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春菜生,水裡魚蝦肥,用舌尖記錄樂清春天

2020-12-15 騰訊網

春日漸暖,萬物也開始復甦。一場春雨澆溉之後,田野上遍布著各色野菜,鮮嫩的等待食客老饕們品嘗。這些青翠的植物,也是春日時節飯桌上的一大特色。

馬蘭頭

春天,田間地頭都是嫩綠的馬蘭頭。菜園邊、小橋流水畔、竹籬茅舍旁……它探頭探腦地長在雜草叢中,有股清香。馬蘭頭傳統的做法是涼拌!新鮮採摘的馬蘭頭只需清洗乾淨,放入鍋裡焯水去除苦味,再撈起切碎,調味、淋上芝麻油,涼拌馬蘭頭就完工了。

馬齒莧

馬齒莧又可以稱為五行草、長命菜等,是生長在田邊、菜地等常見的一種野草,其中含有豐富的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維生素、胡蘿蔔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它味道微苦,氣味較為濃厚,可以生食,也可以煮粥、做湯、小炒、泡酒等。

春筍

因春筍味美,初出之時物稀價貴,故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道「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樂清人素來愛吃春筍,春筍肉質細嫩鮮美,且營養豐富。而用新鮮的春筍做出來的菜餚,也是相當的美味。以鹹肉燒筍作為時令佳餚,那脆嫩的筍,一沾上家鄉肉的鹹香,格外可口。

棉菜

在清明前後,樂清有一道傳統小吃叫做清明糰子。而這棉菜就是做這清明糰子的主要材料之一。清明前,採摘綿菜,用溪水洗淨,帶回家搗爛,和之以糯米粉,以鮮筍、芥菜、肉丁、鹹菜為餡,或者嵌以甜餡,制餅蒸熟而食。

蠶豆

春天的蠶豆綿綿可口,入口即化。只需要清水煮熟,就是足以讓人忘卻肉味的美食。蠶豆豆瓤已經變成沙狀,吃的時候也不需要費力去剝皮,輕輕一擠,帶著清新的豆兒就能破皮而出。

大青嫩葉

(樂清方言:「臭蕻絲」)

春天裡有道菜樂清人桌上少不了,「臭蕻絲」,也就是大青嫩葉,大青也是一味中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樂清人喜歡把它與粉絲、蝦皮一起燙煮,也有人喜歡炒蛋,吃法眾多,是品春少不得的食物之一。

蕨菜

春天吃蕨菜這事,3000年前的詩經中就有雲了,「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懂得做蕨菜的人都知道,蕨菜不能生吃,在炒、拌之前要焯一下水,最好是小蘇打水,蕨菜雖美也不可貪嘴,不要大量長期食用。

番薯藤

很多人不知道,番薯藤也是可以吃的。番薯是公認的健康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番薯藤的嫩尖,炒著吃是很清香的,吃起來有點像空心菜。把番薯藤老稈外的一層皮撕掉,把裡面的稈掐成段,用一點辣椒和花椒炒著吃,味道很香。

韭菜

韭菜雖然一年四季均可食,但有著春香、夏辣、秋苦、冬甜的特點,可見春天的韭菜最為鮮嫩可口。詩人杜甫曾留下詩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春天的韭菜葉如翡翠,根如白玉,所以,此時不妨趁著應季多吃點韭菜。

苦菜

春天一到,苦菜就開始抽枝展葉,漫山遍野的苦菜被春雨澆灌後一夜就會竄起老高,於不經意間,讓整個山體穿上一件鮮活碧綠的衣裳。老人們總說,苦菜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溼降壓的功效。其嫩莖葉可生食,也可用沸水燙一下,再換清水浸泡,除去苦味,然後炒食,味道也是極好的。

香椿

早在漢朝,香椿在宮廷裡可是上等的食材。香椿還分為紫香椿和綠香椿兩種。前者色深而香氣厚重,後者色淺而香氣清淡。香椿營養成分豐富,有健脾開胃、清熱解毒的功效。每年的3月至5月是食用的最佳時期。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特別是香椿炒蛋,也算是餐桌上的一道經典菜餚。

薺菜

春天是薺菜大量生長的時候,看著田野上冒出的一簇簇綠葉,長勢十分喜人。薺菜具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道清爽,營養也很豐富。可以清炒也可以做包子、餃子、餛飩餡。它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多吃薺菜能夠增加腸道的蠕動。

