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模仿」的兩個品牌,伊利和蒙牛誰是正版?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2021-01-11 九兒愛喝高粱酒

「互相模仿」的兩個品牌,伊利和蒙牛誰是正版?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夏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天氣是比較炎熱的,那麼在夏天的時候有這樣的一種食物,可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相信不用我多說什麼,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雪糕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特別喜歡吃的,我們也知道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雪糕特別的多在說到大家最熟悉的品牌,那一定就是伊利蒙牛了,相信這兩個大品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想法跟認識,不過在我看來伊利跟蒙牛都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在買的時候也不會特意的去找品牌,平常的時候更喜歡的是隨意去購買。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幾款蒙牛和伊利的雪糕,可以說他們其實是孿生兄弟,雖然說我們吃了這麼多年,但是一直到現在有很多的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不相信的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1個綠豆沙雪糕,綠豆沙雪糕是一款屬於大眾口味,同時他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蒙牛的綠豆沙雪糕叫做綠色心情,那麼伊利的綠豆沙叫做伊利心情,兩個品牌的包裝其實也是有著相似之處,封面全部都是印著綠豆和雪糕,所以說如果我們不看名字的話,是特別容易把他們給認錯的,所以說我們再去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牌子再去選擇,這樣我們就不會選錯了。

第2個火爆全網的玉米雪糕,說到玉米雪糕,我相信是很多的人在童年的時候都特別喜歡吃的一款雪糕了,那麼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會認為玉米味的雪糕是非常奇怪的,尤其是在你品嘗過以後,你會發現,他們的結合真的是太奇妙了,吃起來非常的好吃,我們也能夠從圖片上看得到,這兩款雪糕的包裝其實並沒有那麼相似,可是吃過他們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這兩款雪糕的口味還有味道都是差不多的。

第3個三色雪糕,從名字上我們就能夠看到這個是有三種顏色,三種味道的雪糕,他們的顏色還有包裝,看起來是有一些相似的,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經常吃的是哪一款三色雪糕了,你能夠分辨出來你吃的是哪一種三色雪糕嗎?

第4個老冰棍,這個是大家經常吃的一款老冰棍了,尤其是在感到非常炎熱的時候,那你們來上這樣的一塊老冰棍,瞬間能夠讓你涼爽到底,對於老冰棍來說,有很多的人已經吃了很多年了,可是還是分不清楚,我們從包裝上能夠看得到,這兩款雪糕的包裝其實都差不多,只不過一個叫蒙牛,一個叫伊利,如果你不仔細看的話,是特別容易把它們混在一起的。

最後一個要說的就是小布丁,他們從包裝看起來的差距是比較大的,濃濃的奶香味的布丁是非常好吃的,這個也是很多人非常喜歡,這一款小布丁你們知道哪一款先有的嗎?今天跟大家說的這些雪糕,你們更喜歡哪一個牌子呢?

