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首部外語片亮相上影節,又名「我和我的戲精母親」

2021-01-20 騰訊網

「強勢沒有一點不好的地方。」「記憶是不可相信的。」

法國兩大戲骨凱薩琳·德納芙、朱麗葉·比諾什飆戲,母親的扮演者在戲內也是演員,將盛氣凌人又脆弱易碎的星光演繹得淋漓盡致。

■凱薩琳·德納芙飾演的母親法比耶娜

作為是枝裕和首部「外語片」,有關水土不服的討論也圍繞著它。有豆瓣網友給出了神評論:「就像用咖啡杯喝了一份味噌湯」。

■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的女兒盧米埃

作為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片和主競賽單元入圍影片,《真相》出現在了第23屆上海電影節「官方推薦-影展精粹」單元。當他們在電影裡用法語聊家長裡短,雖有違和,但有一道道法式幽默依次呈上;當是枝裕和使用大搖臂,由近及遠地拍攝院子的遠景,枝丫上的葉子均已搖落,影片落下帷幕。作為觀眾,好似品味了一部「美味」的秋日終曲。

■影片結束時院子的遠景母女糾葛:和解真的「全憑演技」?

先介紹一下劇情,下文含劇透。

「是一座豪宅,但背後是一座監獄」。身為編劇的女兒盧米埃,帶著丈夫漢克和女兒艾米回到了母親法比耶娜的家裡。

■女兒帶著小家庭回到了故土

她這次回來的目的很簡單,母親作為名演員的回憶錄《真相》就要出版了,她想要「檢查」這本名為真相的書是否符合事實。寒暄幾句後,就開始客氣地詢問「為什麼沒有把書提前寄給我看」,兩人的關係不似母女,倒像是一對罅隙已生、盡力掩飾的友人。

不負期待,書中的水分之多,堪比不負責任的「非虛構寫作」。最令人失望的,是母親沒有提及自己英年早逝的友人,也沒有提及相伴多年、默默付出的助理盧克,這讓其身邊的人都頗為心寒。

■法比耶娜

不過,法比耶娜是從來不會認錯的。「你們不能理解演員的想法。」「我寧願做一個糟糕的母親,一個糟糕的朋友,但也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演員。」演戲是法比耶娜的生命,她也無時無刻不在演戲。

接下來,一家人都去了片場——法比耶娜在戲中飾演變老後的女兒,而神似昔日好友莎拉的演員馬農,扮演的則是永遠年輕的母親。莎拉和莎拉之死是母女倆共同的心結,法比耶娜懼其生動靈氣,不敢與之一同演戲。盧米埃喜愛這位和藹的阿姨勝過母親,怨恨母親的欺騙致使阿姨尋死。莎拉為什麼死?母親為什麼這麼做?這是影片即將慢慢揭開的「真相」。

■共演的年輕演員神似昔日的好友莎拉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場上演的「戲中戲」是一部很有趣的科幻作品,甚至有人說比本體更好看的《關於母親的回憶》(Memories of My Mother)。原著作者是《三體》的翻譯、雨果獎和星雲獎得主劉宇昆,曾改編成短片《美麗夢中人》,在科幻和短片電影節中獲了不少獎。

身患絕症、只有兩個「地球年」生命的母親,決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進行太空旅行,用「相對論」欺騙時間,看著孩子長大。然而,這位時間旅行者的女兒每7年才能見到一次母親,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她對容顏未改的母親說:「你又要離開我了,我覺得好孤獨。」

在這場「戲中戲」,母親法比耶娜代入到了女兒的角色,也在一次次琢磨中對女兒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體悟。由此,她決定告訴女兒一個「秘密」:自己之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搶走朋友的角色,是因為想要演女兒最喜歡的書中的角色,想要把女兒從朋友手中「搶」回來。

■女兒在一瞬間原諒了母親

盧米埃頓時非常感動,追問母親為什麼不把這段寫進書裡。母親回答:「我不知道,也許下一版會修訂吧。」但更重要的是,她從女兒的表現中得到了演戲的靈感,強烈要求重拍最後一幕。

