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學佛人總喜歡講「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心淨則土淨」之類的話,並以此來否定淨土往生,否定西方極樂世界,說念佛往生是著相,是心外求法。他們這種說法聽起來很高妙,實際上是自相矛盾的。既然你主張萬法為心,心外無法,難道極樂世界就在心外?如果極樂世界不在心外,那往生極樂又何談心外求法?至於說著相,往生極樂本來就是事相上的法門,著相理所當然。
學佛要有智慧,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都是佛說的,法法平等,並無高下。學佛過程中有疑問,你可以爭論,但切不可隨便去否認。如果你學的是心地法門,你可以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彙去讚美它,但卻不可以因自己修學心地法門就去否認其他法門,否認淨土往生,否認西方極樂世界。要知道,否認淨土往生,這是在謗佛,後果很嚴重!所以學佛首先要明理,道理明白了就不會犯這種低級錯。
第一要懂得中道。要明白理和事、心與相是一體兩面,就像手心和手背都是手一樣,不能隨意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從理上講,「諸法空相,心外無法」,「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心淨則土淨」等等都是對的;但從事相上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千差萬別,生動活潑,歷歷在目也是不假的。我們認識世界,要圓融,既不能執理廢事,也不能執事昧理,要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理事圓融,這樣才是中道,才不會偏頗。
第二要分清結果與過程,不要混為一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心淨則土淨」從理上說沒有錯,但這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如果你真能頓悟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當下心淨則土淨,當處就是極樂,那是無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問題是你做得到嗎?如果你做不到的話,那「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只是一種理想境界,你還必須要踏踏實實的去修行。這就好像你現在還是個窮光蛋,你的人生目標是成為大富豪。現在你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去奮鬥。如果你現在就把自己當成大富豪,並以大富豪的姿態去為人處事,指手畫腳,那別人一定認為你是瘋子。學佛也是如此,一定要務實,不要整天談玄說妙,空腹高心,誤了卿卿法身慧命。
第三要明白修行道路有很多條。佛說八萬四千法,法法可成佛道。修行的路不止你一條,有多少不同根機的眾生,就有多少條路。修行的路沒有最好,適合就好,能度就妙。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強求別人跟自己一樣,更不會輕易去否定別人。修行總的可分兩類:一是從心性上去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是從事相上去學佛念佛,成就佛道。禪宗就是從心性上去修,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則是從事相上去修,學佛念佛,六度萬行,往生極樂,成就佛道。不管是從心地上去修,還是從事相上去修,都是邁向成佛之路。這兩種路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而是並行不悖,殊道同歸。所以,學禪的不要去否定淨土,學淨土的也不要去貶低學禪的,兩者都是佛說的法,都是度眾生出三界生死苦海的。
第四要明白各人的標準不同。不要總以自己的標準去框定別人。每個人根機不同,因緣不同,選擇的修行道路也不同。只要是以成佛為目標,所有修行都值得讚嘆。有些人總習慣以自己的標準而去評價別人。其實適合你的未必適合別人,你認為最好的未必是別人的最好的。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坐飛機,坐船,開車,走路都可以去。你不能用飛機的標準去評價坐船的,也不能用坐船的標準去要求走路的。有些人恐高,所以他坐船;有些人暈船,所以他開車;有些人沒錢,所以他走路。同理,學禪的不能用心地法門的標準去衡量淨土,學淨土的也不能用事相法門去要求學禪的。各人的路各人走,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沒有對與錯,更無需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