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擬人化"的遊戲作品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而且也不單單局限於物品擬人化,無論是你熟悉的食物還是神話傳說中的志怪形象,都可以在策劃和美術的想像下給你做出來,這也使得這些遊戲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玩家們的一種獵奇心態,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問題,這些擬人化的形象真的是你心中期待的嗎?回到現實後,你又會如何看待這些被擬人化的物品呢?
擬人化遊戲代表作品《食物語》、《碧藍航線》
《食物語》就是典型的將食物擬人化的遊戲代表作品,當然,這款遊戲的最大賣點就是各式各樣的美食擬人化,加上經營元素,直接將冒險和經營玩法結合到了一起,而這款遊戲也沒有將所有美食都娘化,反而是設計了很多帥氣的美食角色形象,也讓這款遊戲的受眾更偏向於女性。
不可否認的是,"美食+擬人化"這樣的搭配組合還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無論是鮮亮的畫風還是創意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也就是說只要顏值夠高,配音都出彩,就很容易"討好"玩家,讓玩家接受這樣的設定。
除了《食物語》之外,《碧藍航線》也是一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擬人化遊戲,相似的例子還有《艦娘》、《刀劍亂舞》,不過和《食物語》不同的是,《碧藍航線》是選擇了將知名的艦艇進行娘化,非常容易吸引男性玩家,可以說有一種"男人的浪漫"。
擬人化滲透入不同的遊戲中
事實上,如今不單單是擬人化遊戲越來越多,在一大部分的遊戲中也會加入擬人化元素的設定,它們可能是遊戲中的某個角色,也有可能是某種時裝,比如某位俄羅斯藝術家就設計了一組國家向的擬人化遊戲角色,其中俄羅斯的形象是一位手持盾牌和長劍的女性,非常符合俄羅斯人民崇尚武力的形象。
(狼人殺母親節彩蛋時裝蔥明饅頭)
而在遊戲《狼人殺》中,最近則是上線了一組母親節的時裝,有趣的是,遊戲中還特別推出了兩款食物擬人化的時裝,一款是將包子擬人化的"雞汁包包",一款是將饅頭擬人化的"蔥明饅頭",這兩款時裝無論是從名字上還是從造型上來說,都是和"母親節"有很大的關係的,整體來說,寓意比較好,當然萌萌的外表也會非常吸引玩家的注意。
擬人化的趨勢
擬人化這一詞在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我們從小學習的語文課程中,"擬人"是以一種修辭手法出現的,也就是說將除了人以外的一切事物進行人格化。而隨著如今的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意擬人化元素也一一出現,雖然某霓虹國度非常流行"萬物皆可娘化"這一設定,但在如今我們本土這種趨勢也不遑多讓,不少動漫作品都出現了這樣的傾向,也就意味著遊戲市場也會有這樣的趨勢。
當然市場所趨,我們無法評判這樣是好是壞,但也希望的是未來我們再看見這些被擬人化的元素的時候,至少腦海中想到的是它原本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