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重男輕女」悄悄蔓延,比明著來更加傷人,大多父母不自知

2021-01-11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時代在進步,思想在解放。很多封建思想被摒棄,但是也有一些思想披上了新的外衣繼續存在,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比如"隱形重男輕女"就在悄悄地蔓延。

"隱形重男輕女"悄悄蔓延,比明著來更加傷人,大多父母不自知

印象最深刻的是要數綜藝節目《少年說》中那位高中女生對父親的控訴了。

女孩深深地認識到父親對自己和對弟弟的區別,這種區別不是缺衣少食,而是從內心上不重視女兒所造成的的。就像女孩列出父親的三大"罪狀":

父親嫌棄自己胖,要求自己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要減肥,卻讓弟弟發展成"小胖墩兒";對弟弟的學習是嚴格要求,有高期待,但是對自己卻是放任自流;在生活中,對弟弟是很寬容,但是對自己又是嚴格要求。

女孩發出自己的請求,希望父親不要重男輕女,而是一視同仁。也期待得到父親的溫柔以待。但是這位父親呢?他卻一直認為自己並沒有重男輕女,也一再否認。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她的父母一直標榜自己對孩子是公平公正的對待,在生活中確實很多時候都是很公平的,比如哥哥有的東西,我的女兒肯定也會有。

但是大事上就不一樣了,比如買房,一家子出的錢,但是就是只寫哥哥的名字。比如說,生病了,需要花比較多的錢,那就只找女兒,不會找兒子覺得會拖累他。

這種悄悄流行著的重男輕女現象,比起明著來的重男輕女更加傷人,而最可怕的是大多父母都是中招不自知的。在他們的思想中,他們是很公平的對待兒子和女兒的,他們拒絕承認自己重男輕女,從而對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比明著來更加傷人。

這種"隱形重男輕女"還有哪些特徵呢?

1.小事公平,大事偏心

為什麼大多父母覺得自己沒有偏心,沒有重男輕女呢?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對待女兒和兒子是小事公平,大事偏心。

在生活中,父母對待男孩和女孩基本上做到公平的,給兒子買了什麼,女兒相對的肯定也有。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是非常公平的了。

但是在大事上,做決策的時候就不知不覺地偏心了,比如買房,只給兒子買;生病了的時候,也只想著先壓榨女兒,再考慮兒子,甚至覺得,這就是只有女兒該做的,要兒子出錢治病就是拖累兒子。

2.財產留給兒子,要女兒養老

《安家》中的女主人公房似錦,自己在大城市出拼死拼活的,賺的錢卻是給母親用來養育兒子。而作為她的母親就從來為房似錦著想過,只想一味地壓榨她的價值。而她最後留下的財產當然也沒想過給房似錦。也幸虧房似錦最後擺脫了這種吃人血肉的家庭。

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是兒子繼承家產;但是當老人家老了,沒有勞動能力的時候,又更多地需要女兒來養老。這很明顯的一種重男輕女了。

重男輕女有哪些惡劣的影響?

1.女兒容易自卑敏感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出生於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很容易自卑敏感,這源於家庭沒有給到她安全感與滿足感。這會影響她的一生,一生都在追求這種安全感,所以稍微有點失意,她們可能就會陷入自我懷疑中。

2.男孩自私不孝

重男輕女,傷害的是女孩,但是並不是對兒子就沒有影響。一直毫無原則地被優待的兒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養成自私自利的心,養成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這很不利於他以後的人生、事業的發展。同時,毫無付出的索取同樣註定了他會是一個不孝的人,這也是為什麼那麼重男輕女的家庭,最後只能靠女兒來養老的原因。

3.對後代同樣不利

重男輕女的思想,同樣對更下一代不利。孩子將來怎麼對待他的孩子,最開始也是從父母這裡來取經。很多從小就被輕視的女孩,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輕視了,毫無知覺。那麼將來,她有孩子了的時候,她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她也是這樣長大的。這種思想糟粕將一直一直流傳下來,也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貼心話