有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除了這些地裡長的,咱們大樂清自然少不了水裡遊的,雖然我們沒有吃河豚的習慣,但是其他水產也已經到了相當肥美的時節。

螺螄

「清明螺,肥似鵝」。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螺螄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再放一點辣椒提味,鮮得下巴掉下來,那美味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蝦蛄

進入春季,尤其清明節之後就是本地蝦蛄大量上市的時節,蝦姑的價格也隨之穩定。蝦蛄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又肥又大又多膏的蝦蛄,會越吃越上癮的,真是讓人慾罷不能。

鳳尾魚

鳳尾魚最好的食用時間是在4月,不過為了佔「鮮」機,所以即便是在鳳尾魚剛剛開始出沒的三月,已有不少食客要迫不及待地嘗鮮了。此時鳳尾魚雖然未到肉質最飽滿的時候,但卻已經開始抱籽,簡單的香煎便入口香脆。

春日已至

一起去

品嘗這口應季的鮮

END

來源:溫州文旅資訊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春天的味道│一口春菜,滿嘴春
    今年我們換種方式,先從餐桌上體味春天,待疫情結束後,再去暢遊無限春光。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無錫人最熟悉的春菜,大概就是薺菜了。 薺菜焯過,碎切,和香乾細丁同拌加姜米,澆以麻油醬醋,或用蝦米,或不用,均可。這道菜常摶成寶塔形,臨吃推倒,拌勻。拌薺菜總是受歡迎的,吃個新鮮。」 而在無錫,薺菜最普遍的做法是調和為餡,包薺菜餛飩。開水一焯,除掉草腥味,剁成末,灑上蔥姜鹽,快手包得,此時估計已是腹鳴如鼓了。
  • 潮汕味道:這壺春天的春菜是無數潮汕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轉眼間,春分就結束了,也就是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飲食也是如此,從「打春」(初春),很多地方都會吃一種叫做春菜的時令蔬菜。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吃的蔬菜,但是不一定是春天特有的,最適合春天。
  • 春分記得吃春菜,掌握一個技巧,春菜口感脆嫩,顏色翠綠不發黃
    今天,我們迎來了春天的第四個節氣——春分,這也預示著春天真的來了。溫暖的春天乾燥多風,像這兩天,我們這兒就颳了好大的風,呼呼的。這樣的天氣,我們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一些素菜。春分時節,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春菜哦。
  • 「春菜」吃啥?這2種春天才有,鮮嫩爽口,菜攤老闆都想多吃幾次
    四季交替,每個季節都有代表性的菜餚,在春天這個萬物萌發的季節,更是有著一年之中第一批時令鮮嫩「春菜」。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走到我們餐桌的究竟有哪些春菜呢?
  • 春天適合吃的春菜,吃對就是補身體,養肝健脾胃,可別錯過
    氣溫正在逐漸回暖,小草也開始慢慢生長,一系列的變化都在說明春天來了。在這樣春暖花開的季節,也不能閒著,正是養生的好時機,如果能吃點應季的春菜,對肝臟、脾胃都會有好處,還能幫助人體生發陽氣。陽氣充足,人也會比較健康。適合吃的春菜究竟是什麼,下面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
  • 舌尖上的春天,我想一定在農村,在田地裡
    撰文:國學讀書匯春天在哪裡?我認為春天在田裡。春天,有著渭城朝雨浥輕塵,小草青青柳色新,是那樣賞心悅目。晚上,溼潤的大地上萬物復甦了,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弓著腰,奮力從土裡鑽出來,對,那就是生命之力。尾春,我想那舌尖上的味道,一定在田間地頭。我依然是曾經的那個少年,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沒有一絲絲改變。
  • 春天最該吃「春菜」!吃的貴不如吃的對,錯過就太可惜了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到來。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在春季,人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養生飲食變得尤其重要,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肝火旺盛、溼熱等症狀。所以,春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吃油膩生冷的食物,多吃營養豐富的新鮮時蔬。
