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經商的民族:回族發源於何時?這個民族有什麼特色習俗?

2020-12-21 芷天說

善於經商的民族:回族歷史起源於何時?有哪些獨特的文化風俗?

起源於西亞定居於以色列的猶太人,被譽為世界範圍內最會經常的民族。實際上在神秘的東方大地上,也曾出現過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它就是發源於唐朝、形成於明代的回回民族,這個民族也曾被世人稱為東方猶太人。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回族其實屬於舶來民族。因為在公元七世紀至八世紀左,從阿拉伯、波斯遠道而來的穆斯林商人,陸續從海陸來到唐朝從事貿易活動。並且有一大部分穆斯林商人,選擇在唐朝沿海地區定居。

唐代都城長安以及廣州、泉州,還有杭州、揚州等城市,都曾留下過來自西亞的穆斯林商人足跡。尤其是在公元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時,更是出現過一次穆斯林商人入唐熱潮。他們不僅在這些城市定居而且還娶妻生子,並將後代留在了這片東方土地上。

這批最先來到中國的穆斯林商人,被人們稱為蕃客或土生蕃客。所謂「蕃客」指的就是從西域來到中國的人,他們也被視為回回民族最早的的先民。宋代時又有一批從東而來猶太人,由於他們與回回民族宗教比較親近關係,所以後來也成為了回族一部分。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回回民族的主要構成種族,其實就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即使是後來蒙古汗國和元朝統治時期,不斷從中亞各族籤發到中國的民族中,也主要以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

筆者認為這個有信仰、有頭腦並善於經商的民族,其基因或者說血脈居然源西亞地區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這一點恐怕會令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回回民族即現代人耳熟能詳的回族,它的歷史源於竟然充滿如此之多的神奇之處。

回回民族名稱來歷與歷史起源

回回民族就是我國境內少數民族回族的全稱,作為一個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少數民族,幾乎在我國全境之內都有其人族人分布。回族其實與哈薩克族一樣都並非,我國古代社會中的原生民族。據史料記載回族的形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唐高祖李治時期。

一、回族歷史之唐代起源說

公元651年曾出現過一次小規模境外民族遷入熱潮。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與,當時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屬於空前繁榮階段。不僅出現了萬邦來朝的政治高潮,而且在對外發展事業中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這種歷史契機的影響之下,一大批被當時人稱為「西域」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開始進入唐朝國土。這些人的主要身份就是穆斯林商人,他們不僅在當時的沿海地區定居,而且還建築了我國最早禮拜寺。

有很多穆斯林商人在來到唐朝之後,面對空前繁榮的社會發展浪潮,不禁生出留在中國的念頭。於是很多穆斯林商人在當地娶妻生子,也就是說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回回民族的先民就已經開始在中國繁衍生息。

二、回回民族名稱來歷

1.宋元時期回回民族演變

「回回」是回回民族的簡稱,但是這並不是回族人的自稱,但是隨著時間不斷推演最終被回民所接受。實際上如果深挖「回回」名稱的起源,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宋沈括的《夢溪筆談》。

主要是指唐朝時期安西都護府管轄領域的「回紇」人,當然也可以寫作「回鶻」人。南宋時期「回回」民族的範圍逐漸擴大,除了包括「回紇」或「回鶻」之外,還將蔥嶺以西的一些少數民族劃入了「回回」範疇。

元朝建立之後波斯、阿拉伯地區的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開始自主遷徙入元。但由於當時社會相對來說處於動蕩階段,所以入元的「回回人」分布地點並不固定。但是也在各地建立起了禮拜寺,並積極傳播伊斯蘭教教義。

由於元朝時期施行「四等人」制度,處於第二等級的「色目人」因為歷史變遷,也被劃入了「回回」民族。這其實都是回族形成的發展歷史,雖然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北宋、南宋,以及元朝時期的「回回」與現代回族不同,但筆者認為其基本屬性應該相差不大。

2.宋元時期回回民族名稱

宋代時期回回民族被稱為「回紇」,蒙古汗國雖然將其稱為「回回人」,但是蒙語卻將回族先民稱為「撒爾塔兀勒」;而忽必烈建立元代之後則將其稱為,「木速蠻」或「木速魯蠻」,雖然名稱不同但意思基本上都是「回回」。