父母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無非就是有一種"女孩無用,男孩有用""女兒是別人家的,男孩才是自己家"的思想作祟,實際上也就是父母在有條件的愛著孩子。這種有條件的愛,傷害了女孩,同樣也可能會毀了男孩,切不可取。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這種"隱形重男輕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這些行為其實是隱形的重男輕女,比真的「重男輕女」還傷女兒
    所以,很多傳統老人的觀念裡,就是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所以,我們身邊會有許多人,不生兒子決不罷休。也有的人,為了生兒子,不惜傷害自己肚子裡已經成型的女胎。有兒子又有女兒的,那家庭財產一定是兒子來繼承的,女兒不要有半點的想法。這些人都是明明白白的重男輕女,如果你有指責,他就會說,我就是這樣,你又能怎麼樣?
  • 「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中蔓延,雖然不是重男輕女,卻更令人心酸
    隨著社會經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也跟隨時代有了新的突破,重男輕女的思想似乎也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甚至成為了現代人所鄙視的一種思想。而這種新型偏心在現代這個允許二胎政策的時代更是在很多家庭中悄然蔓延,很多家長中了卻還不自知。在一檔節目中,一個小女孩便訴說了自己的經歷。小女孩子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家裡人都十分疼愛自己,將自己視若珍寶,而自己也非常聽話經常還幫助大人做事。直到弟弟出生後,似乎一切都改變了,尤其是爺爺奶奶似乎都變了一個人。
  • 重男輕女的父母最後下場會怎麼樣?
    古話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兒子就是父母的養老保險,父母老了兒子就可以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了,在父母眼中,兒子才被視為家庭、事業的傳承者,這樣一來,兒子的作用和地位就遠遠高於女兒。
  • 人貴自知,一切自明
    一部教科書級的電視劇《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不多得,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思維真相,直抵命運所向。這種思維方式是道、逆向、果導因的方式。富有意味和哲理的情節不少,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提到了平等身份,今天特別想和大家交流。
  • 新型重男輕女成為熱潮,看似父母疼愛女兒,成年後才露出真面目
    新型重男輕女正在蔓延,比舊型更可恨,女兒長大後才方知父母如意算盤★案例分析自懂事起,梓涵就一直被父母寵成公主,但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她都跟哥哥享受同等的待遇。12歲時,梓涵通過電視節目中得知大部分父母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許多女孩生活在多胎家庭中,都會受到不公等的對待。對此,梓涵覺得自己非常幸福,她從來沒有覺得父母對哥哥偏心,自己想學習鋼琴、舞蹈等興趣班時,父母也都點頭答應。可是,等到梓涵成年後,她發現事情不像想像中那樣簡單。
  • 別讓「重男輕女」的命運,跟隨你的一生
    父母也不知道算命先生說的真假,但是蘭蘭三歲的時候,果真有了一個弟弟。爸媽喜不自勝,帶著弟弟去縣城裡找師傅求來了一個寓意深刻的好名字,叫天龍。而蘭蘭一直長到九歲還沒有名字,爸媽叫她丫頭,生氣的時候罵她賤貨。什麼是生氣的時候呢,每當蘭蘭照看不好弟弟的時候。
  • 重男輕女對女孩是場獵殺!不成「狼」就成「狗」
    我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也著實嚇了一跳~現實中無數的例子,那些父母要求姐姐,在弟弟結婚前給弟弟買房買車的,姐姐結婚時索要高額彩禮,就為給兒子娶媳婦兒的,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新型詞彙「隱形重男輕女的」,不浮在表面,而是沉於深處!
  • 隱形攻擊:比直接攻擊更傷人的,是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傷害
    電視劇《都挺好》中,一輩子都活在蘇母的強勢和輕蔑中的蘇大強,就是一個隱形攻擊角色的典型。被罵成是窩囊廢,他就讓自己變得更加沒用;蘇母把蘇明成嬌慣了媽寶男,他假裝全然不知;老婆不讓明玉上大學,即便明玉離家出走,他也沉默不出聲。
  • 《完美關係》邦尼:父母的重男輕女,道出了多少女孩內心的隱痛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就學過花木蘭代父從軍,展現了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形象。也讓我們知道,女性很多時候並不比男人差,甚至會比男人更加的優秀。可是在現在講究凡事都要男女平等的時代,仍有一些思想保守的父母,始終還是會把兒子看得比女兒更重。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家庭裡面的父母,養兒防老是很多人都共識。