是否是戲呢?盧米埃不知道,也無法知道。有可能,法比耶娜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以編劇身份繼續活躍在光影世界裡的女兒,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回應。她派出自己的女兒,告訴法比耶娜希望她去太空,「這樣你就能看到我成為成功的演員了。」

■盧米埃的女兒艾米

這讓人想起蔡康永在《奇葩說》中的金句:「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相比沒有血緣聯繫的人,親人之間的愛恨更加糾纏。無從擺脫,無從選擇,在未能察覺的縫隙中定義自我——追求「家務事的真相」,難點不僅在於記憶的模糊性,也在於情感的複雜性。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有太多做得不夠好的父母、身份錯亂的父母、以假亂真的父母……我們感動於冷酷世界中,邊緣人的互相取暖,反過來也可以看看名利場中,穿上盔甲的人宛若刺蝟的互相接近。兩者的共同點在於對親密關係的需求,戲中人的拿起和放下,由此蒙上了真實的糖果色濾鏡。

文化碰撞:用「法式話癆」演繹的「閱讀空氣」

當然,《真相》稱不上是枝裕和的代表作。

■《真相》劇照

豆瓣7.1分,IMDb6.4分,metacritic73分,爛番茄87%,和所有電影比不算差,但和是枝裕和自己比,是「吊車尾」的作品。甚至有人用「撲街」和「翻車」,形容是枝裕和的這部新作。

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你很難想像一個法國人用滔滔不絕的「法式話癆」去「閱讀空氣」,女兒把自己包裹起來假裝不需要母親的關心,母親暗地裡為女兒的堅強而難過,這種行為太過小心翼翼了。

當然,電影還是表現了一些犀利的瞬間。法比耶娜評價盧米埃:「她都沒意識到她離開法國,是為了躲避我。」盧米埃問法比耶娜:「你愛自己,還是喜歡電影……就一次,讓電影贏一次。」法比耶娜回答道:「我喜歡我演的電影。」

這些相對的「直率」讓人精神爽朗,但它把更大的困惑留給了觀眾:家人之間的相處只能靠演戲嗎?她們的關係可以靠演戲維持嗎?一個視真相為無趣的人,是可以相處的嗎?

從這個層次來講,是枝裕和在這部電影給的「留白」過大,給人以「太淺了」的感受。

是枝裕和稱,《真相》的劇本在2003年就寫好了,本打算拍成小型舞臺劇。後來,一向想和東亞導演合作的朱麗葉·比諾什找到了是枝裕和,希望參演一部電影。是枝裕和又認為這個劇本「沒有地域性」,便拿來拍電影。

■導演和演員們

有意思的是,在拍攝的6個月時間裡,身為導演的是枝裕和不會法語和英語,演員大多不會日語,全程依靠翻譯和表情。但這部影片最終「立住了」,從中可見藝術超越語言的力量。

《真相》是一個很有趣的小品,它打造了一個短暫脫離日常,審視自身的空間。人生如戲,你是否在用「演戲」避開激烈的衝撞、無解的追問?

