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九、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
三言兩語千條家訓系列悅讀
《康熙庭訓格言》2.027讀書明理
訓曰:
讀書以明理為要。
理既明,則中心有主,
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遇有疑難事,
但據理直行,
得失俱可無愧。
《書》云:
「學於古訓乃有獲。」[1]
凡聖賢經書,
一言一事俱有至理,
讀書時便宜留心體會,
此可以為我法,
此可以為我戒。
久久貫通,
則事至物來,
隨感即應,
不待思索矣。
訓示說:
閱讀書籍以明白道理為要領。
道理既已明白,那麼內心之中就有主見,
而是非對錯、邪僻正直自然判別了。
遇到還有疑惑困難的事情,
但能依據道理徑直行動,
得成失敗俱都可以沒有愧疚。
《尚書》說命下篇裡面說:
「學習古代訓典,乃是會有收穫。」
凡是古聖先賢的經典書籍,
一句言語,一件事情,俱都具有最高道理,
閱讀書籍的時候,就應當留意細心體驗領會,
這裡可以作為我的法則,
這裡可以作為我的警戒。
久而久之,融會貫通,
那麼事務達至,物類到來,
隨時感觸,立即應對,
不必等待思考探索了。
注釋
[1]引自《尚書》說命下篇:「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允懷於茲,道積於厥躬。惟學學半,念終始典於學,厥德修罔覺。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列於庶位。』」
【家訓勸學歌】
望子古今同,人人都奢盼。
家訓平常事,天下第一難。
倘若求正念,唯有古經典。
流長思源遠,開來必承先。
每天跟隨學,看作衣食然。
自警又訓子,身教勝言傳。
#大方家訓三言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