實際上回回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之所以會持續不同朝代或民族稱呼不同的現象。其實,都與當時社會的政治環境與人文意識息息相關,「卡西」、「東幹」、「帕西」等,也都是回族在歷史中的重要稱呼。

3.回族形成於明代

雖然現代很多人都認可回族起源於唐代,但更確切的說其實是形成於明代。這中間歷經、五代十國、宋代、元朝,筆者認為經過不同朝代和歷史時期的發展,來自西亞阿拉伯、波斯和以色列的回族先民。

在不斷與中國其他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其實也在政治、經濟、文化上, 也都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回族特徵。現代社會中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回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但是全國大約31個省市自治區、自治州縣等,其實都可以看到回族人的身影。

據明代史料記載:「同類則相遇親厚,視若親厚,視若至親」。這句話雖然寥寥數字但卻,寫出了當時回民內遷的歷史事實。元朝滅亡之後回回開始逐漸依附明朝,從當時全國各地趕往陝西關中、甘肅河州,以及寧夏靈州至平涼、固原各州縣的回民眾多。

當他們相遇之後由於是同族,所以見面之後格外親切。「自守其俗,終不肯變」,簡單說就是回回依然遵守本民族習俗,直至現代社會回族人也依然秉承故俗。至明代開始回回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相互融合併逐漸形成民族共同體。

擁有1400歷史的回族文化習俗

回族作為由外族人融合之後形成的新民族,在我國歷史上已經存在了1400多年。由波斯人、阿拉伯人、猶太人,為主要民族構成基礎的回回民族,不僅具有異域民族的風土人情。同時,在我國境內與其他民族融合之後,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習俗。

作為一個擁有獨立語言、文字以及文化的少數民族,他們平時的主要交流語言是經堂語和小兒錦。雖然也有其他語言和拼音文字,比如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但最常見的,還是經堂語和小兒錦這兩種語言和文字。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伊斯蘭教,在回族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源自中亞、西亞等國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篤信伊斯蘭教。這對於回族文化習俗形成,其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回族服飾習俗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穿著,回族特色服飾的男人與女人。相比較於其他民族來說由於回族人,從出生開始就深受伊斯蘭教洗禮,所以即使是在服飾文化方面也會受到一些限制,尤其是回族女性服飾受到的限制會更多。

1.「回回帽」

大多數情況下回族男子的都會,頭戴「回回帽」、身穿坎肩、腳蹬布鞋,這其實也是回族男性的基本服飾。「回回帽」 又可以成為「禮拜帽」,作為回族男性的傳統帽子外觀比較簡單,無沿、圓形類型半個掏空的西瓜。

一般情況下「回回帽」的顏色較多,白、綠、紅、黑、灰、藍等。除了除了這些純色的「回回帽」之外,還有一些會帶伊斯蘭風格花紋或圖案。比較常見的就是星、月、「真主至大」、「清真言」等。

作為一種回族男性特色帽子,可以根據不同季節以及場合,佩戴不同類型的「回回帽」。的確良、滌卡、棉布、毛線、牛羊皮革等,都可以製作出顏色、樣式、花紋不同的帽子。實際上在回族社會年輕男性與老年男性的帽子也有區分。,

2.「準白」即袍子

回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喜歡穿長袍或者長大衣,用回族語言來說就是「準白」。回族滿拉、老人、阿訇都特別喜歡穿這種衣服,大多數情況下「準白」都是用棉布、毛料製作,可以根據不同季節製作成單、夾、棉、皮四種類型。

回族男子特別喜歡穿白襯衫、白布襪、白布大襠寬鬆褲,這其實也是回族人比較有特色的服飾文化之一。相比較於男性服飾而言回族女性的服飾文化,相對來說要比男性更為複雜。

二、回族女性服飾習俗

回族女性服飾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蓋頭」,主要是指可以蓋住頭髮、耳朵、脖頸的紗布。正常情況下回族女性在佩戴蓋頭的時候只會將眼睛露出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比較特殊的服飾習俗。

其實,主要是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因為在阿拉伯的地區女性佩戴蓋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遮羞。雖然在其他民族的眼中這種習俗,確實有一點讓人難以理解。但是在回族地區女性戴蓋頭,卻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回族女性一般都會穿「大襟」衣服,少女或者剛結婚的女性「大襟」 配飾非常豐富。既有嵌線、鑲色、滾邊,同時還會在前襟繡上美麗的花朵。實際上這些配飾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畫龍點睛作用。