相關焦點

  • 在最安全的距離,是枝裕和用《真相》輕輕對你煽情
    看是枝裕和的首部非日語片《真相》,第一個讓我流淚的點是全場的第一次笑聲。那只是臺詞裡的一點小幽默,在現場起了些化學反應。在30%的上座率限制下,也許分貝也被降到三分之一,低低的,能讓你微笑時感受到其他人在報以迴響。
  • 是枝裕和首次執導法語片 《真相》曝人物海報
    是枝裕和首次執導法語片 《真相》曝人物海報 時間:2019.10.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非非 分享到: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善惡實驗
    《第三度嫌疑人》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類型:劇情 / 懸疑 / 犯罪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是枝裕和導演以擅長人物關係處理、情感細膩著稱,你也許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可能看過《比海更深》、《如父如子》、《步履不停》等。2017年,是枝裕和導演一改風格,導演了這部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
  • 是枝裕和法語片「真實」威尼斯影評出爐 「不是導演最好的作品,但...
    當地時間8月28日,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在水城威尼斯揭幕,當晚是枝裕和執導的法語片《真實》作為開幕片上映。繼去年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金棕櫚大獎」後,首次挑戰執導外語作品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這部新作成色如何,讓我們來聽聽各國記者的評價。
  • 李安在柏林電影節和是枝裕和聊了這些
    ——李安 柏林電影節七十周年大慶,專門舉辦了一個名叫「On Transmission」的單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與柏林電影節淵源頗深的七位名導演舉行對談;對談的對象則由他們自己選擇,往往是另一位在創作上和他們有所聯繫的導演。在對談前後,還會放映這兩位導演的一部作品。
  • 是枝裕和:和演員一起創作人物
    他表示,這種變化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個電影人隨著自己的年齡、隨著自己的家庭狀況,拍攝作品的視角發生了轉變,「我也覺得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變化」。在被問到60歲以後的家庭題材作品會有什麼不同時,是枝裕和坦言,自己也不知道到了60歲以後會拍出什麼樣的作品,而且變化的契機也並不只是年齡。「如果從主題上來說,大家現在可能感受到我在一定時期內越來越傾向於拍一些社會性的話題。
  • 是枝裕和導演,好久不見
    」是枝裕和說他的母親非常喜歡鄧麗君,《比海更深》本就是為了致敬母親的,那麼用這首便再適合不過了。「在年代上,楊德昌要比侯孝賢跟我還更近一些,但其實同時代的侯孝賢,反而離我更近。」由此看來,是枝裕和還是受侯導影響更深。雖然大家經常將是枝與小津作比較,可他們真的不搭邊,連是枝裕和都否認了這點。
  • 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這不僅體現在他創作了若干紀錄片作品,而且在他的劇情片中,也時常有較為濃重的紀錄風格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電影學堂大師班邀請是枝裕和導演進行現場連線。凹凸鏡DOC作為受邀媒體,參與全程。當我談是枝裕和時,我談些什麼。
  • 姜棟元、裴鬥娜、宋康昊合作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
    曾執導《小偷家族》、《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知名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度挑戰拍攝韓國電影《BROKER》,神通廣大找來了這麼強大的三位演員一起合作,預計2021年開拍,能不讓人期待嘛!根據報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可是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找上韓國製作組一同構思《BROKER》,籌備了這麼久的作品,終於一切就緒,即將在明年開拍了!
  • 李安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對談 互選雙方代表作交流
    李安與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對談1905電影網訊北京時間2月28日凌晨,導演李安與是枝裕和亮相第70屆柏林電影節特別單元「On Transmission」對談環節。該環節中,參加對談的電影人李安與其邀請的嘉賓是枝裕和互選了對方的一部作品進行放映與交流。李安選擇了是枝裕和早年的作品《下一站,天國》,他稱「因為當時看的時候非常震撼」;而是枝裕和選擇了李安的作品《斷背山》,他表示影片「非常細膩,很罕見一個亞洲導演可以拍出歐美風格的片子,我是他的粉絲,很遺憾大家沒有一起工作過,但是當他邀請我參加柏林對談,我很高興答應了。」
