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常聽見人說誰誰誰做事很佛系,佛系這個詞一經出現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在2018年還被選為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佛系青年、佛系父母、佛系子女、佛系賣家等一系列衍生詞語被年輕人廣為使用。但究竟什麼是佛系呢?佛系是褒義還是貶義?
佛講究的是順其自然,萬事隨緣。佛系本無好壞之分,講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但在具體語境中就有了不同的含義。比如我們說一個人與世無爭的時候,可以說他很佛系,我覺得這是一種欣賞和稱讚,表示這個人心態平和,對待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很明智。而如果說一個人不思進取,不求甚解的時候也可以說他很佛系,這多多少少就有一點貶低的意思了。
那麼佛系老師又是什麼意思呢?是這名教師自己安於現狀不求上進,還是對待學生對待課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二者兼而有之?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是一名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管不好學生,主要是學生特別皮,老教師也沒有更多的方法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久而久之只好聽之任之。最後發展到老師在講臺上大講,學生在講臺下小講,老師停下來,學生也停下來,老師一開講,學生也跟著開講,滔滔不絕沒完沒了。最後沒辦法眼看課上不下去,老教師只好隨波逐流,上課的時候不敢看下面,因為學生們基本都在做各自的小動作,沒有人聽課,如果看著下面課就講不下去了。於是這個老教師心一橫,乾脆看著天花板講課,根本不看學生,眼不見心不煩。無論學生在下面做些什麼,他都不聞不問,關鍵是問了也沒什麼用,時間長了被別的老師發現,大家都叫他「天花板」老師。是不是挺尷尬的呢?
對學生不聞不問,只顧自己講課求心安其實就是佛系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去年出現了幾期由於「體罰學生」而導致老師被停職甚至更嚴重地處分的時候,人們開始討論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佛系」還是「魔系」?什麼是「魔系」呢?字面意思就是和佛系相對,佛係指萬事隨緣,不強求不創新,隨波逐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魔系呢?顧名思義就是特別認真負責,對學生要求嚴格,一絲不苟,稍不滿意就發飆,讓學生無所適從。
佛系老師說的是一個老師非常隨緣,對事情的結果不強求,遇見偏激的學生和事情也能以平常心相待,心態超乎尋常的好。而「魔系」教師是對待學生的錯誤和不足缺乏應有的耐心,動不動就是一頓批評教育,甚至「體罰」學生。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稍微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被無限放大,所以近年來家長投訴老師的例子越來越多了,有的老師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懲罰。甚至有些學生會因為老師的批評教育而離家出走或是釀成更大的悲劇。但是完全對其聽之任之又是行不通的,最起碼會饒亂課堂,讓其他孩子情何以堪?
管又管不得,不管又不行,老師也是煞費苦心,卻又左右為難。我覺得事情都有兩面性,不可一概而論。比如上課的時候學生在下面玩撲克,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必須管。而遇到那些神經嘛敏感脆弱又犯了錯誤的學生,老師又不能用過激的語言去刺激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所以,做佛系老師還是做魔系老師,管與不管是有原則的,需要老師本人根據事情的性質和學生的個性去迅速做出判斷,既不能做天花板老師,也不能管得過於嚴格,引發意外事故,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