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有句話叫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是消極的人生觀嗎?

2020-12-27 好玩的國學

確實,儒家有一句話,叫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說的,事實上,子夏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勸一個對生活感到失望彷徨的師兄弟司馬牛的,子夏的這句話的後面,還跟著一句話,而能夠真正反映儒家人生價值觀,特別是儒家的命運觀的,應該是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假如你要是僅僅看到子夏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話,那你就會發現,儒家對命運的態度很消極,類似於道家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命運觀。事實上,儒家的命運觀是完全不同於道家的消極順應的。他是積極進取的。

論語中的人原文是這樣的: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司馬牛這個人,性格有些內向,他本來是宋國的貴族,他的幾個哥哥都是大軍閥,經常為非作歹,其中的一個哥哥還差一點殺了老師孔子,所以這個司馬牛就很憂鬱,對生活充滿了失望,認為別人都有很多很好的兄弟姐妹,唯獨自己沒有,自己的哥哥都是不受歡迎的壞蛋。而子夏是在開導司馬牛,所以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強調的是後半句,就算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是君子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說我們無論在什麼樣的艱難的條件下,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至於什麼命運,可以不去管它。

我們可以用王安石在《褒禪山記》中說的一句話,來代表儒家的命運觀——「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儒家認為,命運可能無法把握,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不能匍匐在命運的腳下而無所作為,不管前路 如何,不管命運如何,我們人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好好地幹,至於最終的結果如何,那就已經不重要了。這就是儒家的積極進取的命運觀。

整體上而言,中國文化是積極進取的入世文化,崇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鬥哲學。中國文化歷來強調「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關鍵是人要先謀事,躺在床上混吃等死,連上天都不會高興。反映在對待命運上,儒家強調要正確認識命運,既承認命運對人的支配作用,又強調人不能做命運的奴隸,匍匐在命運腳下而無所作為。

儒家提倡「盡人事待天命」,不去管最終命運如何,先盡力而為,在所有努力都窮盡之後,將結局交給天命,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奮鬥進取精神,始終激勵著中華民族,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至暗時刻,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春光。承認命運,但不盲從命運,行不行先幹了再說的精神,是中國文化命運觀的底色。

儒家和墨家是積極進取的學派,他們思想的核心就是迎著命運向前衝,用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就像王安石所說的,「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

