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很多人學佛,是為了什麼,不言而喻,都是為了自己能夠不被五蘊所擾,從而獲得真樂,即自在心。如何獲得呢,我們可以從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尋求答案。佛教中每一部經書無不從明心見性為根基,也就是說通過佛理讓你體悟到你的自性本體。但如何去學也是一門學問,這個很重要,因為這是你打開佛法之門的第一步。
學習佛法並不同於學習知識
佛法不同於知識,並不是說你背誦下來了,記住了,就算是學到了,倒背如流又怎麼樣,關鍵是通過佛法去體悟到本心自性,從而明心見性。佛法傳遞的是一種,覺醒之人開悟後的境界,是要觀自在,也就是說觀自己所在,去發現真正的你,發現後,一一將障礙你本心的五蘊剝除,從而獲得空性,在定在這個境界上,便明心見性了。
很多人學習佛法(這裡說是正信的人),猶如學習知識一樣,背誦經卷,極力去想立刻將經書吃透,對經文中的每一個字都費盡心思去研究明白。當你和他談論起經書來,他的確可以做到侃侃而談,但你發現他並沒有任何變化。
佛法有84000法門,如果說你要靠記憶力去學習,我想幾輩子你也學不完,就算學完了,你也是靠記憶來說佛法。實際上現社會,說法的人多了,但為何還稱為末法時代,就是因為,很多講法之人,自己並沒有體悟到佛的真諦,也就是說並沒有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那他所講的法也都是書面文字而已。
很多信奉者則,天天被這些聲音圍繞,也大力轉發,但是你會發現,真正因此而明心見性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沒有。
一門深入,精進實修
佛法有84000種,並不是說讓你要學習這些佛法,而是說有這麼多種的法門可以讓你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你選擇一種適合你的,精修下去,自然會獲得性空。
海賢法師靠著一句佛號便可成就,他並不識字,有緣結識了他的師傅,告誡他讀誦佛號,他就真的一心念佛,時時刻刻在念,幹活時心裡念,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通過一句佛號獲得了大自在,往生極樂。
海賢法師為何在人生的後期,會說出很多從來沒有學過的佛法呢,是因為他通過念佛,獲得明心見性的境界,而明心見性後,便會明了人生的奧秘,他能說出來便也沒有什麼驚奇的了。這也再次驗證了,佛法乃是覺醒之人通過言行表達的一種境界,這個言行被記錄下來便成了佛經。
海賢法師能夠靠一句佛號成就,告訴我們,一門深入,精進實修便可以達到明心見性,並不需要大量的去研讀各類經書,後者是一種對佛法的執著。
淨土法門是人們最容易做到的法門
淨土法門,是方便法門,是人們最容易獲得的一種方法,不需要你多麼的聰慧,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方法。每天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不影響工作生活,什麼時候都可以念,起初可以做到讀出聲音,慢慢的可以轉換為心念,時間久了便容易達到不念而念的境界。
其方法是用你的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從而消除其他事情對你心念的幹擾,當心中只有這一句聖號時,你內心會變得十分清淨,當最後把這一句聖號也放下之時,做到不念而念,那麼你很容易就體會到了這個空性,而這個永恆不變的空性,就是你的本心自性,這時候,你可以觀自在,觀自己的心,非常清澈,觀到了,便升起了清淨心,從而自性顯現。
這時候你不用觀了,一切也不用去戒了,因為你的本心時刻都在戒中,一切看得明了。此刻你會生發起無窮無盡的法喜,這不同於快樂,快樂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而你的本心自性沒有任何基礎,所以你獲得了永恆的快樂。
這個時候你算是發現了真諦,因為你時時快樂,感恩心自然而然就升起了,樂於助人,不讓別人因為你而煩惱,這些都不必主動去做了,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一面鏡子,如果沒有水霧的障礙,當然一切反應的明明白白。
萬法歸一,沒有本質區別
以上只是一個方法,84000這麼多的方法,哪一法都能夠達到最終目的。並沒有本質區別。《楞嚴經》,通過智慧,《淨土法門》通過佛號消除雜念,還是《心經》讓你直接體會到空性,無非都是讓你最終明心見性。所以有緣人通過機緣遇到了什麼就去實修就可以了,沒有證得自性前,還是要靠精力去實修得,所以把精力放在一個法門,是最有效的。
好了說的太多了,今天先說到這裡,感謝各位有緣人的閱讀,祝願各位有緣人都能夠早日獲得明心見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