  • 香椿芽,春天舌尖上的美味第一鮮
    春天的時候,香椿樹還好,而到了夏天,香椿樹開始生了很多毛毛蟲,蟲子越繁殖越多,到最後一整棵香椿樹的葉子能全部被那些蟲子消滅掉,一眼望向那棵高高的香椿樹,枝幹上看不到多少葉子了,卻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毛毛蟲。
  • 二月讀詩:嫩竹筍,新蕨芽,看吃貨黃庭堅的舌尖上的春天
    如果放在往年,必定是人山人海的春遊,以及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在舌尖上吃盡春天的杯盤快樂。有人說解除禁足之後,可能會有報復性的消費,那是一種壓抑久了的釋放,但我想更多的人,會從此節制吧。今年的二月與往年不同,舌尖上的風味,可以由一些詩詞和圖文,遠距離的領略。
  • 我家草魚常這樣吃,加上春菜煮一煮,魚肉鮮嫩又入味,全家愛吃
    大家煮草魚時,不要直接上鍋燉,要在鍋裡多加一步,草魚在鍋裡煎一下,這樣魚肉吃起來外皮很硬,裡面魚肉又嫩又香,為家人開胃下飯!自打我學會了在家做砂鍋草魚的做法,我家一個星期吃一兩次,每次做一個砂鍋,一家人老小都爭先恐後地吃,比大魚大肉還好吃!實際上砂鍋草魚的做法很簡單,裡面不需要任何香料,只要家裡有草魚和春菜,再加點調料,這樣一份砂鍋草魚,就可以輕鬆製作了!
  • 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吃春菜!
    ,是孩子們愛吃的零食薺 菜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南方人最熟悉的春菜,大概就是薺菜了薺菜又名地菜,俗稱「百歲羹」它幾乎是春菜裡最早冒頭的,水一開花就算熟蒸好的榆錢,倒上油辣子和蒜泥用鹽一拌合就可以開吃淡淡的榆錢香是兒時春天最經典的味道吃罷榆錢,洋槐花也就開了鉤榆錢,捋槐花只有這個時候爬樹是不被長輩們訓斥的
  • 【健康】春天最該吃的4種春菜,每種都是不一樣的「補」
    有人說,讓身體感受春天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一份春菜。
  • 春分時節,5種春菜常給家人吃,鮮嫩美味可口,比大魚大肉還滋補
    春分時節,5種春菜常給家人吃,鮮嫩美味可口,比大魚大肉還滋補。「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春分節氣,古時候稱為「仲春之月」。「分」意味著平分,春分晝夜平分。春分過後,晝長夜短。
  • 把春天吃進肚子|幾塊錢的超值營養春菜,藥補不如食補,給我吃
    春已來,這些高價值春菜,你吃了嗎?豆芽春天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乾唇燥等口角炎症狀,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豆芽的維生素含量高,對礦物質利用率也提高了,其中的蛋白質和多糖更易吸收。【豆芽湯做法】1、 黃豆芽洗淨,大蔥切片2、鍋裡放食用油,將黃豆芽炒2分鐘3、加4杯水,蓋上鍋蓋,中火煮7分鐘4、在煮好的湯裡加鹽調味,最後放蒜泥和蔥,關火
  • 這個清明節,不吵不鬧地和春天待在一起
    今年春天的西塘,雖有些清冷,但卻恰恰可以就這樣隨意地坐在橋邊的欄杆上,任思緒放空,摒棄周遭的嘈雜與擁擠,欣賞著西塘帶來的驚喜。萬物生長,身體甦醒,我們的五識也比冬日更加敏銳。聽,聲聲碎的春溪看,初發輕蕊的櫻花細呷,淡始覺甜的春酒輕嗅,雨後清新的草木還有挑剔的舌尖去探尋,春日生發出的新鮮事物
  • 食春:門口一株椿,春菜吃不盡
    人們喜歡在家庭的庭院或者門口都種有椿樹,整個春季,椿芽摘了又生,民間俗諺說「門口一株椿,春菜吃不盡」。 椿菜是應時令的,只有春季才是最佳採摘的時候,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在雨水的滋潤下,從春分到清明,椿樹都會綻出很多嫩芽,大約到穀雨之前,是採摘椿芽的最好時間,過了穀雨,椿芽就不好吃了。「雨前椿芽嫩無絲,雨後椿芽生木質」。
  •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焪面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焪面槐花焪面  李滿強  春天的時候,一個旅居蘇州的甘肅朋友說:想吃焪面了!我大笑:「你是太湖裡的鮮美魚蝦吃膩了,才想起焪面這窮人家的飯食了吧?」
  • 「盆景」生樁的用水、用肥管理
    盆景生樁的用水、用肥管理在對我們種植好的盆景生樁來說,水、肥的管理十分重要。在我們種植的盆景生樁中,由於生樁的根系沒有完全生長完善,還有部分水分、養分是靠根皮、幹皮吸收。這個時候水的作用十分大,土壤的失水會讓樹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