相關焦點

  • 模仿得太像變成抄襲?宮本女比男更帥,鳳求凰誰是正版傻傻分不清
    宮本武藏女版比男版更帥,鳳求凰誰是正版已經傻傻分不清 王者榮耀可以說是目前最火的5V5競技手遊之一,在五周年慶典上更是宣傳出了一億玩家登陸量,可見王者榮耀非常的火爆,受到玩家們的一致喜愛,在遊戲中有那麼一句話:"什麼火就模仿什麼",而王者榮耀也是自從上線五年來被模仿的十分透徹,下面就來瞧瞧被模仿的一些英雄對比圖,宮本女比男更帥,鳳求凰誰是正版傻傻分不清
  • 蒙牛與伊利的那些秘密
    可能你想不到,伊利比蒙牛的建設要早很多。那個時候蒙牛的老總牛根生先生還是伊利的副總裁,後來由於和當時的董事長在戰略上有分歧,產生了矛盾。於是牛根生便辭職,在1999年8月份創建了現在的蒙牛。當時的伊利是乳製品行業的老大,而蒙牛是從零開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 兩大品牌棋逢對手,伊利到底比蒙牛好在哪裡?
    它們其實是兩種品牌,從口感上來說都差不多,但如果從財務的角度分析,那就有說頭啦!一、伊利盈利能力更好ROE是一個盈利能力指標,反映公司賺多少錢。從ROE來看,伊利均在20%以上,很穩定;而蒙牛隻有15%左右,甚至出現負值,伊利明顯高於蒙牛,說明伊利賺錢的能力略高於蒙牛。
  • 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同樣,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也是「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不過,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兩大巨頭卻又殊途同歸。 而在國外,澳洲又是蒙牛和伊利另外一個「戰場」,他們先後都在澳洲收購的多家奶企,畢竟優良的環境加上政府支持,吸引力是足夠的。
  • 伊利VS蒙牛
    從產品角度看,當前主流的液態乳產品當中伊利和蒙牛均存在較為直接的競爭關係。伴隨著中國乳業品類的不斷創新,乳製品從最初的較為單一的乳飲料、基礎白奶和低溫酸奶產品開始,陸續出現了高端乳飲料、高端白奶、常溫酸奶、兒童奶和乳酸菌飲料等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的渠道結構較為類似。
  • 蒙牛「可牛了」,伊利你慌不慌?
    可口可樂和蒙牛這兩家企業,加起來都155歲了,但最近他們一起成立了的合資公司,居然取名叫「可牛了」。 這三分天真,三分傲嬌,四分奶聲奶氣的名字,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公司。 大伙兒不由得替二者的原配著急起來,伊利和百事可樂難道沒什麼想法? 名字都替你們起好了,咱就叫「伊百分」。 老大哥們賣起萌來,濃濃的反差就問誰能頂得住? 不過,在這看似離譜的跨界合作背後,卻也有著堅實的商業邏輯。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文/華商韜略 廠工4月28日晚,伊利股份同時公布了兩份財報。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伊利股份總收入超過900億,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而這,距離蒙牛公布財報剛剛過去一個月。持續的銷售增長,與伊利股份近年來緊跟消費升級趨勢,打造的多元化產品體系不無關係。伊利以牛奶為核心,按照牛奶、乳飲料、健康飲品的方式依次遞進擴張,逐步打造成為食品巨頭。目前已上市礦泉水、咖啡等多種新品,但營收佔比不高,後續隨著事業部體系搭建完成,預計非乳飲品成長空間不容小覷。
  • 「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可口可樂對乳製品領域早已蓄勢待發,今年1月已同意全面收購美國乳製品飲料品牌Fairlife。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
  • 黃豆醬和豆瓣醬傻傻分不清,它們有什麼差別?很多人一直沒搞明白
    黃豆醬和豆瓣醬傻傻分不清,它們有什麼差別?很多人一直沒搞明白說起醬,種類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傳統的醬料加上一直創新的醬料,口味多變,適合各類人挑剔的嘴巴。家裡比較常見的醬料就是黃豆醬和豆瓣醬,但一開始我都分不清黃豆醬和豆瓣醬的區別,因為對很多不懂下廚的人來說,這兩種醬料聽起來很相似,所以一直搞不清楚哪個是哪個。黃豆醬和豆瓣醬傻傻分不清,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差別?很多人一直沒搞明白,其實只要料酒它們的製作方法和製作原理,就能知道它們的差別了。
  • 國產奶粉霸屏靠什麼 飛鶴、君樂寶、伊利、蒙牛誰是王者 誰在拖隊