  • 「你給我們生孫子立了一功」:父母重男輕女讓兒女們反目成仇
    01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維繫最大的紐帶在於父母,每個孩子都看父母的作為,如果父母注重孩子的教育,從小教孩子們要相親相愛。同時,對每個孩子都能同等的付出教育和愛,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比較懂得愛,懂得團結。
  • 新型「重女輕男」出爐,看似寵愛女兒,20年後才知父母「精明」
    但也有一些父母可能就會設身處地的為女兒著想,怕她嫁過去受欺負等等。而當下有一類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似乎對孩子很好,但是等到孩子嫁出去了之後,卻一心只想從她身上榨取好處,這一類思想的出現,其實也是另外一種隱形的「剝削」。
  • 溫柔名字的背後,滿是父母重男輕女的惡臭
    孩子的名字本來是父母對孩子的祝福,每每想到一些女孩名字從小就被打上了重男輕女的印記,不覺得讓人覺得心寒。 甚至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農村父母,不生出兒子不罷休。最讓人覺得心寒的是,一些女性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比男性更甚。
  • 神回復段子:女生被父母取重男輕女的名字,是啥體驗?
    刀架在你的脖子上, 你靈機一動____________,劫犯就放了你 1、把頭拿了下來 2、死活要嫁給劫犯 3、嗤的放了個屁,結果崩出了翔 學長 你每天都會悄悄在學長的抽屜裡放一顆糖
  • 父母重男輕女的致命報應 害了女子自己又愧疚一生
    重男輕女在現在雖然沒有以前嚴重,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比較嚴重,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我們村的李老頭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老二是個女兒,正好配成一個好字,李老頭的老伴李老太重男輕女思想特別嚴重,做什麼事都是偏向著兒子,也正因此,兒子被李老太寵壞了。
  • 重男輕女已不復存在?數據揭露真相:生兒子離婚率低,原因很戳心
    早前的重男輕女被世人批判,不少人認為這是封建教化的產物,畢竟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下的人是平等獨立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一部分偏遠地區「重男輕女」現象依舊盛行,就是在繁華昌盛的都市中,這一現象也無可避免。兒子生來要為其積累資產,而女兒就要省心多了,結婚還能給父母帶來一筆客觀的彩禮,這可不是招商嘛!對於大部分地區而言,養育一個兒子的成本遠遠高於女兒。父母們不僅要為當下兒子的成長鋪路,還要為他的未來成家立業做打算。我們深知一個普通人在成家立業的年紀是很難有經濟實力購買房車等剛需物品的,大多還要依靠父母幫襯。
  • 愛的釐米:父母重男輕女的悲哀,兒子養廢了也不知道,誰的錯?
    這麼多年都是這個傳統,甚至10個家庭,只要有兒女的,至少有7個是重男輕女,且看中國的企業家,成功人士,中產階級,在自身條件不錯的情況下,沒有兒子的想辦法生兒子,對兒子的嚮往,樂此不疲,只有那些已經生了兒子的,就嘴上說著,生兒生女都一樣,更喜歡女兒,捫心自問,真的如此嗎?這樣的人肯定有,畢竟是少數。
  • 歡樂頌:父母同樣重男輕女,為何樊勝美那麼慘,蘇明玉卻那麼颯?
    樊勝美出生在一個極其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不但把錢都給了兒子,還經常讓樊勝美補貼那個不爭氣的哥哥。正是因為出生在這種重男輕女的家庭,她日子過得很苦,就連租住的房間也是客廳隔起來的,終日都見不到陽光。樊勝美的父母有多重男輕女?
  • 別拿腦補的「重男輕女」二次傷害
    該簡報流傳後,隨即引起網友對於該家庭「重男輕女」的質疑。因未注射疫苗而導致狂犬病發病,便可以得出父母「重男輕女」的結論嗎?從當地疾控中心的簡報來看,第二隻流浪狗咬傷弟弟的時候,父母大約是在場的或者離得不遠,看到了傷口,所以才及時注射了疫苗。至於為什麼沒有給姐姐一併注射疫苗,可能是覺得時間相隔較長,不會有太大問題。
  • 被重男輕女的女孩,活著就是個奇蹟
    並且以這樣惡毒的言語來揣測和刺激孩子。我正困惑,小閒的母親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她的原因。很快,我就在小閒的言語中找到了答案:「他們眼裡只有弟弟。」這是想把姐姐當犧牲品,弟弟做既得利益者,妥妥的重男輕女。「我就是不愛女兒,我相信很多爸爸都有這種感覺。」「但我會假裝很愛女兒,有時候對她比對兒子還要好,這樣她就能接受我把家產都給兒子了,至於她結婚,給點嫁妝就夠了。」重男輕女的父母,不是不知道自己偏心,而是怕女兒知道自己偏心。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