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時代在進步,思想在解放。很多封建思想被摒棄,但是也有一些思想披上了新的外衣繼續存在,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比如"隱形重男輕女"就在悄悄地蔓延。
"隱形重男輕女"悄悄蔓延,比明著來更加傷人,大多父母不自知
印象最深刻的是要數綜藝節目《少年說》中那位高中女生對父親的控訴了。
女孩深深地認識到父親對自己和對弟弟的區別,這種區別不是缺衣少食,而是從內心上不重視女兒所造成的的。就像女孩列出父親的三大"罪狀":
父親嫌棄自己胖,要求自己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要減肥,卻讓弟弟發展成"小胖墩兒";對弟弟的學習是嚴格要求,有高期待,但是對自己卻是放任自流;在生活中,對弟弟是很寬容,但是對自己又是嚴格要求。
女孩發出自己的請求,希望父親不要重男輕女,而是一視同仁。也期待得到父親的溫柔以待。但是這位父親呢?他卻一直認為自己並沒有重男輕女,也一再否認。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她的父母一直標榜自己對孩子是公平公正的對待,在生活中確實很多時候都是很公平的,比如哥哥有的東西,我的女兒肯定也會有。
但是大事上就不一樣了,比如買房,一家子出的錢,但是就是只寫哥哥的名字。比如說,生病了,需要花比較多的錢,那就只找女兒,不會找兒子覺得會拖累他。
這種悄悄流行著的重男輕女現象,比起明著來的重男輕女更加傷人,而最可怕的是大多父母都是中招不自知的。在他們的思想中,他們是很公平的對待兒子和女兒的,他們拒絕承認自己重男輕女,從而對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比明著來更加傷人。
這種"隱形重男輕女"還有哪些特徵呢?
1.小事公平,大事偏心
為什麼大多父母覺得自己沒有偏心,沒有重男輕女呢?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對待女兒和兒子是小事公平,大事偏心。
在生活中,父母對待男孩和女孩基本上做到公平的,給兒子買了什麼,女兒相對的肯定也有。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是非常公平的了。
但是在大事上,做決策的時候就不知不覺地偏心了,比如買房,只給兒子買;生病了的時候,也只想著先壓榨女兒,再考慮兒子,甚至覺得,這就是只有女兒該做的,要兒子出錢治病就是拖累兒子。
2.財產留給兒子,要女兒養老
《安家》中的女主人公房似錦,自己在大城市出拼死拼活的,賺的錢卻是給母親用來養育兒子。而作為她的母親就從來為房似錦著想過,只想一味地壓榨她的價值。而她最後留下的財產當然也沒想過給房似錦。也幸虧房似錦最後擺脫了這種吃人血肉的家庭。
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是兒子繼承家產;但是當老人家老了,沒有勞動能力的時候,又更多地需要女兒來養老。這很明顯的一種重男輕女了。
重男輕女有哪些惡劣的影響?
1.女兒容易自卑敏感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出生於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很容易自卑敏感,這源於家庭沒有給到她安全感與滿足感。這會影響她的一生,一生都在追求這種安全感,所以稍微有點失意,她們可能就會陷入自我懷疑中。
2.男孩自私不孝
重男輕女,傷害的是女孩,但是並不是對兒子就沒有影響。一直毫無原則地被優待的兒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的心,養成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這很不利於他以後的人生、事業的發展。同時,毫無付出的索取同樣註定了他會是一個不孝的人,這也是為什麼那麼重男輕女的家庭,最後只能靠女兒來養老的原因。
3.對後代同樣不利
重男輕女的思想,同樣對更下一代不利。孩子將來怎麼對待他的孩子,最開始也是從父母這裡來取經。很多從小就被輕視的女孩,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輕視了,毫無知覺。那麼將來,她有孩子了的時候,她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她也是這樣長大的。這種思想糟粕將一直一直流傳下來,也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貼心話
父母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無非就是有一種"女孩無用,男孩有用""女兒是別人家的,男孩才是自己家"的思想作祟,實際上也就是父母在有條件的愛著孩子。這種有條件的愛,傷害了女孩,同樣也可能會毀了男孩,切不可取。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這種"隱形重男輕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