相關焦點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眾所周知,下一句是什麼?學到了
    對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人們斷章取義了太久,現在,不妨從貝多芬的一句「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入手,去真正體會「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後半段所蘊含的珍貴哲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遵守道德,善良守信,公正仁愛,會給人們帶來利益|《儒家思想改革新...
    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制度的設計也要體現這一點。「四海之內皆兄弟」這一句話,是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平等關係的起源。儒家思想一直強調的是等級關係,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的。但是,這句話卻顯露出人人平等的精神內涵。只是被埋沒在等級制的廢墟中,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另外,筆者專門談一談「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這是典型的宿命論。
  • 觀《哪吒》有感:活在命運之下的螻蟻,何能由幾不由天
    其實心潮起伏的緣故,我自己倒是知曉的,皆因凡塵俗世之人,又哪有能掙脫命運束縛的呢。所以一旦有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嘶喊,便挑動了心中的情懷,恨不得自己也能如哪吒一般,解開了命運的捆綁,自由地跳脫起來。但這些情緒的背後,實質上卻是在命運的大山下掙扎爬行的無奈。於是便要把希望,寄托在虛幻的主角身上,以為自己精神的滿足了。
  • 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正因如此,我們在聊天或者讀書的時候如果不聯繫特定的情景,那麼可能會曲解某些話的意思,甚至可能與其本意背道而馳,就像老話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都沒理解到它真正的意思。這句話想必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在很多影視劇中也常有提到,大家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許有些不同,但估計大致都是一樣的,都覺得人的命運從生下來那刻起就是註定了的,這輩子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過什麼樣的坎也是早早被老天爺定下的,所以說「富貴在天」。
  • 當今中國工農階級默默無聞,有受到儒家思想的消極影響嗎?
    有很多這樣的事實,子女遭家暴的,沒有意識奮起反抗,妻子被虐待的,也會覺得理所當然,上級壓迫下級,壓榨工人的,他們也大多會忍氣吞聲。自漢儒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在統治者和他的子民之間更加受到推崇。
  • 總夢到已故的親人是吉兆嗎?我們能淡然處之嗎,聖人都做不到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每天和親朋好友們在一起,就算是有千裡之遙,我們還能用科技手段來聯繫,以解相思之苦。但是和逝去的人不同,就算是科技再先進,難道可以溝通陰陽嗎?通常因為我們無法再享受到親人的溫暖,甚至我們心存遺憾,如此一來,心中的苦楚更甚。
  • 「遲到的正義已經不是正義」,你認可這句話嗎,為什麼?
    在「仁」的基礎上,按照「義」的規則行事,就能達到儒家所構想的理想社會狀態。但是這一切的基礎是建立在孟子「性善論」上的。實際上在當時儒家就分支為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荀子帶出來的韓非子、李斯則直接倒向法家,認為用法治來管理人性本惡,用制度來加強人性仁義,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 「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這句話從何而來,有沒有道理?
    人是萬物之靈,我生而為人,有思想,是第一樂;人分男女,男尊女卑(時代局限性),我生而為男人,這是第二樂;人有生而夭折、早死的,我活了九十歲了,這是第三樂。」在正常的狀態下達到人生的終點,這有什麼好憂愁的呢?人確實都是要死的,但是士人可不一定都窮啊。孔子的儒家,講究的是事功,即通過改善人文關係來建立個人功業。為社會做出貢獻,為天下造福,才是儒生的向上之道。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三句話
    說道古人的智慧結晶,就自然而然會想起"四書五經",這些都是經典的儒家經典。古人崇尚儒家文化,我們熟知的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更是轟動一時,時至今日,《易經》都是一部經典的文化瑰寶。
  • 貧賤不攀高親,富貴不交惡鄰,這句話用在朱之文身上合適嗎?
    貧賤不攀高親,富貴不交惡鄰,這句話用在大衣哥朱之文身上是非常合適的。朱之文就是個爛好人,而且好到沒有度了。他本是朱樓村一介村民,因為參加了《星光大道》憑藉醇厚的嗓音一戰成名,朱之文樸實的外形給他的人氣加了不少分,觀眾很喜歡他,他也並沒有因為成了大明星而驕傲自滿。
  • 孔子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墨子說,「執有命非也」
    儒家相信天命,認為個人貧富夭,國家的興衰治亂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命裡富裕,就一定富裕;命中貧賤,就一定貧賤;命裡治理得好,就一定治理得好;命裡混亂,就一定混亂。墨子反對這樣一種論調,作《非命》三篇。
  •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
    你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嗎?我是酉水之子,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但是我並不認為這句話在實際當中真的存在。相信是我的主觀感受,這是一個自我約束心存敬畏之心的必然,而真實存在這是客觀事實,這種所謂的神明其實是不存在的。
  • 你的人生觀是什麼?
    看到這裡頗有感悟,所以有了本文。人生觀是什麼?人生觀就是一個人對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的看法,這種看法影響著這個人的價值判斷,最終影響著他的態度和行為。——這是句偏正統的解釋。無論是什麼,他們對人生價值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以上是從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以及人生價值維度針對人生觀做的詳細闡釋。二、關於物質與精神最近這幾年,能夠明顯感受到這兩種對待人生的不同態度。
  • 從宋徽宗禁食狗肉,天下群情洶洶,解析儒家傳統中人與動物的關係
    很簡單,你可以不吃狗肉,但你不讓別人吃就違反儒家傳統觀念了。我們先來看看《曲洧舊聞》中民眾對禁令的態度,或許能更好地理解這句話。我愛動物,可以吃動物嗎?不行,《墨子》甚至強調素食:「素食而分處,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之法。」同樣的問題,儒家認為墨家根本是在胡說八道。別說人和動物,你能做到愛陌生人如同愛親人嗎?
  • 菜根譚:一部囊括儒釋道的傳世經典,這十句話讓人明心見性
    《菜根譚》是一本向世人傳授處世哲學和處事思想的書,他以語錄體的形式,雜糅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無為而治思想、佛家的出世思想,向人們傳達各種哲學和智慧。如果能洞明這本書中的學問,人生就會平步青雲,走上成功路,迎娶白富美;如果參透了一下這十句話,人生也會順風順水,慢慢走上人生巔峰。
  • 儒家思想文化到底是害了中國人還是救了中國人?
    儒家思想的形成首先看下儒家思想是怎麼形成的,春秋時期是正值西周政治體系崩潰,諸侯群起而爭雄的時期。天下由治而亂,如何才能使天下由亂而治是這個時期思想家共同面對的難題。傳說以來,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一直到文王序《易》,中國的人普遍信仰都是天。最高統治者是周天子,是天的兒子,代替天來照顧百姓。
  •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最具有富貴命的4大生肖!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什麼是富貴命?所謂富貴命就是一輩子非常富有。有貴人幫助,衣食無憂,悠閒自在的生活。這種日子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必須有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說的運勢。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在十二生肖裡面,最具有富貴命的4個生肖。
  • 上級:「必須堅守7天」,方先覺聽成堅守47天,結果打了一漂亮仗
    曾經有一位國軍將領,奉命堅守自己的陣地,在上級要求必須堅持7天的情況下,硬是堅守了47天,這樣的戰爭奇蹟世所罕見。這個國軍將領就是方先覺,他參與這次保衛戰就是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 被儒家批判了千年的先秦大v楊朱的「禽獸」言論
    這兩個異端邪說蠱惑人民是假冒人意,是敗壞世道,所以孟子很痛心疾首。孟子之所以這麼批判楊朱,是因為楊朱有一句名言叫做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這句話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一毛不拔,這個成語就是從這麼來的。