    反觀國產奶粉,飛鶴、君樂寶、三元、聖元、伊利、蒙牛等則佔盡優勢。尤其是前四者,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溼法工藝一次成粉,新鮮程度最高,即避免了二次汙染,又將原奶中的營養最大範圍保留下來。不過,這種溼法工藝,不是誰都能做的。需要從生產到加工一體的全產業鏈支撐。
  • 2020年的千億目標賽道上,蒙牛和伊利誰能成為贏家?
    頭部企業的成績單,當然為全行業關注,只是,今年新增了一個讓人無比興趣的話題:2020年,是兩大頭部企業實現營收千億的目標年份,然而,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期待中的反彈性消費也遲遲不來,乳企和其他行業一樣深受其累,在此大環境下,兩大企業誰能抵達夢想彼岸?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可口可樂對乳製品領域早已蓄勢待發,今年1月已同意全面收購美國乳製品飲料品牌Fairlife。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 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
  • 乳業大變局:蒙牛發力 伊利的「老大」還能當多久?
    但隨著乳業加速發展,處於頭把交椅的伊利股份面對的威脅也越來越多,最大的威脅自然來自乳業雙寡頭的蒙牛乳業(02319.HK)。 從上遊奶源來看,伊利股份目前除自有牧場之外,還控股優然牧業和中地乳業。而蒙牛乳業的上遊奶源布局要更早。
  • 京標智慧財產權——蒙牛VS伊利,到底誰才是「取名鬼才」
    這一年是牛年,各大乳品品牌都卯足了勁,想來一波借勢營銷。畢竟,牛年是適合宣傳牛奶的極好年份啊!一個「牛」字既能貼合2021年的生肖,又能跟自身的牛乳品牌進行結合。 也就是說未經著作權人的許可,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作為商標使用,屬於對他人在先著作權的侵犯。 所以,蒙牛方面依然可以用《國漫聯盟之嗨皮牛夜》的著作權作為武器,來對伊利的這枚商標進行異議或者申請無效。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過去,乳製品廠商是很少去參加中食展的,因為在國內,箱裝純牛奶市場基本是伊利和蒙牛的天下,低溫奶又沒法賣得太遠,所以參加這種全國性、國際性展會對小玩家沒意義。但這兩年開始陸續多了一些,這些參展的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在推短保質期的鮮牛奶和原味酸奶,這類產品一般都是要求4度以下低溫冷藏,保質期在5-7天。
  • 蒙牛和可口可樂有「可牛了」,伊利和百事來一個「伊百分」嗎?
    (2)新產品多元化,滿足甚至超越消費所需 由於消費群體的多樣性,產品需要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產品,如伊利金典和蒙牛特侖蘇已經成為了高端人群的主要選擇對象,在常溫酸奶領域,也陸續出現了光明「莫斯利安」和伊利「安慕希」等品牌。
  • 侃財丨伊利嗆聲蒙牛,和格力有啥不同?
    上海本地的環保股上海環境已經連續兩日漲停,市盈率不算太高、有熱點事件驅動,只可惜漲了後已經不敢追高……以後看來我得改下相關的思路。俗話說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計較得失,你看我這次就是落入了只區分對錯的窠臼,以後要多計較得失才行。五糧液、中國平安等創出了新高,同時也有一大批公司創出了新低,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 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
    撰文|杜謠謠 編輯|杜周蒙牛和伊利這兩大中國乳業巨頭的爭戰還在繼續。不過,就現狀來說,蒙牛還是居後。可以看出蒙牛此番發債受到了市場的推崇。但事實上,蒙牛的市值並沒有形象中的那麼好,與國內另一乳業巨頭伊利股份(600887.SH)相比,同樣是千億級企業,市值卻始終比不過伊利,相差近800億元。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主要表現在營收、利潤及市場份額。
  • 二十年的「死對頭」,明爭暗鬥的伊利和蒙牛,市值相差七百億?
    同為乳業巨頭的蒙牛,最近因為羅志祥和肖戰這兩個代言人都有負面新聞,所以股價也下跌3%。一山不容二虎伊利和蒙牛的鬥爭已經有將近20年了,蒙牛和伊利的關係就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雪碧和七喜這種,兩家一直暗戳戳的較勁,你來我往的鬥爭著。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