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鋪前鎮:流動廣播村村響,防控知識進萬家

2020-12-24 文昌發布

為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家喻戶曉,構建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近日來,鋪前鎮發動由黨員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民兵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利用流動宣傳車、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等工具,將疫情防控宣傳帶到千家萬戶。

「少出門、不串門,預防傳染病,從戴口罩開始…」在鋪前鎮墟上的大街小巷、各村卡點和村莊裡的房前屋後,可以看到一支支由黨員幹部帶頭的防控隊伍,他們戴著「疫情防控員」紅袖章,把平日裡給群眾帶來娛樂的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和收音機變成將防疫宣傳不落死角的「神器」。黨員腳下千萬步,防控傳進千萬戶,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防範措施,將最大程度帶動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流動廣播覆蓋了全鎮4個墟和236個村民小組,為讓鄉村群眾更好理解、更好防控,播放內容除普通話外,還採用 「海南話」版本,用接地氣的表達,通俗易懂的鄉音,最大限度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呼籲村民們做好防疫,戴好口罩,減少串門。

鋪港村委會在試場村防疫檢查點運用音響循環播報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和防範措施

隆豐村委會書記、主任鄧大波帶領村「兩委」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防疫檢查點用喊話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美港村委會書記、主任黃文帶領民兵巡邏隊在防疫檢查點運用音響循環播報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和防範措施

地太村委會書記、主任韓俊清拖著音響帶領村「兩委」幹部走街進巷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仕後村駐點組組長陳忠華,村委會書記、主任何和代拖著音響帶領村「兩委」幹部走街進巷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林梧村委會在林梧圩農貿市場周邊運用音響循環播報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和防範措施

流動宣傳車、音響、喊話喇叭作為農村最接地氣的宣傳載體,彌補了微信、微博、新聞APP等網際網路平臺無法覆蓋農村老年人的不足局面,通過多角度、廣範圍地宣傳,為村民送去黨和政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相關知識和最新消息,使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在農村地區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無死角。