一般情況下回族女裝都是右邊有扣子,但是這種紐扣都是由她們手工製作。黑、藍、灰、綠、紅等顏色,是回族女性服裝的主要配色。而且只能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裡面,穿素色衣服才能顯示住莊重之感。

結 語

回族作為我國境內比較特殊的舶來民族,從唐朝初期就已經開始在濱海城市活動。由於回族的主體多為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所以在他們的身體中攜帶一種天然的宗教血液。這其實也是回族文化習俗形成的一個重要契機。

筆者認為有1400多年歷史的回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其實也受到了其他民族影響。而這種影響主要源於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大方面。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其實在生活習俗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

只不過回族人的民俗具有一定穩定性,所以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習俗文化。事實上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回族人的各種習俗,其實也都在隨著社會變化來不斷改變。雖然在現代社會中回族人依然特色鮮明,但是卻早已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

【參考文獻】

《門源回族習俗探析》

《中國回族習俗略論》

《回族習俗及其與法制的關係》

《寧夏同心回族婦女生育習俗及其變遷研究》

相關焦點

  • 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這兩個民族給人的感覺卻有很大不同。首先從人種屬性來看,維吾爾族具有明顯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回族人幾乎和漢族人長相無異。這就牽扯涉及到兩個民族的起源問題了。
  • 唐時的回紇人,中國回族人,飲食習俗
    公元9世紀前後信奉伊斯蘭教後而逐漸形成的非阿拉伯、伊斯蘭教的特色民族,在近千年與漢族的交融發展中,已成為農業型的現代民族。現有981.68萬餘人(2000年),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回族的存在,一部分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區,回族是中國本土化最深的民族之一,對中國民族文化事業具有巨大的貢獻。
  • 不同地區習俗不同,全國東西南北,各民族都喝什麼茶?
    56個民族,56杯茶,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我們都有一杯茶,不同的味道,但是一樣的溫暖。到底是怎樣的一杯茶,讓我們拭目以待。1、漢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們喝茶講究的是純真,原汁原味,不在茶裡添加別的附屬品,直接泡茶喝,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黃茶、烏龍茶、花茶一應俱全。2、藏族特色茶種:酥油茶、普洱茶。
  • 水族有哪些特色習俗?
    水族以「水」為名源於何時?有什麼特色習俗?水族有哪些美食「水」被譽為人類以及動植物的生命源泉,並作為一種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遇山則繞、遇水則融的特殊物質。自古以來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都起到了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個民族能夠以「水」為名,就足以證明其民族屬性與文化積澱。
  •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回族人民的飲食文化有哪些特色?
    羊肉泡饃:羊肉泡饃是最具有知名度的回族特色小吃之一了吧,羊肉泡饃也被稱為羊肉泡,或者是泡饃,羊肉泡饃在陝西西安是最有名的,用羊肉作為主要原材料,加入了蔥末、粉絲、糖蒜等等,在西安,很多人把羊肉泡饃當做早餐吃,口感比較好,肉爛湯弄,羊肉肥而不膩,營養健康,回味無窮。
  • 黨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知識
    3.現階段發展少數民族經濟的方針是什麼?要堅持國家幫助和兄弟民族互相支援與少數民族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相結合的方針。4.民族工作「三和」的內容是什麼?各民族和睦相助,和衷共濟,和諧發展。5.民族團結關係有哪「三個離不開」?
  • 帕米爾高原上的雄鷹,塔吉克族先民起源於何時?有哪些特色習俗?
    有一個聚居於帕米爾高原之巔的民族,他們的祖先雖然來源於中亞,但是大約在幾千年以前就跨過雪山,沿著山麓不遠千裡跋涉至我國境內。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就是被稱為帕米爾高原「王冠」的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聚居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人腳踩帕米爾高原,頭枕終年積雪的美麗天山。每當塔裡木河開始潺潺流動的時候,就是塔吉克人趕著牛羊,開始放牧的大好時節。
  • 【應知應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100問
    23.國家先後制定和頒布了許多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具體法律、法規和一系列具體措施,其主要內容是什麼?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服飾習慣、年節習俗、婚姻習俗、喪葬習俗。24.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是什麼?民族區域自治。25.什麼是民族?
  • 中國遁影的「第57個民族」:海南80萬臨高人究竟是哪個民族?
