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是如今一種廣受人們所喜愛的食物,口感順滑,甜蜜與苦澀的味道相交織,形成奇妙的味道。巧克力的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就是巧克力塊,含在口中等其慢慢融化,那種醇厚的滋味好吃到眼睛都能眯起來;還有各種巧克力所加工的甜點,比如說麥麗素,比如說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蛋糕卷等等。
巧克力最開始風靡的時候並非僅僅作為甜食,而是有各種保健功能,並且並非如今的塊狀的,而是衝泡著喝。當時人們認為巧克力(可可)能夠增添人力能量,還能夠止痛、暖胃等等,作用相當於我們平常喝的那種涼茶或者是泡騰片,雖然功效不同,但大概意思大家能理解就行。
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來自美洲熱帶雨林中的可可樹,印第安人率先發現了這種神奇的植物,他們利用烘焙技術將可可豆變成了一種叫做「 chocolate」的飲料,深受當地土著的喜愛。後來隨著新航路開闢,西班牙人率先來到這片土地,並將巧克力帶了回去,從此巧克力開始風靡整個歐洲。
明清時期縱然一直維持著海禁,但還是有源源不斷的外國人來到神秘的東方大陸,他們帶來各種稀奇古怪的新玩意。但可惜的是,清朝的皇帝們儘管願意接納那些洋人來華傳教,可從來不會正視他們的科學技術,只把這些洋人們當個稀奇看,巧克力正是如此。
在1706年的時候,洋人帶來的巧克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就連處在深宮中的康熙都有所聽聞。這個時候由於金雞納霜(奎寧,治療瘧疾的)帶來的神奇療效,康熙對洋人的東西,尤其是藥品還是有些興趣的,一聽說這個「綽科拉」可以治病,就立刻喊人給自己弄來瞧瞧。
赫世亨也是個奇人,跟康熙關係很不錯(感興趣可以找找《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關於赫世亨病重的部分來看),本身又熱衷於養生,因此派他去找上新來的義大利傳教士多羅,將150多塊巧克力都要了過來。
赫世亨知道康熙作為皇帝,肯定不願意隨隨便便就喝這種飲料,所以還特地給他整了個小銀罐,用糖水將巧克力塊化在裡面端給康熙,為了怕康熙不習慣這個可可的味道,還特地附贈了一份近千字的說明書,哦不是,是食用說明。
說明書康熙倒是看了,結果看完後反而將赫世亨給罵了一頓:「你只說這巧克力對身體有益,到底有什麼益處,能治療什麼病?這些都沒說清楚,有欠妥當!」赫世亨被罵了一通,趕緊又找上傳教士,還不止問了一個,終於弄清楚了巧克力的效果。
赫世亨回復康熙:「巧克力非藥物,如美洲之茶葉,可一日一飲或多飲。凡老人,胃腸弱者,體內寒氣者,腹瀉者,均可飲用。有內熱、癆病、瘡症、瀉血者,不宜飲此。」康熙一聽嗤笑一聲,他覺得華夏的茶葉已經夠好喝了,為何還要勉強自己去喝這種苦不拉幾的「美洲茶」?因此只冷冷說了3個字:「知道了」,就再也沒喝過這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