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好務,是我和戰友們最大的心願
— —記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消防救援大隊代理大隊長楊武東
9月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正是草肥馬壯的季節,勒通草原上野花爛漫。在這海拔4014米,被稱為「世界高城」「生命禁區」的理塘,這樣美麗的季節一年中僅有三個月。進入10月,大雪就要來臨,這裡每年冰凍期長達8個月,6級以上的大風要刮4個月,空氣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區的一半,水燒到80攝氏度就開鍋……
在這個美麗而又艱苦的地方,不但生活著7萬多人民群眾,而且駐紮著由14名消防指戰員組成的理塘縣消防救援大隊。該大隊的代理大隊長楊武東,來到理塘縣擔任大隊主官期間,不斷提升營區建設水平和全縣的消防救援水平。
△楊武東在理塘縣高海拔地區積極投身訓練
用奮鬥開啟人生,奉獻光和熱
2004年是楊武東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他中專畢業後懷揣夢想毅然報名參軍,如願入伍到了四川消防。當時,楊武東還是一個連普通話都不會說的白族農村小夥兒,16年的部隊生活,磨礪了他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忠誠擔當的優良品格。他勤學上進,轉士官、學駕駛、入黨、上軍校,從「世界高城」理塘戰天鬥地到「紅色佛國」色達駐守巡防,他見證了消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
2010年7月,楊武東被分配到理塘縣消防救援大隊工作,高海拔、極寒天氣很快給了他「下馬威」——胸悶、頭痛等高原反應接踵而來。理塘縣氧含量極低,乾燥的空氣讓他晚上難以入睡,每天早上起來都會流鼻血,嘴唇長年龜裂出血,張嘴、吃飯都需要忍受陣痛,劇烈活動時還會呼吸困難,甚至頭暈目眩。面對這些困難,楊武東沒有一絲畏懼和退讓,以頑強的意志,堅持每天早上跑步登山越嶺,不斷突破高原反應極限。
功夫不負苦心人,楊武東很快適應了環境。於是,他開始向著第二個目標衝刺——苦練本領。他始終堅持每天早晚加操,爭分奪秒在操場上練體能、技能。超強度的訓練讓他的兩腿磕出了一道道血痕,留下了很多傷疤。終於,楊武東成為了大隊主力隊員,他在參加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的4個項目比賽時,分別獲得了一個第2名、一個第4名、一個第5名的好成績,開創了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隊比武的歷史記錄。
這些年來,楊武東先後在理塘、康定、色達工作,他的團隊和所在單位取得了先進基層單位、特別貢獻獎、優秀集體等成績,受到了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無論在哪裡工作,他都時刻銘記新時代消防人的初心,挑起重擔、扛起責任,像一顆小太陽,把光和熱獻給他摯愛的消防事業和他熱愛的那片土地。
用責任擔當築牢安全屏障,奮戰在救援一線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楊武東和他的戰友們,就是理塘消防安全的守護神,他們枕戈待旦、夜以繼日、經年累月,時時守護著當地群眾的安全。每一次出警救援時,楊武東總是臨危不懼、衝鋒在前,踐行著消防人的錚錚誓言。
火警就是命令。2012年1月23日,理塘縣城裡一棟三層民房發生火災,屋內存放了大量酥油等可燃物品,火勢迅速蔓延。楊武東和他的戰友們在第一時間到達火災現場,組織實施滅火救援。因窗戶很小,滅火效率不高,在危急時刻,楊武東獨自衝進民房,爬上全由木板搭建的2樓,向火焰不停射水,一個人在屋內奮戰了近半小時,終於成功撲滅大火,最大限度減少了受災戶的損失。
2014年1月9日,色達縣五明佛學院發生火災,楊武東帶隊緊急處置。事後,他組織大家總結火災撲救的經驗教訓,針對佛學院的道路和水源,自創了皮卡車手抬機動泵500米出水操,並圍繞這套操法開展體能和技能訓練。這套操法成功撲滅了佛學院發生的幾起火災。
2017年5月,在一次出差歸隊途中,楊武東看見路邊一輛轎車側翻,憑著職業本能,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馬上救人。因為沒有救援的擴張工具,他立刻組織群眾合力扳開變形的車體,把卡在車裡的傷者一一抬出來。沒有擔架,就發動群眾把家裡的床單、毛毯拿出來鋪在地上,讓傷者躺在上面。沒有固定夾板,就和群眾找木塊和布條,用所學的救助技能給傷者固定包紮。沒有陰涼地,就發動群眾拿出家裡的一把把雨傘,為傷者遮擋烈日。在艱難的救援條件下,他還不斷鼓勵受傷群眾,直到救護車趕到才離開現場。
後來,被救群眾專門給楊武東送來了錦旗,感謝他的救援之情。當時,楊武東感動地流下眼淚,他說:「鄉親們,不用謝。赴湯蹈火是我們消防人的無悔選擇。你們的安全,就是我們的天職。」
16年來,楊武東和戰友們累計出警兩千餘次,營救被困群眾上千餘人,挽回財產損失上千萬元,真正做到了「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為所在地消防安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用愛與奉獻踐行初心使命,舍小家為大家
肩膀窄窄,擔起家庭的重量;手兒寬寬,穩住兄弟們的心。在百姓眼中,楊武東是英雄,在戰友眼中,他是榜樣和楷模,而在家人心裡,他卻是不合格的丈夫、不稱職的父親。
與妻子兩地分居,家裡的重擔全靠妻子一個人扛,妻子也曾吐露怨言:「從嫁給你的那天起,我知道要包容和諒解,我不奢求花前月下,只是希望在父母生病的時候,孩子過生日的時候,你能陪陪我們,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個小時也好啊。」
可事實卻是,他平時執勤戰備任務繁重,很少有休息日。女兒兩歲時,能清楚地叫出身邊所有親人,唯獨不認識楊武東,當他休假回家伸手抱女兒,女兒卻被這個「陌生人」嚇哭了,楊武東只能轉身抹去眼角的淚水。在他的日記裡,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對不起老婆和孩子。組織多次安排他療養,他都因為工作主動放棄機會,直到2018年7月,楊武東終於帶著家人參加了療養,半個多月的相處,女兒慢慢親近他,喊出了第一聲「爸爸」,當時,一家三口緊緊擁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2020年3月,楊武東從條件較好的丹巴縣調任理塘縣擔任大隊主官。理塘縣消防救援大隊發展相對滯後,可楊武東沒有退縮,他說:「既然組織信任我,我就要與大家齊心協力把大隊建設好、發展好,決不辜負組織的信任。」
面對基礎設施不完善、後勤保障不到位的困難,楊武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多次向當地黨委和政府匯報,經不懈努力,當地黨委和政府加大了支持和保障力度,終於徹底扭轉了消防大隊保障不足的困境。
楊武東來到理塘縣擔任大隊主官不到半年時間,理塘縣消防救援大隊的營區建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全縣的消防工作也有了質的飛躍。他說:「為人民服好務,為地方發展出好力,是我和戰友們最大的心願。」
記者手記
淬鍊雄心 鍛造匠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16年的崢嶸歲月裡,楊武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和戰友們時刻銘記消防初心,捨生忘死地守護當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淬鍊消防雄心,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浴火奮戰在搶險救援一線;鍛造消防匠心,始終堅持體能技能、戰術戰法訓練,苦練各類災害事故救援本領,成為四川消防指戰員衝鋒在前、不畏艱險的一個縮影,書寫著四川應急人始終枕戈待旦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新篇章。
-END-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記者:唐華 通訊員:鄧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