    眾所周知,中國有56個民族,包括主體民族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壯族、回族、苗族等等)。但事實上,中國曾經可能出現第57個民族。 或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海南才孕育了一個特殊的族群——臨高人。臨高人指的是生活在中國海南省東北部臨高縣、海口市西郊、澄邁縣和儋州市部分地區的居民。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我國古代歷史有5000多年,在這期間,經歷了不同的朝代,也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到現在,我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比如說壯族、布依族、哈尼族、滿族、土族、布朗族等等,其中漢族所佔的比重最大,已經佔到人口的91.51%。關於中華民族的這一個概念,最早是由梁啓超提出,而民族這一個詞語,是從19世紀末葉的時候從日本傳入到我國。如今已經是新時代,經歷過了長期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大國。有很多外國人都會來中國旅遊、定居。
  • 廣西十二個民族特色美食都在這裡,你還不進來看看!
    在這裡匯聚繁衍 創造出璀璨無比的民族美食文化 想知道廣西有哪些世居民族?想了解每個民族都有哪些非遺、節慶大菜?想探索世居民族傳統飲食文化和當地美食故事?一起往下看吧!
  • 中緬邊境的「紋面族」,如今面臨失傳,專家建議:保留住民族特色
    關於民族,指的是文化,語言,歷史和宗教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區分的一群人,並且通一個民族也可能因為不同的歷史淵源和不同的民族融合從而造就了新的民族。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在文化很近似,長相有共性的一個群體。而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民族呢?來自前蘇聯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在1975年的統計數據,世界上大約擁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
  • 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
    導語:我國有56個民族,加入我國國籍的外國人,該是什麼民族呢?中國是一個擁有很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就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也向世界呈現出了中國不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年來中國不斷的發展壯大。有來自全世界的人民來到中國旅遊,甚至有些外國人決定在中國定居和生活,那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呢?雖然有外國人想要拿到中國國籍,但是實際上,外國人要加入中國國籍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對於國外的普通人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
  • 會寧縣民族教育的又一顆耀眼明星:全縣第一個回族北大學生光榮誕生
    2020年應屆畢業於會寧縣第二中學聯想進取班的頭寨鎮馬家堡村回族學生劉向陽以660分的高分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成為會寧縣第一個考入北京大學的回族學生,是繼2018年新添堡回族鄉回族學生白斌考入清華大學電子信息類專業之後,會寧縣少數民族學生摘取的又一顆耀眼明珠,重新譜寫了會寧縣民族教育的光輝篇章。
  • 我國一民族人口達70萬,卻不在56民族之列,尚處於「未識別」狀態
    ,不同民族的服飾會有較大區別。「穿青人」一族在傳統習俗和語言上,其實與漢族並無較大差別,但他們歷來喜歡穿青色的衣服,所以堅持認定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這顯然不符合當初民族劃分的標準,因此第一次普查結束後,「穿青人」被暫時擱置了,成為了獨立於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
  • 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於哪年?答: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施行。8.我國省級建制的五個自治區是以哪五個民族命名的?答:蒙古族、回族、藏族、壯族、維吾爾族。9.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一般特點是什麼?
  • 「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邱洲才:架起心連心的「民族橋」
    情系來韶少數民族同胞「接觸到少數民族工作後,我深切地感受到,能幫助來韶少數民族迅速融入當地,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邱洲才告訴記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近年來,來韶經商務工的外地少數民族群眾不斷增加,這些務工人員子女的讀書一時成為難題。
  • 蒙古國的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
    大清朝的時候曾把伊斯蘭教稱回教,所以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大多稱為回回,稱現在的新疆地區為回部或回疆、回域。可能蒙古和滿洲都有把信奉伊斯蘭教稱回回的習俗,所以蒙古國也曾把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分為回回。 但現在要細分,在蒙古國信奉伊斯蘭也分屬不同民族,其中有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人,被稱回回部,或算是回回在蒙古內部的狹義用法。
  • 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都蘭縣香日德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都蘭縣香日德鎮,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溫暖了全鎮各族群眾的心,在這片由漢、回族、蒙古、藏、土、撒拉、東鄉等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各族兒女心相通、情相連,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一朵朵絢麗多彩的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
  • 【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1什麼是民族民族是一個歷史範疇,有它自己發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這四個特點是民族形成和發展不可缺少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