  • 讓我成為「是枝裕和」的九個人
    今天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58歲生日口述:是枝裕和文:門間雄介譯:小aki 2015年,隨著電影「海街日記」的上映,「SWITCH」雜誌為電影導演是枝裕和做了從影20周年的回顧,並請來他本人介紹對自己職業道路影響深遠的
  • 「平凡大師」是枝裕和
    此前在媒體採訪中坦言,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就是彼時4歲的女兒很認真地問他,「我以後是不可以嫁給爸爸的,對嗎?」  如其人,溫柔謙遜。在2016年出版的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中,他直言剩下的人生算算還可以拍十來部作品,「但尚未實現的構想何止十部」。或許,這就像他在母親逝世後的遺憾之感,「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不過,沒關係,只要步履不停。
  • 是枝裕和—另類出圈記
    此前在媒體採訪中坦言,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就是彼時4歲的女兒很認真地問他,「我以後是不可以嫁給爸爸的,對嗎?」 如其人,溫柔謙遜。在2016年出版的自傳性隨筆集《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中,他直言剩下的人生算算還可以拍十來部作品,「但尚未實現的構想何止十部」。或許,這就像他在母親逝世後的遺憾之感,「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不過,沒關係,只要步履不停。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兩部影片似乎也存在著某些妙不可言的緣分和千絲萬縷的聯繫,兩部作品表現的主旨不同、社會背景不同,但不約而同選擇了"家族"主題鋪陳故事,並均在國際獲獎。繼《小偷家族》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後,另一位金棕櫚得主《寄生蟲》在2020年奧斯卡頒獎禮上一舉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四項大獎。
  • 繼《真相》後是枝裕和將挑戰韓語片
    享譽國際的日本名導是枝裕和2018年以一部《小偷家族》斬獲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後,於去年帶來了首部法語電影《真相》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同樣獲得了不俗反響,不過是枝裕和目前還沒有回歸本土電影的打算,他想在外面繼續飄著(玩笑話O(∩_∩)O~)!
  • 是枝裕和挑戰韓語片,演員陣容亮瞎眼:宋康昊姜棟元裴鬥娜
    是枝裕和憑《小偷家族》獲得坎城金棕櫚 CFP供圖《經紀人》的演員陣容相當豪華,《寄生蟲》主演宋康昊,《釜山行2》主演姜棟元,還有與是枝裕和合作過《空氣人偶》的裴鬥娜。宋康昊(資料圖) CFP供圖姜棟元(資料圖) CFP供圖裴鬥娜(資料圖) CFP供圖據悉,是枝裕和也通過片方發布回應,解釋這個項目的緣起以及自己和三位名演員的相識。
  • 是枝裕和新片合作宋康昊
    時光網訊外媒報導,是枝裕和執導新片《經紀人》(Broker,暫定名)項目正式曝光,演員包括宋康昊、姜棟元、裴鬥娜,金棕櫚級別的陣容,相當豪華。宋康昊主演《寄生蟲》是枝裕和也通過片方發布回應,解釋這個項目的緣起以及自己和三位名演員的相識。
  • 深度對話丨是枝裕和與奉俊昊
    是枝裕和:回想當初[步履不停]上映時,從您那裡收到了寫著很長感想的郵件,其中就有您對她在片中演出的稱讚,我在收到後立刻念給她聽。她本人也非常喜歡[母親],我想她之所以會熱切地談論這部電影,也許是她一邊想像由自己飾演其中母親的樣子,一邊去觀賞這部電影吧。
  • 奉俊昊×是枝裕和:日韓電影「家族故事」
    奉俊昊本人極其善於學習的能力,使得他能在電影中把多種元素融合成一個嚴絲合縫的統一體,在類型片的基礎上做出了更多探索。前段時間,日本電影頻道將奉俊昊和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導演)這兩位剛剛獲得金棕櫚獎的亞洲導演放在一起,進行了一場富有影史意義的珍貴對談。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寫劇本到指導演員,奉俊昊以迷弟的姿態不斷向是枝裕和討教創作方法。
  • 是枝裕和導演大師班舉辦,滿滿「小動作」的他為上影節畫下句點
    「相隔兩地,只好遠程參加,但通過這樣的方式依然可以和電影人交流,這是沒有差別的。」是枝裕和輕輕說道。面對難題,他託起下巴沉思習慣於呆在攝像機後面,自拍攝像頭讓是枝裕和頗有些不習慣。他的小動作很多,時而撫摸下巴上的鬍鬚,時而捋一下眉毛,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