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精品賞析

2020-12-15 騰訊網

于右任的書法雄豪婉麗,衝淡清奇,於先生到了晚年,他的草書更進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字字奇險,絕無雷同。在他的筆下,將草書熔章草、今草、狂草於一爐,時呈平穩拖長之形,時而作險絕之勢,時而與主題緊相粘連,時而縱放宕出而迴環呼應,雄渾奇偉、瀟灑脫俗、簡潔質樸,給人以儀態萬千之感。他將推廣標準草書「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原則用於實踐,作到筆筆隨意,字字有別,大小斜正,恰到好處。結體重心低下,用筆含蓄儲勢,出神入化。他在書法上成為一代宗師,日本朋友稱他為「曠代草聖」。

于右任草書的成就源於他早期對李北海、王羲之、趙孟頫的研究和對北碑的大量吸納。從「二王」一路走來,吸收北碑之精華,加之他個人品質修養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因此造就了許多價值難以估量的藝術品,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寶,為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寶庫樹立了索靖、張旭、懷素、「二王」、顏柳、蘇、黃、米、蔡等之後的又一座書法藝術豐碑。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毛公鼎出土後,經多次轉手秘藏,抗戰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勝利,民間獻鼎歸公,現由臺北故宮典藏並展示。銘文中有陽文網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國畫精賞】元 吳鎮《雙松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國畫精賞】元 吳鎮《雙松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吳鎮 雙松圖 軸 絹本水墨 180x111.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精書法,工詩文。————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 故宮南遷的13427箱文物,至今何在?精品都藏在臺北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了東北三省,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文物岌岌可危。為避免故宮文物落入日寇之手,1933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故宮館藏文物南遷。但北平各界及普通市民,大多反對南遷,他們召開集會,上街遊行「誓與國寶共存亡」。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
  • 有人說「北京故宮只剩空殼,真正的精品在臺北故宮」,是真的嗎?
    導讀要說中國哪裡的文物最多最珍貴,大多數人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北京故宮博物院,186餘萬件珍貴文物,絕大多數都是千金難換的寶貝。其實,中國還有一座被掏空的山,裡面也存滿了稀世珍寶,關於它的來歷,還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歷史。
  • 臺北必看三大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館
    來臺北,有三大館是必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館。臺北故宮坐落於群山環抱之間,風水寶地。1965年建成,佔地16公頃。清明上河圖真跡即收藏於此,且收藏有無數國寶。翡翠白菜這顆翡翠白菜也是鎮館之寶,仔細看看,青綠色白菜芯裡還藏著什麼?
  • 徵集令臺北故宮博物院首場拍賣面向全球徵集精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綜合性大型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的重鎮,也是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建築主體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建造,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宋畫,叩響生命的價值|水墨|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
    《早春圖》 北宋 郭熙 絹本水墨 158.3cm×108.6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畫表現出冬去春來,大地復甦的細緻的季節變化。在章法上兼有高遠、深遠、平遠,層次分明。畫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樹繞巖葉溪開凍,樓閣仙居家上層。不籍柳槐間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三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國三大博物院之一,與北京博物院遙相輝映。建築風格上講,前者飄逸精緻;後者厚重大氣。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人氣三寶」:清代翠玉白菜、清代肉形石、西周晚期毛公鼎,受到內地遊客追捧,一直是參觀的首選項。
  •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書法真跡,宋代蘇軾《覆盆子帖》
    蘇軾曾自謂「我書意造本無法, 點畫信手煩推求」,「書無意於佳乃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作書的狀態極為「隨意」,當然他的這種「隨意」得自於他堅實的基本功和對技巧的熟練掌握以及長期的修養和經驗積累, 同沒有基本功而信手塗抹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是一種從「不自由」到「自由」的超脫, 在這樣心手兩暢的自由之境, 往往能帶給書法自然天成的意韻。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臺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數不盡的展覽。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
  • 故宮博物院的兩次題寫,郭沫若的書法真的更勝一籌?老匾水平怎樣
    在馮玉祥的驅逐令之下,溥儀等人被驅逐出了紫禁城,自此,已經有600多年歷史的明清故宮,徹底脫離了「個別人」。1925年,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明清故宮被改造成了博物院,改造成博物院的當天,有蔡元培、于右任、熊希齡等中國名人21位參加。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終見真章:臺北故宮展出五件珍藏書法作品
    7月4日起,「筆墨見真章——臺北故宮博物院書法導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出,展出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遊西山詩》冊等。有意思的是,展出的王羲之《大道帖》與趙孟《書急就章》冊均為存疑之作,所以都用「傳」字命名用以區別。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說到故宮,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坐落在我國首都的故宮古建築群,其宏大的規模,雄渾的氣勢,承載了絕大多數人對皇家建築的想像。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民進黨當局更是採取了一系列極端措施,迫使臺灣民眾接受「臺獨」思想,其中就包括了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公開聲稱,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屬於臺「行政院」,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其言下之意,便是應該讓臺北故宮博物院歸屬於臺當局的文化部門。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