相關焦點

  • 鋪前鎮流動廣播村村響 防控知識人人曉
    為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家喻戶曉,構建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近日來,鋪前鎮發動由黨員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民兵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利用流動宣傳車、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等工具,將疫情防控宣傳帶到千家萬戶。鋪前鎮鋪前村委會文園村村民小組組長林軍:「這個音響原來是村民用來跳廣場舞的,現在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就把宣傳工作通過音響宣傳到各家各戶做好防控工作。」黨員腳下千萬步,防控傳進千萬戶,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防範措施,將最大程度帶動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贏得群眾的高度肯定。
  • 喇叭村村響
    不信謠言,防止受騙……」27日下午,將樂縣南口鎮14個村村響廣播再次準時響起。  面對農村地區點多面廣、春節返鄉人多、防控意識相對較弱等問題,三明各鄉鎮積極做好防控措施,每個村通過村村響廣播及時進行宣傳,收到不錯的效果。  南口鎮建有村村響播出平臺,在各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室外建有村村響播出終端。自1月24日起,南口鎮的村村響廣播就為防控疫情發聲。
  • 井字鎮:「村村響」奏響防疫「最強音」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馮兵田 通訊員 李建新)「所有從湖北返鄉人員,應積極主動向村裡報告實情……廣大村民要積極主動起來,過年不串門,電話拜年不聚集,紅喜事堅決不辦,白喜事從簡從速,不信謠,不傳謠……」1月27日,雙峰縣井字鎮銅梁村支部書記左志雄利用
  • 麻溪鋪鎮開展消防宣傳「五進」活動 築牢冬春消防安全「防火牆」
    為進一步夯實轄區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發生,麻溪鋪鎮開展消防安全宣傳「五進」活動,提高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消防知識進學校撐起安全「保護傘」「孩子們,一旦發生火災,該如何正確報警?
  • 村村響,愛的「鬧鐘」準時響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28日訊(通訊員 李姜明 記者 魯融冰)「各位鄉親、同志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所有人的心,全區各級各部門正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連日來,鼎城區韓公渡鎮17個村(社區)共352個村村響廣播,像鬧鐘一樣準時響起
  • 宜春溫湯鎮廣播「村村響」——讓黨的聲音走好「最後一公裡」
    10月14日,溫湯鎮彭坊村的「村村響」廣播,正滾動播放著開展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該村黨支部書記楊海軍告訴筆者,彭坊村轄11個村組,安裝了5臺廣播,每天分早中晚三個時段進行廣播,村民不用出門,就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政策,村幹部工作也更省時省力了。
  • 文昌鋪前鎮針對媒體曝光的問題召開整改會議 鋪前港的垃圾被清理了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5日訊(記者 吳嶽文)15日,記者回訪文昌鋪前鎮鋪前港看到,經過整治,鋪前港口岸邊水裡的垃圾已經被清理。4月11日,《南國都市報》報導文昌市鋪前港油汙成泥,沿岸海面廢棄物漂浮且海水油汙帶明顯、味道刺鼻等問題。針對此問題,鋪前鎮高度重視、迅速反應,於4月11日上午召開整改會議,專題研究分析鋪前港環境汙染問題,並部署安排整治工作。
  • 文昌鋪前鎮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和發展生產兩不誤
    ,一手抓生產」的部署要求,鋪前鎮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各行業克服疫情帶來的阻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力促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逐步回歸「正軌」。 「鋪前馬鮫魚」是該鎮名牌企業,目前該企業已正常復工。鋪前鎮要求企業在有序恢復生產的同時不能對防控工作思想鬆懈,要嚴格落實好封閉式管理,防控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必須不折不扣落實好有標識牌、有值班人員、有人員來訪登記、有人員體溫檢測和有重點人員臺帳 的「五有」措施。
  • 曲靖市霑益區:「小喇叭」村村響 「大疫情」戶戶防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請大家不拜年、不串門、不聚餐,如果必須出門,請戴上口罩……」連日來,分布在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各個鄉鎮(街道)的村村「小喇叭」紛紛響起,向群眾播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並宣傳相關科普知識。
  • 文昌鋪前鎮「防疫檢查崗」功能擴容 助復工復產 緊防疫之弦
    ■ 本報記者 李佳飛「同志,請您佩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買完東西儘快回家,勿在公共場所聚集……」2月28日16時,文昌市鋪前鎮墟「復工復產服務崗」工作人員鄧大糾攔住一位佩戴口罩不規範的群眾,提醒其做好防護,並測量其體溫,登記好相關信息。
  • 文化中國·中國文化進萬家優秀傳統文化高峰論壇(走進文昌)
    由中國文化進萬家工作委員會指導,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主辦,海南省文昌市航天國際影視中心等單位聯辦的:文化中國·中國文化進萬家優秀傳統文化高峰論壇(走進文昌)暨文昌軍事題材電影展系列文化活動,於2020年12月23日~26日在海南文昌召開。
  • 羅保銘:推動鋪前大橋和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建設
    鋪前大橋和文昌至瓊海高速最遲明年上半年動工    調研中,羅保銘觀看了文昌鋪前大橋橋位方案圖和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路線方案示意圖,聽取了這兩大戰略性基礎設施的規劃情況匯報。他指出,文昌鋪前大橋對進一步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瓊北地區的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意義重大,也有利於文昌藉助更為便利的交通優勢,融入瓊北旅遊圈。
  • 文昌鋪前鎮組織環衛工人清理海灘垃圾
    環衛工人對海灘大清掃  新聞追蹤《文昌木蘭頭海岸:拜託!鋪前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進行大清掃,還海岸乾淨面容。  「因有關部門疏於管理,以及部分遊客素質差等原因,使得木蘭灣沙灘上隨處可見丟棄的垃圾。」鋪前鎮常務副鎮長曹必才告訴記者,經調查,木蘭灣海岸線周邊的垃圾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其中,大部分的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經海浪潮汐漂流至木蘭灣海灘上,其他則是部分遊客留下的垃圾。
  • 靖州:疫情防控「小喇叭」發出「大聲音」
    國家全面布防控,衛健按部門衝在前。堅決打贏防疫戰,我們共同渡難關。」1月28日12點,在靖州渠陽鎮戈村,豎立在團寨中心的「村村響」準點播放防疫知識順口溜。「今年過年,我和愛人沒有像往年一樣去娘家拜年走親戚。寧願在家吃個蘿蔔白菜也不出門。」
  • 海南文昌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糟粕醋」,微辣酸甜的感覺超過癮
    糟粕醋是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採用民間釀酒過程中產生的酒糟發酵產生的醋酸作為湯料,輔以辣椒、糖、蒜末等,微辣酸甜的感覺超過癮。三亞的話比較推薦春園海鮮廣場斜對面的文昌小老弟雞飯店的糟粕醋火鍋,個人感覺是在三亞吃過最正的。最正宗的屯昌楓木香草鴨不可不說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美食,一是楓木鴨養殖得當,本身肉質鮮美,二是秘制的香草鴨做法把每一隻鴨烹飪得讓人慾罷不能。所以屯昌楓木香草鴨作為海南特色美食的代表,也是名副其實。
  • 內蒙古通遼市:「防控不留死角、不存盲區,咱老百姓心安」
    在疫情防控警報全面解除前,基層黨員幹部需每天上門走訪聯繫戶,落實好「三項」職責,即「三必到」,出現相應病症時必到、需要代跑代辦時必到、發生矛盾糾紛時必到;「三必問」,問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問生活物資儲備情況、問代跑代辦代購需求;「三必看」,看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看是否有陌生來訪人員、看是否有逃避檢查或外出跡象。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網格、每個嘎查村、每戶家庭,確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區。
  •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小分隊走進北臧村鎮
    12月23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中國廣播藝術團文藝小分隊走進北京大興區北臧村鎮,在永定河綠色港灣舉行慰問演出,大興區同步開展2021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捏麵人、剪窗花、皮影製作、柳編技藝等傳統項目,讓現場群眾拍手稱絕;「三減三健」、疫情防控、慢性病預防、中醫藥養生保健等知識和應急救護知識現場演示,提醒群眾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突發事件發生後應如何應對;零耗能建築體系、垃圾桶智能開蓋系統、阿邁特的血管支架等創新科技產品展示,讓群眾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改變和便利;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更是激起了群眾學習的熱情……現場除了知識宣傳普及
  • 主打「公益+」和「教育+」:恆豐銀行成都分行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
    在成都、南充、樂山、達州、自貢等地,恆豐銀行成都分行轄內的員工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走出了「公益+」和「教育+」兩條宣教路徑,讓金融知識進萬家的腳步既「穩」又「遠」。「公益+」:讓金融知識進萬家的腳步穩一點當金融宣傳遇上公益實踐,原本平凡的日子也倍添暖意。
  • 大方縣興隆鄉:流動「小喇叭」 加強疫情防控宣傳
    「近期暫停趕場,不操辦酒席、不走親串戚、減少到人流密集場所活動......」1月30日,一輛小車慢慢遊走在大方縣興隆鄉菱角村的寨子間,車尾新裝的小喇叭裡不斷播出宣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