「偶像劇」的大結局很悲慘,粉絲庾敳與偶像王衍,一起死於石勒之亂。
古代很講究名教觀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點都不能亂,通過定名分來維護等級,便於社會管理。在現代,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適當地稱呼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時候,見面稱兄道弟太過親熱,省略姓只稱名顯得唐突,喊全名太見外,叫綽號太隨便。還是「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好,只要不隨便卿卿我我,起碼可以保證不遭白眼、不挨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